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37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標題: 佛教中的經典文獻是否有提到資本主義或者階層社會? 時間: Tue Sep 03 08:26:56 2013 請教各位大德,佛教中的經典文獻是否有提到資本主義或者階層社會方面的論述?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Sep 03 08:41:57 2013 當代人間佛教的走向 ——由宗教與社會互動角度審視 http://www.hongshi.org.tw/dissertation.aspx?code=8DCE6C794E214615AB54C48F6 BA569C4 佛教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態度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98 台大佛學數位圖數管 http://ccbs.ntu.edu.tw/ 中華佛學研究院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index_ch00.html BuddhaNet http://www.buddhanet.net/ebooks.htm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04 07:33:55 2013 Kyle,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 以上文章確實指出現有佛教發展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但我想找出原始佛教中,佛 陀是否對社會群體體的經濟行為,是否有所論點及看法。 我讀楞嚴經-卷四: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 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 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如果貪慾造成輪續不斷,隨者力量大小,生於多資源的階層者自然剝削少資源階層者 ,如人食羊。雖有因業力輪迴,但人食羊這種階層剝奪一樣在。所以我想找出原始佛 教對經濟活動,社群民生經濟的看法,如有這方的資訊再請推薦,謝謝。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04 08:20:46 2013 My pleasure, Robert! I will forward your message to some fashi s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see if he has any information for references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04 08:25:23 2013 Thanks for your help, Kyle.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04 08:38:51 2013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04 20:14:39 2013 就「階級社會」來說,佛教是反對種姓制度的。 印度古代傳統婆羅門教,將人民分為四個階級: 1. 婆羅門:祭司。婆羅門教聲稱婆羅門種姓的人是梵天的後裔而行梵法,所以婆羅 門也稱做梵志。職業即為祭司,要學習、教授吠陀經典,職司祈禱,是人神的媒介。 2. 剎帝利:王族、武士,統治剎帝利、毘舍、首陀羅等三姓。 3. 毘舍:中產階級。 4. 首陀羅:工人、農奴。 這四個階級是世襲的,階級的優劣是命定的,所作的職業也是世襲的,父親是什麼職 業、兒子也必須作那個職業。賤民種性的人兒子還是賤民,永世不得翻身,一直到今 日的印度還是如此,這可算是最徹底的階級社會了。 但佛陀強調一個人的好壞,不是由出生來看,而是由其身、口、意來看,身、口、意 善者,不管出身為何,就是善人;身、口、意惡者,不管出身為何,就是惡人。佛陀 的相關論證可參考《中阿含經》第150經(梵志品鬱瘦歌邏經第九):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4%B8%AD%E9%98%BF%E5% 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8%89%E5%8D%81%E4%B8%83#一五○_中阿含 梵志品鬱瘦歌邏經第九_第三念誦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04 20:53:56 2013 至於對經濟活動而言,佛陀是有說了不少居士可運用的心態,例如「量入為出」: <<<<<<<<<<<<<<<<<<<<<<<<<<<<<<<<<<< 云何為正命具足?謂善男子所有錢財出內稱量,周圓掌 護,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執秤者,少則增 之,多則減之,知平而捨。 如是,善男子稱量財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 多入少,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 名為優曇缽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 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 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 是名正命具足。 >>>>>>>>>>>>>>>>>>>>>>>>>>>>>>>>>>> (CBETA, T02, no. 99, p. 23, b12-22) 另外,《雜阿含經》卷48第1283經、《中阿含經》〈善生經〉’ 《長阿含經》〈善 生經〉中,都有列舉在家人可將收入作飲食維生、置產營生、投資求利、儲蓄備用的 四分配置,值得參考。 在大方向上,佛教是主張布施的人有福,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以及須要的不 多、想要的太多,不要沈迷欲望的生活。 至於總體經濟學之類,我就不記得佛教是否有相關的講法了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Sep 17 22:27:23 2013 To: 邱大剛: 我了解佛教希望人們守戒,降低生活慾望,並且反對當時印度教的種姓階級制度。 但我不解的是,是否佛教所謂的我們目前所依住的五濁惡世,就是物種階級剝奪的結 構,所以佛教經文才多次勸人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彌陀淨土等,離現世而走向其他的 淨土世界的觀念。 我列出部分經文如下,經文皆有敘述世界的階級剝奪情況: 楞嚴經-卷四: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 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藥師經-第十大願: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 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 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不知我這樣的看法有偏頗的地方?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Sep 17 22:40:53 2013 不是每個佛教徒都是走『淨土法門的.楞嚴經.藥師經』,也有人是以今生證四雙八士 為目的。享用你現在所擁有的資源不是問題,是錯誤的認為這些是我的,是恆常的, 是快樂的,是一定要執取更多的,才是問題喔。你有因緣享受你所擁有的不是問題喔 。你天生比人家高,比別人帥,出生在有錢的家庭,比人聰明,這些都不是問題。不 如理思維才是問題。你正常努力取得的也不是問題喔。不具正見才是問題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Sep 17 22:49:46 2013 Robert Huang 所引用的經文,應該是表達了人世間的現象,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例如佛世時婆羅門教就已講種姓制度,但佛陀卻主張打破種姓制度,僧團中還有除糞 人(比賤民還低賤)成為阿羅漢,證得最高的果位,這在當時的印度是駭人聽聞的。 雖然世間有種種的壓迫,佛經中所記載的「轉輪聖王」則是如法治化的,以善法治化 ,國家才可長可久: 《長阿含經》卷18〈3 轉輪聖王品〉:「轉輪王語小王言:『止!止!諸賢!汝等則 為供養我已,但當以正法治化,勿使偏枉,無令國內有非法行,自不殺生,教人不殺 生、偷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邪見之人,此即名曰我之 所治。』」(CBETA, T01, no. 1, p. 119, c20-25) 《增壹阿含經》卷48〈50 禮三寶品〉:「當學給賜貧窮,教民孝養二親,四時八節 以時祭祠,誨以忍辱,除婬、嫉、癡行,此七法者,乃應聖王法也」(CBETA, T02, no. 125, p. 809, a1-3) 越符合十善的,則越能升天作福。因此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沒錯,但為善為惡還是在 人一心,心淨則眾生淨。 至於淨土法門有多種,現在阿彌陀淨土最常聽到,但像南傳國家比較流行在娑婆世界 修行、究竟苦邊;若沒證道的,則往生彌勒淨土,到兜率內院聽法然後跟未來佛生於 娑婆世界修行直接證道。這些就看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了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Sep 17 22:50:35 2013 不如實知你現在當下的身心活動,不如實知內心感覺的升起,不如實知內心感覺的消 滅,不如實知感覺會來也會走,稱為痴。不滿足現在當下的身心活動,額外想要升起 什麼留住什麼稱為貪。對抗排斥現在當下的身心,升起緊張,不安,嫉妒,憤怒等等 都是 瞋。如實知道感覺要來你擋不住,感覺要走你也留不住,知道你沒有主宰力( 非我,非我所)知道無常,就慢慢有『明』也就是如理思維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Sep 17 23:00:19 2013 所以在升起最少內心煩惱的的情形下,隨順自己的善緣,努力工作,沒有違反佛教教 義,佛陀時代很多2果.3果的聖人在家弟子都很有錢,也很有勢力。隨順你的善緣有 錢有勢不違反佛教精神。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18 01:11:53 2013 我知道您的善意用心。沒有誰對誰錯,我們對『如實知』的定義不同,所以變成各說 各話。小弟試論如下:『如實知』是只中第一毒箭,不中第二毒箭。是生身受,不生 心受。『如實知』是感受那你所感受的,而不去加上自己的意見。身受心法如實知是 ,如實的單純的體會身受心法的現狀,不分析,不評論,不論斷,不壓抑,不隨順( 比較像是看著它,而不涉入它)。單純的體會才能客觀的觀察。辨別善惡正好不是如 實知。您上面的例子的凡夫正好是不如實知的,找異性作對象,然後結婚這事至少要 中幾百支毒箭才能成就。絕對不是不中第二毒箭。試分析如下:異性先分析美醜挑選 ,第二毒箭,在評比個性好壞,第三毒箭,在幻想將來的美好,第4毒箭....錯認有 一個獨立真實的五蘊我,錯認我可以主宰擁有,這是凡夫在一瞬間自動完成結連的所 有動作,這完全不是四念住如實知。請您抽空看一下大念處經。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18 01:43:45 2013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二種愚夫之相。何等為二。一者於所應求不如實知。二者非所應 求而反生起。何等名為是所應求。所謂涅槃諸行永滅。而諸愚夫於當來世諸行不生。 都無樂欲。於諸行生。唯有欣樂。由是因緣於所應求及諸行生所有眾苦。不如實知。 何等名為非所應求而反生起。非所求者。謂老病死。非愛合會。所愛別離。所欲匱乏 愁歎憂苦。種種熱惱。彼於如是諸行生起。反生欣樂。於生為本一切行中。深起樂著 。於生為本所有諸業。造作積集。由是因緣於有生苦及生為本老病死等眾苦差別。不 得解脫。如是名為非所應求而反生起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18 11:41:05 2013 為了不同根性的眾生、對治不同的問題,佛教有許多的法門,而每個法門不同的階段 重點又不同。因此如果擺在一起,有時會有不相容的錯覺。 就以最最早期的修行法門「慈心觀」、「不淨觀」、和「安那般那」來說好了,「慈 心觀」是佛教前印度就盛行的法門,「不淨觀」是佛陀最早曾教的法門,直到有比丘 厭世自殺,佛陀改教「安那般那」(觀出入息),這些不同法門的「如實觀」定義及 階段就不太一樣。 雖然都可納入四念處的修行體系,安那般那的身念住是單純的了知,慈心觀要有慈愛 的作意觀想,不淨觀則要則要以厭離作意。這些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只是針對不同 情形、不同對治的不同解藥。安那般那對治散亂,慈心觀對治瞋恚,不淨觀對治貪欲 ,皆有特效的地方,但佛陀也說他的說法如同筏一般,從《阿含經》的「筏喻法」、 「船筏譬喻」、《般若》的「如筏喻者」到不論何宗派的經論都一再提到的譬喻。最 終不外乎以離貪瞋痴、究竟解脫為目的 :) 報告完畢,請稍息~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18 11:57:39 2013 如實知並不難,不需要是聖賢,也不需要得定。而且初禪或是初禪的近行定並不難( 二禪的近行也不難),每天靜坐30分鐘到1個小時,幾個月就可以到達,願不願意花 時間而已。不會比訓練10公里的慢跑難,不會比一口氣拉18次單槓難。『有一乘道, 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 、心、法法觀念處。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 『世尊說正法律,現法得離熾然,說不待時,通達,現見,緣自覺知。』....世尊講 的是不待時,通達,現見,現在就可以開始,現在就可以見到,沒有說要是聖賢,也 沒有說要得定。100%的如實知也許一下子還作不到,但是可以從1%開始,接著是 2%,接著是3%。我曾經把持咒念佛的電子計數器,拿著來數念頭跟感覺,只要能辨 識出來的念頭和感覺都按一下,這樣一天下來就能辨識出很多念頭和感覺...不斷的 訓練,接著就可以不用計數器,就是這樣萬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做到開始的,只要開 始做就已經是在『聖道』上。我可以一口氣拉18次單槓,休息兩分鐘在拉14次,休息 兩分鐘在拉12次。我不是天生可以這樣做,是從拉不上單槓,到拉一下開始的,一旦 可以拉1下,拉18次也只是需要時間。您的比喻真好:大海中的船,當遇到海裡的漩 渦如何不捲入,這『正是』四念住要讓我們親身見到的,身心同時親見念頭的升起, 以及那股強大逼迫你捲入的制約的強大結使,無論那股力量有多大,無論你有沒有屈 服,它會來也會走,於是就知道了,『不是我下令去做的』而是念頭與身心自有它的 力量,於是親見現見『非我』『非我所』『苦』『無常』『四聖諦就已經現見』。有 作四念住,但是作的不好,身心所見到的『那件事』,正是四念住要教育我的....小 弟現在當下也許不是聖賢,但是我已經走在路上,雖然步伐很小,速度很慢,但是很 踏實。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18 12:06:31 2013 邱大剛 師兄說的好,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法很重要。「慈心觀」、「不淨觀」、和「 呼吸觀」比較偏『禪止』,而『如實知』個人的感覺比較偏『觀智』。所以才說定慧 等持,止觀並進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18 13:20:58 2013 「比較哲學」之類的思考方式,學術上有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思維 經典法義,同時忍不住以現代學門的定義進行思考時,能夠有一些更具系統的自我思 辨層次。 我自己在北京中央美院博士班研究「宗教美學/(敦煌)」時,受益於「比較美學」 的研究方法幫助,對於密教曼荼羅的結構與史觀,才得以取得修行之外的思考視角。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hu Sep 19 22:30:28 2013 我舉一個例子,可見先前大家討論互斥的是不同方法的不同階段 :) 《雜阿含經》卷17:「佛告羅?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 受,為斷樂受貪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苦受瞋恚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不苦不樂 受癡使故,於我所修梵行。 「羅?羅!若比丘樂受貪使已斷、已知,苦受恚使已斷、已知,不苦不樂受癡使已斷 、已知者,是名比丘斷除愛欲縛、去諸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CBETA, T02, no. 99, p. 119, b15-22) 對治隨眠令不生起的方法是正念地觀察已生受的本質。這樣地培養正念力會有一奇特 的功能--可以打住對任何受起反應,甚至在反應開始之前就能止住它。 透過清楚地在起源點便察覺不善之念或情緒即將發動,行者最終能在反應剛萌芽的階 段就斷除它,為了作到這一點,必須廣泛而且持續地修習受念處。當心思被美妙的感 官境、瞋念或無義的空想帶跑時,此時要以更大的精進來修習受念處。這樣的受顯然 是「世間」類型的受,善巧地隨觀「世間受」是突破而不讓它們影響心志的正確手段 。(以上解釋是無著比丘著,蘇錦坤譯)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Tue Oct 01 22:51:16 2013 佛教有左派的理想,但度眾的方式卻是尊重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又是很右派的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37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