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飲食與養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閱讀文章: 第 964/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forjjlu@Lion (阿竹), 信區: BudaFood 標 題: [轉載] 美味素菜羅漢齋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hu Mar 23 02:06:16 2000) 轉信站: Lion 中時電子報 2000.03.19 美味素菜羅漢齋 大味王 ☉朱振藩(中時•居家週報) 中國人吃素源遠流長,早在周代時,素食便與齋戒一體奉行了。而寺院開始吃全 素,則始自梁武帝。篤信佛教的他,以大護法、大教主自居,嚴守一日一餐,曾下 《斷酒肉文》詔令。這些寺院在斷酒肉後,素饌即應運而興,取得了重大發展。 唐朝禮佛風氣極盛,大小寺院林立,且均設有膳房(註:稱「香積廚」),除自 行料理伙食外,亦對香客供應素饌及素席。佛門並稱此為「素齋」或「齋菜」。由 於搭伙的人實在太多,寺院只好燒大鍋菜應付,羅漢齋這道菜於焉產生。 羅漢齋又名「羅漢菜」,一般用料在十種左右,如多達十八種,則稱「羅漢全齋」 (意即十八羅漢,一個不少)。因而歷代人士在佛門設素席時,莫不備辦此菜,以 示隆重之意。 到了清朝,不光寺院有羅漢齋供應,民間甚至宮廷亦常製作,變得有點家常菜的 味道。薛寶辰在《素食說略》中,便載有羅漢齋的用料和做法,很有參考價值。他 說:「羅漢菜,菜蔬瓜蓏之類,與豆腐、豆腐皮、麵筋、粉條等,俱以香油炸過, 加湯一鍋同燜,甚有山家風味。」 至於宮廷內的羅漢齋是怎麼燒的?讀者想必很有興趣,這可從愛新覺羅•浩(註: 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媳婦,原名嵯峨浩,是日本嵯峨勝侯爵的女兒,於一九三七年嫁 給溥傑)所著的《食在宮廷》一書內,找到答案。 她說:「在滿族的習俗中,從新年的第一天至第五天都要吃素。這些素食,大多 是模仿寺院的齋食精製而成,……羅漢齋即其一例。」 其做法為:「將白菜切成三公分見方小塊。將胡蘿蔔和山藥削去皮,分別切成長 三公分、寬一點二公分的滾刀塊。將豆腐切成三公分長、寬一點五公分、厚六公厘 的薄片。用開水將口蘑浸泡二十分鐘,然後切成三公分長、寬一點二公分、厚六公 厘的薄片。用開水把腐皮浸泡二十分鐘,然後劃成三公分、寬一點二公分的薄片。 木耳用開水浸泡十分鐘後,摘洗乾淨。乾黃花(即金針)用開水浸泡三十分鐘後, 每根切成兩段。將鮮薑切成末」。 當這些前置工作完成後,「鍋內倒入香油,燒熟後將山藥、胡蘿蔔和豆腐分別炸 約三分鐘撈出」。隨即「在另一鍋內放入醬油,燒開時投入薑末和白菜,稍炒後加 入水,燒開後下全部原料,加入適量鹽,改用小火,煨四十分鐘左右,待白菜軟爛 而不碎時,即可起鍋供膳」。 當您在享用此宮廷菜時,切記「趁熱食之最美」,於萬不得已情形下,「涼後加 熱再食也可以」,只是風味遜色不少啦! -- ▎ ▌﹀ ◢◣~ * * ▋ ﹀ ● ﹋ ﹋ *│*│﹍﹍ 阿竹 █▁▁▁▁▁▃▅▆▇████████████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禪與靜坐版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
閱讀文章: 第 964/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