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飲食與養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閱讀文章: 第 1185/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forjjlu@Lion (阿竹), 信區: BudaFood 標 題: [剪報] 桂花飄香時……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Oct 13 14:48:04 2001) 轉信站: Lion 民生報 2001/10/13 桂花飄香時…… 易俊傑(作者為湖南省邵陽市教育學院中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作家) 南宋詩人楊萬里《月桂》詩云: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詩人說,桂花樹不是人間的樹,而是從月宮移之而來,因為它的香氣是發自天上, 所以滿山遍野飄香。 桂樹學名木犀,為木犀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者可達七米。葉對生,橢 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革質。秋季開花,花簇生於葉腋,黃色或黃白色,極芳香, 故有「九里香」之名,因其原本野生於山中,所以又有「巖桂」之稱。久經栽培, 變種較多,李時珍《本草綱目》云:「今人所栽巖桂……俗稱為木犀。其花有白者 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 故又有「寒露桂」、「柳葉桂」、「四季桂」等品名。桂樹原產於中國,主要分佈 在四川、雲南、廣東、廣西等地區。桂林雖以山水甲天下,但古代還是因廣植桂樹 成林而得名。而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桂花也為其秀色增添不少光彩。 桂樹為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名貴花木,至少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栽培史。在《呂 氏春秋》中就有「物之美者,招搖之桂」的記載。漢高祖劉邦的功臣蕭何,對桂花 更情有獨鍾,他不但愛桂,而且到處植桂。現在陝西南鄭聖水寺內有株桂樹,幹徑 達二點三米多,樹蔭覆地四百多平方米,仍枝葉繁茂,樹冠壯麗,相傳為蕭何手植, 人稱「漢桂」,香飄方圓數十里。 桂花不僅可供觀賞,歷來亦作食用。在古代神話中,傳說月宮裡有個吳剛,終年 砍伐仙桂,製成美酒,每逢佳節,便用此酒宴請諸仙。然而,真正釀造桂花酒的卻 是人間的勞動者。《楚辭》輯屈原《九歌•東皇太一》中就有「奠桂酒兮椒漿」的 詩句,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知道用桂花來釀酒了。宋代孔平仲在 《談苑》一書裡,還詳細記述了用桂花釀酒的經驗。用桂花熏茶,泡出來的茶水異 香撲鼻,茶味醇濃,這在明朝也早有記載。用桂花作香料製成的糕點、糖果和菜餚, 更深受人們的喜愛。每當金秋月圓之夜,桂花飄香之時,品嚐一下桂花糖、桂花鬆 糕、桂花湯圓、桂花栗子羹,嚼著散發桂香的月餅,該是多麼地賞心愜意! 偏方與功效 中醫學認為,桂花味辛,性溫,功能化痰、散瘀。主治痰飲喘咳,腸風血痢,疝 瘕,牙痛,口臭。《本草匯言》云:桂花可「散冷氣,消瘀血,止腸風血痢。凡患 陰寒冷氣,瘕疝奔豚,腹內一切冷病,蒸熱布裹熨之。」《國藥的藥理學》云:桂 花可「治口臭及視覺不明。」《陸川本草》云:可「治痰飲喘咳。」據《本草綱目》 載,木犀花、百藥煎、孩兒茶,作膏餅噙,可生津,辟臭,化痰,治風蟲牙痛。《 花果療法》載,桂花三克,半夏十克,白蘿蔔五百克切片,煎水,代茶頻飲,可治 痰飲喘咳。又載,桂花三克,赤小豆十五克,煎湯服,每日一劑,可治腸風血痢。 又載,桂花一點五至三克,水煎漱口或泡茶飲,可治口臭,視覺不明。 桂花露 醒脾開胃 疏肝理氣 將桂花蒸餾而得之液體,是為「桂花露」。《本草綱目拾遺》云:其「味微苦。」 功能疏肝理氣,醒脾開胃。《金氏藥帖》云:桂花露「專治齦腫牙痛,口燥咽乾。」 《本草綱目拾遺》云:可「明目疏肝,止口臭。」《中國醫學大辭典》亦云:功能 「醒脾,開胃,理氣,寬胸,平肝,化痰。」 桂花防受潮、香氣走失 桂花於九、十月採收,陰乾後,揀去雜質,密閉貯藏,可防止香氣走失及受潮發 黴。此外,還有二保存法:一是醃製糖桂花,可用鮮桂花五十克,放少許精鹽醃一 會兒,當花朵變軟時放入鍋內,加少許清水,白砂糖二百克,用中火熬至糖溶化後 冷卻,盛入乾淨瓶內蓋緊,日後食用時香氣四溢,久藏不壞。二是將鮮桂花五十克 放入罐內焙乾,與乾薑、甘草、精鹽少許共碾為末,和勻後放入瓶中密封,食時沖 泡即為桂花湯。 --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BudaFood 健康飲食版 telnet cbs.ntu.edu.tw ……………………………………………………………………………………………………… 最近主題 ◎薏苡仁 藥食兩用 ╭╯精華區四大目錄 1.飲食觀念篇 ◎素食與慈悲 │ 。 . 2.逛街消費篇 ◎秋季養生法 │ ˙ ● ∼ 3.美味食譜篇 ◎桂花飄香時…… ╭╯▁▁▂▃▄▃▁ 4.食品,營養,與健康 (醫學觀點)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健康飲食版 - 進入21世紀的飲食革命! BudaFood |
閱讀文章: 第 1185/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