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583/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剛 標題: 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善法覺 時間: Sun Jan 10 22:47:09 2016 「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善法覺」與「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 《雜阿含經》第1246經以提煉黃金譬喻,解說修得正定的次第,可作為在打坐時狀態 的對照及重要指南。 本經提到在修正定的階段中,除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除善法覺、不為有行所持 ,這些較進階的歷程,有些類似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不取:「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5經說「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等四種 覺想,能滋長五蓋中的「掉悔蓋」。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174經以漂流木譬喻修行的過程。若漂流木不卡在岸邊(內 、外六入)、不被人撿去(「人取」=愛湊熱鬧,相當於本經的「親屬覺、人眾覺」 )、不被非人撿去(「非人取」=求生天上,相關於本經的「生天覺」)、不被旋渦 捲進去(捨戒)、不腐敗(犯戒)的話,則一定會安全流到大海(涅槃)。 □註釋: * 親里覺:想念親屬。此處的「覺」即「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 是投向的注意力。又譯為「親屬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親族尋」。 * 人眾覺:想念民眾、國事。又譯為「國土人民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地方尋」 。 * 生天覺:想念行善、升天,沒警覺到隨時可能死亡。又譯為「天覺」、「不死覺」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與名譽有關尋」。 * 有善法覺:還有想念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一步剩下法尋」。 * 有行所持:被勤修(加行)所把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礙狀 態的」。又譯為「有行拘執」。 * 為法所持:被法(規範)所把持。又譯為「法性之所拘執」。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12400845_918215978262215_8989452167379906383_n.jpg?oh=7e19d95caf31e4bd8ebe5812570f78a4&oe=5A7A5362 LinkDescription: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 《雜阿含經》第1246經以提煉黃金譬喻,解說修得正定的次第,可作為在打坐時狀態的對照及重要指南。 本經提到在修正定的階段中,除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除善法覺、不為有行所持,這些較進階的歷程,有些類似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不取:「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5經說「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等四種覺想,能滋長五蓋中的「掉悔蓋」。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第1174經以漂流木譬喻修行的過程。若漂流木不卡在岸邊(內、外六入)、不被人撿去(「人取」=愛湊熱鬧,相當於本經的「親屬覺、人眾覺」)、不被非人撿去(「非人取」=求生天上,相關於本經的「生天覺」)、不被旋渦捲進去(捨戒)、不腐敗(犯戒)的話,則一定會安全流到大海(涅槃)。 □註釋: * 親里覺:想念親屬。此處的「覺」即「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又譯為「親屬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親族尋」。 * 人眾覺:想念民眾、國事。又譯為「國土人民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地方尋」。 * 生天覺:想念行善、升天,沒警覺到隨時可能死亡。又譯為「天覺」、「不死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與名譽有關尋」。 * 有善法覺:還有想念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一步剩下法尋」。 * 有行所持:被勤修(加行)所把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礙狀態的」。又譯為「有行拘執」。 * 為法所持:被法(規範)所把持。又譯為「法性之所拘執」。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18215978262215&set=gm.551099891730518&type=3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un Jan 10 22:48:33 2016 本則讀經拾得感謝 蔡懺摩、 Melon888 、 陳建 、 陳正哲 等同學提供,族繁不及 備載。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9B%9B%E5%8D%81%E4%B8%83#一二四六 > -------------------------------------------------------------------------- < From: 邱大剛 Time: Mon Jan 11 00:33:44 2016 兩點想法: 1. 真得不須要把「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講得太玄虛飄緲。佛陀在《阿含經》中多次解釋要達成這些步驟的漸次實修次第,這 些都是確實可達成的程度,但都不是靠口頭禪達成的。 2. 台灣少數學原始佛教的同學會被宋澤萊等人誤導而仇視般若經典,其實完全不須 要。《阿含經》及《尼柯耶》在講述進階的定、慧時,有不少和般若經典直接對應或 貫通的經文,除非把般若經典誤解為玄學(這則可能是少數末世北傳論師的口頭禪誤 導的)。 佛陀說法實在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宗派觀念太重 而鬥諍,如同政黨操作太過頭,都不容易完整的反映實情 :) > -------------------------------------------------------------------------- < From: 周靖山 Time: Mon Jan 11 08:32:34 2016 修行要次第去蕪存菁 雜阿含(一二四六)告訴我們修行要去蕪存菁,其修行次第整理如下: 修行的次第: 1.「淨心進向」去?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 2.「淨心進向」去 ?垢,欲覺、恚覺、害覺。 3.「淨心進向」去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 4.「淨心進向」以「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 5. 即使得諸三昧,但「有行所持」,則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 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 6.如得諸三昧,但「不為有行所持」,則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 漏。 7.要離諸覺觀〈第一禪〉,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 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Mon Jan 11 09:09:15 2016 「思惟除滅」應作何解? > -------------------------------------------------------------------------- < From: 周靖山 Time: Mon Jan 11 09:29:18 2016 思惟除滅:參考雜阿含(二六七)經:「諸比丘。當善思惟 觀察於心。所以者何。 長夜心為貪欲使染。瞋恚.愚癡使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也 就是以「念異相善相應」正思惟去除煩惱,如五停心: 不淨觀,貪著心多之人修之。 慈悲觀,瞋恚多之人修之。 因緣觀,愚痴多之人修之。 界分別觀,我見多之人修之。 數息觀,散心多之人修之。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Mon Jan 11 12:37:49 2016 再看了一次前後文. 我的解: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 去塵垢、細沙、黑土。 => 這裡的思惟除滅指滅除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 令其純淨。 => 這裡的思惟除滅指滅除善法覺. > -------------------------------------------------------------------------- < From: 周靖山 Time: Mon Jan 11 14:20:34 2016 回陳正哲師兄: 一、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 金除去塵垢、細沙、黑土。=> 這裡的思惟除滅指滅除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 ※ 這句的看法,我同意。 二、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 垢,令其純淨。=> 這裡的思惟除滅指滅除善法覺.。 ※這句的看法,可能與您看法不同。因為修行如要講求其次第,修行之初要1.想 辦法斷或停止粗的煩惱〈貪、瞋、癡、慢、疑〉相應的行為。再來2. 清淨「身、口 、意」三業。再來3.我們要離家屬愛,雖現居家,心無所著。對人眾要息諸緣務,且 不以升天為最後修行的目的。 經過前三項努力修行,可能還有微細的煩惱〈貪、瞋、癡、慢、疑〉存在,及「身 、口、意」三業還不能完全清淨,所以要以「善法覺」來對治。也就是如中阿含經所 提「念異相善相應」來對治。就如也可用我前提的五停心對治。 這句的思惟除滅,不是指滅除「善法覺」,反而要用「善法覺」。 如果這裡就要說是「思惟除滅指滅除善法覺.」,那麼本經大可用前面語法說成: 「淨心進向比丘《除》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 令其純淨。」,就不會以《有》字代替《除》。 ※至於「善法覺」要不要捨?當然要捨。 那就在下一步驟6.「如得諸三昧,但「不為有行所持」,則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 一心一意,盡諸有漏。」,也就是如「五停心」善法所修得諸三昧。此「善法覺」所 修得諸三昧,要「不為有行所持」而捨。 那就與大乘佛法的觀念會合:念而無念、修而無修、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Mon Jan 11 16:13:38 2016 從前後文的語義來看,「金色相似之垢」指的是「善法覺」,這點我同意正哲的看法 。 這裡的除善法覺是指修次第禪定中的細微障礙,因二禪為無覺無觀三昧,要入二禪不 只八惡覺滅除,連善法覺甚至一切思覺都要止息。 > -------------------------------------------------------------------------- < From: 周靖山 Time: Mon Jan 11 20:43:37 2016 師兄: 我在《雜阿含經》三四七經及《雜阿含》「四七四」只看到如下對二禪的定義: 《雜阿含經》三四七經:「……,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離有覺有觀 ,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 《雜阿含》「四七四」經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 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 但不知師兄從那部經或論有看到「要入二禪不只八惡覺滅除,連善法覺甚至一切思覺 都要止息。」,如此敘述?可否引述來共同學習? 要知:依定力止息一切受與行,而得到寂靜的方法,是共世間法,佛世時代的其它宗 教,也修初禪乃至四禪,離欲界之愛欲等煩惱;修四無色界定,離色界之色愛等煩惱 。佛陀成道前所跟隨的兩位老師,教授的就是無所有定與非想非非想處定,然而定境 雖深,亦不能斷生死根,也仍然有非非想處的煩惱。 強大的禪定力只能暫時止息行業的造作,不能徹底斷除煩惱,無明與愛執才是集起 一切苦樂果報的真正原因,始作俑者。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Mon Jan 11 22:13:19 2016 師兄好!提供我的觀點,參考看看: 先說明一下:八惡覺或善法覺的「覺」和「思覺」(vitakka) 是同義詞。「思覺」也 就是覺觀的「覺」(vitakka)。或尋伺的「尋」(vitakka)。 由「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得知進入二禪後,「覺(vitakka) 觀」 止息了, 也就是任何覺觀所產生的心理活動都停止了,這些心理活動當然包含八惡覺或善法覺 。 但只要出了禪定回到日常生活,這些思覺又會活動起來。因為次第禪定是世間共法, 定能伏煩惱不起,但不能斷煩惱。 > -------------------------------------------------------------------------- < From: 周靖山 Time: Mon Jan 11 22:31:31 2016 我的看法,二禪的覺觀寂滅的覺是純指修禪定方法的(尋),不是指一切思覺。像初禪 早期翻成有覺有觀,後來又翻成有尋有伺。我想再仔細看一下雜阿含三四七經,須深 與比丘及佛的對話便可了解。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Tue Jan 12 08:59:02 2016 讓我試著了解師兄的觀點: 師兄是說二禪的「無覺無觀」是指放下了「覺」與「觀」的修行方法。但還是有一些 思覺(或譯為尋)的心理活動嗎?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ue Jan 12 09:39:20 2016 所以我想以二禪為「無尋無伺」來解釋,會比用「無覺無觀」容易清楚、不容易混淆 。有尋有伺 (舊譯有覺有觀): 「覺」與「觀」兩者皆有。 「覺」又譯為「尋」,是尋找所緣點投向的注意力。 「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 所以我說它是指修禪定方法,在一禪以前包括「欲界定」都是這個修禪定方法。但到 二禪,因喜覺支升起,就不再以較粗「尋」「伺」修禪定方法。因如果還用「有尋有 伺」,會有「尋」與「伺」交互的微細的念頭維持著禪定,此種禪定的一境性還不是 很穩細。到二禪,因喜覺支升起,則不用再「尋」「伺」修禪定方法,純粹以「喜」 便能使禪定維持一境性還更穩細。即使如二禪,都還有「喜」的覺知,又如何說沒有 「一切思覺」。即使到三禪,都還有「樂」的覺知。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Tue Jan 12 21:12:46 2016 謝謝師兄的回應。我已經了解到我們的差異不大,只在於對二禪的「無尋無伺」的定 義不同而已。 如果師兄有興趣了解我對「無尋無伺」的理解,我很樂意分享。不然我們的討論就在 此告一個段落吧。謝謝你! ^_^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ue Jan 12 21:20:47 2016 當然能聽Ming-Hong Bai師兄分享是再好不過,這可互相成長。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Tue Jan 12 21:53:58 2016 好的!那我首先就針對師兄的說法做個回應 ^_^ 周靖山 :「即使如二禪,都還有「喜」的覺知,又如何說沒有『一切思覺』。」 「喜」屬於「受蘊」,而「思覺」屬於「行蘊」,所以「一切思覺」的止息並不會影 響到「喜」的感受,反而因為少了「思覺」的干擾,定心更加深沉,而「喜」和「樂 」的感受也更加明顯。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ue Jan 12 22:14:08 2016 或許先提醒一下,好像行蘊到無所有處或非想非非想處定,都還有作用,更何況只到 二禪。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Wed Jan 13 09:05:54 2016 謝謝師兄的提醒,這個問題看來非常有趣,「心所」和「四禪八定」之間的關係。有 空再來好好讀點書 ^_^ 先分享我目前看到的經文,經文中提到四禪八定中,幾種心所暫停運作的順序: (雜阿含474) 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 「云何世尊以諸{受}[行]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 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 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 -------------------------------------------------------------------------- < From: 周靖山 Time: Wed Jan 13 09:47:42 2016 要搞清諸「行漸次止息」的意思,此不是說「一切諸行」立即一切行止息而是漸次一 一止息。如三禪就比二禪的「行蘊」造作低,四禪就比三禪的「行蘊」造作低。即使 到非想非非想處都還有極細微的「行蘊」造作。所以二禪無法「一切思覺」的止息。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Wed Jan 13 10:22:37 2016 不太了解師兄要表達的意思。我先說明一下我對上列經文的了解。 1. 進入初禪的時候,言語寂滅: 就是一切和言語有關的心理現象都暫停了,所以說 不出話來,內心的自言自語也停掉了。 2. 進入二禪的時候,覺觀寂滅: 就是尋伺有關的思考作用暫停了。 3. 進入三禪的時候,喜心寂滅:就是喜的感受消失了。 4. 進入四禪的時候,出入息寂滅:就是呼吸作用暫停了。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Wed Jan 13 10:27:47 2016 或許師兄對「一切思覺」的止息有意見,那麼我改成二禪時「一切『尋』的作用」停 止了如何?^_^ > -------------------------------------------------------------------------- < From: 周靖山 Time: Wed Jan 13 11:35:36 2016 Ming-Hong Bai 師兄你原來談的是:因二禪為「無覺無觀」三昧,是「一切思覺」都 要止息。所以我告訴你,二禪無法「一切思覺」都止息,而且你自己也指出「思」就 是「行蘊」。因即使到非想非非想處都還有極細微的「行蘊」造作,所以我告訴你, 較低的二禪更無法「一切思覺」都止息。 而你要改成二禪時「一切『尋』的作用」停止了如何?這切入點是有點不同。 我前面有提過為何要二禪以「無尋無伺」來解釋,會比用「無覺無觀」容易清楚、不 容易混淆。 因為一般「覺」字意思包括較廣,而此處的因二禪為「無覺無觀」三昧,的「覺」存 `純指是尋找所緣點投向的注意力,也就是『尋』。 但如Ming-Hong Bai 師兄要改成二禪時「一切『尋』的作用」來談也可以。我認為「 一切思覺」是包括尋、伺、覺、觀、受、想、行〈思〉…..善法覺、惡法覺。站在二 禪來說是「無尋無伺」,『尋』當然沒有,甚至「伺」也沒有,但至少受、想、行〈 思〉還有,所以我還那句話二禪無法「一切思覺」都止息。 > -------------------------------------------------------------------------- < From: 周靖山 Time: Wed Jan 13 13:47:25 2016 再補充說明:「言語寂滅」。一般我們講法要進入「想」都認為要有文字名相。所以 你可能會認為既然已「言語寂滅」,那會有「想」與「思」但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一位天生的聾啞盲的人士,那他會不會有「想」與「思」?我的答案,是可以的 ,那你呢?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Wed Jan 13 14:01:43 2016 抱歉!師兄誤解了我的意思了。容我解釋一下: 1. 「思覺」是一個詞,巴利語是 vitakka,有時翻作「尋」有時翻作「覺」,是一 種思考的心理作用。是52種心所之一,被論分類在行蘊之下。 2. 我前面只說「思覺」屬於「行蘊」,並沒有說「思覺」的「思」就是「行蘊」喔 ! 3. 為什麼「行蘊」並不等於「思覺」呢?因為行蘊還包含其他「心所」,光是欲界 第一善識相應的心所就已經有三十六種心所,而「尋」只是其中一個心所。 > -------------------------------------------------------------------------- < From: 周靖山 Time: Wed Jan 13 14:06:30 2016 喔,知道了。 > -------------------------------------------------------------------------- < From: 喬瑟夫 Time: Tue Mar 01 11:39:04 2016 Ming-Hong Bai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dharma_talks/Sutra_Selection3/vo lume43.htm > -------------------------------------------------------------------------- < From: 周靖山 Time: Mon Jan 11 13:39:47 2016 回陳正哲師兄: 一、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思惟除滅,如彼生 金除去塵垢、細沙、黑土。=> 這裡的思惟除滅指滅除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 ※ 這句的看法,我同意。 二、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 垢,令其純淨。=> 這裡的思惟除滅指滅除善法覺.。 ※這句的看法,可能與您看法不同。因為修行如要講求其次第,修行之初要1.想 辦法斷或停止粗的煩惱〈貪、瞋、癡、慢、疑〉相應的行為。再來2. 清淨「身、口 、意」三業。再來3.我們要離家屬愛,雖現居家,心無所著。對人眾要息諸緣務,且 不以升天為最後修行的目的。 經過前三項努力修行,可能還有微細的煩惱〈貪、瞋、癡、慢、疑〉存在,及「身 、口、意」三業還不能完全清淨,所以要以「善法覺」來對治。也就是如中阿含經所 提「念異相善相應」來對治。就如也可用我前提的五停心對治。 這句的思惟除滅,不是指滅除「善法覺」,反而要用「善法覺」。 如果這裡就要說是「思惟除滅指滅除善法覺.」,那麼本經大可用前面語法說成: 「淨心進向比丘《除》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 令其純淨。」,就不會以《有》字代替《除》。 ※至於「善法覺」要不要捨?當然要捨。 那就在下一步驟6.「如得諸三昧,但「不為有行所持」,則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 一心一意,盡諸有漏。」,也就是如「五停心」善法所修得諸三昧。此「善法覺」所 修得諸三昧,要「不為有行所持」而捨。 那就與大乘佛法的觀念會合:念而無念、修而無修、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ue Jan 12 10:32:55 2016 如果把下列兩段看成兩種成就的方式呢? 1.『複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 ***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陶鍊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 隨意。』 2.『複次,比丘離諸覺觀,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 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陶鍊生金 ,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任作何器,隨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諸 入處悉能得證。』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ue Jan 12 10:42:13 2016 我把我較完整的「修行要次第去蕪存菁」看法再貼一次: 如何才是真正修行?雜阿含(一二四六)清楚告訴我們修行要如何去蕪存菁,其修行 次第整理如下: 修行的次第: 1.《「淨心進向」去?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 所以我們要受「三皈五戒」,先止息與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惑等不善業煩 惱及不皈依外道邪見之行為。 2. 《「淨心進向」去?垢,欲覺、恚覺、害覺。》 所以我們要「身、口、意」三業清淨,使其不生起貪欲、瞋恚、傷害眾生的想法。 3. 《「淨心進向」去細垢,謂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 所以我們要離家屬愛,雖現居家,心無所著。對人眾要息諸緣務,且不以升天為最 後修行的目的。 4. 《「淨心進向」以「有善法覺」,思惟除滅,令心清淨。》 以「念異相善相應」正思惟去除煩惱,如五停心: 不淨觀,貪著心多之人修之。 慈悲觀,瞋恚多之人修之。 因緣觀,愚癡多之人修之。 界分別觀,我見多之人修之。 數息觀,散心多之人修之。此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數息觀之善法, 可對治貪著、瞋恚、愚癡、我見、散心故為「善法覺」。 5. 《 即使得諸三昧,但「有行所持」,則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 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 也就是說被修行方法所困及「法執」,雖得諸三昧,但如執著三昧,就如池水為四 周岸所困,不能盡諸有漏。 6. 《如得諸三昧,但「不為有行所持」,則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 諸有漏。》 至於「善法覺」要不要捨?當然要捨。就是如「五停心」善法所修得諸三昧。此 「善法覺」所修得諸三昧,要「不為有行所持」而捨。那就與大乘佛法的觀念會合: 念而無念、修而無修、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也就是說能得諸三昧,但不執著於三昧、不住三昧,則才能盡諸有漏。 7. 《要離諸覺觀〈第一禪〉,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 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 也就是說要「欣上厭下」離諸覺觀〈第一禪〉,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有如 此的正受禪定力,才能達助其起觀慧而到純一清淨,離諸煩惱,能真正柔軟真實不動 。如此才能欲求作證而都能得證。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ue Jan 12 10:58:04 2016 水喔,第6點的方式既然能盡諸有漏,也算解脫道?以及第六和第七的差別在何處呢 ?也就是得三昧和入諸禪其異同?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ue Jan 12 11:11:18 2016 「俱解脫阿羅漢」是否要四禪具足?第6.所講的是盡諸有漏的基本條件未必證得二禪 以上禪定就如慧解脫阿羅漢。最後當然要以證得「俱解脫阿羅漢」為目標,所以也要 勤修禪定第二、第三、第四禪。得三昧和入諸禪是有所不同,可能就由你自己找答案 ,我不再綴述。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ue Jan 12 11:20:46 2016 拍隨看不大懂,意思是不到二禪就能"盡諸有漏"?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ue Jan 12 11:21:23 2016 另外請找一下慧解脫阿羅漢的經文OK?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ue Jan 12 11:27:36 2016 不用再找現在在談二禪就有引述《雜阿含經》三四七經須深盜法的字句。此經就有談 到慧解脫阿羅漢。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ue Jan 12 11:29:30 2016 那個是慧解脫,自行解釋成慧解脫阿羅漢(雖然這可能是大師的意見)?。慧解脫阿 羅漢經中是有的,CBETA找一下便知。 > -------------------------------------------------------------------------- < From: Moya Tseng Time: Wed Jan 13 10:50:47 2016 這個有人研究過。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s/08/chbs0802.htm > -------------------------------------------------------------------------- < From: 周靖山 Time: Wed Jan 13 11:12:24 2016 謝謝Moya Tseng師兄提供資料讓大家參考,Linus Hsao 師兄提出慧解脫阿羅漢的疑 問,在各種說法不一,且以前老版的獅子吼網站已討論非常多。所以我沒繼續回 Linus Hsao 師兄,因有人自會供資料讓大家參考。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Wed Jan 13 15:53:42 2016 沈默是正常的,因為只要找出CBETA就會找到慧解脫阿羅漢的理論。我很少看到願意 去面對的,結局通常都是貼出那篇論文。我推薦繼續去以『剎那定或如電三昧』去搜 尋會有更多支持該論文的論文。 至於上述的連結該論文存在已久,裡頭正反兩邊皆有描述(有禪那/無禪那阿羅漢), 有興趣的人可以仔細看看。 有無禪那本來就都可能解脫,就是現證和當證的差別而已,阿含中都可見,以前討論 過就不再綴述。只是同學得仔細了解其細節才是。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Wed Jan 13 16:06:00 2016 另外,說到溫老師的研究,依據『內觀修行的起源 - 溫宗?』該論文所示,『 ...諷刺的是,唯獨密教傳統esoteric tradition)的傳承,可證明是比這種內觀修行 還要古老的修行方法。這傳統的一個分枝在十八世紀時,由暹羅(Siam)王所派遣的 僧人傳入錫蘭。此實踐方法似乎在十九世紀期間已在錫蘭滅絕。但是,如上提到的, 它仍存於柬埔寨。在過去它必然更普及,[42]無論如何,它顯然與仍存於泰國的某些 禪法有關。過去的確很可能存在著一個修習多種「止修」方法的傳統。... 』 宗教如政治,很尷尬~ > -------------------------------------------------------------------------- < From: 鍾盛義 Time: Mon Feb 29 19:51:54 2016 這是我2015年6月發的文,貼來給方便參考看看。 有個問題想問問,佛有沒有說入定證相對應果位要多久時間。一天,一年還是 1 second。我查到最快剎那可證阿羅漢果。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30_001.htm 《阿含部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上》 是時有一苾芻,名崑努?陀那,為眾中上座,已證須陀洹果,然未得神通具足而亦受 籌。時尊者阿難即作是言:「上座苾芻!今此舍衛國去彼福增城,一百六十由旬,佛 敕各令現諸神變而可往彼。」時,上座苾芻聞此語已,便自棄置先所受籌,以清淨心 如實而住,於剎那間即得阿羅漢果,還執其籌起六神通,譬如力士屈伸臂頃踊身空中 這比丘證果後應還得禪定,否則沒有神通, 而且禪定沒有退失。要是退失禪定那按照 定義係不係就成了沒有四禪定力的"慧解脫"聖者。 這位比丘先是以清淨心如實而住,於剎那間即得阿羅漢果。要是證果後禪定很快就因 生理因素退失,漏盡通也不會跟這退失,這才符合阿含。 台灣印順導師有文談"電光喻定"或"電光定",話佛法常說依定發慧,所依的定不必是 極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 但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的,都可以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 這是他的看法,自己關鍵一下,不作喇叭手啦! 在《中阿含大品請請經第五》500比丘中三種人數,三明達90人,俱解脫90人,慧解脫 320人。慧解脫人數不少(反而是最多的)。 123# > -------------------------------------------------------------------------- < From: 喬瑟夫 Time: Mon Feb 29 20:41:08 2016 昨天剛好看到此篇論文: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09527.htm ,此篇論文第三節 在講止觀次第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583/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