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4527/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Murphy Chen
標題: 雜阿含 1169 經
時間: Sun Nov 01 18:19:06 2015

雜阿含 1169 經

此經說明, 於六觸入處, 應自防護. 但其中又說, 「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
」, 不曉得為什麼不是說六欲功德, 而是說五欲功德呢?

另外, 實修上, 意根的防護難度特別高 (相較於眼耳鼻舌身), 不曉得其他經文對於
意根的防護有什麼導指方針? 或想請教法友的心得.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色識因緣生,若欲、若貪、若昵、若
念、若決定著處,於彼諸心善自防護。

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礙、有難,此惡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應自防
護。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懶惰放逸,欄牛噉食;愚癡凡夫亦復如是。

六觸入處,乃至放逸亦復如是。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欄牛不食,設復入田,盡驅令出;所謂若心、若意、
若識,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盡心令滅。

若好田苗,其守護田者不自放逸,欄牛入境,左手牽鼻,右手執杖,遍身搥打,驅出
其田。」

....

> -------------------------------------------------------------------------- <

From: Chen Jian
Time: Sun Nov 01 19:35:50 2015

佛遺教經這裡也說明的很好:先防護五根,再制心。

或者我這樣解:防護五欲,本質上就含有心的操作了,所以防護五欲在[盡心令滅],
心也一併操作到 等同於  含意根,也就是[六觸入處, 應自防護]的全部實踐了。

> -------------------------------------------------------------------------- <

From: Russ Wang
Time: Sun Nov 01 21:58:17 2015

先來拋磚引玉一下,其實五蘊、六根彼此之間的運作非常複雜,常常是一時俱起,要
簡化成單一程序一定會有很多問題,而且觀察的面向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樣,討論起
來時常變成望文生義,最重要的或許是把握住「這些全都是因緣合和」的大原則 :P 
在此我對照雜阿含卷二的三十九經,來略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正確的地方也請大
家指正。

就我所解,意根的作用與前五根不太一樣,前五根的所緣是外境的色聲香味觸,也就
是色蘊。然後緣根、色生識,三事合和而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雖然「
意觸」也是由意根、意識與法境三事和合,但不同點在於所謂的「法境」乃是基於前
五根所得的色聲香味觸訊息所架構而成的形上領域,換句話說,意根是在前五根的訊
息領域內作用的,屬於名法而非色法的層次。

意根的作用很複雜,六觸後續的受想行、取陰俱識、以及貪喜四取攀緣識住 ... 等
等,都還是意根的作用與意欲的推動,所以簡化一萬倍來看,五欲的功德(作用)都
少不了意根的作用,同時五欲作用的結果,也反過來成為意欲的所緣,更簡化來看,
五欲的本質都是意欲的作用,因此,多聞聖弟子若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那麼意根對
於五欲的結縛與攀緣就會減少,從而如三十九經所說的「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接下
來就是一連串的超展開:

「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受、想、行
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
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
;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在這超展開過程中,依我所解,「五欲功德善自攝護」其實本身就是第六意欲的攝護
,於色蘊「封滯意生縛斷」之後,向受、想、行蘊斷貪欲,乃至於行蘊「封滯意生觸
斷」,眼耳鼻舌身觸以及意觸皆斷,最終「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住已
知足,知足已解脫」。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html#三九

> -------------------------------------------------------------------------- <

From: 謝富雄
Time: Mon Nov 16 20:53:03 2015

む法境め=六受、六想、六思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Sun Nov 01 22:22:39 2015

簡單說第六意根是老闆,老闆的"娛樂"都是底下的五位經理提供的。意根本身並不直
接接觸外塵,而是接收五根的運作的結果而產生相對應的反應,如貪愛。

> -------------------------------------------------------------------------- <

From: 水鏡
Time: Sun Nov 15 20:43:36 2015

深入淺出易懂,謝謝。

> -------------------------------------------------------------------------- <

From: 蔡懺摩
Time: Thu Nov 05 21:16:37 2015

五欲功德 的 欲 (k?ma)在佛經裡特別指欲界(k?ma-dh?tu)的欲望。

我們可以從許多和修行相關的術語中看出來

如欲尋、恚尋、害尋的欲尋 (k?mavitakko)

五蓋中的貪欲蓋(k?macchanda?)

五下分結的貪欲

都和欲 (k?ma)有關係

--------------------------------------------------------------------------
----

莊春江居士的註解是:

「欲欲;貪欲」,南傳作「欲的意欲」(k?macchand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感官
的想要;肉慾的想要」(sensual desire)。

--------------------------------------------------------------------------
--------

可以做個參考。

另外

貪<lobha或r?ga>的範圍則很廣泛,色無色界都還有貪,佛陀曾說要滅除貪嗔癡火,
貪火的巴利文就是r?gaggi。

欲<chanda>心所則是通於和k?ma、r?ga有關的貪欲<r?ga有染著的意思>,以及善法欲
。

信欲有著正向積極的作用,阿難曾對一位愛慕他的比丘尼說「依愛斷愛」,指的就是
依善法欲斷除雜染不善的欲望。

--------------------------------------------------------------------------
--

個人所見恐有不足,這個方向如果有同時研究梵巴及印度文化的高手來指正補充,當
可有更完善的答案。

這方面正念同學(Satipatthana Shi)能否給些意見呢?非常感恩!

> -------------------------------------------------------------------------- <

From: Satipatthana Shi
Time: Thu Nov 05 23:45:39 2015

老同學, 人在異域,身不由己,水土不服,龍體欠安,也只能舉頭望明月了。以下是
無著比丘對此議題的解說,明天清閒時再細回。

"sensual" refers to what we can experience with the help of the bodily 
senses: seeing, hearing, smelling, tasting, touching. 

It does not refer to what we can experience through the mind alone, 
without having any relation to seeing, hearing, smelling, tasting, 
touching.

However, we can have day-dreams of seeing, hearing, smelling, tasting, 
touching. This is why we need to exercise restraint against sensuality 
with all six senses

> -------------------------------------------------------------------------- <

From: RG Shi
Time: Tue Nov 10 09:40:42 2015

法師多多保重呀,遠方送來的祝福。記得低頭吃便當,身心安頓有幸福。  _/\_

> -------------------------------------------------------------------------- <

From: Satipatthana Shi
Time: Tue Nov 10 15:27:43 2015

一?千家飯,孤身萬里遊,行腳吃便當,感謝故鄉的祝福

> -------------------------------------------------------------------------- <

From: Satipatthana Shi
Time: Sun Nov 08 00:11:39 2015

為什麼不是說六欲功德, 而是說五欲功德呢? 事實上,「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
攝護」時,就是於六觸入處, 善自防護,這又是一個與翻譯有關的問題了。

五欲功德的巴利文是pa?ca k?magu??,k?ma的中文翻譯是「欲」,中文單單一個「欲
」字,看不出所以然,看巴利文就很清楚。k?ma在巴利文中分為二種:能緣欲與所緣
欲,所緣欲是指色、聲、香、味、觸五欲,而能緣欲是指針對色、聲、香、味、觸而
有的,也就是五蓋中的貪欲k?ma-cchanda,十結中的欲貪k?ma-r?ga,欲愛、色愛、
無色愛中的欲愛k?ma-ta?h?,欲尋、恚尋、害尋中的欲尋k?ma-vitakka,欲漏、有漏
、無明漏中的欲漏K?m?sava,四取中的欲取k?mup?d?na?等,而這些都與我們所生存
的欲界k?ma-loka有關。

所以無著比丘解說 “k?ma/欲”為從見、聞、嗅、嚐、觸所產生的感官經驗,不包括
心離見、聞、嗅、嚐、觸而有的經驗,但包括因見、聞、嗅、嚐、觸而有的欲貪、欲
愛等,因此“we need to exercise restraint against sensuality with all six 
senses”,必須防護六根。換句話說,“k?ma/欲”是專指欲界見、聞、嗅、嚐、觸
的感官經驗,因此經典常說攝護五欲功德,就是在六觸入處, 善自防護。

Andeson訊息說:「我們有一位站務看了這串討論之後,也想知道有哪些網站或資源
,可以查詢到重要字彙的巴利對應,進而再查證巴利字義。簡單說就是較好的對照與
巴利字/詞典。」坦白說,中文的資源非常不足,我是用英文的輔助工具來學習,之
所以知道k?ma在巴利文中分為二種,是查了:

Buddhist Dictionary. Manual of Buddhist Terms and Doctrines, by Mahathera 
Nyanatiloka

http://www.budsas.org/ebud/bud-dict/dic_idx.htm

Digital Pali Reader

http://pali.sirimangalo.org/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http://www.buddhism-dict.net/ddb/

佛陀說要用自己的語言學習佛法,但是漢譯阿含經裡有很多的問題,上禮拜六和
David去見無著比丘時,和David有談到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應該編一部詞典來解決
翻譯上的問題,但須要有許多志同道合者一起發心,初步構想是想將Buddhist 
Dictionary. Manual of Buddhist Terms and Doctrines 與莊春江居士的資料庫結
合,前者可以網路取得,後者需莊居士同意釋出資料庫。

目前我所知道的,僅有無著比丘是依阿含經和尼柯耶來帶禪修,南傳幾乎都是依註釋
書或阿毘達磨來帶禪修,這是經和論二個有差異的禪修系統,今年我和David一直想
促成無著比丘在台灣帶禪修,但因緣不具足時,又起了很大的變化,和David已經說
好,要努力的創造無著比丘來台灣帶禪修的因緣。

> -------------------------------------------------------------------------- <

From: Satipatthana Shi
Time: Thu Nov 12 05:37:55 2015

作者 Melon888 (melon)

標題 Re: 為何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

北傳雜阿含211經說道:「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
來世轉復微少。」

但相應部35相應117經是說:「比丘們!當我正覺以前,還是未現正覺的菩薩時,這
麼想:『在這裡,我的心會多走入以前心所經驗而已過去、滅了、變易的這些五種欲
,或走入現在,或少量地走入於未來。』」

南傳對應經典指出:自心多逐「過去、現在」五欲功德,少逐「未來世」五欲功德。
個人經驗是南傳對應經典117經較貼近事實。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hu Nov 12 12:33:04 2015

大概說明一下『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出處的意義,還請其他同學多多參詳。

《雜阿含經》卷8:「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
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我觀多逐過
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

------

在這裡世尊說明在禪修時應如何觀察,此處通常都會被解釋成世尊是在"思考"『我的
心通常都在追逐過去或是現在的五欲』,也就是六根的貪。以這個來說,我們的六根
對於六塵之所以產生貪愛,通常都是因為過去有過美好的經驗產生的記憶。例如以前
之吃過好吃的,所以現在當然會想吃好吃的。換句話說以前一直以來所累積的經驗,
會讓我們的六根很自然的想繼續追求。

而當下所經歷的美好經驗如看到正妹,除非是有新的刺激(例如以前看到的都是D罩杯
,現在跳四級看到了G罩杯),才會有新的經驗累積,自然才會有新的貪愛產生及新的
記憶可回憶。

然而相較之下,過去的經驗所累積的貪愛一定是比較多的。因為現在就是當下啊。

之後就是世尊自述,這裡簡單幾句就帶過(...我以是精勤自護故...)但同學可別忘了
阿含是簡述而世尊底下的弟子不少都是高手,世尊所說得教法實做不外乎止觀二道。
因此前述的第一句經文『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這裡的
『自心多向何處觀察?』就是行者『正在觀察自心』時會觀察到啥。

也就是說『心多向何處觀察?』指的是"自心正在尋伺啥?"

當一個行者真的能自觀察"自心正在尋伺啥"時,至少要有初步止道的能力,也才能理
解那句"思維『自心多向何處觀察』"的意義為何。而當一個行者能自觀察"心"時,能
"如實"觀察到的就是"心目前在因為哪一種貪愛而無法止息"。如前所述心的貪愛就是
因為過去累積的美好經驗而產生。

既然有自觀察心,自然有更進階的如何對治。這點的實例之一就是世尊教導阿那律光
明想的那一大段,很值得參考。

如下就是經文後續,尊者阿難為弟子廣衍世尊之法義,也就是要滅六入處。如果將六
入處解釋成六根,滅六入處就是滅六根,那弟子就應該統統死翹翹了...XD

------

「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諸比丘亦復多逐過去五欲功
德,現在、未來亦復微少,汝今亦當以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故,增加自護,亦當不久
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所以者何?眼見色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因
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故,比丘!於彼入處當覺知,若眼滅,色想則
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

佛說:「當覺六入處。」言已,入室坐禪。時,有眾多比丘,世尊去後,作此論議:
「世尊為我等略說法要,不廣分別,而入室坐禪。世尊說言:『當覺六入處,若彼眼
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我等今日於世尊略說法中猶故
不解,今此眾中,誰有慧力,能為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演說其義?」

復作是念:「唯有尊者阿難,常侍世尊,常為大師之所讚歎,聰慧梵行。唯有尊者阿
難堪能為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演說其義,我等今日皆共往詣尊者阿難所,問其要義,
如阿難所說,悉當奉持。」

爾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於一面坐。白尊者阿難言:「尊者!
當知世尊為我等略說法要,如上所說,具問阿難,當為我等廣說其義。」

尊者阿難語諸比丘:「諦聽,善思,於世尊略說法中,當為汝等廣說其義,世尊略說
者,即是滅六入處有餘之說,故言:『眼處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入處
滅,法想則離。』世尊略說此法已,入室坐禪,我今已為汝等分別說義。」

尊者阿難說此義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CBETA, T02, no. 99, p. 53, 
a26-c6)

> -------------------------------------------------------------------------- <

From: 鍾盛義
Time: Thu Nov 12 21:39:34 2015

請問諸師兄大德,啥嘛叫作六入處滅,達成六入處滅的條件是啥嘛?

總不會根據大清律例,偷看公文者要挖去雙眼唄。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un Nov 29 13:48:10 2015

這邊的六根是微觀的六根、念念生滅的六根,由前一剎那的身心(名色)而緣生的下
一剎那的感官(六入處),因此可以滅除。關於念念生滅的六根的深義,有興趣的同
學可研究《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第一義空經》(CBETA, T02, no. 99, p. 92,
c12) 。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hu Nov 12 23:17:33 2015

請先想想,以上述經文拿"眼"來說,可滅的是啥?總不能滅眼入處就是自挖雙眼(眼
根)吧?

> -------------------------------------------------------------------------- <

From: Red Chan
Time: Fri Nov 13 11:34:55 2015

請問,

常聽到[功德]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有固定的解釋還是在不同的出處就有不同的意思?

謝謝。

> -------------------------------------------------------------------------- <

From: RG Shi
Time: Fri Nov 13 21:10:01 2015

gu?? 翻成「功德」,如上面 Red Chan 問的,我也想問說,它是指什麼?

> -------------------------------------------------------------------------- <

From: 蔡懺摩
Time: Sat Nov 14 14:37:57 2015

[淺解]:

功德的「功」是功用、成效之意。

「德」是值得我們效法追求的德性、善性的意思。

因為世間人視五塵「色聲香味觸」具有能夠讓自己快樂的功能、功用,所以五塵成為
了我們人生的目標、目的,我們大部分作為的動機都來自五欲,總是汲汲營營的追求
五欲。

而在得到禪定的離欲者經驗裡 ,禪定樂是遠遠大於從五欲中得來的樂受,所以世間
禪定者視五欲為糞土,視禪樂功德為人生中最高的目標、歸宿。

佛陀則是在經驗了五欲、禪樂與苦行後覺悟,如是說道:『諸行無常,有生滅法,以
起盡故,彼寂為樂。』

所以佛陀和聖弟子們不住五欲、不執禪樂,心不趣入有為法,也就不生起這些由不正
思惟所起的分別貪,長久的安住於離貪嗔癡繫附的觸受裡。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un Nov 15 18:46:53 2015

「功德」是功能,這個詞本身可作中性使用。

用在形容五欲時,是指五欲的功能、作用。用在形容善行時,則是形容善行的功能、
作用、果報。

> -------------------------------------------------------------------------- <

From: 喬瑟夫
Time: Mon Nov 16 00:14:54 2015

其守田者是比喻什麼?

> -------------------------------------------------------------------------- <

From: Russ Wang
Time: Mon Nov 16 01:13:41 2015

喬瑟夫我的理解,在這一經中佛陀將六識身、六觸入處譬喻為田,所以相對的守田者
就是泛指具有識身、外觸入處的一切眾生,也許不用想得太深。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Mon Nov 16 11:30:52 2015

守田者,守護的就是根門,不因六觸所生之覺受產生貪愛放逸。

《雜阿含經》卷43:「是故應自防護。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譬如田夫有好
田苗,其守田者懶惰放逸,欄牛噉食;愚癡凡夫亦復如是。六觸入處,乃至放逸亦復
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12, b21-24)

而需要防備的,就是於五欲覺受的貪愛。

《雜阿含經》卷43:「「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欄牛不暴,設復入田,盡驅令出;

所謂若心、若意、若識,

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盡心令滅。

若好田苗,其守護田者不自放逸,欄牛入境,左手牽鼻,右手執杖,遍身搥打,驅出
其田。

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從村至宅,從宅至村,復當如前過食田苗不?」
」

(CBETA, T02, no. 99, p. 312, b24-c2)

然而這其中需注意的是,世尊對弟子舉例"守田者"要守的,實修上得由觀察『心、意
、識』是否產生貪愛。同學可試著思考經中的『謂若心、若意、若識』在實做上的意
義為何。

這和前面的『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講得其實是同一件事情。

> -------------------------------------------------------------------------- <

From: 喬瑟夫
Time: Mon Nov 16 13:04:41 20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色識因緣生,(若欲、若貪、若昵、
若念)、若決定著處,於彼諸心善自防護。.....當守田者帶著牛到處趴趴走,而且守
田者還願意帶著牛到處趴趴走,(若欲、若貪、若昵、若念)就發生在此處

> -------------------------------------------------------------------------- <

From: 喬瑟夫
Time: Mon Nov 16 13:29:36 2015

守田者就是意根看管那五隻牛(眼耳鼻舌身)(最好五隻牛都不要動),當任何一隻牛有
動作守田者就知道並拉回來到原來地方

> -------------------------------------------------------------------------- <

From: 喬瑟夫
Time: Mon Nov 16 13:37:34 2015

當守田者有力量而且力量越來越強大,那五隻牛才會越來越乖

> -------------------------------------------------------------------------- <

From: Russ Wang
Time: Mon Nov 16 14:04:38 2015

意根是意觸入處的構成條件、也是一隻要被看守的牛,否則強大的意根整天做白日夢
也是挺糟糕的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Nov 29 14:03:06 2015

意根整天做白日夢也是挺糟糕的?這不代表那個"守田者"是強大的,本身(意根)纍弱散
亂跑出去玩了.....

> -------------------------------------------------------------------------- <

From: 喬瑟夫
Time: Mon Nov 16 14:42:06 2015

我對此經的看法是.....要從(若欲、若貪、若昵、若念)看回來六根六塵它怎麼運作
的,當一個欲貪發生而且行動了,就好比一個守田者帶著五隻牛到處趴趴走,此種狀況
下,守田者不也跟牛一樣嗎?所以重點是"守田者",當一個欲貪發生,"守田者"是必須知
道而且管控能夠管控多少,重點還是"守田者"

> -------------------------------------------------------------------------- <

From: Chen Jian
Time: Mon Nov 16 20:16:43 2015

記得在讀書會的時候我有問大家如何打牛,在這裡也想請教討論的學友們的集思廣益
:如何打牛? 讓牛知道痛了不敢亂跑

我覺得是蠻實務面的部份,那時得到的方法有 思考 相集滅道味患離、自增上、法增
上、世間增上、思考惡念過患、增上心經等方法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Mon Nov 16 20:23:29 2015

實作法門最基本的就是十念,基本實作"簡"釋請參考中阿含。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un Nov 29 13:38:00 2015

Linus Hsao 是指增壹阿含的十念品嗎?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Sun Nov 29 16:36:37 2015

增一是理論說明,如同電流會產生磁場是理論。中阿含有很多"實作方式"的說明如光
明想就是實作方式之一。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Mon Nov 16 20:29:56 2015

細節方面則在大乘經典裡,如十念之一的念佛,就可參考"佛說觀無量壽經",韋提希
夫人請佛說法的那部經, 裡頭世尊就介紹了16種"繩子"來綁牛。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閱讀文章: 第 4527/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