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34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剛 標題: 七覺分 時間: Fri May 22 00:01:07 2015 「七覺分」即覺悟的七個要素。「分」即「要素」、「部分」的意思,「修念覺分」 即「修習念覺的要素、部分」。 1. 念覺分:專注清楚,修習四念處。 2. 擇法覺分:以智慧選擇法的真偽、善惡。 3. 精進覺分:勇猛精勤,修習四正斷。 4. 喜覺分:契悟於佛法而生的歡喜、法喜。 5. 猗覺分:除去身心的粗重及煩惱,使得身心寧靜、輕利安適。又譯為除覺分、輕 安覺分。 6. 定覺分:入定而不散亂。 7. 捨覺分:心平等、寧靜,而能捨離。 七覺分又譯為七覺支、七覺意。《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六第 704~711經,和卷二十七第712~747經,是解說七覺支的相關經文。因為這些經文和這 陣子同學們討論的「六念」例如「念佛」可引致升起七覺支相關,因此貼上來供覆習 之用。 > -------------------------------------------------------------------------- < From: 邱大剛 Time: Fri May 22 00:02:08 2015 卷二十六第711經說明七覺支的次第:四念處作為念覺支,能引生後續的其他覺支: 有念覺支後能辨別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也就是擇法覺支;擇有益的法而努力, 引生精進覺支;精進修行自然產生法喜,而為喜覺支;法喜能讓身心輕安,是猗覺支 ;輕安後容易得定,是定覺支;有了定後能徹底放下而平等、解脫,是捨覺支。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5%85%AD#七一一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Fri May 22 00:09:05 2015 邱大剛 兄,我覺得這7種是佛陀對禪修活動的計量分析,與鍛鍊休息的最佳化規劃, 很像現代的肌肉重量訓練的方法。 > -------------------------------------------------------------------------- < From: 邱大剛 Time: Fri May 22 00:11:42 2015 謝謝 周福福的分享! 我對肌肉重量訓練一竅不通 :D 不過聽起來似乎有點像佛陀在 第714經教導我們如何平衡七覺支的修習: 在心浮動散亂時,不宜用會讓心興奮高昂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澱心緒的方法;在心萎 靡不振時,要用能讓心興奮高昂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澱心緒的方法。例如修定當無論 如何都很昏沉時,要用能提神醒腦的方法作個改變,而不是繼續修定而更加昏沉。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3#七一四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Fri May 22 00:15:34 2015 現在肌肉訓練就是類似這樣,相關肌肉群,較不相關肌肉群,鍛鍊的強度,次數,休 息多久。等等。是有計量分析模型的,沒想到佛陀在2500年前就有了,只可惜那時的 人沒有計量分析這種概念,所以平鋪直述的記錄下來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Fri May 22 14:20:10 2015 七覺支是世尊對於實修的七個步驟,相較於四念處則是實修法門的理論,而十念就是 四念處的實做的方便法門。 一、念覺支:一個實修的行者,以四念處來瞭解實修理論,以十念選擇自己適合的法 門(念佛OR之前的念休息)。這就是七覺支第一動,念覺支。通常以四念處來說明 二、擇法覺支:實修過程中如果需要障礙,就觀察問題在何處,世尊教阿那律修光明 想的過程就談到很多,請參閱該經文。這就是擇法覺支 三、精進覺支:無有障礙號,當然是精進不懈長養善法(在該法門精進修習)。這就是 精進覺支。 擇法和精進覺支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 四、喜覺分:這是能否進入止道的關鍵,前面都是準備動作。以十念中的念布施為例 ,它也能是實修的法門,原因在於當行者思維布施的功德(往生善處,能掌握生命, 此生無有所畏,覺得自己很幸運)的過程中,會產生所謂舒適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 『喜』。這種平穩長久的喜悅感覺能讓自己心情平靜,有助於久坐而不會心猿意馬。 五、輕安覺支:有喜之後才能有輕安,這時候身體的濁重感會消失,因此輕安覺支是 初步入止道的指標。生理上是大腦開始準備休眠。行者會很清楚的感覺到這狀況。 六、定覺支:入初禪至四禪 七、捨:滅五蘊的過程 此為現證法門的實證過程,非死時證果如病比丘的當證法門。以七覺支來說,如果現 世無法修定其實也沒關係,那就是勤修念覺支至精進覺支。一樣能在死時得清淨心, 佛世時不少在家居士臨命終證初果就是一例。 > -------------------------------------------------------------------------- < From: 楊燕曄 Time: Thu May 28 16:42:05 2015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34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