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156/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剛 標題: 修習止、觀是成就解脫的基礎 時間: Sat Oct 04 13:41:20 2014 修習止、觀是成就解脫的基礎,實務上有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 《雜阿含經》第560經中,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0#五六○ 阿難歸納以下四種可成就阿羅漢的次第: 1. 先止後觀:先著重修定,後來才修觀慧。另外像佛世時外道打坐很厲害,有定力 但不知道四聖諦,聽了佛法後開啟智慧而能成道。 2. 先觀後止:先著重觀慧,後來才補足定力。 3. 調伏掉亂,然後止觀:無法入定,因此先用調伏的方法排除障礙,才能順利止觀 。 4. 止觀並行:止與觀交互並行地修。 經文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都是在說「止」,而「 分別於法、量度」或「於法選擇、思量」是在說「觀」。 另外上上週參加讀經班的同學可注意,此經大正藏的標點很亂,剛才已大改版過,標 點改正確後,這經會比先前好讀許多。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Sat Oct 04 13:45:30 2014 大綱兄 ,1.2.何解?先導是何解??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Oct 04 13:52:22 2014 1. 先成就止而後成就觀 2. 先成就觀而後成就止 舉例來說,佛世時外道打坐很厲害,有定力但不知道四聖諦,聽了佛法後開啟智慧立 刻成道,就是1。或是佛弟子先著重修定,後來才修觀慧,也是如此。 相反的,著重觀慧的法門,之後才補足止的,就偏向於2. 4. 是在修行過程中定與慧儘量均衡,就七覺支來說定慧均衡是最好、最穩當的。 3. 是一直沒止也沒觀也不放棄,緊緊地抓住佛法,總有一天還是會修成定慧而成就 。這也是後世所謂「弘佛道」的基礎,喊燒的人總有一天會吃進去。 > -------------------------------------------------------------------------- < From: Russ Wang Time: Sat Oct 04 15:23:02 2014 大剛兄,請問「止觀一心」何以歸類於止,而不是同時歸類於觀呢?其實際的行法與 4止觀雙連而修習有何不同之處?謝謝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Oct 04 16:01:54 2014 王兄所提出的也是我在標點時曾思考過的問題。直接講結論: 這邊只是標點的不同,如果標點為「止觀、一心」,那麼「止觀」是定慧皆有,「一 心」則著重定。 標為「止觀一心」,解釋為「修行止觀到心專注、定的狀態」。「一心」又作「心一 境性」,著重在定。 因為這句話連著幾個詞都是在講「定」的同義詞,中間突然冒出一個定慧皆有,會比 較奇怪,因此才標點為「止觀一心」。 實際上這幾個定的同義詞不重要,反正就是要表達「定」的概念,像南傳此段經文就 只一個字「定」帶過,沒提到各同義詞。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Oct 04 16:07:01 2014 關於「止為先導而修習觀」以及「止觀雙連而修習」有何不同,一般說來只是程度上 的差異: 著重「止為先導而修習觀」的門派,會先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然後修習觀。 著重「止觀雙連而修習」的門派,會先修初禪,然後以初禪定的餘勢修習觀、分析五 陰等等。然後才修習二禪,再以二禪定的餘勢修習觀。 條條大路通羅門,這些方法都有其適應的群眾。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Oct 04 16:09:46 2014 「止觀和合俱行(SA.560)」,南傳作「止與觀雙連而修習」(samathavipassana? yuganaddha? bh?ve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開發寧靜與洞察結合成對」 (develops tranquillity and insight jointed in pair)或「開發平靜與洞察連結 」(develops serenity and insight in conjunction),並解說其模式是先進入初禪 ,然後出初禪,應用洞察(觀;毘婆舍那)於那個經驗,即:在初禪中看五蘊為無常, 易進入苦與無我,然後進入第二禪,以洞察隨觀(contemplates;凝視),應用相同的 成對程序於其他禪,一直到證初果。按:「止」(samatha),音譯為「舍摩他」,「 觀」(vipassana),音譯為「毘婆舍那」。 (出自莊居士對讀) > -------------------------------------------------------------------------- < From: Chen Jian Time: Tue Oct 07 22:58:54 2014 報告 我有問題, 上面提到:比丘的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 也是可成阿羅漢的途徑之一,那我想到,五蓋中有:貪、嗔、掉舉、睡眠、疑,我讀 過南傳的禪修註釋跟北傳註釋,大概掉舉就是心不在當下,而抓住某物或被某物抓住 ,這樣的掉舉,也是可成聖果的途徑嗎? 意思是否是:這位比丘雖然沒有止而心定起觀,也沒觀而後止,只是心中一直被法抓 住,這樣也有證聖果的機會嗎? 或者實務上是這樣:對法掉舉到某一程度就乾脆入定了XD`? > -------------------------------------------------------------------------- < From: Chen Jian Time: Tue Oct 07 23:58:47 2014 另外一問題:北傳經文看不出比丘的心被法的掉舉所持(是由南傳比對而推出掉舉的 對象是法嗎?),只看得出先有掉舉,然後安住心,之後證道,我可以理解成 先有對 法的掉舉,然後止,爾後道生起嗎? > -------------------------------------------------------------------------- < From: 邱大剛 Time: Wed Oct 08 00:53:24 2014 陳建提出的是大哉問 (y) 這句話相對應的南傳經文,四個版本(菩提比丘、Thanissaro比丘、元亨寺、莊春江 )就有四種不同的翻譯法,互相抵觸,就知道此處南傳經文不見得比較不模糊了。 先說結論:這種類型一開始是「掉舉所持」,也就是民間所謂業障深重啦,所以一直 混不出定慧,直到「以【調伏】心坐」,將卡關的原因對治了,才進入定、慧的階段 。 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細談。 > -------------------------------------------------------------------------- < From: Russ Wang Time: Wed Oct 08 01:56:31 2014 陳建 若不是您問起,我則一直以為「心被法的掉舉所持」是走起疑情的那個路子? 有待大剛解答 > -------------------------------------------------------------------------- < From: Chen Jian Time: Wed Oct 08 17:33:35 2014 我的想法一開始跟 王翔昱 師兄很像,我還想說 禪宗的疑情被認可了勒 哈哈 疑到 最後也入定 也蠻符合 當今實修者的說法(EX:聖嚴法師) > -------------------------------------------------------------------------- < From: 喬瑟夫 Time: Wed Oct 08 19:16:08 2014 3.......為了被掉亂所持;為了調伏此心....依止觀而使內心住於一處.....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hu Oct 09 11:02:17 2014 謝謝 陳建 的提問,這議題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阿難是用他自己的話講出了 修學次第。由於細節很多,所以另開主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359688464204996/ 以討論。 關於「心被法的掉舉所持」,巴利藏中的「法」應該是指廣義的法,代表任何有形、 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障礙了修行者而有掉舉,不是特指「佛法」。 關於「禪宗的疑情」,看來人的根基,如果有成就阿羅漢的,也是在這四種之一。例 如因為打破疑情而悟道,則是以觀為先導者;因疑情成團而先入定,則是以止為先導 者;修了好久仍被掉舉所持,下定決心斷臂求法之後聽到「把心拿來安」而突破者, 則是調伏成功的。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hu Oct 09 14:44:24 2014 先從止觀說起。此二法眾說紛紜,但起碼有兩種功能,一是得定(世尊所說得抓住五 隻小動物),二是能觀察。如果是把此二者看成兩種實修法就會出現自認為修毘婆舍 那比較好而不重視奢摩他的講法(反之亦然),另外就是一些強調修XX觀的教派會認為 自己才是在修止觀的觀。以止觀來說中土一直都在提及此二道,只不過用的是另外的 名詞,也就是三解脫學中的『定、慧』。止者得定,觀的結果是得解脫慧。所以戒能 生定,定能發慧原因在此。 以當生證得解脫來說止觀二道是必要的,然止道是更必要也是重要基礎。因為要能觀 的前提是心不掉舉,否則當你想觀察時心裡一直出現Miranda keer走秀的畫面,那就 無法觀。然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止觀的觀,其所觀察的是心。因此經典中所說得白骨 觀/不淨觀這類和安般法同屬止道,而不是觀道。因那是為了入止道而選用的對治法 門,對治身見的執著。其他類推。 以解脫道來說大略分三種。也就是阿羅訶慧解脫/阿羅訶俱解脫/三明 《中阿含經》卷24〈因品4〉:「「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 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CBETA, T01, no. 26, p. 582, a14-17) 《中阿含經》卷24〈因品4〉:「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 ,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 俱解脫。」」(CBETA, T01, no. 26, p. 582, a29-b4) 三明解脫是有神通的弟子能證知,以神通觀察三界一切眾生之死此生彼如處火宅,而 自然止諸漏。下列以比丘羅雲為例(世尊也是這種類型,差別在於世尊無師自悟並於 霎那間成就一切智)。 《增壹阿含經》卷7〈安般品17〉:「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註:安般法),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持 喜安,遊於初禪。..(中略)..遊於四禪。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 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 生、千生、萬生、數十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計,我曾 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彼。彼以此 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起之心,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 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 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行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 地獄中。或復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恆行正見、造正見行, 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 ,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 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 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 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CBETA, T02, no. 125, p. 582, b5-c5) 上述的三種是解脫道的三大分支,其中的阿羅訶慧解脫數目最多,三明及俱解脫最少 ,原因由上述三種解脫道的次第可知一斑。以世尊早期的弟子很快證阿羅漢道的弟子 來說,他們大多本來就有深厚定力,修習離欲後馬上就證阿羅漢(彼七識住及二處知 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這是最快也是數量最多的方式。請注意經中的離欲不 是普通人的離欲,那是高級的欲,例如以諸禪為解脫,住彼樂彼。而普通人連修定都 很難。 《中阿含經》卷29〈大品1〉:「 尊者舍梨子復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 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幾比丘得三明達?幾比丘得俱解脫?幾比丘 得慧解脫耶?」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 得慧解脫。舍梨子!此眾無枝無葉,亦無節戾,清淨真實,得正住立。」」(CBETA, T01, no. 26, p. 610, b20-27) 現在來看看止觀,阿難尊者和上座有過這麼一段談話紀錄。 《雜阿含經》卷17:「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 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 觀。」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 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 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16-25) 這裡的『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通常被解釋成先修止或先修觀 ,但以實修的過程來看,止道會先成就原因如前所述。然止觀二道本身是互相以螺旋 狀的方式互相成就。也就是: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止道得定後,須修觀道才能有解脫慧(智果)。 修習觀已,亦成於止-->然要有穩定的觀察力,則需要有止道的基礎才能穩定的觀察 禪境。如同水清不動後能看進水底一樣。也因此修觀道後如果有困難,則要回來修止 道,如此相輔相成。 而上述的止觀二道的修習在前面的解脫道的三大分支(阿羅訶慧解脫/阿羅訶俱解脫 /三明)都具備,差別在於俱解脫/三明得證者,將觀察的能力(經中稱為智通)修到極 致,能觀察到最微細的心,也因此能入滅心定當下瞭解了何為涅槃。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hu Oct 09 16:40:28 2014 承上,以雜阿含560經來說,阿難尊者對於這四種求解脫道的行者,都會予以贊同並 鼓勵他們(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阿難尊者對於解脫道的理論知之甚詳,一聽 就曉得對方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雜阿含經》卷21:「 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何等為四?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 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 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說初道。」(CBETA, T02, no. 99, p. 146, c22-28) 第一種行者是利根者,只要聽到世尊訶責五欲就能心領神會,最典型的比丘就是除糞 比丘。這類人聽聞正法後就能迅速的得證,因此經文中簡單描述『比丘、比丘尼"坐 "』。一端坐下來就是心清淨如除糞比丘,這類人證道很快。中國的禪宗如六祖慧能 大師就是此類人,一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馬上心領神會,由六祖壇經可 知他的根基之利。 《雜阿含經》卷21:「「 復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 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如是善哉慰 喻,或求是,名第二說道。」(CBETA, T02, no. 99, p. 146, c28-p. 147, a3) 第二種行者也是利根者,和第一種差別只在於需要反覆由各種角度思量並檢擇世尊的 教法,一樣是很快的證道。 《雜阿含經》卷21:「「 復次,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 止觀,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 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說道。」(CBETA, T02, no. 99, p. 147, a3-8) 第三種是頓根者,雖名為頓根但只是和前述的比較之結果。這類行者雖然瞭解世尊所 說得教法,但習性使然如大剛所提的難陀比丘一下子無法斷除情慾,也就是說道理都 懂但身體不聽控制,這類人的心就是上述所說得『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也因 此需要以各種方式調伏。以難陀為例世尊用的方式比較勁爆,直接待他去天界和地獄 ,當他看到地獄那一鍋後,馬上就嚇醒了瞭解到世尊所說不虛。之後能靜心修行一樣 是證解脫。現世的行者能用的方式就是常見的白骨/不淨/數息這類調伏法門 《雜阿含經》卷21:「「復次,比丘、比丘尼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 諸使。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者,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教誡,或求是,名第四說 道。」」(CBETA, T02, no. 99, p. 147, a8-11) 第四種則是前文所述的得三明或是俱解脫的行者,在此不贅述。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156/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