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077/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剛 標題: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是華人界第一個佛學專站 時間: Sun Jun 22 13:18:59 2014 《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73經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5.html#三七三 今天讀經班有同學提問:為何「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 能斷對於吃東西的貪愛,似乎頂多斷了對色欲、香欲、味欲,而不是斷了對所有五欲 的貪愛? 那為何此經這麼說? LinkTitle: (三七三)[0102b18]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LinkDescriptio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是華人界第一個佛學專站。提供佛學討論交流,基於佛陀遺教,探尋佛陀本懷,實踐於日常生活,見證於慈悲智慧。 LinkTarget: http://www.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buddhaspace.org%2Fmain%2Fmodules%2Fdokuwiki%2Fagama%3A%25E9%259B%259C%25E9%2598%25BF%25E5%2590%25AB%25E7%25B6%2593%25E5%258D%25B7%25E7%25AC%25AC%25E5%258D%2581%25E4%25BA%2594%23%E4%B8%89%E4%B8%83%E4%B8%89&h=hAQFNeeTo&s=1&enc=AZM-gppNeh-i1ceCq85VF0ZXbrjnw13FHj6vj6GX6N2rLHJ4M_crQGBYm35z_yAwRCIN-3Jse0lIMsOVqj2FFfzACvRPd3lnpnODC7A_g2kchg > -------------------------------------------------------------------------- < From: 趙慶光 Time: Fri Jun 27 10:34:02 2014 想了幾天沒想通。 三果是斷五下分結,關鍵可能是「身見」與摶食斷知比較有關。可是身見在初果就斷 了啊。 覓食與繁殖兩種基本驅力,到底是聯繫在一起,還是可以獨立處理的? 三果斷一切淫,依經來說,那麼摶食斷知已,淫也斷了,那就是連在一起的囉。 五結、三結,差在貪、嗔。食色都屬貪所攝吧? > -------------------------------------------------------------------------- < From: 趙慶光 Time: Sat Jun 28 23:44:04 2014 想起「金山活佛」故意當眾把唾液吐在飯上攪拌攪拌,然後吃下去的法示。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un Jun 29 14:11:11 2014 這議題我想或許可從二方面來看: 一、八關齋戒的例子 八關齋戒就是從節制飲食、不吃零食開始,一步步做到一日一夜為(效法)阿羅漢。 因此並不是說節制飲食本身就是證果,而是節制飲食之後持戒、習定等等,終究會證 得解脫,本經是給程度極高的老老老師兄們說的,因此三級跳: 1. 觀察摶食,只為活命。 2. 摶食斷知(捨斷而徹底地了知;不再貪愛執著於吃) 3. 五欲功德貪愛斷,斷除能讓人還生欲界的結使。 三步就證了阿那含或阿羅漢,不過還是分成三步,而不是三步完全同義。 二、科學家對於腦部運作的發現: 大約十年前看過一則新聞,MIT 的腦科學家發現,人們見到美女時的大腦中的反應, 跟吃東西時大腦中的反應,是在同樣的區塊作用,有類似的機轉。(找得到該則研究 報導的人還請告知網址。) 這或許可解釋所謂「看美女像吃冰淇淋」的世俗說法,或是告子說的「食、色性也」 。 因此若能摶食斷知,斷除對吃東西的貪愛執著,對於斷除五欲的其它貪愛或許也能有 一定程度的幫助。 > -------------------------------------------------------------------------- < From: 趙慶光 Time: Sun Jun 29 15:14:35 2014 《瑜伽論卷•23》中有一段專說「正思擇食於所食」的方法。 查到《阿毘達磨順正理論•30》有解說此經「段食斷遍知」的段落,尚未搞懂。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un Jun 29 15:59:02 2014 我剛瞄了一下《阿毘達磨順正理論•30》,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意思似乎是說段食 斷知的人,自然就是五欲功德貪愛斷的人?也就是說五欲功德貪愛還沒斷的人,段食 就還沒斷知? 這若要用前面提到「科學家對於腦部運作的發現」來引申的話,好像是說腦部那一個 區塊已經能自由開關不會執著了,所以只要是該區塊負責的腦部功能自然能一併自由 開關不會執著了 :Q (當然若從佛學來說這不能直接對應的,這邊只是用世俗說法來 引申。) 我對該論真的沒好好讀,有錯歡迎更正 :p > -------------------------------------------------------------------------- < From: Heawen Chou Time: Sun Jun 29 17:23:19 2014 南傳經文也是有同樣的描述 比丘們!當物質食物被遍知後,五種欲的貪被遍知;當五種欲的貪被遍知後,則沒有 那聖弟子會再來這世間的束縛結。 其中有對「遍知」解釋, 大概是說這個描述是專指阿羅漢等級的體證. 「遍知」(parij?na?, pari??a, parij?n?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地理解 」(fully understanding),並解說在經典的使用中,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 知parij?n?ti」(完全地理解),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才適合說「自證;證知 (abhij?n?ti)」(親身體證的知)。 > -------------------------------------------------------------------------- < From: 趙慶光 Time: Sun Jun 29 18:28:45 2014 前後幾種說法,大約都是照著緣起十二支解釋的。咱節出一段咱認為比較清楚的。 「段食。能長境貪。長養諸根及大種故。如是境貪。能廣於觸和合三事。令生觸故。 觸能引受。是所領故。受復能作希望思因。為受希望境及生故。希望思力。令愛增廣 。由思欣樂虛妄樂故。愛能潤識。令續生有。要染污心。能結生故。識能生起名色有 芽。名色由識而生長故。由斯故說。若於段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五妙欲染。若於 觸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樂等三受。若於思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欲等三愛。若於識 食斷遍知時。亦斷遍知名色二有。」《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30 (CBETA, T29, no. 1562, p. 511, c9-19) > -------------------------------------------------------------------------- < From: 趙慶光 Time: Sun Jun 29 18:35:34 2014 應該還要補上前頭之一段。 「四食勝用。其相云何。謂初二食。能益此身。所依能依。後之二食。能引當有。能 起當有。如次資益引起色名二種有身。故立四食所依。謂色即有根身。能依謂名。即 心心所。此中段食。資益所依。以有根身由此住故。此中觸食資益能依。以心心所由 此活故。如是二食。於已生有。資益功能。最為殊勝。思為引業。識為種子。引起當 有。謂由業故。能引當來。名色二有。業既引已。愛潤識種。能令當有名色身起。故 契經說。業為生因。愛為起因。如是二食。於未生有。引起功能。最為殊勝。故唯說 此四種為食。此四食中。後二如生母。生未生故。前二如養母。養已生故。」《阿毘 達磨順正理論》卷30 (CBETA, T29, no. 1562, p. 511, b11-23)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077/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