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2248/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Digest
標題: [七處三觀的三觀為何?] <雜阿含、二、四二>
時間: Tue Nov 25 20:04:40 2008


在雜阿含經(四二)中,有提到七處三觀,然而並沒有對三觀提出實際內容。

《雜阿含經》卷2: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
(CBETA, T02, no. 99, p. 10, c11-12)

過去我一直以為是「五蘊、六入(十二入)、十八界」,結果看了淨心出版
張西鎮白話譯本的內容,界卻是寫「六界-地水火風空識」。
這就引起我的好奇,結果查了佛光版,也是寫六界,而莊春江老師在網頁也寫六界。

意外看到南傳的版本是「觀察界,觀察處,觀察緣起。」
同樣沒有說明「界」,但反而少了五蘊,多了緣起。
這有點奇怪,因為經文在談的就是「五蘊」,但為什麼最後沒有五蘊?
除非它的意思是「五蘊的七處」一種觀法,而「界、處、緣起」是另一組。

北傳的比較像是在「陰、界、入」分別觀其「七處」,也就是會有 3X7=21 種。

另外,再查詢大正藏 No. 150A 佛說七處三觀經,則為如下:

《七處三觀經》卷1:「何等為三觀。識亦有七事。得五陰成六衰。
觀身為一色。觀五陰為二。觀六衰為三。故言三觀。」
(CBETA, T02, no. 150A, p. 876, c1-3)

這裡看不出與「陰、界、入」的關係。

總之,為什麼界是六界?而不是十八界?不知有沒有人有更多的資訊?

我反而覺得十八界比較好觀察,因為「蘊界入」是差不多的內涵,只分類法不同。
但若用同樣的觀法去觀「地水火風空識」乃至「緣起」的
「本質、集、滅、道、滅道跡、味、患、離」,是很難想像如何觀?
緣起的集是什麼?難以想像...

    heaven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決您學佛的疑惑                                BudaHelp
閱讀文章: 第 2248/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