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224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Digest
標題: 南傳阿毘達摩簡介
時間: Sat Nov 22 02:45:11 2008


因為最近同學都很用功在讀阿含,我就想到一些阿毘達摩的論點若能簡介一下,
或許對同學有些幫助,先介紹一點概念,有需要時就可以知道要去找什麼資料。

不過還是說明一下,在南傳某些系統中,認為阿毘達摩是佛陀在三十三天為天人
所說,一說就三個月,但每天用餐時,會回到人間,每天教授舍利弗,而舍利弗
後來又傳給弟子,就成了阿毘達摩論藏。因此他們認為這也是佛說,這些傳說和
北傳某些天上傳回或龍宮取出經典的故事也有些雷同。

我是要強調,佛陀明確告知以經律為主才是對的,所以論藏只是參考,我想也可
以當成一種解釋套用的模型。若無法和經律相合,那就要小心研究,就算相合,
也不表示論藏所說是唯一的解釋,不過我想這些大家應該多少都聽過,我只是再
提醒一下。

在阿毘達摩中,將一切法分成四種:「色、心、心所、涅槃。」

「色」,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四大組成,這不難理解。細分則有二十八種色法,
色蘊最長的生命週期是 17 個心識剎那。

「心」,就是五蘊中的識蘊,在經中可粗分為六識,而在阿毘達摩可分成 89 心
或 121 心。不過先不管細節,只要先知道「心」就是指一個「意識」的意思。

「心所」,心所有五十二種,書上提到諸心所是:「與心同時發生的名法,它們
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

我自己是用物件導向的觀念來理解,若心(意識)是「物件」,那麼心所就是心
的「屬性」。

心所就是五蘊中的受蘊、想蘊、行蘊,若細分來看,則有 52 種,受是一種,想
是一種,還有 50 種統稱為行蘊。

「心所」與「心」(識)是同時生起,同時消滅,緣取同一個標,擁有同一個依
處。它們的生存週期就是一個心識剎那。

有些心所是每一個意識都會有,例如「受」,因此每一個意識都會有苦受、樂受
或不苦不樂受,不可能沒有受。「想」也是一定會存在每一個識的心所。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思」心所,它是造業的主要原因。在經中常談到行蘊是造業
的根源,其實就是在指「思」心所。

有七種心所是一定存在每一個心識,但有些心所則不一定存在,例如在善心中,
就沒有「貪」這個心所。

若有空看一下52心所,就會發現許多名相都在其中,例如觸、一境性、尋、伺、
喜、貪、瞋、慢、慚、愧....若能稍為去了解,則在讀經時應該會有一些幫助。

第四個究竟法--涅槃,不包含在五蘊之中。不過卻有包含在十二處與十八界。
我以前有貼過一個對照表,我再去找找。

以上,先簡介到這裡。

  heaven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禪與靜坐板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閱讀文章: 第 224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