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1489/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caren (caren)
標題: Re: [問題]雜阿含, 卷六, 一三三
時間: 2005年 8月25日 18:48:16 星期四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銘言:
>     巴利文經藏的研究不在本版,所以最好不要東拉西扯
>     把現代的巴利文漢譯又扯進來,那只會更加令人不知
>     所云。
>     漢譯經典是眾多譯經者嚴格治學下的產物,用字用詞
>     皆是相當嚴謹,尤其《阿含藏》古來即視為佛法正宗,
>     因此讀經應由此交叉比對入手。深入了解當時漢譯用
>     語才能得心應手。

謝謝老師嚕,這以後也列入讀經版的討論原則好了。免得同學們的問題
越滾越大 ^^

> > 可不可以請蔡老師講解一下六見處呢? ^__^
>     這要詳說得另文再談,目前得先把已經脫窗的《業報
>     迷蹤》快快補完,不然又要有人天天對老身的唉唉叫。
>     簡單的來說六見指的是“我(身)”的五見,加上邊見,
>     一共六個,叫六見。我身的“處”有五個,即是同學
>     們如流倒背的色、受、想、行、識。邊見的“處”即
>     是“斷、常”二處。
>     我們現在的進度這裡全是教我們如何觀的原理,因此
>     這地方的六見不會離開身見、邊見的範圍,有些學者
>     對六見處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我們綜觀此經,左翻
>     右翻,皆是談這個五陰六見。
>     六見“處”的處字較少見,大多的時候是用“所”,
>     例如“我【所】”意即“我所在之處”。處所、處所
>     古來是通用的,只有現代人會爭論“阿細處長卡大、
>     呀細所長卡大捏..”。
>     我用這樣代入去讀這經,並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請
>     同學們參考看看。

謝謝老師講解,這樣是讀來較通了 ^_^

通常雜阿含對於各種現象或名相都是在上下經或上下句中解釋,此經剛讀
時是的確會讓人有疑問,也難怪有同學會循著經文找六見。此經之後到第
六卷完都是在說於六見處中觀非我.非我所…。不知是從前前前的大大學
長們編輯時遺漏了剛好說明的那一經 @@a

--

                         
                       ~ 但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02.135.234.211
閱讀文章: 第 1489/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