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醫療保健 板主: dave5 |
閱讀文章: 第 4239/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tommy.bbs@bbs.cs.nthu.edu.tw (在雲中游泳的魚) 看板: medicine 標 題: 評點 「去年『看病王』 48 歲男就醫582 次」 發信站: 楓橋驛站 (2013/04/20 Sat 08:42:57) ● 去年「看病王」 48 歲男就醫582 次 自由時報 2013年4 月20日 上午6:14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動不動就到處遊走看病的民眾要注意了, 健保局有新的「關懷」措施!五月起,民眾如果當年就醫超過二十次,民眾再度持 健保IC卡就醫時,醫師的電腦螢幕會跳出警示,由醫師關懷輔導病患,確保民眾 正確利用醫療資源。 當年就醫逾20次 醫師電腦會警示 健保局醫管組科長林寶鳳表示,採一年二十次的標準,主要為國人平均就醫次 數為十五次左右,老人及小孩很容易一年超過二十次,但警示主要目的是讓醫師多 關心病患的就醫需求,並提供必要協助。 林寶鳳指出,去年就醫最多次的是住在南部的四十八歲男性,共就醫五百八十 二次,平均一天去兩趟醫院,主要症狀是下背痛、高血壓及精神疾病;第二高則為 住在北部的五十八歲男性,共就醫五百五十五次,主要是因為腎臟、下背痛及泌尿 道問題就醫。 林寶鳳指出,健保局自九十九年起,對於前一年門診就醫次數大於一百次者予 以專案輔導,重大傷病者除外,每年約有三.三萬人。 以一○一年全年輔導一百年高診次者成效來看,輔導後每人就醫次數下降二十 %、總下降就醫次數近九十五萬次,醫療費用減少支出八.二九億元。 今年四月起,健保局輔導標準下修為大於九十次者,輔導人數由全年三.三萬 人增加為五.九萬人,今年目標是就醫次數下降二十%、總下降一百二十五萬次, 估計可為健保省下十億元。 林寶鳳強調,如果還是沒有改善,會親自登門拜訪,最後才會限制就醫,也就 是病患只能到指定的醫院就醫。 ======================================================================== ==引文說明== 「如果還是沒有改善,會親自登門拜訪,最後才會限制就醫,也就是病患只能 到指定的醫院就醫。」 整個處理重點還是在限制就醫 (只關心自己業務).我看不見「重視病人」的態 度在哪裡! 「四十八歲男性..主要症狀是下背痛、高血壓及精神疾病」 真正的關鍵在治好疾病! 這樣才不會有病「痛」, 病人也就不會浪費健保資源. 下背痛、高血壓及精神疾病都是現代西醫治不好的! 連治標都沒有! 你要管制病人就醫, 一定要以「治癒」為目標! 如果輔導對象的病情在「前後」沒有改善, 就是醫生的錯! 不是病人的錯! 你不是限制病患就醫, 而是轉介好醫生, 高明的醫生, 這才是真正關心病人, 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現代人觀念錯誤久了, 一直重蹈覆轍, 不要以為自己一時之間就改得過來! 口號喊久了, 要重視自己真正「精神上」落實的問題. 群魔亂舞. 你們自己要好好再加油了! Tommy 102/04/20 「持健保IC卡就醫時,醫師的電腦螢幕會跳出警示,由醫師關懷輔導病患, 確保民眾正確利用醫療資源。」 錯了! 應該是關懷「醫師」有沒有「不會治療」才對! 浪費「醫療資源」的都是醫生不會治、亂治. 應該要檢討醫學, 不是檢討病患. 如果病患可能有問題, 就是病「治好」後, 他又「再犯」. 這才是病人不懂得 愛惜自己, 這才是病人的錯! ( 你治不好病人, 要這醫學何用? 病人是「愛看」病嗎? ) -- ┌─│┌┌─┌─╮─┬┌─╮│ ┌─ telnet://imaple.tw �� ├─││├─├┬╯ │├─││ ├─ IAS_EverTale �� ┌└─�|╯└─│╰ ││ ╯└─└─�G �� �� �s �O┐��NAYUR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tommy從36.224.188.105 |
閱讀文章: 第 4239/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