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醫療保健 板主: dave5 |
閱讀文章: 第 3720/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gogostbin@kkcity.com.tw (GOGO聖兵), 看板: medicine 標 題: 【轉貼】中國醫藥的現代化 發信站: KKCITY (Fri Mar 2 21:30:47 2007)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tu!news.au!zoonews.ee.ntu!news 中國醫藥的現代化 李志剛 一般人論及基督教的傳教,每多指建立教堂和教士登臺說教而言。西方的歷史學 家有說,基督教在近代中國的傳教,於1860年前有稱之為「無聲傳教」(Silent Evangelism,或稱「寂靜傳教」)的年代。因為在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還未 簽訂以前,除香港是英國殖民地可以自由傳教之外,基督教士根據 1844年中美 簽訂的《望廈條約》,只准在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個中國對外通 商的港口,開辦醫院和興建教堂傳教;嚴禁到內地各省的城市鄉鎮去傳教,違者 將被驅趕或拘拿交官辦理。所以在整個中華大地仍處禁教的時候,由馬禮遜牧師 (Rev. Robert Morrison)1807年來華以至1860年,都被稱為「無聲傳教」的年代。 西方歷史學家所說的「無聲傳教」,是以其時西教士採用出版的《聖經》、宗教 書籍、傳道小冊等所作的文字傳教事業而言。而且當時確是收到文字傳教的效 果,即如洪秀全因為收到梁發所寫的《勸世良言》,不單改變了他的一生,並且 興起太平天國的革命運動。晚清著名文學家、經學家和思想家王韜,亦因參加《委 辦本聖經》翻譯的工作,於1854年受洗歸信耶穌,自此為教會和社會做了不少的 工作。 若說文字出版早在1860年進入中國傳教,則醫藥傳教比它更早。在1842年未發生 中英鴉片戰爭和還沒有簽訂《南京條約》以先,醫藥傳教經已存在,並獲得政府 官方的認可。談及醫藥傳教,馬禮遜牧師是位倡導者;而基督教第一位來華醫藥 教士是伯駕牧師(Rev. Peter Par kerM.D.),他於1835年在廣州創辦的博濟醫院, 成為中國第一所醫院。若談及伯駕醫生對西醫西藥和醫學教育的傳播,最大的貢 獻莫過於他和郭雷樞醫生(Dr. Thomas Richardson Colledge),以及當年在廣州 行醫的外國醫生,於1838年2月21日在廣州創辦了「中國醫藥傳道會」(The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這是世上第一個醫藥傳道會的組織。從「中國醫 藥傳道會」的名稱看來,便知道滿清政府官員對這組織的認受性。因為在名稱上, 他們不是用「為中國」(for China)或是「為華人」(for Chinese,可說為中國 人),而是稱「在中國」(in China),說明這個醫藥傳教組織是在中國境內成 立的;且已有博濟醫院行醫傳教的工作。據統計,每年求診病人超過12000人, 留醫病人有700多位; 1884年,病人增至15405人,留院則有975人。《中華叢報》 (The Chinese Repository)記載,欽差大臣林則徐1839年到廣州辦理禁煙工作的 時候,因患有疝氣病,委託人求診於伯駕醫生,其後果得痊癒。而當年醫癒的富 商和官員不少,其中多有捐款支持醫院的工作。1840年中英戰爭時,伯駕一度返 回祖國,在各城鎮和大學廣泛宣傳,鼓勵年青醫生投入中國醫藥傳教服務。在返 回中國的路途上,他於1841年6月16日特地到英國和法國宣傳。此次行程,伯駕 醫生是得著不少醫生的響應,並且獲得各教會和慈善團體的贊助,使醫藥傳教事 業有穩固的發展基礎。 在「中國醫藥傳道會」成立後,英國和美國便陸續差派醫藥教士到中國,其中都 是杏林高手,他們分別到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北京、天津、漢口、漢中府、 滿州和台灣各地作醫藥傳教,從事醫藥教育,為中國醫藥現代化作出貢獻。 香港版號角 http://www.cchc.org/hm/hk/2006/10/html/t04.htm -- ┌─────◆KKCITY◆─────┐ ■ KKBOX 可立刻 聽音樂 ■ │ bbs.kkcity.com.tw │ ■■所有想找的歌通通不必等 ■■ └──《From:220.143.163.33 》──┘ ■■■http://www.kkbox.com.tw■■■ -- |
閱讀文章: 第 3720/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