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 教育 -- 百年大計    板主:
閱讀文章: 第 3317/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tester.bbs@bbs.csie.ncu.edu.tw (try or test), 看板: education
標  題: Re: 不打小孩哈哈哈
發信站: 中央大學松濤風情資訊站 (Sat Jun 10 11:41:19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cu!news.csie.ncu!Evergreen
Origin: @140.115.6.234

> ==>發信人: Seasons.bbs@bbs.csie.nctu.edu.tw (四季飯店掌櫃), 信區: Education
> > 對後代的繁衍與生存無用或無法被利用的都會被有用可利用的部份所競爭
> > 而淘汰, 這句話才是合乎實況的說明.
>     對嘛!  回歸 生存->競爭->淘汰 這就對了嘛
>     硬扯什麼用進廢退論, 還不是悄悄又臣服了
你自個去自 high 吧 !
=======
用進廢退只跟個體有關只影響部份器官的增殖強弱, 性擇配種則跟家族
有關, 影響的是子代, 其外顯性徵使得後代容易被父母辨識認同與願意
撫養, 影響的是子女的多寡, 教育則是有社會群體的分工與相互利用,
影響的是不同社會組成者的數量多寡.

演化的觀察一直都是群體的統計概數為參考. 如果生存與繁衍只是見於
個體, 那就會變成某類特徵者的 "增殖與否" 的計數比較. 也就是家族
的繁茂程度, 但從一個社會族群的角度看則是組成成份比例的改變, 每
個社會成員是否都攜帶一份同樣的社會構造圖, 各自就其一部份角色忠
實的扮演打造至死無悔, 這是有疑問的.

    用廢刺激, 異物入侵, 病變, 天災地變, 都是指生命體受到生存環
境的變化影響, 作用的範圍與大小尺度雖然不同, 但刺激, 環境變異,
生命微個體與支援之巨體系統對刺激變異反應, 這三個現象是不論巨微
都具體存在著, 而生命體就以其最專長的 "增殖" 來對付變異. 子宮,
蛋孵提供的是保障的隔絕環境, 使分裂的細胞有一致的核心, 但蛋攜帶
的原始成份必然影響其可孵化的生命體. 同卵雙胞胎還是會因環境不同
而有差異可以被分辨, 增殖的成員在數量上還是會受環境的影響, 數量
多寡就是形成表徵的差異.
    就巨體宏觀的系統言, 部份區的增殖會影響鄰近區或整體的供需支
援平衡, 這個有利於生存與繁衍的驅策, 最終需得在整體系統內平衡,
但這個生存與繁衍的驅策並非終生不變, 否則老化應該可以被再生的成
員所經常性取代, 以致生氣盎然, 但事實不是如此. 這個驅策力顯然受
到其成員組成總數佔據環境時空的機會所帶來的無法共存的制約.
    生命個體的延續是自體分裂再自體合成還是等待異性生殖體的入侵
啟動配對後再分裂, 對每個個體細胞的增殖啟動與終極都不是 "生存競
爭與性擇" 能輕易就以偏概全說明全局的.
 
> > >     那是人擇嘛, 難道人擇算是用進廢退?
> > 對人沒有用的, 不會有人去選擇他, 雖然這個主觀的認定未必能與未來
> > 真正符合, 但這個前提是被企求的. 生物的體質或構造有適應變化的範
> > 圍, 要如何用身體的某部份本來就受體質在此方面決定其起點與最高點.
> > 用進廢退讓生物顯現其基因賦與的最大值, 展現這種特徵有利於性擇,
> > 人擇或對抗與扭轉環境的淘汰. 但若不用, 幾乎沒啥機會改善, 此類相
> > 關基因也無從被發現與增強. 這種跟生存繁衍有關的有用則進無用則退
> > 是明顯的.

--
 ◎ Origin: 中央松濤站□bbs.csie.ncu.edu.tw  From: 140.115.6.234
閱讀文章: 第 3317/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