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板: SunRise ◎ 棲風谷 ── 台大晨曦社 板主: grace |
| 閱讀文章: 第 1213/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grace (善護念)
標題: Re: 禮不禮的問題
時間: 2010年11月 2日 0:43:43 星期二
※ 引述《basketlan (Joyce)》之銘言:
> > 老實說,我認識的台灣朋友,個個都是善良的好人,
> > 然而卻有不少人不善表達或根本沒意識到需要表達。
> > 據個人片面觀感,這種情況除了一個人的天性,也跟教育有關。
> > 日本的教育,會教小孩成為一個體諒他人、心存感恩、讓人感到溫暖的人!
> > (當然啦,這是就整體而言,不是每個人都培養得起來。)
> 我還是覺得身教重於言教
沒錯!身教真的很重要!
> 相信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體諒他人、心存感恩、讓人感到溫暖的人
> 可是往往在生活上卻不是這樣子表示
> 沒有前例可循,又怎能期望他們學到這些呢?
以日本來說,撇開競爭環境的人際關係不談。
這本來就是他們思想、生活的一部份,
對他們來說,大人如此思想、行為,當然也教育小孩如此,
不是沒有前例可循。
若說台灣,本性好、心地好的人很多,
不善表達或根本沒意識到需要表達的人卻不少。
為什麼會這樣,我不是研究社會學的,在此不多討論。
舉個簡單的"沒意識到需要表達"的例子:(這個我幾年前就很想寫了)
"回信"是很基本的禮貌!
但是很多人收到信是不會回信的,
可能認為自己已經瞭解對方傳達的意思就夠了,接下去不必做任何動作。
我個人的習慣,除非對方是轉寄分享或公開的通知信,
否則對方有訊息給我,我至少會回信說一聲謝謝。
一方面讓對方知道我有收到信,對方的信件沒有被當成垃圾信擋掉或寄丟,
一方面也是感謝人家回答問題或邀請。
回信這種事,只要是日本友人,都很輕易做到這一點,
台灣人就算了........
不過還好,常往來的台灣朋友都有這種基本禮貌。
> 但我提醒他們,如果你真這麼認為你就不會聽話,來,請把"教訓"換成"關心"
> 一個父親百忙中撥空來參與班上的事務不正是出於對他的孩子及他孩子的同學的關心嗎?
> 之後一片沉默,我知道他們懂了
basketlan真是有智慧的好老師!!
> 而看到grace提到這個問題,我也藉機省思了一下
> 現在的我還是常常只有在是非對錯上面打轉,評判孩子的行為對不對、恰不恰當
> 或者會跟他們說要體貼、要感恩
> 卻沒有較具體的例證,有時甚至把他們的乖巧視為理所當然
basketlan從自己開始示範吧:P
不然乾脆利用"觀功念恩"的功課,讓學生們互相練習,也將練習對象及於家人,
一段時間之後,多少有人會受到正面影響。
不過這只是我聽說有人這樣做,真正實際操作仍需由basketlan取捨啦:)
--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認識問題的根源,
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有功德的。------佛使比丘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124.9.133.160
|
| 閱讀文章: 第 1213/127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