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Xfile ◎ 佛教 X-FILE    板主: root
閱讀文章: 第 8636/8639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grace (善護念)
標題: Re: Vipassana修行經驗
時間: 2024年 3月12日 23:46:54 星期二

以過來人的經驗提供一點參考!
有點掃興,但請不要生氣,氣將生起或生起的瞬間就不是阿羅漢了!

你修的法門是需要有指導老師(或禪師)認證你通過第X觀智的,
但不知道是對方(指導老師或道場的人,或幫忙翻譯的人,或你的朋友etc.)傳達有問題,
還是哪個環節出問題,總之,你提到的體驗都不是此法門在認證達標時的經驗現象。

簡單講,此法門有十六個階段,每個階段達成時都有標準答案。
也就是說,每個達標的人都會看到某一種特定現象,
而你的指導老師就是在每一次的小參(即你文章中說的”經驗討論”)聽你描述禪修中的體驗,
當你描述的內容一直沒有提到達標現象時,指導老師不會認定你通過第X觀智。
只有當你講出你看到某個特定的達標現象時,才會被認定通過該觀智。

通常,只要觀腹部的方法有掌握到,沒有看錯部位(例如一直觀肚臍部位的人常常無反應),
要達到前兩個觀智很容易,但之後,有很多人會卡關。
完整通過十六觀智的人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很少,台灣就有好幾位。
但一個月內通過十六觀智的人極少,除非天賦異稟,不然大部份通過的人都經歷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而且,即使達到第十六觀智,如果不繼續修,觀智是會退的。
所以如果真的達到了,也不用急著宣布自己真是個天才!
因為第一,虛榮心生起的瞬間就不是阿羅漢了!
然後,要打回原形太容易了,只要你禪修後回家的路上開始滑手機、追劇、聊天、
遇到人就說自己證果了……不用一個禮拜就退回原來的樣子了。

重點是,以上說的觀智和證果認定,是以此法門來說的,如果以佛法的角度來看又是另一回事。
這個法門到底能不能證果在佛教界是有爭議的。
例如,證果是自證自知,不需要別人來告訴你”你證果了!”
也就是經文常見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而這個法門是需要有人來告訴你:你通過第X觀智了!
直到你的指導老師告訴你,你通過第十六觀智才算證入此法門認定的初果。
另外,這個法門只能達到近行定,也就是連初禪都沒有。
那麼請想想,八正道的「正定」跑去哪裡了?難道不需要嗎?

最後,打坐是不需要憋氣的。打坐後呼吸變細是正常現象,
繼續用功會自然轉為腹式呼吸,不需要刻意憋氣。
如果打坐中還知道自己鼻孔在呼吸,那麼連近行定都不是,更別提入定或初禪了。

不好意思,很掃興!但良心建議,有些觀念是需要自我補充的。
現代網路發達,佛經內容隨時可以查到,也能在網上看到很多用功的人討論佛法,
或者想讀大師著作的電子檔也很容易找到。
善用網路資源,有利認識佛法!


※ 引述《arc0309 (Arc)》之銘言:
> 【前言】之前有幸在緬甸馬哈西希禪修中心做Vipassana禪修花了一個月證到阿羅漢。把
> 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相不相信取決於個人。在禪修前我在新疆與雲南徒步旅行幾個
> 月,每天早晚都會打坐一小時,不確定是不是這種修行人的心態對於修行有所幫助。
> Vipassana的方法確定可以正到阿那含,本來是不想證到阿羅漢的,但是反而陰錯陽差證
> 到。要證到阿羅漢像是猜謎遊戲,我是猜到"苦、空、無常、非我"中"空"的解釋,我是覺
> 得是從空門入阿羅漢的。
> 【方法】Vipassana是內觀法,透過觀察自己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起滅強化我們意識
> 對對身體的知覺,清靜與禁語是很重要的,干擾越多腦袋要處理的訊息會更複雜,就沒辦
> 法體會當下感覺的一個接一個的起滅。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情緒產生的時候。之前有個經驗
> 在上一篇沒有提到,有一次有外賓來參觀中心,剛好是午餐時間,我跟其他共修在排隊,
> 然後突然聞到一股煙味,於是微怒心升起,然後我就心想"抓到了!",接著感覺有一部分
> 的自己飄走消失了,回過頭想找那股情緒,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
> 當時我修習的時間除了三餐及就寢前的一點時間外,就是一個小時走路、一個小時打坐。
> 因為打坐時候奇特的經驗也大部分都是依一個小時計算的。所以可能也許還是照這個模式
> 會比較好。另外一週會有一個時間聽法,一個時間經驗討論。經驗討論時雖然當初我的禪
> 師實在很沒有幫助…但是要是有異常狀況的話,有些人關照多少有點保障。
> 生活方式-節奏要變慢,一開始專注五官跟皮膚的訊息,做什麼動作、看到什麼、聽到什
> 麼、接觸到什麼、吃的東西什麼味道,第一個時間在心中重複一次,所以複雜的動作要分
> 開做,吃飯的時候也分成幾個步驟。慢慢知覺變敏銳之後,開始複誦想法,我現在想什麼
> 、我覺得快樂難過悲傷。重要的是複誦而不是預測,真的察覺到那種狀況之後才複誦。
> 行禪-赤腳行禪是必要的,那時候我的禪修中心行禪地方是木板地板。一開始由兩個步驟
> 開始:當腳提起,感覺到腳板離開,心中默念"提";當腳踏下去踩到地板那一剎那默念"
> 踏"。當然口號是自己規定的,並不一定照我的。慢慢的增加默念的時間點,後來我應該
> 是提離抬落觸踏。口號變多的時候,我會有反應不過來、唸錯口號的時候,調整到自己可
> 以跟的上卻還是需要專注節奏。動作自然也不能快。
> 進階-慢慢的習慣步調之後,開始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複誦時候改成"他"。我不確定
> 我抓到情緒的經驗能不能套用到每個人身上,主要就是要把所有進入意識的事件起滅的時
> 間點抓越緊越好。
> 【經歷】這邊把我的經驗對應到佛法的十六階智,其中有幾項因為是瞬間或是意念的轉迴
> 會略過,對於個人經驗我覺得還算合理,但是不確定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有一樣的經歷。
> 名色分別智:一坐下去沒多久後就沒有意識,回神過來一個小時已經過了,感覺好像睡了
> 一場好覺。要解釋的話應該是住進那個身體裡面了,我不確定用"識體"來形容那個身體合
> 不合適,這名詞是一個幻聽跟我說的,當時我還在跟她(女性)開玩笑說是台語的屍體。
> 把握因緣智:感覺像是剛起床,外界本來該是不停的鳥叫聲變成偶爾出現一下。
> 遍知智:聲音的連續性如同醒著時一樣,不過像是隔了層紗,而不是直接聽到的。
> 生滅隨觀智:聲音變得清楚而且層次分明,距離感變得特別明顯,對聲音出現與消失也莫
> 名其妙的很清楚。比較特別的是,那時候似乎聽的到聲音,知道是什麼發出的聲音,但是
> 聽不懂,心情沒有任何的起伏。
> 壞隨觀智:走路時突然覺得眼前的景色在溶解,不過只有持續幾秒鐘。
> 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轉念。我沒經歷。
> 厭離隨觀智:那時後有幾天都沒什麼進展,有點失落,突然一股情緒覺得好像找這個法門
> 很久了,結果好不容易遇上了,卻還是修不成,難過的落淚。
> 欲解脫智∼種姓智:沒什麼特別的記憶。
> 須陀洹道-從後腦杓法喜到手臂像電流一般的感覺。結束的時候剛好一個小時。
> 須陀洹果-打坐時身體顫抖,心輪震動並有往下的餘韻。
> 斯陀含道-從後腦杓法喜到大腿像電流一般的感覺。一個小時。
> 斯陀含果-打坐時身體微顫,心輪震動並有往下的餘韻。
> 阿那含道-從心輪(心臟右側)法喜到腹部像電流一般的感覺。一個小時。
> 阿那含果-打坐時身體安靜。
> 阿羅漢道-本來也沒想要證阿羅漢,就開始拉筋散步,想到再打坐,沒事就想著佛經裡面
>      一些東西。後來在外面走著想著苦、空、無常、無我的時候想到對於"空"可能
>           的解釋。然後從尾椎有電流往上竄,就找了個地方打坐。大概也是一個小時,
>           值得一提的是打坐的地方剛好是在菩提樹下。
> 阿羅漢果-打坐時呼吸慢慢變細,隨著呼吸消失後腦袋有種東西慢慢上升的感覺。但是我
>           的憋氣功夫沒到家,每次都在那感覺還不到腦頂的時候又回覆呼吸。所以應該
>           算是沒有證到阿羅漢果。

--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認識問題的根源,
                  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有功德的。------佛使比丘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buddhaspace.org> 
◆ From: !49.215.153.107
閱讀文章: 第 8636/8639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