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Xfile ◎ 佛教 X-FILE    板主: root
閱讀文章: 第 3465/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bachida@Lion (大愚若智), 信區: BudaXfile
標  題: 千年之謎輝煌揭曉——雷峰塔地宮開啟始末(上)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Sep 26 09:12:16 2001)
轉信站: Lion

--------------------------------------------------------------------------------
【大紀元3月19日電】大公報20日報道,隨著雷峰塔千年地宮被發現,巨大的懸疑就在
人們心頭浮現,——地宮里究竟有什麼?老百姓最關心的當然是白娘子。年年代代口
耳相傳的故事,在家喻戶曉《白蛇傳》中,塔下是那個為了愛情而被法海和尚鎮入塔
底千年的白娘子。
考古者則聚焦在佛祖舍利。他們相信的是歷代文獻資料。据《咸淳臨安志》、《臨安
志》、《湖山便覽》記載,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倜之妃因奉藏佛螺髻發(即佛祖釋迦牟
尼的頭發)及佛經而修建雷峰塔,并將佛螺髻發藏入塔內地宮。

究竟是美女還是國寶?這個千古之謎隨著雷峰塔地宮的開啟,特別是舍利函寶物千呼
万喚始出來,在5天時間內,不到一立方米的地宮共出土了近70件稀世珍寶,讓雷峰
塔地宮從發現到挖掘到取寶猶如精采的探險故事片,一環套一環,跌宕起伏,扣人心
弦。

整個過程如抽絲剝茧,塔倒了有遺址,清理遺址時發現巨石,巨石下探到地宮,千万
雙眼睛關注下開啟地宮,千年舍利函出土,千辛万苦打開舍利函,里面是一座鎏金銀
質的金涂塔;透過金涂塔塔身鏤空處,可以看到塔內放置著一個金棺。里面是否是吳
越王錢倜供奉的佛螺髻發?

由於整個金涂塔做工精細,出於對文物的保護,考古人員將不打開這座金涂塔,原本
是圓滿句號的金棺,因為這個最終的懸念,而只能是:

……?

●西湖之眉

千年歷史的雷峰塔一直极富神秘色彩,它建於吳越國鼎盛時期,地處西湖南岸的夕照
山雷峰上,因此而得名。明代嘉靖末年,倭寇入扰杭州,怀疑塔中有兵丁埋伏而縱火,
木构檐廊全毀,僅剩磚石塔心。塔身雖然被燒毀,但從此每當夕陽西下之時,暮色紫
山,塔影橫空凌波,令人心醉。殘塔斜陽贏得了「雷峰夕照」之名,成為西湖十景中
最特別的景觀。在西湖之畔寂然孤立了四百年,由於杭州人盛傳雷峰塔磚有辟邪作用,
於是盜磚的人很多,塔基開始削弱。清末民國初,當局曾經筑牆護塔,但屢禁不止。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許,塔心終於倒塌,雷峰塔僅存遺址。

從倒掉的那一刻起,是否重建雷峰塔,如何再現「雷峰夕照」的景觀,一直在民間、
在政府、在海內外人士中爭論不休。

兩派都有聲名顯赫的人助陣,主張重修的以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為代表,早在1935年
他就提出重建雷峰塔,在歷次的爭論中,大部分專家學者都表示希望能盡快重建雷峰
塔。大家認為「西湖是杭州的眉目、而雷峰塔是西湖的眉目,在整個西湖的立面构圖
上,雷峰塔正處在中心線上,少了雷峰塔,西湖就好像失去了什麼。」

可是反對重修雷峰塔的聲音也不在少數,當以著名作家魯迅為代表,兩篇雜文《論雷
峰塔的倒掉》和《再論雷峰塔的倒掉》,反對修塔振聾發聵,雖然當時魯迅反對修塔
是出於反封建的考慮,但到了近代也有文物專家認為,作為文物雷峰塔的珍貴就在於
它的遺址,后人無論以什麼方式,興建的都是座新塔,這本身就失去文物的許多意義。
新塔可能与人們原來想像中的雷峰塔有差距,留在人們記憶中雷峰塔只是一座塔心,
這殘舊的美是無論如何复制不出來的。

●重修之難

對於重建雷峰塔,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一直抱著相當謹慎的態度。一方面是重修
雷峰塔耗資巨大,另一方面對這麼一個歷史上有深厚淵源的古老景點,如果一旦修复
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將成為西湖的敗筆。

在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來各方人士對雷峰塔的研究成果后,直到1999年10月,「雷
峰塔景區建設工程籌建處」才正式成立,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來各方人士對雷峰塔
的研究成果,以方案徵集的方式邀請了同濟大學、清華大學、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等6家單位提交可行性方案,經過三輪的國內專家評審和杭州市民評議,最后确定采
納清華大學提供的設計方案。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据雷峰塔重建總設計師、清華大學教授
郭黛旭透露,他們將在原址上方建起一座以鋼管為主体結构的新塔,新塔的主要特點
是「新舊結合」,即下面為遺址,上面建新景,這樣可使「重建新塔」和「保護遺址
」二者達到平衡。新雷峰塔的高度和原塔同為五層,但塔身大小可能會和原塔有所出
入,整個工期將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風格基本与南宋畫家李嵩《西湖圖》中的雷峰
塔相似。

●藏謎之多

由於新塔建於遺址之上,發掘雷峰塔的遺址成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重任。据記
載,雷峰塔原來總高50米左右,1924年倒塌后,76年來僅存底座3至5米的高度。2000
年2月至6月,文物部門對雷峰塔遺址做了第一階段考古發掘,結果僅在雷峰塔的回廊
填土內就出土了600多件唐五代時期的石刻佛經,此外還有大量金、銀、銅等質地的物
品及与佛教有關的佛像、雕塑等珍貴文物被發現。

在此次發掘中發現了雷峰塔的許多秘密。雷峰塔的塔磚是專門燒制的,部分塔磚一面
為捐助建塔者姓氏,另一面為佛像。塔倒后,人們發現塔磚的側面帶有圓孔,磚孔里
藏有經卷。經卷是用小竹簽做軸心,裹以黃絹經袱,再用錦帶捆綁,插入磚孔內,用
木栓塞住孔口。經卷謄寫的是《寶篋印陀羅尼經》,開卷處寫道:「天下兵馬大元帥
吳越國——錢倜造此經八万四千卷,舍入西關塔磚,永充供奉。」它是中國雕版印刷
的精品,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宋初木刻印刷品,雷峰塔的藏經方式獨一無二。

可人們更關心的是地宮,因為自隋唐以后,中國的佛塔一般都修筑地宮,尤其是1987年
,考古工作者從陝西法門寺地宮內出土了已封存1113年的釋迦牟尼佛骨舍利及唐朝歷
代皇帝供奉的上千件稀世珍寶,成為轟動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而吳越國是我國歷史
上「五代十國」之一,吳越國王錢氏三代篤信佛教,因此雷峰塔遺址考古隊堅信,雷
峰塔有地宮,里面應該珍藏著當時吳越國的國寶。

然而一期考古發掘一直未能找到雷峰塔的地宮。雷峰塔遺址考古隊隊長黎毓馨在接受
記者采訪時說,自隋唐以后,中國的佛塔一般都修筑地宮,用以供奉佛祖舍利及法器,
但是由於雷峰塔倒塌時間較長,加之地理環境特殊,因此考古人員足足花了3個月時間
,直到去年底才在遺址內發現一塊重約750公斤的巨石。在探測雷達等高科技手段的幫
助下,考古人員經過仔細勘測,認定這塊巨石下面就是雷峰塔地宮入口!更令考古專
家激動的是雷峰塔地宮沒有任何盜掘痕跡,地宮的洞口就位於雷峰塔的塔心部位,距
塔首層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達數米的塔身殘体。地宮口用一塊方型石板密封,
石板上則壓著巨石。

●開挖之爭

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常委、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原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毛昭
晰教授公開表示: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反對挖掘雷峰塔地宮。

毛昭晰教授說,他本人一直反對挖掘地宮,在他任省文物局局長期間,浙江省維修保
護了約二十座塔,真正挖掘地宮的极少數,如宁波的天封塔、黃岩的靈石寺塔,當時
挖掘都有客觀原因。挖掘地宮最大的問題就是文物的保護,因為一般地宮中都有珍貴
的文物,如金銀瓷器、經卷、絲織品。而含有有机物的文物如紙制品、絲織品的保護
難度十分大,很容易對文物造成損害。

而浙江省文物部門負責人則認為,以對文物負責的態度,雷峰塔地宮的發掘正當時。
即使不開啟地宮,文物在地宮中同樣也存在著嚴峻的保護問題。雷峰塔地宮的發掘与
我們平常意義上說的帝王陵墓的發掘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像武則天陵墓這樣的帝王陵
墓比較大型,內部的构置也比較复雜,因此不僅存在著很大的發掘難度,而且事后的
保護也十分困難,而雷峰塔的地宮則比較小,內部的构造也經雷達探測之后十分明了。
他同時還強調,地宮与雷峰塔的底層僅2.6米的距离,這個深度也很容易受到自然等
各方面的影響。這次進行的發掘均是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文保部門將盡最大的努
力對出土的文物進行保護。地宮進水也從另一個側面証實了發掘地宮的必要性。

●預言之准

在談到此次開掘雷峰塔地宮的感受時,一名考古隊員說:「我并不相信考古能成為万
人矚目的顯學。這一回雷峰塔地宮發掘卻大不同。類似緊張、艱辛的發掘,我們經歷
無數,而在千万雙眼睛注視下、在攝像机包圍中工作,卻是第一回。」

3月11日雷峰塔地宮開啟的消息,讓全國各地的記者便聞風而動,齊聚在西子湖畔的夕
照山上。据不完全統計,來自《北京青年報》、《遼瀋晚報》、《齊魯晚報》、香港
鳳凰衛視、上海電視台等各地新聞單位的老記不下百人。浙江電視台和杭州電視首次
對考古作現場直播。

雖然有專家對電視直播文物發掘現場的做法不甚贊同,此次發掘的首席專家、中國考
古學會理事長,曾經主持過北京老山漢墓等多次大型發掘工作的專家徐苹芳倒是對電
視直播相當支持,他坐進直播室當起了現場講解員,在攝像机前他作過三個預測,后
來逐一証實。

11時15分,覆蓋在地宮上的石板被考古工作人員撬松了四個角,地宮口在11時17分露
出了一條縫。一個鐵函露出來,几乎占据了整個地宮三分之二的位置。已与「古董」
打了近60年交道的徐老立即說,這應該是几重函,鐵函內是金棺銀槨,里面才是「佛
螺髻發舍利」。

11點59分,雷峰塔地宮中的第一件文物出土,是一面圓形有銘文的銅鏡,考古人員展
示上面有「匠人倪成」的字樣,坐在電視机前的徐苹芳十分肯定地說,正中還應有個
一「官」字,表示這是典型的官府制式,可以外賣,「匠人倪成」是做這面鏡子的人
名,寫上名字是為了保証質量。后來的事實証明預測十分准确。

徐老另一個預測讓杭州人倍感興奮,由於吳越國是杭州作為帝王之都的開始,吳越國
王錢氏曾在西湖四周興建了不少寺塔,如昭慶寺、淨寺、云栖寺、韜光寺及六和塔、
保倜塔、雷峰塔、白塔等,因此他預測這些寺塔下面可能都有地宮,這將是杭州的一
筆巨大財富。

●白蛇之謎

在地宮挖掘的過程中,有相當部分市民關心的是白蛇的去向。《白蛇傳》中白蛇被法
海關入了雷峰塔下,1924年雷峰塔倒沒見她的蹤影,此次地宮開掘會否有她的消息?
雖然知道這只是神話,可是此次地宮開啟,有許多歷史和傳說交融的信物,帶給人們
無限的想像。

開挖前在雷峰塔遺址現場,工作人員還是發現數十條僵臥的蛇,雖說夕照山一帶近年
來人跡罕至,經常有蛇出沒,但是在遺址現場出現還是令人們一惊一乍。
地宮中出土的60餘件文物,除了与佛有關的,有很多是飾物、用具一類。如地宮中四
周有4面銅鏡,鐵函里也有一面方形銅鏡,鏡鈕上有絲帶穿系;銅鏡上置有鎏金銀盒,
金涂塔就放置在盒上;地宮中還有木梳、腰帶片、玉龜、玉手鐲、頭飾等文物,如此
多的鏡子与飾物讓人不由得聯想起被壓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

專家們的解釋有根有据,說鏡子的正面(能照的一面)還帶有四行墨跡,原有紙條蓋
在鏡子上面,進水后化了,大致意思是「買來鏡子供奉在塔里為全家人祈福」。銅質
裝飾上帶有云紋,是象徵吉祥如意的。文物專家還透露,雷峰塔的地宮和舍利函中都
發現了制作精美的皮帶,帶扣完好,花紋十分精美,皮革已朽但可見痕跡,皮質好,
上有銀質鑲嵌品。鐵函中還有一些絲織品,此次考古特邀專家、中國絲綢博物館趙丰
研究員介紹,這种絲織品是唐代產於紹興的越羅,是一种与四川蜀錦齊名的著名絲織
品,它的發現對研究浙江与絲綢之路間的關系有重大价值。
--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禪與靜坐版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閱讀文章: 第 3465/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