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754/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athy Kao 標題: 可以特別商請 Jiss Ye 解說如何修「光明遍」嗎?萬分? 時間: Wed Dec 13 14:45:39 2017 可以特別商請 Jiss Ye 解說如何修「光明遍」嗎?萬分感謝!m(_ _)m > -------------------------------------------------------------------------- < From: Cathy Kao Time: Wed Dec 13 14:47:30 2017 我看到「如果禪修者平日就喜歡"光明、明亮". 她對於修行光明遍很"契機".」--- 像我平常一進門一定要開燈,不喜歡那種什麼氣 氛暗暗的感覺,這樣算嗎? XD > -------------------------------------------------------------------------- < From: 徐振欽 Time: Wed Dec 13 15:41:11 2017 算算算 > -------------------------------------------------------------------------- < From: Cathy Kao Time: Wed Dec 13 15:41:24 2017 我是很認真的,真的不是來亂的啦 XD > -------------------------------------------------------------------------- < From: 徐振欽 Time: Wed Dec 13 15:43:39 2017 Cathy Kao 是是 是遍一切處 大光明 大光明 > -------------------------------------------------------------------------- < From: Cathy Kao Time: Wed Dec 13 15:49:40 2017 懂的人都麻煩教一下啦,謝謝。?? > -------------------------------------------------------------------------- < From: Jiss Ye Time: Wed Dec 13 20:48:11 2017 就我個人所知.修「光明遍」的方法.有多種方式.例如: (1)如同:北傳大乘佛教及密教的月輪觀、日輪觀的觀想方法. 例如《無畏三藏禪要》: 【靜坐攝心,想像離自己四尺左右遠的對面,有一輪明月。直徑約一尺,明朗清涼, 光潔瑩澈。注念觀想,莫令散亂,勿墮昏沉。久之,月輪漸能明白顯現。至此,再觀 想月輪漸漸擴大,從四尺左右大小,漸漸擴大到量同宇宙。下座之時,應觀想月輪漸 漸縮小如初,收歸自心。觀成之後,於定中唯見光明朗澈,無邊無際,不見身心世界 。】 (2)南傳《清淨道論》 【光明遍:“把取光明遍的人,對於壁隙或鍵孔或窗牖之間而取光明相”,若過去有 經驗而具福者,則看見任何透過壁隙的日光或月光照到壁上或地上所現的曼陀羅(圓 輪),或透過枝葉茂密的樹林的空隙和茂密的樹枝所造的假屋而照到地上所現的曼陀 羅,都能生起於相。其他無經驗者,亦得於上述的光明的曼陀羅作“光、光”或“光 明、光明”的修習。 如果不可能對那樣的光明修習,則於甕中點一燈封閉它的口,再把甕鑿個孔,放在那 裡把孔向到壁上。這樣從甕孔中透出的燈光照到壁上便成為曼陀羅,然後對它作“光 明、光明”的修習。 這燈光比上述的光還可以持久。 這裡的“取相”是與壁上或地上所現的曼陀羅一樣的。“似相”則如很厚而淨潔的光 明積聚一樣。餘者同樣。 ...... 依於“光明遍”,能變化輝煌之色,離諸惛沉睡眠,消滅黑暗,為了要以天眼看東西 而作諸光明,有此等成就。 《清淨道論導讀》: 光明遍。把取光明遍的人可以對壁孔的光明取相,或以燈光照映在牆上來取相。 (3)想像眼前有一個小光球、小光點.攝心專注.... (4)想像十方世界都是光明.無量無邊.[唯見光明朗澈,無邊無際,不見身心世界。] (5)如果是修習白骨觀已經有成就的禪修者.專心注意白骨的白光. 作意:白骨~白光~光明、光明、光、光.... (6)如果是修習安那般念已經有成就的禪修者.專心注意安那般念的禪相光明. 作意:光明、光明、光、光.... (6)如果是修習其他遍禪已經有成就的禪修者.轉換所緣即可. 例如:先入白遍.然後再作意:白光~光明、光明、光、光.... *** *** ***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83.htm 南傳:增支部7集61經 【目犍連!則你應該作意光明想,....修習有光輝的心。目犍連!這是可能的:當你 住於這樣時,那睡眠能被捨斷。】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623.htm 增支部4集41經/定的修習經 【比丘們!哪種定的修習,當已修習、已多修習時,導向智與見的獲得呢? 比丘們!這裡,比丘作意光明想,決意於白天想....以無遮蔽、不被覆蓋的心,修習 有光輝的心...】 [修習有光輝的心]是佛陀所讚嘆的! ^_^ 就我所知.有很多的在家居士.在家自修「光明遍」.而得到輕安或近行定(未到地定). 然而.在此要事先提醒一下: 【修定的妙善與各種超越常情的經驗,易於誤認修止為修慧,這是古今共有的。】! ^_^ 如果對於佛教教理不清楚的禪修者.成功修習光明遍.觀想光明遍照十方之時.很容易 就會墮入"梵我"的錯見. 誤認:「我與十方世界合而為一、無二無別、...」! ^_^ 或是誤認為:「這十方光明.就是自性清淨心.常寂常照、本性清淨、...」! ^_^ 如同《清淨道論導讀~涅槃的北二高》所說的: 【修十遍是典型的假想觀,想蘊為主的作用。 先製作準備相,就如同觀想佛相的方法,必須先有個佛像的樣子可看。取相的階段就 如憶念想取佛像的部位,修成似相,乃至安止定則佛相安立,自在現前。 有的進一步想像佛的說法開示,慈悲加持,無邊美妙的佛世界都在觀想中現起。 也有進一步想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體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真的,諸佛相 好都是從心想生。 更有進一步肯認我就是佛,這更是慢心的強化了。 這些都是安樂 柔軟的定心觀想的世界,無限美好,執著於上就成為修習智慧的障礙 。..... 由於修定的妙善與各種超越常情的經驗,易於誤認修止為修慧,這是古今共有的。 例如,修十遍成就,得定時,一色遍一切處,往返沒有邊際;有誤認為是如實觀的色 不生、色不滅。 又如屬於白遍的月輪觀,有誤認為是自性清淨心。 又像十不淨的青瘀相成就,境隨心轉,境由心現,有誤認為就是如實的世界。 十不淨的白骨相,定境成就,轉為淨想,觀想白骨流光;有進一步誤認為自身莊嚴清 淨,或生起淨土的妙相,誤認定境觀想的理想世界為佛身、淨土。 又如,修佛隨念而不知以隨念佛功德為主,重於稱名,著實可惜。 即使以觀佛相的觀想念佛,其方法同於修十遍的觀想,成就的定境也都是觀想而成; 有誤認為是真佛現前,甚而說自心是佛,再推為我就是佛則是慢心的表現。 不知定學,竟誤以為就是解脫,甚而自以為是佛,那就太離譜了。 這些人,就像迷樂於清淨道旁的美麗田野,讚歎土地上的花果之甘甜、佛像之莊嚴雄 偉,有的還沾沾自喜。 棄捨定境的美妙,修觀斷除身心的苦,則如看到真正目標的人,繼續走向涅槃城。】 *** *** *** 修習成功光明遍之後.應該進一步觀察五取蘊的集滅.才能導向智見! ^_^ 正如[增支部4集41經/定的修習經]所說: 【比丘們!哪種定的修習,當已修習、已多修習時,導向智與見的獲得呢? 比丘們!這裡,比丘作意光明想,決意於白天想:夜晚如白天那樣地,白天如夜晚那 樣地,像這樣,以無遮蔽、不被覆蓋的心,修習有光輝的心,比丘們!這是定的修習 ,當已修習、已多修習時,的獲得。 比丘們!哪種定的修習,當已修習、已多修習時,導向正念與正知呢?比丘們!這裡 ,比丘受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想生起[時]他知道、 ……(中略)尋生起[時]他知道、出現[時]他知道、滅沒[時]他知道,比丘們!這是 定的修習,當已修習、已多修習時,導向正念與正知。 比丘們!哪種定的修習,當已修習、已多修習時,導向諸煩惱的滅盡呢?比丘們!這 裡,比丘在五取蘊上住於生滅觀察:『像這樣是色,像這樣是色的集,像這樣是色的 滅沒;像這樣是受,像這樣是受的集,像這樣是受的滅沒,像這樣是想,像這樣是想 的集,像這樣是想滅沒,像這樣是行,像這樣是行的集,像這樣是行的滅沒,像這樣 是識,像這樣是識的集,像這樣是識的滅沒,比丘們!這是定的修習,當已修習、已 多修習時,導向諸煩惱的滅盡。】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623.htm *** *** *** 以上.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_^ > -------------------------------------------------------------------------- < From: Cathy Kao Time: Wed Dec 13 22:20:18 2017 大感謝!!要慢∼慢∼看∼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754/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