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72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Peter Yang 標題: 請問緣生法與宿命論有何區別? 時間: Tue Nov 14 23:31:01 2017 請問緣生法與宿命論有何區別? > -------------------------------------------------------------------------- < From: Russ Wang Time: Wed Nov 15 00:56:35 2017 我想您的問題應該改為「緣起法與宿命論有何區別?」才對。緣起法告訴我們,一切 果都是各種條件(緣)的組合,在果還沒發生前,各種緣的造作或改變都有可能影響果 ,也因此有了修行的可能;但如果是宿命論,那麼甚麼都是註定,無法改變,所以也 不存在修行的可能。: 緣起法(或譯 因緣法) 與 緣生法 的差別,提供這一經給您參考 :)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2.html#二九六 > -------------------------------------------------------------------------- < From: Peter Yang Time: Wed Nov 15 10:09:17 2017 請教緣起法與無常及無我的關係是?? > -------------------------------------------------------------------------- < From: Russ Wang Time: Wed Nov 15 15:22:52 2017 Page Tan 真是大哉問 :) 依我所解,緣起法告訴我們,一切的「緣生」法都是由 其他因「緣」和合而「生」,一旦這些構成的條件改變,此法也隨之改變,佛陀要我 們仔細的諦觀並自證這個性質,從而明白一切緣生法並不具有恆常的自性,是無常的 。 同樣的,一切能被執取為我的法也都是無常的,有人執取「身體」為我,然而因為這 個身體是無常的,所以即使大家都喜歡長命百歲、身體卻自顧自的老去;即使大家都 討厭生病死亡,但身體生病與死亡時,擋也擋不住。這個身體只是隨順緣起法的生滅 ,一點也不受我們所想望的受控制,那麼又怎麼會認為這身體是「我」呢? > -------------------------------------------------------------------------- < From: Peter Yang Time: Wed Nov 15 17:08:06 2017 再請教緣生法與業力的關係為何? > -------------------------------------------------------------------------- < From: Russ Wang Time: Wed Nov 15 17:14:26 2017 Peter Yang 功課終究是要自己做的,這些答案經中都有,所以我們換個方式如何? 先讀讀阿含藏,有問題我們依經來討論。 > -------------------------------------------------------------------------- < From: Peter Yang Time: Wed Nov 15 17:16:08 2017 原來經裡就有,聽了好幾種解釋,無所從! > -------------------------------------------------------------------------- < From: Russ Wang Time: Wed Nov 15 17:19:44 2017 親自讀經與實證才是最妥當、也是佛陀讚許的方法。文字上有不懂的地方這邊的同學 互相幫忙。 > -------------------------------------------------------------------------- < From: Peter Yang Time: Wed Nov 15 17:26:56 2017 請問應從哪部阿含經讀起? > -------------------------------------------------------------------------- < From: 蔡伯峰 Time: Wed Nov 15 17:45:09 2017 Peter Yang 請教緣起法與無常及無我的關係是?? <===真是個好問題....我們跟真理 的關係是???..這個關係佛陀好像就是用緣生法說明的~.... Peter Yang師兄開始對 佛法感興趣真是件好事~讚嘆一下 建議從"雜阿含經"讀起~雜阿含是所有大小經論典 的"毗母"~ > -------------------------------------------------------------------------- < From: Chengshu Wu Time: Wed Nov 15 01:15:15 2017 最近看到的書的說明摘要: [異熟]其原意是[結果與以前之原因殊異而成熟]。 以前之原因是指過去的業(行為),而成熟的結果是指阿賴耶識。 因是善惡,果是無記。 (過去的業是善或惡,而作為其結果而生的阿賴耶識既不是善也不是惡,亦即無記。 過去的因不論善惡,被它引起的現在結果,即阿賴耶識,不是善也不是惡。換言之, 現在的自我存在的根基本身在價值上有如一張白紙。 因此,現在自己的狀況確實受過去業的影響,被它束縛;然而,使現在自己成立的根 源本身和過去的業無關,所以,從惡變化為善,亦即宗教上的救渡,是可能的事。 > -------------------------------------------------------------------------- < From: Jianbin Zhou Time: Wed Nov 15 02:18:18 2017 結果和推測但不確定,和注定的區別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72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