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66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G Shi 標題: 我從別的地方偷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時間: Fri Sep 13 22:15:27 2013 我從別的地方偷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地,我又答不上來,所以轉來請教諸善 知識: 「工作動腦時,怎麼可能也能修行?」 佛?我們四聖諦,以及八正道或四念住,來知苦、滅苦。我答不上來,「工作動腦時 」這件事,這個時候,和苦、苦諦有什麼關聯呢?找到關聯,才可以施展四聖諦裡面 的道諦來達成滅諦的功能。關聯,其實就是集諦,也是我答不上來的地方。「工作動 腦時」就是在造苦的集因嗎?這要怎麼說呢?如果是在修行,那就表示,我們在造苦 業嘍?如果不是修行,也就是和苦的集沒有關係,那如何下手而還能跟修行牽上線呢 ? 當然,後面的如何用道諦去達成滅諦,也是我目前所欠缺的眾多能力之一,也是我自 己很想知道的下手處。 感恩任何的答覆因緣!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00:31:40 2013 師父好 ~我的經驗是 依正念培養正知 白話來說 我工作時時時注意覺察自已的行動 及想法(念頭) 如實的知道因為何 緣為何 果為何 也就是因為要工作 所以產生工作 的想法 及工作上的實務 時時念住 當然這是生活上的正業 為了維持正命所需 在工 作上我以培養正知 正念的覺察力為主 以利於工作之餘於座上修正定的前因~而完成 於座上所緣的修行精進~ 雖未成正果 但於工作中培養正念 正知 的覺察力在於座上 修行及日常生活都 對我身體及心理都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末學目標在於如實的盡斷 "身見結"~以上供師父參考 > -------------------------------------------------------------------------- < From: RG Shi Time: Sat Sep 14 02:15:13 2013 蔡伯峰您好,可以問嗎:您日常工作是做什麼的?我是指您的工作實務內容,譬如說 在學校打掃、在大樓當保全、在公司當總經理、在總統府當秘書、•••。如果不方 便說,至少讓我知道您工作是屬於勞心類的呢?還是勞力類的?謝謝。 > -------------------------------------------------------------------------- < From: RG Shi Time: Sat Sep 14 02:17:31 2013 常晏您好,我書唸的少,現在出家了沒什麼錢買書,都拿去買便當盒了,所以沒什麼 念住的的參考資料,您手邊有的話,方便分享一二嗎? > -------------------------------------------------------------------------- < From: 蘇皇維 Time: Sat Sep 14 09:53:20 2013 身念處時,觀察頭會不會抽痛,眼睛會不會酸痛。如果是。要能回到呼吸,停止動腦 。離生喜樂。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11:01:42 2013 回師父: 一般勞力性質員工 工作內容算單純 比較複雜的是跟同事之間的相處(為了 已利不斷造業) ~好加在有接觸佛法 不然大概我也是跟我同事一樣吧(不知道自已在 造業 不知道自已在幹麻)~接觸佛法後時時注意自已的身口意行~不然座上修會難念住 (妄想很難止)~以貪為因為已利為造業變成"餓鬼"~在公司身邊就有例子~所以以此為 助緣隨時警惕= =.....當以八正道為生活依止...努力修行....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Sep 14 11:14:44 2013 這真是好問題。 我先搬標準答案出來壓壓陣。佛使比丘在『人類手冊』中「自然止觀法門(隨緣開悟 之道)」這章的說明,很精采。工作時專心工作,也是一種很粗糙的定,無論如何比 起工作時不專心工作來得好,工作時不專心工作的話,通常是更為散亂的狀況。 佛使比丘所述可詳見: http://cbs.ntu.edu.tw/threadread.php/board=Buddhism&nums=3953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Sep 14 11:36:46 2013 隨喜蔡伯峰大德的回答,能看出來是有在用心學佛的 :-) 紅塵本身也是道場,能在 其中而儘量不起貪瞋痴,能行於八正道,都是修行。佛陀說的八正道絕不只正念、正 定這種看來很厲害的定、慧,在之前還有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要跳過前六個而直接到正念、正定是空中樓閣。 而就正念而言,勞力性質的工作是修習四念住的好工作,因為可觀照身體(身念住) 作為所緣,尤其重覆性質的身體移動容易作為所緣而攝心。《阿含經》中有名的例子 之一是周利槃陀迦尊者在悟道前是智障,一句經文都背不起來,什麼事都做不好,自 己都想還俗了,佛陀就教他掃地、掃地、掃地,他攝心一處,掃掃掃竟然悟道了。( 當然這是因為他其實是利根,又有佛陀視其根器而指導,要不然清潔大隊的人都悟道 了 :-)) 而過度動腦的工作、或是人際交涉複雜的工作,要觀四念住更難,因為觀心(心念住 )是在身念住、受念住之後了,要有一定程度才行,而且一般說來動腦過度和修定有 所互斥。 雖然在動腦的工作直接將定慧提高一層樓很困難,但佛弟子起碼能將打坐產生的定慧 延伸到工作上。若修止觀有一定成果,對於身、受、心了了分明,客觀的看到每一個 細節而又不沾染、不執著,接著可以將這種境界延伸到日常生活上,縱使是在動腦時 也可以不沾染、不執著。但一般說來等到貪瞋痴較重時,這種境界自然就散掉了。因 此佛陀還是強調要在阿練若處(無人處)修行,才能常保清淨心。有了清淨心在紅塵 才能不染,但若執著紅塵卻想修清淨心,則是妄想了。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11:41:50 2013 佛使比丘!..這個 (y) 感謝大剛師兄 分享善知識 晚點來去研讀~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Sep 14 11:42:17 2013 凡僧雲水法師問道「工作動腦時就是在造苦的集因嘍?」 這個問題很有趣。 嚴格說來,凡夫只要有貪染執著,就會造成苦果。工作動腦要執著獲得某個成果,沒 有達成成果自然是苦,達成了成果但成果也不是永恆的,還是有苦。 但若工作動腦沒有貪染執著,提得起、放得下,用過便休,是否也就不會有苦果呢? 大家覺得如何?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11:49:21 2013 若以我生活中經歷來說好了 普通時候我都念住工作當下 當我的上級主管把我這邊好 作的工作抽走時 念頭一生 我當知這是念頭 這是什麼念 來自於"我"對於好作的工作 的執著 這是不是貪 因為主管拿走 所以由"貪"為因轉為"嗔" 開始發現"我"不爽了 嗯...不爽了....以正念 正知為因 因為我知道這個念頭生起 來自於"我"的 自然而 然知道它只是一個生滅的念頭...嗯...消滅了.....至於主管拿走好作的工作便是起 於他於"我"要作好作的念頭 然後發展成意 在來是行....那麼業已成果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12:00:08 2013 還沒修佛之前 我都直接跟主管吵 或是不爽在心內 其實這都只是讓五蘊增生 自已在 苦罷了~ 修佛之後....面對這樣的事物 都能清楚了知 並且不在為自已造苦 然後現 於工作上還蠻怡然自得的 並因為從事勞力工作 所以我有長期的職業病 背肌及胸肌 會睡覺時痠痛 甚至痛到驚醒 於接觸佛法座上修行後 蠻妙的 因為我觀察到我酸痛的 肌肉在痛 以此所緣..專注所定....放鬆放鬆 ...現在不會痛到醒過來了 因為我知道 它為何拉緊 為何所痛 很多時候因"我"的貪執 造成身體上不自覺的緊繃 沒有學佛前 我壓根不知道....學佛後才觀察到自已的壓力來源 是自已以不自然的方式所造成的 ...那麼以種種以上自身經歷 嗯..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佛祖騙我~所以正信增生...! 加 油 中斷輪迴! > -------------------------------------------------------------------------- < From: 蔡伯峰 Time: Sat Sep 14 12:06:22 2013 感恩 大剛師兄 你點到我了 願你吉祥如意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Sep 14 12:13:49 2013 蔡師兄您太客氣了,我沒有點誰啦 :p 我只是回答凡僧雲水的問題,順便隨喜您的回 答而已 :-)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at Sep 14 13:33:23 2013 雜阿含11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 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 則非我所。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at Sep 14 13:37:21 2013 解決情緒比解決事情重要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Sat Sep 14 13:42:29 2013 解決執著比解決情緒重要 :) > -------------------------------------------------------------------------- < From: Chien-Kai Wang Time: Sat Sep 14 15:05:11 2013 人之所執,心有癡怨難釋所致,其來處即所謂情緒。而調伏其心,調伏的就是觸事而 生的諸般貪怨癡戀情緒,勿使落執強求,攀緣生出無盡業果。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at Sep 14 15:18:11 2013 「工作動腦時,怎麼可能也能修行?」問題是,修行要不要動腦? > -------------------------------------------------------------------------- < From: RG Shi Time: Sun Sep 15 18:09:57 2013 看到 喬瑟夫 上面提的「修行要不要動腦?」腦中第一個反應,是跑出這句問話:造 業要不要動腦?真是很奇怪~~ @_@ -------------------------------------------------------------------------- --- 蔡伯峰 謝謝你的回答喔 看了你說是屬於「一般勞力性質員工」 再回看你說你的「 目標在於如實的盡斷"身見結"」。然後就不小心看到一篇網路文章: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in/bds/bds44.htm 它說到:『「身見」由自我中心形成。』『最後你會發現,當自我中心生起時就有身 見。』 看了這樣子的說法,我有個想法和你分享:所謂的「斷」不是要我們找到一個東西然 後把它打斷,而是在經過審慎地觀察之後,發現其實沒有這樣東西,因為觀察到了沒 有這樣東西,所以智慧就升起,什麼智慧呢?就是沒有一個「自我中心」可以被找到 ,也就是說「身見」是一種虛幻的觀念。如是「斷身見」。 可是你確實是有個身體在工作,也確實有種種的身心經驗,所以要從這樣子的經驗中 ,離開「自我中心」是不容易,但應該也不難,也就是你最上面所說的,「時時念住 」於沒有一個「自我中心」可以被找到的正見上。 加油!祝福你早日圓滿你的願望。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Sep 15 20:22:25 2013 這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說的:....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應已,於所愛 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 於此欲貪"不現行"故,說名為斷,非永離欲,故名為斷。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Sep 15 20:23:36 2013 敵人都不知在哪裡?怎麼斷?!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Sep 15 20:35:53 2013 離開「自我中心」?那要去哪裡?還是?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Sep 15 21:11:20 2013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又修行者於彼諸行正觀察時。先以"聞所成慧"如阿笈摩。"了知 "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彼隨聖教如是勝解如是通達。 (***既通達已復以推度相應思惟所成微細作意)。即於(***彼境如實了知)。即由如是 通達了知增上力故。於彼相應煩惱現行現法。"當來所有過患如實觀察"。"由思擇力 為依止故"。設復生起而不實著。即能捨離。(該標得我都以" "表示) > -------------------------------------------------------------------------- < From: RG Shi Time: Sun Sep 15 21:26:04 2013 To 喬:我上面寫,『離開「自我中心」』,有省略三個字喔,也就是說有三個隱形 的字是留給「你」看的。 ^_^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Sep 15 21:36:02 2013 吼....亂蓋牌...三個隱形的字?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668/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