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38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標題: 今早讀一位何成基師兄致贈的論文「地藏信仰思想探? 時間: Fri Sep 20 09:45:42 2013 今早讀一位何成基師兄致贈的論文「地藏信仰思想探微---以大孝大願為中心」。觸 發了一些問題的思惟與角度。請熟悉地藏經典與修行體系的朋友,若有相關的心得, 不吝分享一下! 1.有關地藏菩薩「大願」的空性闡釋。 在「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的基礎上,地藏菩薩經典所記載地藏菩薩的「大願」 ,卻大多具備形貌、情境、對象的意涵。要如何闡述與三解脫門的系統兼續? 2.有關地藏法門的度化系統。 地藏體系經典中,對於六道眾生尤其三惡道「苦的拔除」,經典所載大多是一種「功 德力」的對銷或轉移,似乎偏向「有相法」「有為法」的層面。地藏法門在空性與實 相上「拔苦」的心法、原理、儀軌、密行、不共法,有無其它經典內容的參考可據? 3.有關地藏體系經典的其它考辨與詮釋。 基於地藏菩薩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多元形象,與非「幽冥教主」獨具的文化內涵(按 :可能遠比中國社會當今更為普遍,不獨佔於鬼神地獄形象,或更符合經典教義的描 述~),日本佛教史從聖德太子至空海大師的佛教文化與修行法門中,對於地藏菩薩 的定位與詮釋如何?另外,日本特專供奉地藏菩薩的寺院及傳承中,有哪些特殊修行 及超渡的法門與儀軌?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09:55:58 2013 我自己主要為楞嚴觀音體系的學習。難得中秋夜於朋友處與偶遇的多位地藏體系專修 的佛友交流中度過。 另外,地藏菩薩本願經中,亦有一段觀音菩薩主動啟問並讚嘆地藏菩薩大願功德,佛 表示同意,也順道稱讚觀音菩薩同樣六道大悲度化的經文內容。 每次我讀到類似的內容,都深覺莞爾!眾生各自信奉有緣的大菩薩,一旦眼界窄小有 時難免內心較勁「誰家的比較厲害~」。這些經典內容,兼顧於人性習氣的化解,提 醒菩薩們悲願智行其實都是「星星相映」。也挺有意思就是!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0:38:37 2013 王兄身體輕安否,客戶易度否...XD。 三解脫門是用來檢驗是否有解脫資格的三大驗 證過程。空 無相 無願 以實修過程有翻譯成 空 無想 無作,也就是說無願指的是無 有造作,以實作來說為滅三行。過了三解脫門就有解脫資格,有解脫資格後,可選擇 如涅槃或是發大願如地藏菩薩不入涅。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1:20:48 2013 o(≧v≦)o~~好棒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3:04:58 2013 萬法唯心,自古至今,以心印心,心心相印!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3:42:49 2013 尚智兄不愧是前輩,出題目來考我們,好久沒有人提出這種大哉問了 :-) 依個人淺見,地藏三經中的《地藏十輪經》可回答上述議題。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2〈2 十輪品〉:「於五取蘊,觀為無常及苦、無我,愚 鈍無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空無所有、無相、無願,無所造作、無生 、無起、無出、無像,寂靜、遠離、無所出生。」(CBETA, T13, no. 411, p. 730, b7-10) 這當中提到地藏行門必須修證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這三解脫門有實作的方法、 明確的目標、和驗證的條件,讓每個人都能一步步實證佛法解脫的境地。由於是可以 透過確實的流程讓每個人都親自驗證的,佛陀就將修習這三三昧證得的知見稱為「聖 法印」。在結論上,空三昧印證「諸行無常」,無相三昧印證「諸法無我」,無願三 昧印證「涅槃寂滅」,後世合稱「三法印」。詳見《雜阿含經》卷3第80經、《佛說 法印經》: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html#導讀_聖法印 地藏行門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法,和佛法自是一脈相承。例如上述經文對應到《雜阿含 經》整個「五陰誦」一直到「涅槃寂滅」,原經文下一段話則對應於「道品誦」,在 此就先不岔題了。 簡言之,如果沒有空、無相、無願(無作)的證量,「大願」就只是空談,就不能為 眾生拔苦。就是因為有三三昧的證量,才能內證秘地、外現萬行,「如是滅度無量無 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不管有什麼形貌、情境、對象,都能如如不動, 煩惱不生,將眾生轉向智慧、導向解脫。 順道一提,昨天看到菩提比丘著的「八正道--趣向苦滅的道路」,講述十念的部份, 提到在南傳的體系中「隨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僧)對具有願心的人最有效」。不 管北傳、南傳,佛教的大願畢竟是基於三寶而來,心淨因而眾生淨。 佛教不論何支傳承,也都共認釋迦牟尼佛是悲智願行的表率,如果釋迦牟尼佛沒有大 願,在過去七佛的定光如來時或許就可直取解脫了。就是因為有釋迦牟尼佛的大悲智 行願,ㄍㄧㄥ到無佛世界時成道、述說佛法,今日的佛教徒也才有修證解脫的希望。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4:16:29 2013 日本的佛教主要是在唐朝傳入的,由於遷都的關係,加上不像中國每個新朝代都喜歡 「火燒阿房宮」,使得平安時期的文物到今日還留存,因此起碼在文物上,日本保存 了一千年前的佛教文物,不像中國或台灣的佛教是經歷多次「法難」後重建。 就以在台灣民間道教推崇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這種角度來看,這並非地藏三經的 意涵,但在台灣以訛傳訛變成顯學,忘了地藏菩薩是行走六道;反而在日本保留了中 國唐朝期間以地藏法門為融入生活的實修法門的相關文物,只要有願、人人都可以是 地藏。 在日本奈良、京都,佛教的信仰和文物真是隨處可見,而且設計、質感皆屬上乘,實 在是讚。雖然說表相都是其次,但這也可顯示曾經一國素質最高的人材,是如何的投 入於佛教,以及人民曾經如何地試著將佛法落實於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王瞳應該也看到日本古城的馬路邊常見的小地藏像吧?這我倒是看到了很久之後,才 知道背後因由 :p 不過在明治維新,日本天皇飭令僧人還俗後,日本現在的小寺院大多數是父傳子,能 看得到古文物,但法門和行持就比較難講了?我是聽不懂日文啦,只能看日本寺院刊 物的平假名和法會名稱的平假名隨便猜猜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4:51:16 2013 多謝大剛分享。 我因不是專修地藏系。引用經論也沒證量意義啦。 日本高野山、比叡山專修密乘的出家人不少。顯教或禪修傳承的知名老寺,也大多保 持出家戒律執事。一般婚娶者,多為近代日蓮體系。基本稱的是「住持」,也不會自 稱或稱其「出家人」。 就如同當代的藏傳佛教西藏喇嘛,雖沒規定吃素,但幾乎不太會有大魚大肉者饕客! 很多禪修準備閉關的喇嘛,都會自動吃素。調整身心密度與頻率,飲食清淡到吃素是 很自然的事。十七世大寶法王在印度的私下生活中,也幾乎都是素食。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5:01:05 2013 謝謝王瞳的分享。我由於不會說日語,加上日本古城會說英語的人很少,所以去日本 寺院時沒辦法和他們談什麼。想當初上奈良淨琉璃寺時,拿著筆電用自動翻譯軟體和 對方溝通,雙方都一臉茫然 :D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6:11:44 2013 嘻嘻。可憐那些日本人。肯定緊張死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0 17:30:51 2013 看大剛兄此篇的回答,真是長了知識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at Sep 21 17:32:01 2013 日本古城的馬路邊常見的小地藏像背後有何因由?? *搬椅子準備聽故事* ^_^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Sep 23 04:30:42 2013 十善業法門就是地藏菩薩拔苦的心法(原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Sep 23 16:36:36 2013 Cathy Kao 我私下跟你說,不剝奪其他人發現原因時的驚訝 :p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Sep 23 22:34:51 2013 邱大剛 學長~我也要聽(舉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25 19:55:36 2013 找個對京都或奈良熟的日本朋友問,就知道了 :p 要不然週末讀經班時可順便公告解答。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25 20:19:48 2013 這個好,來讀經班就可以知道日本小地藏的由來喔∼ :D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25 21:10:22 2013 很多人在讀了更為廣闊深奧的經典或修行法門之後,幾乎就把「十善業」視為雲淡風 輕、通識學分水平的「生活概念」! 生活中具體實踐的十善業,其實正是在六道輪迴的業力中出離於惡道,乃至奠基於無 數思辯的深法,甚至密法咒語的前行基礎之一呢! 大小密乘經典做為對不同眾生、不同修行途徑的指引,一切深邃的「心法」,終究都 有遠離於神秘氛圍的現實的切入與樸實的實踐。 這也就是佛陀的智慧令人景仰,佛法的精微令人信服的關鍵所在。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Wed Sep 25 21:21:38 2013 鴨子聽雷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Fri Sep 27 00:38:33 2013 哈哈,這議題很深,又貫串各經典,從有願到無願到有願,好像是禪宗的「見山不是 山、見水不是水」的轉折,的確比較難懂 :p 白居易曾入山謁見道林禪師。 白居易問:「什麼是佛法的大意?」 道林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又問:「這句話連三歲小孩都曉得。」 道林曰:「三歲小孩都曉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道林的回答即是出自有名的「七佛通偈」:《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諸惡 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CBETA, T02, no. 125, p. 551, a13-14) 諸惡莫作能免三惡道,眾善奉行能升三善道,自淨其意能夠解脫,這就是佛教了 :) 凡僧雲水法師、張崇源大德、王尚智大德所說的十善業道,就是「眾善奉行」的詳說 ,十善業是:不犯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等十惡。 至於修行人證三三昧,那就是自淨其意的入定的技術了。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38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