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27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ank Wang 標題: 請問如果「如實 時間: Sat Jan 12 21:01:37 2013 回 @阿難 的提問:「 請問如果「如實」就是不添加任何人為主觀的解釋和感受,那 上禮拜那位左腦中風、中風時沒辦法作任何人為主觀的解釋和感受的學者,不就是「 如實觀」了嗎?請問她是不是就證悟了呢?請問有沒有比較嚴謹的佛經看法?」 因FB字很小,用條列式較清楚,並非說教條,還請見諒 ^^" 1、『正知』的重要性! 您的提問可以看出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實修上,只有正念是不夠的。 正念只是清楚過程,如某側腦中風,雖然觀察到過程,但失去了解讀、想、認知的功 能,因此沒有正知「清楚知道其內容(有想的功能展現、知道這是誰、叫什麼名字、 調出腦中資訊…)。 2、無法正知,並非證悟 案例中因腦中風時,無法「想」出她看到的是什麼,因此不「知」。雖然此時沒有落 入十二因緣中的想受、愛取有…,但只有中風後不再造新的業(渴愛、執取),不知她 看到的什麼,當然就不知好壞,所以就不會有執取,也就沒有合不合我的意(我見生 起),內心自然會有前所未有的平靜。(這…不需中風,實修四念處中的身念處最初階 就能體會到了^^") 3、習性推動輪迴 雖然不知,因而不會有新的執取。但,本來已存在的業(渴愛、執取),也就是習性, 仍會推動她的輪轉未來生死,如果她此時就掛了,就會隨著即有的習性輪轉生死。 大家應該有經驗,如果已是習慣成自然的事,都不需要怎麼動腦,就會順著「習性」 自動完成了。有時做完了,自己都還「不知」道呢!這就是活著時就在輪迴了,此有 故彼有,活著有死後也就順著有(若沒斷緣<此生故彼生>的話)。 4、經典用語:如實知、如實見 尤其是如實「知」,經典最常用,但因常用,一般人依文字解讀經典時就會忽略了。 不過真正有實修經驗的人,就能說出、且知道「正知」的重要性,與「正念」詳細的 區分。八正道中的「正思惟」、七覺支中的「擇法」覺支,都有正知的成份在。 尤其要修受念處、心念處,一定要有「正知」…這又是另一個重要話題了~ 5、「正念、正知、正見」 有正念、正知之外,還有有正見。因為清楚知道其過程(正念)、過程的內容(正知), 才能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所做的是否符合「正見」。功夫越深時,一有微細的情緒 時就能覺察到;更深時,在落入情緒前,我見生起時,就能覺察到了…最深的,心解 脫、慧解脫,成阿羅漢! // > -------------------------------------------------------------------------- < From: 鍾燿隆 Time: Sat Jan 12 21:57:35 2013 就是這樣ㄚ... 如是如是... 讚嘆讚嘆,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276/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