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
閱讀文章: 第 17263/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師子吼 標題: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Jill Bolte Taylor 時間: Tue Jan 08 11:30:35 2013 這是 maha 先前提出的影片,請大家從佛法的角度分析,以饗大眾,謝謝。 LinkImage: https://external.xx.fbcdn.net/safe_image.php?d=AQDWV1aM8rLRyAun&w=180&h=180&url=http%3A%2F%2Fi2.ytimg.com%2Fvi%2F-inPDyTx-o8%2Fmqdefault.jpg&cfs=1&sx=118&sy=0&sw=180&sh=180 LinkTitle: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Jill Bolte Taylor LinkDescription: 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因為哥哥被診斷出有精神分裂症,日後決定投入研究人類腦部科學。吉兒神為一位腦神經學家居然親身經歷過一次腦中風。1996年吉兒在睡醒的那一刻發現自己的腦部出現了問題。一根血管在她的左腦破裂,並且在中風後的四個鐘頭內,看著自己的腦功能徹底退化。這段演講吉兒用生動的演講來講述... LinkTarget: http://www.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inPDyTx-o8&h=3AQH9fv_R&s=1&enc=AZN9SLQ07x-fv_sj0bDfB0DPoPKtzgdQ_UqliKOuXt0JsWAVBciNtv74GnfjhwN_G4vpr3jRiZxhY8ZJMuGXvJN7g8w5hs9wscO9zF7NoULCkA > -------------------------------------------------------------------------- < From: Cathy Kao Time: Tue Jan 08 12:35:55 2013 看起來有像是持續禪修會經過的階段。動中禪(泰國禪師教授)像是訓練右腦,將注 意力集中在身體的移動上。似乎相關的禪修行為都是來訓練咱們的大腦。我說得很亂 ,因為有點不好表達 :P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ue Jan 08 12:49:27 2013 佛教戒定慧的修學,可說是從小我、到大我、到無我(參見「聖嚴法師教禪坐」)。 婆羅門教談的就是大我、梵我,天人合一,宇宙造物者的境界。而佛陀發現那仍然是 生滅無常的,大我還是有集有滅,必須要靠慧觀(依定發慧),離於我執和愛染,才 能真正解脫。因此證知並宣說了四聖諦苦集滅道,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所不共。 不過Jill體驗到的也不見得是高層次的大我。大我也有不同的層次:欲界、色界、無 色界。真正的定不只是覺受,例如感覺到身外的四大也是「我」的一部份,而實際上 也可以控制身外的四大,那就是所謂的神通。單靠關掉左腦,恐怕沒辦法達成這類效 果?另一方面,藉由關掉左腦而獲得快樂,或許也是某種比較沒有副作用的吸毒,就 像佛教說很多人會沈迷在定中,但如同馬祖道一的故事,磨磚不能成鏡,單靠靜坐豈 能成佛?就是強調慧的重要性。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ue Jan 08 12:51:20 2013 佛教的六根(六入處)的概念,幾乎可以完全解釋 Jill 的經驗。「六入處」是: 1. 眼:眼睛及視覺神經叢 2. 耳:耳朵及聽覺神經叢 3. 鼻:鼻子及嗅覺神經叢 4. 舌:舌頭及味覺神經叢 5. 身:身體及觸覺神經叢 6. 意:腦功能(照經中所說,「意根」是心、意、識一類,不見得單純是肉體的「 腦」。由於現代所謂的「腦功能」與意根作用類似,為方便理解,姑且以「腦功能」 描述。) 緣意、法,生意識,所謂「壓住第六意識念頭」就是一種定境,可以透過壓住念頭來 達成,而從 Jill 的經驗似乎也可以透過關掉一部份的腦而達成 :-) 《雜阿含經》 第474經:「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或許可引申為入了初禪,大腦的語言部份已 能自由關掉了,而且自然「離生喜樂」。Jill 是用左腦關機的方法模擬這個狀況, 也有類似的覺受。這不是涅槃,只是一種融入環境或大我的快樂感受,也是生滅無常 的。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ue Jan 08 12:56:13 2013 先前有網友問「Jill 說她經歷了涅槃的喜樂,但那是佛教說的涅槃嗎?」或許可由 此點先討論?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Tue Jan 08 16:45:00 2013 這篇真是讓人充滿想像空間....。 這是初禪或初果..或以上嗎??應該不是,或是暫攝五根所生起的身輕安進而引發短暫 的心輕安吧!!。而這位Jill可能接受過佛教某些教導,而在那樣的狀態下,根據本身 專業,理性去探討發生的過程而冠以佛教的名相,如果說涅槃,那可能不符合教義。 不過值得探討的是,人將死亡時,所經歷的階段,五根門關閉了以後,剩下的意門心 路,所執取的是什麼?..這位Jill是一位科學家,念茲在茲的就是在他的研究上,所 以在當下在他的所學打轉,後面他提到吵雜與燈光的部分,應該是急救時的狀況吧 !!。如果是一位禪修者,是否能於當下順著證入色界初禪或以上呢??....或是一位多 行善之人,是否能於身體苦痛後,剩下意門心所執取善的境界而往生??...這些狀況 ,還真的要閉眼想想看.....^^...。 > -------------------------------------------------------------------------- < From: 鍾燿隆 Time: Tue Jan 08 23:41:36 2013 那應該不是涅盤... 頂多只是進入喜或輕安覺支,那心一境性所生之喜樂吧, > -------------------------------------------------------------------------- < From: 鍾燿隆 Time: Tue Jan 08 23:55:38 2013 大剛好法友~~ 上面所述,六根之神經叢 這神經叢....指的是~~識否呢? 還是,只是概括以現代醫學名詞解釋呢? 小弟偷偷請教...(哈) > -------------------------------------------------------------------------- < From: 邱大剛 Time: Wed Jan 09 00:08:45 2013 鍾兄太客氣了。「眼根」是「眼睛加視神經叢」其實也不是我的創見,我是以前從佛 使比丘的講述學來的 :D 經云「緣眼、色、生眼識」,眼睛接收到影像而剎那間產 生眼識。這眼識是念念生滅的,下一念已是不同的眼識了(而不像靈魂論者認為是永 恆不變的)。回到鍾兄考我 :) 的問題,原則上「視神經叢」是肉體、物質的一部份 ,是「眼根」的一部份。至於眼識不是物質,所以應該不是神經叢。 > -------------------------------------------------------------------------- < From: 鍾燿隆 Time: Wed Jan 09 00:17:29 2013 至於眼識不是物質,所以應該不是神經叢。 ~~~ 如是... 那識,到底該如何解?一般在說給人聽,沒錯,就是會以神經叢ㄚ.神經系統ㄚ等來讓容 易入手.. 阿含,大剛兄,您應該比較清楚.. 有一經,就是佛陀說到識,甚麼是識?? 我忘了是那一經了... 以印度的牛糞火來比喻... 因為這識,很多人搞不清楚...連我當初也花了不少時間.. > -------------------------------------------------------------------------- < From: 邱大剛 Time: Wed Jan 09 00:30:24 2013 鍾兄又要考我了 :( 識就是識知、覺知,因緣而生: 1. 眼睛(及視神經叢)接收影像(色)而有視覺(眼識) 2. 耳朵接收聲音(聲)而有聽覺(耳識) 3. 鼻子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覺(鼻識) 4. 舌頭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覺(舌識) 5. 身體接收碰觸(觸)而有觸覺(身識) 6. 腦功能(意根)接收各種訊息(法)而有意識。 報告完畢,請稍息 :D > -------------------------------------------------------------------------- < From: 鍾燿隆 Time: Wed Jan 09 00:31:18 2013 我不要這個啦... 用白話說... 快快快... 或舉日常生活等 我自己並不能完全的清楚瞭解,雖思惟上,是完全清楚... 但..在現見上,卻未完全清楚.. 唉... 還是得加強實修ㄚ.. 這有關緣起... > -------------------------------------------------------------------------- < From: 邱大剛 Time: Wed Jan 09 00:33:31 2013 我得去睡了,鍾兄麻煩你自問自答一下 :D > -------------------------------------------------------------------------- < From: 鍾燿隆 Time: Wed Jan 09 00:42:17 2013 ;) 瞭.... > -------------------------------------------------------------------------- < From: Chien-Kai Wang Time: Wed Jan 09 12:17:26 2013 六識若要從解剖生理的角度來看,就不能只對應到知覺神經器官。如"眼識",不只是 接受光訊號的眼睛、視神經結構,尚應包括掌管表意識運作的大腦皮質區中,處理、 分析、記憶視覺訊號的各相關分區。同時,視覺訊號也輸入潛意識與情緒高度相關的 內層腦區如杏仁核、海馬迴等結構進行運算分析。換句話說,光訊號進入視覺器官轉 化成視覺訊號以後,還需要進入許多不同腦分區進行獨立或系統性運算分析,才形成 具體的"眼識"覺知。而最後意根之形成,則可以說就是所有覺識之總成。 > -------------------------------------------------------------------------- < From: 鍾燿隆 Time: Wed Jan 09 12:25:23 2013 阿含經,我記得有解釋識是甚麼? 我得找找ㄟ... 這樣比較好,依經依律... 還是有那位阿含深入者....可以立即提供否? 我還是去找找... 不然若用科學來解,這會產生正反兩面說...並不洽當些... > -------------------------------------------------------------------------- < From: 邱大剛 Time: Wed Jan 09 12:47:53 2013 王兄也出現啦!歡迎歡迎!幫忙修正一個細節,王兄是接著我說的,而講「眼根」( 文中可能誤植為「眼識」)。謝謝王兄幫忙將我寫「眼根是眼睛加視神經叢」作更精 準的生理學的描述,生理學我不熟悉,有王兄這樣專業的醫學研究高手幫忙補充,實 在感激不盡!在這討論的一個好處是有各方的專家,雖然每個人都不是全知,也都會 有疏漏,但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可以互相學習 :D > -------------------------------------------------------------------------- < From: 鍾燿隆 Time: Wed Jan 09 12:51:02 2013 神經叢應該仍屬於根器官... 識..是此根之功能作用.. 當根對塵(境),其功能作用就展現(生識)...如此根塵識三事因緣和合而緣生觸.... 若沒神經叢,那就是醫學上所謂的中風,若於意根,即為植物人吧... 如已通電的電線(未包裹),有電,才能發揮電的功能作用,當人去觸到,才知道被電的感 覺.(觸);若沒通電,當然觸到,也無法感覺到被電到之感覺.. 這就是佛陀所說的~~牛糞火!! 再往上追... 知道識囉,只道六入處.. 那佛說之四識住,又為何解呢?在緣起12支內,又是屬於緣起於何呢? 大家討論討論,參考參考,不一定對ㄛ... 但確是個好東西ㄚ.... 這是個人看法.... > -------------------------------------------------------------------------- < From: Chien-Kai Wang Time: Wed Jan 09 12:59:15 2013 感謝以上諸位分辨, 前文拙見中的確是把根與識混談了~ > -------------------------------------------------------------------------- < From: 鍾燿隆 Time: Wed Jan 09 13:14:36 2013 眼根是眼睛加視神經叢」 ~~~~~~~ 如是如是... 不然我就不會對大剛兄...提出識是何? 哈... 不好意思ㄟ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Wed Jan 09 13:44:40 2013 吃飯..覺知味道。這是舌根的功能。咬到舌頭覺知疼痛,這是身根的功能。味道或疼 痛這樣的""法塵"",是要靠意根判別,而所產生的貪愛與瞋恨就屬於心的範疇了。 ..再分下去,應該醫學家的問題了吧!!........^^ > -------------------------------------------------------------------------- < From: 邱大剛 Time: Wed Jan 09 23:21:47 2013 這串討論上 RG Shi 法師和灌籃高手川楓流有關於《增壹阿含經》「有餘涅槃」經文 的精采討論,我覺得值得在讀經班繼續討論,也避免擠在這串裡但其他同學看嘸 :) 因此在「大家來讀經」社團 http://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 補充,提供 作參考。謝謝! > -------------------------------------------------------------------------- < From: Chan Kin Ming Time: Thu Jan 10 01:46:44 2013 沒用左腦思考就類似沒有分別心。不會受社會,經歷,風俗習慣,個人學習背景和時 代等的影響,直接去觀,這應該就是如實的觀了吧?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hu Jan 10 11:34:48 2013 Chan Kin Ming 提出的這個問題真的很有趣。大家保持開放心胸來探討看看吧... 我 覺得這問題有幾個層面: 一、外力(例如中風)而能關掉左腦,是否算是增加了「定力」?入禪定能關掉左腦 ,但左腦被關掉等於入禪定嗎?(邏輯上因果關係不一樣,但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得 深入分析看看。) 二、關掉左腦後所觀見的,是否就是如實觀? 三、如果前二項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是否有Jill一樣狀況的人,已有定力(?),得 聞四聖諦後是否可能快速證初果?但他的體驗能帶回左腦正常運作的正常人生中嗎? 四、如果前三項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是否可能透過外力(電流、藥劑、甚至棒喝等) 暫時關閉左腦而模擬定境?還是說副作用太大?(Jill的書中不知是否有探討?) 原則上我個人覺得沒有那麼好康的事,不過就事論事,雖然像天方夜譚,就我們學科 學的人還是要探討一下可行性 :D > -------------------------------------------------------------------------- < From: York Jiang Time: Thu Jan 10 11:53:31 2013 這個問題有趣.... 如果關掉左腦是如實觀,那麼這""如實""是左腦決定還是右腦判斷呢??..關掉左腦如 果是定力,那麼出定後審查的機制,如何判斷定中的一境性呢?? ...因為以上兩種都 不成立,所以JIll的狀況不是定也不是果智 > -------------------------------------------------------------------------- < From: Chan Kin Ming Time: Thu Jan 10 14:49:22 2013 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思維,語言,分析,判斷,推理,書寫,五官(視,聽,嗅,覺 ,味)等等右腦主要負責與韻律,節奏,圖像等等。嬰兒時期是以相來理解事物,幾 歲後由于後天的學習,開始發展左腦,都改為左腦思考分析來了解事物。所謂後天的 學習,都是人為的灌輸,他會因時代,種族習慣,或個人遭遇而影響。我所了解的如 實觀,沒有分別心,就是在觀察或體會到的都要“不增不減”的看清楚他。不懂對不 對?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17263/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