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Help ◎ 佛法求助哇啦啦    板主: cathykao/prajna
閱讀文章: 第 1716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littlelion (小小獅)
標題: Re: 善知識?不依人?
時間: 2013年 1月31日 19:33:56 星期四

※ 引述《littlelion (小小獅)》之銘言:
> > 隨喜小小獅的分享, 我補充一些看法.
> > 提到次第, 也可以參考四預流支:
> >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 哈哈,太好了,看到你提四預流支,就發現,剛好對上:
> 01.﹝親近善士﹞→依人→依法→依法不依人
> 02.﹝聽聞正法﹞→依語→依義→依義不依語
> 03.﹝內正思維﹞→依識→依智→依智不依識
> 04.﹝法次法向﹞→依不了義→依了義→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 前兩項是「外學」進修,向「外」跟老師「學」;後兩項是「內學」自修,向「內」跟自己
> 「學」。本來還想說,要怎麼講才能把向外進修和向內自修說清楚,配上你提出來的四預流
> 支,這個次第就很清楚了。

這時,再來看「四依法」,就會更清楚了。前兩依中的「人」「法」和「語」「義」相對;後
兩依中的「識」「智」和「不了義」「了義」相對。如下表。
01.「人」→「語」
02.「法」→「義」
03.「識」→「不了義」
04.「智」→「了義」

前面兩項就是指我們處在初學的階段:我們跟老師﹝人﹞壆,聽老師的話﹝語﹞壆,學什麼
呢?學修行的方法﹝法﹞和修行的觀念﹝義﹞。等到我們修行有了一點基礎之後,我們就不間
斷地把前面從「善知識」﹝老師、經典等等﹞那邊學來的方法,練習再練習,直到我們,把自
己的觀念,從有煩惱雜染的﹝不了義﹞世間知識想法﹝識﹞,提昇到沒有煩惱雜染的﹝了義﹞
出世間智慧﹝智﹞,為止。

> > 在親近善士與聽聞正法之後, 尚需內正思惟, 就不會有依法或依人的問題,
> > 總是要經過自己多次思考理解, 才能成為自己的觀點.
> > 而最後也是要法次法向的實修實證, 等自己證到了, 就自然能確定所學的是否正確了.
> 如是,如是,謝謝,謝謝!阿彌陀佛~~  ^_^

這裡不能看圖,我做了圖,不知道怎麼放到這裡來。 哈哈  :P
--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60.245.65.222
閱讀文章: 第 17161/1789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