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81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剛 標題: 晝四時、夜四時 時間: Sat Nov 05 01:43:02 2016 「晝四時、夜四時」 以前 Ab Tsai 曾分析過佛經中通常是將一日區分為晝四時、夜四時,雖然印度有一 日八時和一日六時的兩種計時方式。 因此經中說修行人「晝夜六時」修行,不是要修行人不睡覺,而是只睡六小時,這樣 也是合理的要求。 今天細讀講給孤獨長者見佛因緣的那經,見到更明確的證據,顯示在《雜阿含經》中 的確是採用一日八時的計算。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2經:「行向城門,至城門下,夜始【二更】,城門未開 ,王家常法,待遠使命來往,至【初夜】盡,城門乃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 欲令行人早得往來。」(CBETA, T02, no. 99, p. 157, c14-17) 二更是晚上九點至十一點。 如果將一夜分為三時,那麼「至初夜盡,城門乃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會完全和 「夜始二更,城門未開」對不起來。像莊居士的辭典中是採夜三時的看法,因此在「 二更」的註解就表示有矛盾。 如果將一夜分為四時,就完全沒問題了: ●二更:晚上九點至十一點。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約九點至十二點。 經中所說完全合理。 可見最少在《雜阿含經》中,是採用一夜分為四時的計時方式。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14900392_1118377064912771_2618611825278696348_n.jpg?oh=6c4c813b1bc9337fc4c1a0f23ba5418d&oe=5AAB4703 LinkDescription: 「晝四時、夜四時」 以前 Ab Tsai 曾分析過佛經中通常是將一日區分為晝四時、夜四時,雖然印度有一日八時和一日六時的兩種計時方式。 因此經中說修行人「晝夜六時」修行,不是要修行人不睡覺,而是只睡六小時,這樣也是合理的要求。 今天細讀講給孤獨長者見佛因緣的那經,見到更明確的證據,顯示在《雜阿含經》中的確是採用一日八時的計算。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2經:「行向城門,至城門下,夜始【二更】,城門未開,王家常法,待遠使命來往,至【初夜】盡,城門乃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欲令行人早得往來。」(CBETA, T02, no. 99, p. 157, c14-17) 二更是晚上九點至十一點。 如果將一夜分為三時,那麼「至初夜盡,城門乃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會完全和「夜始二更,城門未開」對不起來。像莊居士的辭典中是採夜三時的看法,因此在「二更」的註解就表示有矛盾。 如果將一夜分為四時,就完全沒問題了: ●二更:晚上九點至十一點。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 ●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約九點至十二點。 經中所說完全合理。 可見最少在《雜阿含經》中,是採用一夜分為四時的計時方式。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18377064912771&set=gm.692550257585480&type=3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Nov 05 01:44:29 2016 詳細討論可見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4%BB%80%E9%BA%BC%E6%9 8%AF_%E6%99%9D%E5%9B%9B%E6%99%82_%E5%A4%9C%E5%9B%9B%E6%99%82 > -------------------------------------------------------------------------- < From: Alice Chou Time: Sat Nov 05 01:54:22 2016 如果中夜是「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約九點至十二點。」經文又寫「中夜已盡, 輒復開門」,表示十二點開城門,感覺不合理...@@"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Nov 05 02:02:56 2016 這句是有點複雜,要仔細數 :) 「至城門下,夜始二更,城門未開」是指給孤獨長者到城門下,這時是二更(晚上九 點至十一點),城門還沒開。 「王家常法,待遠使命來往,至初夜盡,城門乃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欲令行人 早得往來」是說初夜末關城門,中夜末開城門,也就是說一整天只有這段期間城門是 關的。 以一夜四時的計算: 初夜末是八點多快九點,關城門; 中夜末是十一點多快十二點,開城門。 二更的確是在這個時間區段中 :) > -------------------------------------------------------------------------- < From: Alice Chou Time: Sat Nov 05 02:05:30 2016 我的意思是不合常理,怎會半夜十二點開城門,這時怎會有人需要進出?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Nov 05 02:08:15 2016 因為這是大城,所以城門一晚只關閉約三個小時。 經中說原因是「待遠使命來往」、「欲令行人早得往來」。古代沒有電燈,人們睡得 早、起得早,尤其要遠行或半夜抵達大城的情況很常見,和現在我們還在打字的狀況 不一樣 :-D > -------------------------------------------------------------------------- < From: Alice Chou Time: Sat Nov 05 02:10:26 2016 「欲令行人早得往來」,半夜十二點算早起的話,也真得太早了 :)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Nov 05 02:18:22 2016 沒辦法,作守門人很辛苦,7/11 一天開二十四小時更辛苦啊 :P 這邊不管是用一夜三時或一夜四時的解法,都是只有半夜那幾小時關城門,遠早於一 般人起床的時間。 古印度往返城市間,常須要經過荒郊野外,很危險的地方。通常在大城的附近比較安 全,因此在某些情況下會特別早出發,這樣子在天亮前還是走在大城市附近,比較不 危險的地方,然後整個白天有日光可以在蠻荒之地趕路,等到日落時已經走了很長的 距離了。 也因為這些路上很危險,所以在一些中間點的山裡休息的旅人就一點一滴開鑿了石窟 ,一方面刻佛像求心安,二方面作為讓以後其他人能略為停留的地方。像這張照片就 是孟買附近 Kanheri Caves 的照片。 > -------------------------------------------------------------------------- < From: 唐璟喨 Time: Sat Nov 05 06:11:46 2016 算是有夜市的城... > -------------------------------------------------------------------------- < From: YC Chiang Time: Sat Nov 05 08:41:09 2016 這二更有待釐清,照我個人看法,這二更不是中國的時辰,而是指第二次敲鐘,若以 六時而言,初夜敲第一次鐘,第二次敲鐘則是中夜,所以這"夜始二更"句話,就變成 這意思,中夜才剛開始,也就是城門剛關閉之意思。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Nov 05 09:57:16 2016 謝謝 YC Chiang 的點子。經典翻譯時,通常一天內的時間單位是用初夜、中夜、中 夜後、後夜這一類佛典當中通用的時間單位,常讀阿含經的人都會對這類句子有所印 象:「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CBETA, T02, no. 99, p. 153, c6-7) 佛經中一般不用中國的幾更的時間單位,所以這經對於比對《雜阿含經》譯經師所認 定的印度時間單位,就很有參考價值。個人認為是因為這段經文中時間區分得較細或 複雜,求那跋陀羅法師在譯經時為了讓讀者容易了解,才破例引入「二更」這個中國 時間單位。 以592經本身為例,都已用了「初夜」、「中夜」等時間單位,「二更」並非字型或 字音容易和「中夜」混淆的詞彙,宋、元、明、聖、大正藏各本也都一致為「二更」 ,可見本經的譯者是有意在這邊用「二更」這個詞以方便解說,而沒有用印度的時間 單位來翻譯。 佛經的時間單位可詳見《華嚴經》等經典,大唐西域記等也都有記載。 Ps. 原則上古代印度不會半夜敲鐘,也沒有電動鐘,像暮鼓晨鐘不是每一更敲一次 :-)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Nov 05 10:43:36 2016 繼續補充給 Alice Chou 的回覆。在時空來看,佛世時是約二千六百年前,地點在熱 帶地區的印度,融入這個時空,對於理解當時的一些習慣或許會有些幫助。 二千多年前的燈燭照明沒有後世方便,窮人家也沒有錢每天燃燈,因此大多是日出( 約6am)而作、日落(約6pm)而息。 熱帶地區的白天很熱,在大熱天趕路會一直流汗,到了晚上可能虛脫了。因此要長途 跋涉趕時間的話,會偏向提早起床趕路,這樣在太陽起來前先在蔭涼的天氣下趕幾個 小時的路,比較不累,黃昏時就找個地方歇腳就寢;相反地,如果是日出而起後才趕 路,曬了一整天、流了一整天汗,晚上繼續趕路的話身體較為虛脫而光線又暗,較為 危險。 所以我們如果是當時的趕路人,要走18小時的路程到鄰近城市,其中12小時當然利用 白天(6am-6pm)較為安全,剩下的6小時就利用凌晨前的時光。在前一天提早在日落 (6pm) 時即就寢,睡了六小時到了半夜 (12am) 起床開始趕路,是一種合理的趕路規 劃 :-) 當然,這種開門、關門的時間,應該是老闆說了算,看那城的城主或國王的想法,所 以不見得有標準,這裡提的只是根據這段《雜阿含經》經文來看對於王舍城當時開關 城門的時間的一種解釋。 後世人們作息的時間越來越晚,還可以夜夜笙歌,開關城門的時間和佛世相較就會有 不小的差異了。 > -------------------------------------------------------------------------- < From: Alice Chou Time: Sat Nov 05 11:46:06 2016 謝謝 :) > -------------------------------------------------------------------------- < From: YC Chiang Time: Sat Nov 05 11:23:37 2016 古印度應有完整的報時方法,底下經文夜裡只有三更,且阿難尊者是如何得知夜更初 分、夜更中分、夜更後分已過?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26冊 No.10 自說經 (1卷) 尊者阿難於更初分已過之時,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作如是言:「大德!今夜 更初分已過,諸來之比丘等久坐。大德!請世尊與諸來比丘等共言說!」雖如此云, 而世尊默然。尊者阿難再於夜更中分已過時,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如是白 世尊言:「大德!今夜更中分已過。諸來比丘等久坐。大德!請世尊與諸來比丘等互 共言說。」世尊再次默然。三度尊者阿難於夜更後分已過,夜明日昇之時,即從座起 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今夜更後分已過,夜明日昇。諸來比 丘等久坐。大德!請與諸來比丘等互共言說。」時,世尊即從三昧起如是言尊者阿難 曰:「阿難!汝若有所知,當無所答。阿難!我今與五百比丘等俱坐入不動三昧。」 http://tripitaka.cbeta.org/mobile/index.php?index=N26n0010_001 > -------------------------------------------------------------------------- < From: Larry Koh Time: Sat Nov 05 12:05:01 2016 (大約)初夜=18:00-22:00,中夜=22:00-02:00,後夜=02:00-06:00。經云「初夜、後 夜,亦勿有廢...」 佛陀僧團[中夜]休息是合理且正確的,不能因為僧團活動(如誦戒)而影響民間百姓的 坐息休眠... > -------------------------------------------------------------------------- < From: 邱大剛 Time: Mon Nov 07 23:17:25 2016 就晝四時、夜四時的分法來說,判斷時間很簡單,就看天象。月亮在行進軌道正中央 時,就是「中夜」和「中夜後」的切換時間。「晡時」結束於日落。「晨朝」開始於 天亮、雞鳴。 在這中間看月亮及太陽的軌道,加以一切為二,就能區分出晝四時、夜四時了。 > -------------------------------------------------------------------------- < From: 邱大剛 Time: Mon Nov 07 23:21:07 2016 Larry 說的時間是一天算六時的算法,雖然南傳以此說為主,但在大正藏中仔細推敲 ,會發現多數經典中應該是採一天算八時的算法。 舉例來說,佛陀要比丘們「初夜」末就寢,「後夜」開頭就起床,如果是用一天算六 時的算法,則比丘一天只能睡四小時。若是一天算八時的算法,則比丘一天睡六小時 ,比較合理。 詳情可參考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4%BB%80%E9%BA%BC%E6%9 8%AF_%E6%99%9D%E5%9B%9B%E6%99%82_%E5%A4%9C%E5%9B%9B%E6%99%82 討論並查 CBETA。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81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