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664/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urphy Chen 標題: 有四食資益眾生 時間: Sun Jun 05 10:05:11 2016 雜阿含經 373 經 - 四食之觀察與斷知,可斷五欲、三受、三愛、名色。 本經說明,有四種食物可以滋養眾生: 物質食物、觸、意念、識。 觀察並徹底理解這四種食物,可斷五欲、三受、三愛、名色,達到涅槃。 作法如下所述。 佛弟子看待「物質食物」,不應貪著其味,應視之為超脫生死洪流的過程中為了維持 生命所必須食用。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物質食物」,從而能夠斷除「五欲」 (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 、舌嘗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不再生欲界。 佛弟子看待「觸」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境-色/聲/香/味/觸 /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三者接觸),應視之為皮被剝掉的牛, 受到蟲子啃噬身體。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觸」,從而能夠斷除「三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 此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達到涅槃。 佛弟子看待「意念」 ,應視之為火坑,若墮入其中必死無疑,希求遠離。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意念」,從而能夠斷除「三愛 」(欲界眾生的渴愛、色界眾生的 渴愛、無色界眾生的渴愛),如此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達到涅槃。 佛弟子看待「識」 (精神作用),應視之為被刺三百矛而感到苦痛。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識」,從而能夠斷除「名色」 (認知的對象。眼識、耳識、鼻識 、舌識、身識認知的對象為色蘊-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意識認知的對象 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法塵),如此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達到涅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 雲何為四? 謂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雲何比丘觀察摶食? 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 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 俱死。』 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 雲何?比丘! 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 答曰:「不也,世尊!」 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 如是觀者,摶食斷知。 斷知: 南傳作「遍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被完全地理解」(is fully understood),並引註釋書的解說,「遍知」包含1.辨別食物衝擊舌頭生起的觸、受 、想、思、識,並如實看到其逆、順緣起的「知的遍知;所知遍知」,2.隨觀其無常 、苦、無我、厭、離貪、滅、斷念(定棄)的「衡量遍知;仔細檢查的遍知」,3.切斷 對其之欲與貪的「捨斷的遍知」。 (莊春江阿含辭典) 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 五欲: 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聲欲 、香欲、味欲、觸欲。 五欲功德貪愛則斷: 南傳作「五種欲的貪被遍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五束感 官快樂的慾望被完全地理解」(lust for the five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 is fully understood),並引註釋書的解說,「五種欲的貪被遍知」包括:1.從舌根生 起的渴愛,與從其它五根生起的渴愛是相同的之「單一遍知」。2.只一口食物放進 ?裡就能生起「全部五種欲的貪」之「一切遍知」。3.食物是生起「五種欲的貪」之 根源的「根源遍知」,因為當飽食(well fed)後,各種欲與貪就能蓬勃發展 (thrive)。 (莊春江阿含辭典) 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 故,則還生此世。 雲何比丘觀察觸食? 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 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 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 如是觀者,觸食斷知。 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 三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三受則斷: 南傳作「三受被遍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三種感受被完全地理解」 (the three kinds of feeling are fully understood),並引註釋書說,感受的根 源是「觸」,而且是被當作認識五蘊的起始點。 (莊春江阿含辭典) 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所作已作: 南傳作「應該作的已作」,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 」(what had to be done has been done),或「已經完成他的任務」(has done his task, AN.3.58),或「任務已經完成」(Done is the task, AN.4.4)。 (莊春江阿含 辭典) 雲何比丘觀察意思食? 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 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 作是思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 觀意思食,亦復如是。 如是觀者,意思食斷。 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 三愛: 欲界眾生的渴愛、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界眾生的渴愛;人命終時,起三種之 貪愛,一境界愛,二自體愛,三當生愛。 三愛: 南傳作「三類渴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三類渴愛」(the three kinds of craving ),並引註釋書說,三類渴愛指「欲樂的渴愛(欲愛)、有的渴愛(有愛)、 虛無的渴愛(無有愛)」,渴愛是根源於意思(craving is the root of mental volition)。 (莊春江阿含辭典) 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諸比丘!雲何觀察識食? 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廣說。 須深經: 雜阿含 347 經。 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 觀察識食,亦復如是。 如是觀者,識食斷知。 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 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hoto via Joshua Rappeneker)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s720x720/13335547_10208442379271458_2145454674898538612_n.jpg?oh=6717a79d3292ab5e5395a8634ce888e5&oe=5AAB87D9 LinkDescription: 雜阿含經 373 經 - 四食之觀察與斷知,可斷五欲、三受、三愛、名色。 本經說明,有四種食物可以滋養眾生: 物質食物、觸、意念、識。 觀察並徹底理解這四種食物,可斷五欲、三受、三愛、名色,達到涅槃。 作法如下所述。 佛弟子看待「物質食物」,不應貪著其味,應視之為超脫生死洪流的過程中為了維持生命所必須食用。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物質食物」,從而能夠斷除「五欲」 (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不再生欲界。 佛弟子看待「觸」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境-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三者接觸),應視之為皮被剝掉的牛,受到蟲子啃噬身體。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觸」,從而能夠斷除「三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此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達到涅槃。 佛弟子看待「意念」 ,應視之為火坑,若墮入其中必死無疑,希求遠離。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意念」,從而能夠斷除「三愛 」(欲界眾生的渴愛、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界眾生的渴愛),如此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達到涅槃。 佛弟子看待「識」 (精神作用),應視之為被刺三百矛而感到苦痛。 如此能夠徹底理解「識」,從而能夠斷除「名色」 (認知的對象。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認知的對象為色蘊-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意識認知的對象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法塵),如此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達到涅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 雲何為四? 謂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雲何比丘觀察摶食? 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 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 雲何?比丘! 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 答曰:「不也,世尊!」 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 如是觀者,摶食斷知。 斷知: 南傳作「遍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被完全地理解」(is fully understood),並引註釋書的解說,「遍知」包含1.辨別食物衝擊舌頭生起的觸、受、想、思、識,並如實看到其逆、順緣起的「知的遍知;所知遍知」,2.隨觀其無常、苦、無我、厭、離貪、滅、斷念(定棄)的「衡量遍知;仔細檢查的遍知」,3.切斷對其之欲與貪的「捨斷的遍知」。 (莊春江阿含辭典) 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 五欲: 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五欲功德貪愛則斷: 南傳作「五種欲的貪被遍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對五束感官快樂的慾望被完全地理解」(lust for the five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 is fully understood),並引註釋書的解說,「五種欲的貪被遍知」包括:1.從舌根生起的渴愛,與從其它五根生起的渴愛是相同的之「單一遍知」。2.只一口食物放進?裡就能生起「全部五種欲的貪」之「一切遍知」。3.食物是生起「五種欲的貪」之根源的「根源遍知」,因為當飽食(well fed)後,各種欲與貪就能蓬勃發展(thrive)。 (莊春江阿含辭典) 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雲何比丘觀察觸食? 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 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 如是觀者,觸食斷知。 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 三受: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三受則斷: 南傳作「三受被遍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三種感受被完全地理解」(the three kinds of feeling are fully understood),並引註釋書說,感受的根源是「觸」,而且是被當作認識五蘊的起始點。 (莊春江阿含辭典) 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所作已作: 南傳作「應該作的已作」,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所有必須作的已經做完」(what had to be done has been done),或「已經完成他的任務」(has done his task, AN.3.58),或「任務已經完成」(Done is the task, AN.4.4)。 (莊春江阿含辭典) 雲何比丘觀察意思食? 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 作是思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 觀意思食,亦復如是。 如是觀者,意思食斷。 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 三愛: 欲界眾生的渴愛、色界眾生的渴愛、無色界眾生的渴愛;人命終時,起三種之貪愛,一境界愛,二自體愛,三當生愛。 三愛: 南傳作「三類渴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三類渴愛」(the three kinds of craving ),並引註釋書說,三類渴愛指「欲樂的渴愛(欲愛)、有的渴愛(有愛)、虛無的渴愛(無有愛)」,渴愛是根源於意思(craving is the root of mental volition)。 (莊春江阿含辭典) 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諸比丘!雲何觀察識食? 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廣說。 須深經: 雜阿含 347 經。 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 觀察識食,亦復如是。 如是觀者,識食斷知。 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 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hoto via Joshua Rappeneker)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8442379271458&set=gm.617967325043774&type=3 > -------------------------------------------------------------------------- < From: Wang Andrew Time: Sun Jun 05 11:06:34 2016 可以體會物質食物的必要性,但其他3種,觸,意,識,就不懂它們是如何滋養眾生 了。??????。這篇好像也沒提到這點,只是說它們就像是如何,,,等。不太懂說! > -------------------------------------------------------------------------- < From: RG Shi Time: Wed Jun 08 23:22:23 2016 觸食在人類和許多動物都會發生在「擁抱的接觸」上,特別是嬰兒得到父母的抱抱接 觸。如: http://photo.chinatimes.com/20160408005317-260814 , http://www.bcc.com.tw/newsView.2687222 。 意(思)食,上面經文說,「常生思願」。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黃梅調的電影「梁山 伯與祝英台」,兩個相戀的人朝思暮想的希望能在一起,如果不得,嚴重的會「餓死 」。 識食,簡單講就是,能讓人付諸行動的那些想法。就像上面經裡舉說須深的故事中, 偷盜者起了念頭後,又付諸行動。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 < From: YC Chiang Time: Sun Jun 05 14:53:27 2016 以下我約略說,請指教: 觸食:例如,美食,就包含了色香味三種觸食。世間人大多追逐美食,這類節目或文 章多到一輩子看都不完。 意思食:例如,報恩報仇等都是心食。父母養育子女,子女若不孝,心有不甘、悲棲 傷痛。愛恨情仇...等心都是心的食物。 識食:例如,學習專業知識,日益增進,日益廣博,此則是識食。從入胎之始,此識 食就隨之擴展,無論是語言、情愛、習俗、宗教...,此皆為長養心識之食物。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Sun Jun 05 14:55:42 2016 很棒的舉例說明! :)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Sun Jun 05 18:25:12 2016 美女和美食,心裡的聲音告訴我... > -------------------------------------------------------------------------- < From: RG Shi Time: Wed Jun 08 22:33:26 2016 《增壹阿含經》卷31〈力品38〉:「世尊[4]告阿那律曰:「汝可寢寐。所以然者, 一切諸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為食,耳者以聲為食,鼻者以香為食,舌者 以味為食,身者以細滑為食,意者以法為食,我今亦說涅槃[5]有食。」 阿那律白佛言:「涅槃者以何[6]等為食?」 佛告阿那律:「涅槃者以無放逸為食,乘無放逸,得至[7]於無為。」」(CBETA, T02, no. 125, p. 719, a14-21) [4]告=若【宋】。[5]有=為【宋】【元】【明】。[6]〔等〕-【宋】【元】【明 】。[7]〔於〕-【宋】【元】【明】。 在《增一阿含•力品第三十八•第五經》,佛對阿那律尊者提出了另一種對食的觀察 角度,特別是涅槃的修行者,「以無放逸為食,乘無放逸,得至於無為。」「無放逸 」是有為,透過這個有為的努力,能夠到達無為的境地,所以成就涅槃的修行者,就 好像拿「無放逸」當作他/她的「食物」而成長達到無為涅槃的結果。這是滿特別的 說法,所以節錄於此作為補充。 再補充一下,在修行的操作時,「無放逸」要如何操作呢?上面的經文有提到須深經 ,其中有段文可以做參考: 《雜阿含經》卷14:「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 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雲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 耶?」 須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 、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 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 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 ,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CBETA, T02, no. 99, p. 97, b11-c5) 這裡的「無放逸」,就是思惟修習:先知(十二因緣)法住,後知涅槃,獨一靜處,專 精思惟→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ue Jun 14 23:39:30 2016 古印度認為有四類食物能長養身心,即四食: 1. 麤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 2. 細觸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 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細觸食。 3.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4.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卷二第39經所形容「取陰俱識 」。 很多人在剛得知「四食」的說法時,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形而上的食物?其實, 佛教的四食是根據「長養五陰」來講的: 1. 麤摶食:和「色陰」相關。 2. 細觸食:和「受陰」相關。 3. 意思食:和「想陰、行陰」相關。 4. 識食:和「識陰」相關。 人是五陰的集合體,因此能長養五陰的,就歸納為四食了。 修行四念處(參見卷二十四)自然可如實知四食,進而對治對四食、五陰的執著: 1. 身念處:對治對「麤摶食」的執著。 2. 受念處:對治對「細觸食」的執著。 3. 心念處:對治對「意思食」的執著。 4. 法念處:對治對「識食」的執著。 《雜阿含經》「食相應」的內容即卷十五第371~378經,是跟四食相關的經文,尤其 探討四食相關的因緣。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664/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