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3976/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Murphy Chen
標題: 四不壞淨和須陀洹的關聯性?
時間: Wed Oct 23 23:05:06 2013

四不壞淨和須陀洹的關聯性?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一一二七)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法
、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當知是須陀洹。」

而須陀洹是指斷身見、戒取、疑的聖者。

四法成就即斷戒取、疑。

但不太懂四法成就和斷身見的關聯性. 不曉得師兄姐能否幫忙解惑?

> -------------------------------------------------------------------------- <

From: 邱大剛
Time: Wed Oct 23 23:12:10 2013

須陀洹聖者親自無間等(沒有任何差別)地見到緣起(緣滅)法。(有的人譯為「得
法眼淨」。)

因為親自一切是緣起緣滅的,沒有一個「我」在,所以斷身見。

親自見到法的真相,自然於佛、對法、對僧就沒有疑惑了。

由於見到緣起法,知道犯戒會有什麼後果,因此不會再造三惡道業,聖戒成就。也因
為完全知道持戒的真正原因,因此沒有戒取見(執著外道戒)了。

> -------------------------------------------------------------------------- <

From: Bowen Ke
Time: Wed Oct 23 23:38:10 2013

有點一神論的知識會比較容易了解"我"。我們一般比較容易就把他當成代名詞 I 的
意思,但是早期其實有把我翻譯成神我的,意思就是我這個字有 永恆,由己自在 這
種含意。如果你現觀到 自己的身心,每個部分都不停的在生滅,而且都符合緣起法
,就會破除"我"的妄見。

類比一下神學大概就是,如果這世界都是因果律掌控,那神就不存在了。不過緣起法
不等於因果律就是了。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hu Oct 24 00:02:58 2013

Be Walsh 所說怪怪的,得修正。基本上斷「身見」斷的不只是這個肉體的(色),
也包含受、想、行、識執持為我的見解,都破除。因此四念處身、受、心、法都齊了
,而斷身見,不是說身念處對治身見。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hu Oct 24 00:17:21 2013

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陳小姐,是吧?

> -------------------------------------------------------------------------- <

From: 邱大剛
Time: Thu Oct 24 01:09:00 2013

有人說您是陳小姐,您楞了一下,回說「我不姓陳啦!」這不只是肉體,也包含心理
的運作。「根與外境所產生的取」這已包括心路歷程了。

「身見」巴利文 sakk?ya-ditthi,梵文Satkayadr??,又翻譯為「我見」。

《雜阿含經》卷21:「尊者!雲何為身見?」

答言:「長者!愚癡無聞凡夫見色是我、色異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識
見是我、識異我、我中識、識中我。長者!是名身見。」」(CBETA, T02, no. 99, 
p. 151, a22-26)

> -------------------------------------------------------------------------- <

From: RG Shi
Time: Thu Oct 24 01:54:07 2013

Be Walsh 身見是與這個肉體上的眼耳鼻舌觸本身與外境所產生的取。如果身見也包
括心跟法,那就不應該名叫身見而已。

----------------------------

妳上面這句話有點語病,也應該是妳認知的關鍵:「取」被什麼知道的呢?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Thu Oct 24 08:38:37 2013

經文對於須陀洹的資格說明,ㄧ種是實作方式如斷身見等,ㄧ種是得須陀洹後的成果
形容,也就是四不壞淨。兩種得分清楚。想想當你得初果後,怎麼可能會對三寶懷疑
,怎麼可能還會有戒取,自然對三寶有不壞之淨信。

> -------------------------------------------------------------------------- <

From: Bowen Ke
Time: Thu Oct 24 09:24:21 2013

像是"身見"或是其他名相也好,這種常常出現在經中的專有名詞,都有蠻一致的定義
。如果直接用 望文生義 的方式去解釋,通常差異會非常大,也會扭曲了對整部經的
理解。

> -------------------------------------------------------------------------- <

From: RG Shi
Time: Thu Oct 24 11:00:52 2013

討論是一種方式,用來幫助彼此「增上」;如果只是單方面的接受,你也不管別人的
意見,那你來這裡是當老師的嗎?不如直接去開補習班就好了呀,我們講的都是廢話
,還討論個什麼呀!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Thu Oct 24 13:55:48 2013

Be Walsh:「語言,就是用人們當時通用的詞語來表達。我是這樣讀經的。」

如果仔細觀察語言的現象會發現,相對於佛法所要表達的內容而言,語言是非常粗糙
、不精確、充滿歧義的。但是佛法要在世間留傳,卻又不得不依賴語言。所以,佛法
常常使用兩種方法來修正語言不精確的種種問題。

第一種是透過譬喻的方式。例如:調琴、牧牛、馴馬、陶師、鐵匠...等等。譬喻的
目的一方面生動便於記憶,另一方面則是用來類比一些身心現象的細微概念。所以我
們在佛經中,可以找到非常多用譬喻來說法的例子。譬喻的使用,讓沒受過精密語言
邏輯訓練的人,也能掌握佛法所要傳達的概念。

第二種是透過精確定義的方式:佛經中重要的概念,如果在世間找不到相對應的詞彙
,通常都會透過精確的語言重新定義。例如「身見」就是一個例子,因為在佛陀成道
之前,在印度並沒有「斷身見」的概念,所以語言之中也就沒有相對於「身見」的概
念存在。透過詞彙的精確定義,語言才有可能傳遞佛法所要表達的訊息。

若能理解到語言的種種限制,應該會了解望文生義式的閱讀經文,誤解經文的機會是
很高的。

> -------------------------------------------------------------------------- <

From: 蔡伯峰
Time: Thu Oct 24 17:46:55 2013

唔..話說昨天禪修時 初定 然後把眼 耳 鼻 舌 身 意繞觀一圈...色 聲 味 觸 觸時
其實就著受 "我"知道有"受"..這個我從何而來...從意生執 而眼 耳 鼻 舌觸生受
...如同釋尊所說...沒有緣起..何來"我"...就這樣又觀意(心)....為何我會這樣知
道因緣起...因為這個"我"懂佛法....所以用佛法來觀"我"....之後又止...然後亮亮
的...然後就出定....然後就法喜充滿!........ 弟子禮敬 釋尊 感謝您的出世 讓我
有機會聲聞這麼尊貴的法 修了才會掃疑!.......末學用於禪修的二十三緣起~無明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信->悅->喜->輕安->樂
->定->如實智見->厭離->離貪->解脫->盡智 供養各位師兄 感謝你們的討論 讓我獲
益良多~

> -------------------------------------------------------------------------- <

From: 蔡伯峰
Time: Thu Oct 24 17:54:07 2013

關於斷身見 末學覺得應指 "精神" 可見於佛使尊者於 菩提樹的心木裡解釋 "精神" 
乃身心合一 有身沒意 有意沒身 這是一個正常人的條件 尊者有舉例 一個腦死的人 
怎麼叫他修斷身見 一個心理有病的人 怎麼叫他修斷身見 給各位師兄參考~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閱讀文章: 第 3976/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