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3929/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剛 標題: 三十七道品 - 「總覽」及「關聯性分析」 時間: Mon Jul 22 17:17:24 2013 這表格作得真不錯,阿哲很讚! 大家有想法的也可來討論一下。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s720x720/998062_563553790348848_1902989924_n.png?oh=604ea993afb1c924d3fa30e567ff5c2d&oe=5868709A LinkTitle: Timeline Photos LinkDescription: 三十七道品 - 「總覽」及「關聯性分析」。 http://buddhanote.blogspot.tw/2013/07/37.ways.html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buddhanote/photos/a.548888518482042.1073741824.448364111867817/563553790348848/?type=3 > -------------------------------------------------------------------------- < From: 邱大剛 Time: Mon Jul 22 23:50:05 2013 有在讀相關經文而可加以補充或修正的大德,可以到: https://www.facebook.com/buddhanote?hc_location=timeline 原圖下提出討論。我覺得這圖表很不錯,有教科書的等級了,因此大家多以經文幫忙 檢驗檢驗,以儘量確保內容 100% 嚴謹正確。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Fri Aug 02 06:28:02 2013 請問大家: 1. 阿含經中, 有哪一經說明了"三十七道品" = 四念住 + 四正勤 + 四神足 + 五根 + 五力 + 七覺支 + 八正道? 或是說, "三十七道品"這個名詞是後人的定義? 三十七 道品的定義是明載於哪一部經典呢? (根據<<三十七道品講義 - 佛陀教育基金會>>大 般若經第一會第四卷有提到三十七道品) (雜阿含75經有提到佛陀為聲聞說法的內容 包含: 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2. 四神足在阿含經中有定義嗎? 以上兩點初步設法 google 過, 但沒有找到答案, 希望大家給予指點. > -------------------------------------------------------------------------- < From: Heawen Chou Time: Fri Aug 02 11:26:17 2013 剛在增壹阿含有看到: 《增壹阿含經》卷3〈8 阿須倫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三十七品出現於世。云何三十七品 道?所謂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真行,便出現於世。云 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故,諸比丘!常當承事於佛,亦當 作是學。」(CBETA, T02, no. 125, p. 561, b19-24) > -------------------------------------------------------------------------- < From: 邱大剛 Time: Fri Aug 02 11:34:18 2013 就三十七道品的定義而言: 《雜阿含經》道品誦下包含「念處相應」、「正勤相應」、「如意足相?」、「根相 應」、「力相應」、「覺支相應」、「聖道分相應」、「安那般那念相應」、「(三 )學相應」,除了最後二個以外,前面所有的就是三十七道品,可以說是在《雜阿含 經》的目錄就大致看得出來三十七道品。不過這「目錄」是近代學者如印老等從南北 傳經論整理的,現存《雜阿含經》中本身的「目錄」標的卷次參差(南傳《相應部尼 柯耶》的「目錄」也都是後代整理過。)詳情可見: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6%9C%AC%E6%9B%B8%E4%B D%BF%E7%94%A8%E6%96%B9%E6%B3%95#雜阿含經_的相應教 《增壹阿含經》卷3〈8 阿須倫品〉:「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三十七品出現於世 。雲何三十七品道?所謂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真行, 便出現於世。雲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CBETA, T02, no. 125, p. 561, b19-23) 北傳其它經典則很多,例如:《大般涅槃經》卷1:「三十七道品法,所謂四念處、 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1]支、八聖道分,汝應修習精勤思惟,此法 能令到解脫處。」(CBETA, T01, no. 7, p. 193, a2-4) 《修行本起經》卷2〈5 出家品〉:「何謂三十七品?一為四意止,二為四意斷,三 為四神足,四為五根,五為五力,六為七覺意,七為八直行。周而復始,苦空非常, 無相無願。『」(CBETA, T03, no. 184, p. 470, b23-26) 就「四神足」而言,單看《雜阿含經》來說,「如意足相應」已佚失,同樣佚失的有 「念處相應」的後半段、「正勤相應」、「根相應」的前半段,不過大多數概念在其 他阿含中也有說明,北傳很多其他經典或多或少也有相關的內容,只是要自己拼湊比 較辛苦。南傳的「如意足相應」還在,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途逕。站上蔡老師以前認 為從實修來說南傳的「如意足相應」有修改為偏向國文化的嫌疑,不過我不知道這依 據為何,只能當八卦。原則上個人認為有參考總比沒參考好,「如意足相應」我會參 考南傳的對應經文。 > -------------------------------------------------------------------------- < From: 邱大剛 Time: Fri Aug 02 11:37:57 2013 如果只是「四如意足」的「定義」而不是內容詳解,則《雜阿含經》卷21:「如來、 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斷憂悲。何等為四?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是,聖弟子修欲定 斷行成就如意足,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斷愛,愛斷已,彼欲 亦息。修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 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CBETA, T02, no. 99, p. 147, b1-9) > -------------------------------------------------------------------------- < From: Heawen Chou Time: Fri Aug 02 11:38:05 2013 《雜阿含經》卷21:「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 滅苦惱、斷憂悲。何等為四?【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 就如意足】。」(CBETA, T02, no. 99, p. 147, b1-4) 上文有基本名詞,至於內容,懷疑是雜阿含不見的那二卷中。 > -------------------------------------------------------------------------- < From: 邱大剛 Time: Fri Aug 02 11:38:29 2013 呵呵,Heaven 和我有志一同。 > -------------------------------------------------------------------------- < From: Heawen Chou Time: Fri Aug 02 11:42:52 2013 大剛說的對,至少還有南傳可以參考。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3929/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