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3504/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剛) 看板: BudaDigest
標題: Re: 《雜阿含經》卷8第211經的廣說
時間: Mon May 16 23:52:51 2011

    謝謝 Heaven 詳細的解說討論,讓我對這三個版本的邏輯比較清楚了。
能有 Heaven 這樣用功且條理分明的人討論,真是福氣啦!

    我仔細再看了三個版本,還有疑義,因此繼續請教:

    照此解釋,三個版本中,佛陀都說了「眼滅…意滅」,相當於「六入處
滅」。阿難回答的,意義上只多一個字,成為「六入處滅【盡】」。

    南傳註解的意思是這是講涅槃,這是一種對此處經文的合理解釋。

    不過有疑義的地方是,為何眼滅乃至意滅就是無餘涅槃呢?佛陀在經中
蠻多地方有提到六入處滅,應該是在入定時就可以滅的,而不會說六入處滅
一定要進無餘涅槃?

    例如以下幾經都是「斷眼」的意思:

《雜阿含經》卷8:「云何一切欲法應當斷?謂眼是一切欲法應當斷,
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一
切欲法應當斷。」(CBETA, T02, no. 99, p. 55, b17-19)

《雜阿含經》卷13:「當斷欲,斷眼欲已,眼則已斷、已知,斷其根本,
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永不復生。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CBETA, T02, no. 99, p. 90, c20-23)


    以下大家蠻熟悉的「第一義空」的相關經文,更表示每一個剎那
的眼都是不同的,都滅了。不過若此經講的是不同層次的東西,我可
理解或許不見得適合和其餘經文擺在一起討論:

《雜阿含經》卷13:「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
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
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增壹阿含經》卷49〈51 非常品〉:「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
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皆由合會諸法
因緣。」(CBETA, T02, no. 125, p. 819, c14-17)


    至於色想、聲想等,入定應該就可以斷了,不少經文有說,例如:

《佛說聖法印經》卷1:「即時輒見除諸色想、聲想、香想,以故謂言
至於無想,故曰無欲,尚未得消自大憍慢,至於禪定清淨見也。」
(CBETA, T02, no. 103, p. 500, a22-24)


    因此若就未無餘涅槃前就可以斷六入處而言,阿難講說斷六入處
即無餘涅槃,好像怪怪的,與其他經中所說不一致?

    不過這的確是目前我所了解,唯一能將這三個版本文義都講通的
解釋。若是用我提出的「滅眼」vs「滅眼入處」的不同,也是有說不
通的地方,例如通常「眼」是跟「眼入處」同義的,而且在二個南傳
的漢譯本都講不通。只不過我設想一種可能性,是南傳在翻譯時譯者
是照註解講的意思來譯,因此「滅眼」vs「滅眼入處」文字上的不同
不見得有翻譯出來?若是照該註解來譯,就可能忽略了該註解所沒提
到的意義。

    Heaven 提的南傳註解的說法,我個人認為目前單就此經來看是
比較說得通,不過仍有疑義,所以提出討論討論。

謝謝!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教育板, 關懷教人成人的百年志業 (本站精華區完備歡迎參閱)         Education
閱讀文章: 第 3504/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