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3157/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Melon888 (melon)
標題: Re: [讀經班討論番外篇] 初果需不需要禪定力?
時間: 2010年 8月29日 23:16:21 星期日

> 「引經據典加長版」:

不好意思,因為小的希望自己所說的都能有依據,所以寫一寫不小心又是
一大篇,還請大家多多包涵!覺得太長的同學請直接跳過,只讀上文就可
以了  ^_^"

  =========================================================
  【初果的特色】
   四不壞淨、斷三結,能永不墮惡道、七次往返人天必證涅槃。
  =========================================================

首先可能得先提一下初果的特色,因為經典中有時不是直接說:「某人證
須陀洹」,而是以其他同等級的文字來說明,但只要掌握重點,就不容易
被文字所障,例如《增一、卷34、七日品40、5》([註1]在文末)。

主要請參考《雜阿含經》「不壞淨相應」,包括卷 30、31、41。


● 成就「四不壞淨」,即證初果須陀洹([註2])。

   [例]《雜阿含經》卷 41 第 1127 經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當知是須陀洹。何等為四?
   謂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當知
   是須陀洹。」   (CBETA, T02, no. 99, p. 298, c15-18)
   ------------------------------------------------------------
   [註2] 所以「四不壞淨」又稱「四須陀洹分」。(《雜阿含經》卷 41 
         第 1126 經)


● 成就「四不壞淨」其中之一,即證初果須陀洹。

   四不壞淨就是「四」種「不」為諸天、魔、人等等所毀「壞」的清
  「淨」信心,包括:

    1. 對佛的清淨信心(佛不壞淨)
    2. 對法的清淨信心(法不壞淨)
    3. 對僧的清淨信心(僧不壞淨)
    4. 聖戒成就(聖戒成就)

   [例 1]《雜阿含經》卷 19 第 506 經
   ------------------------------------------------------------
   時。有異比丘見世尊與尊者大目犍連及天帝釋語言善相述可已。語尊
   者大目犍連。如是。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中種種諸天來會此者。
   皆是宿命曾聞正法。得於佛不壞淨。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身壞
   命終。而來生此。

   時。有一天子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我亦成
   就於佛不壞淨。故來生此。

   復有天子言。我得法不壞淨。

   有言得僧不壞淨。有言聖戒成就。故來生此。如是諸天無量千數。於
   世尊前各自記說得須陀洹法。悉於佛前即沒不現。

   (CBETA,T02,n0099,p0134,b24-c06)
   ------------------------------------------------------------

   [例 2]《雜阿含經》卷 41 第 1135 經
   ------------------------------------------------------------
   「爾時,世尊告諸天子:「善哉!善哉!諸天子!汝等成就於佛不壞
   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時,天子從座起,整衣服,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成就
   於佛不壞淨,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天上。」

   一[ >天]子白佛言:「世尊!我於法不壞淨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
   終,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於僧不壞淨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
   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於聖戒成就,緣此功德,身壞命終,今生
   天上。」

   時,四十天子各於佛前自記說須陀洹果已,即沒不現。」

   (CBETA, T02, no. 99, p. 299, b18-29)
   ------------------------------------------------------------


● 五戒持的好([註3])、於佛法僧(三法)不生疑惑、於四聖諦([註4])
   如實知見,即自證自知須陀洹。得須陀洹,則不墮三惡道、七次往
   返人天就必證涅槃([註5])。

   [例]《雜阿含經》卷 30 第 845 經
   ------------------------------------------------------------
   「若於此五恐怖罪怨對休息、於三法決定離疑惑、於聖意如實知見,
   是聖弟子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惡趣盡,得須陀洹,不
   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CBETA, T02, no. 99, p. 216, a11-15)
   ------------------------------------------------------------

   [註3] 五恐怖就是違犯五戒所會造成的墮三惡道的恐怖。
         可見「聖戒成就」自然能「永不墮三惡道」。  

   [註4] 對照到下一經,本經中的「聖意」疑為「聖道」的誤植?
         下一經中的「聖道」,則指「八聖道」、「十二因緣」。

   [註5] 可見光是初果就不退轉了,相信 2-4 果應該更不會退轉才對。



● 斷三結:身見、戒取見、疑見,則成就須陀洹。

   [例]《雜阿含經》卷 34 第 947 經
   ------------------------------------------------------------
   「若多聞聖弟子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如實知,此苦滅聖諦
   如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彼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
   身見、戒取、疑,斷此三[4]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
   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CBETA, T02, no. 99, p. 242, b2-7)
   ------------------------------------------------------------



● 成就四不壞淨,自然「斷三結」。

     成就四不壞淨                             斷三結 
 --------------------------------------------------------
(對八正道、四聖諦、緣起如實知)==========> 斷「身見(=我見)」
聖戒成就,不執取其他和解脫無關的戒律 =====> 斷「戒禁取見」          
對佛、法、僧有 100 % 信心 ================> 斷「疑見」        
 --------------------------------------------------------




         ==============================
           【證初果而沒提禪定的記載】
         ==============================

● 在被母牛撞死的一剎那,從法眼淨而證得阿羅漢。

   [例]《雜阿含經》卷 12 第 302 經
   ------------------------------------------------------------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
   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
   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壽作優婆塞,證知我。」

   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
   清淨,顏色鮮白。

   爾時,世尊入城乞食。時,有眾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傳說:
   「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辭去不久,為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
   清淨,顏色鮮白。」諸比丘乞食已,還出,舉衣鉢,洗足,詣世尊所,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眾多比丘入城乞食,
   聞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律,辭去不久,為護犢牛所觸殺,於命終
   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世尊!彼生何趣?何處受生?彼何所得?」

   佛告諸比丘:「彼已見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已般涅槃,汝等
   當往供養其身。」

   爾時,世尊為阿支羅迦葉[6]受第一記。」

   (CBETA, T02, no. 99, p. 86, b3-23)
   ------------------------------------------------------------



● 剛剛聞法,當下就證得初果。

   試舉一例明明白白講「證得初果」的。(因為證得「法眼淨」是否就
   是證得初果比較難確定,所以先不提。)

   [例]《雜阿含經》卷 37 第 1031 經
   ------------------------------------------------------------
   「長者白尊者阿難:「我今何所恐怖?我始於王舍城寒林中丘塜間見
   世尊,即得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自從是來,家
   有錢財悉與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共。」

   尊者阿難言:「善哉!長者!汝自記說是須陀洹果。」

   (CBETA, T02, no. 99, p. 269, b27-c3)
   ------------------------------------------------------------

   而當時給孤獨長者證得初果須陀洹,經上是這樣記載的:

   [例]《雜阿含經》卷 22 第 592 經
   ------------------------------------------------------------
   「爾時,世尊將給孤獨長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繫念。爾時,
   世尊為其說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說:「諸法無常,宜布施福
   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

   給孤獨長者聞法、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疑惑,不由他信,
   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即從座起,正衣服,為佛作禮,
   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從今日盡其
   壽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

   (CBETA, T02, no. 99, p. 158, b2-11)
   ------------------------------------------------------------



● 只要對三毒、十善如實知,即可證初果。

   [例]《雜阿含經》卷 34 第 964 經
   ------------------------------------------------------------
   佛告婆蹉:「我今當為汝略說善、不善法。諦聽。善思。婆蹉!貪欲
   者是不善法,調伏貪欲是則善法;瞋恚、愚癡是不善法,調伏恚、癡
   是則善法。殺生者是不善法,離殺生者是則善法;偷盜、邪婬、妄語、
   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是不善法,不盜,乃至正見是則善
   法,是為,婆蹉!我今已說三種善法、三種不善法。如是,聖弟子於
   三種善法、三種不善法如實知,十種不善法、十種善法如實知者,則
   於貪欲無餘滅盡,瞋恚、愚癡無餘滅盡者,則[9]於一切有漏滅盡,
   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
   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CBETA, T02, no. 99, p. 246, b24-c8)

   (略)

   「婆蹉白佛:「復置優婆塞,頗有一優婆夷受習五欲,於此法、律得
   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夷在於居家,
   畜養男女,服習五欲,華香嚴飾,於此法、律三結盡,得須陀洹,不
   墮惡趣[1]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CBETA, T02, no. 99, p. 247, a2-8)
   ------------------------------------------------------------




         ==============================
           【如何證初果1:四預流支】
         ==============================

● 以下方法好像都沒有特別說需要禪定 :P


   [例 1]《雜阿含經》卷 41 第 1125 經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
   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CBETA, T02, no. 99, p. 298, c5-7)
   ------------------------------------------------------------


   [例 2]《雜阿含經》卷 30 第 843 經([註6])
   ------------------------------------------------------------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謂[10]流者。何等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流者,謂八聖道。」

   復問舍利弗:「謂[11]入流分。何等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為四?謂親近[12]善男
   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復問舍利弗:「[13]入流者成就幾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為四?謂於佛不壞淨、於
   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
   近善[14]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謂
   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CBETA, T02, no. 99, p. 215, b15-c1)
   ------------------------------------------------------------

   [註6] 入流分 vs 須陀洹分

    ◎ 四入流分 = 四預流支
         = 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 四須陀洹分 = 四不壞淨
           = 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
           【如何證初果2:知道以下 16 件事】
         =====================================

● 經文主旨是如何成就「法不壞淨」。以下任何一種都能成就「法不壞淨」。

   [例]《中阿含經》卷 7〈29 舍梨子相應品 大拘絺羅經第9〉
   ------------------------------------------------------------
   [0461b29] 尊者舍梨子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
   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

   摩訶拘絺羅尊者回答:

   01.知不善 (身、口、意不善行,即三惡行)、不善根(貪、瞋、癡)。

   02.知  善 (身、口、意  善行,即三妙行)、善根(不貪、不瞋、不癡)。

   03.知「食」的苦:有「四食」:摶食、觸食、意思食、識食。
                集:因「愛」便有「食」。
                滅:  「愛」滅則「食」滅。
                道:八聖道。

   04.知「漏」的苦: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集:因「無明」便有「漏」。
                滅:  「無明」滅則「漏」滅。
                道:八聖道。

   05.知「苦」的苦: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
                                求不得、略五盛陰。
                集:因「老死」便有「苦」。
                滅:  「老死」滅則「苦」滅。
                道:八聖道。

   06.知「老死」的苦:老:機能衰退、外表變醜。死:壽盡散滅。
                  集:因「生」便有「老死」。
                  滅:  「生」滅則「老死」滅。
                  道:八聖道。

   07.知「生」的苦:出生,而有了五陰。
                集:因「有」便有「生」。
                滅:  「有」滅則「生」滅。
                道:八聖道。

   08.知「有」的苦: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集:因「受」便有「有」。
                滅:  「受」滅則「有」滅。
                道:八聖道。

   09.知「取」(受)的苦:有「四取」:欲取、戒取、見取、我取。
                    集:因「愛」便有「取」。
                    滅:  「愛」滅則「取」滅。
                    道:八聖道。

   10.知「愛」的苦:有「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集:因「受」便有「愛」。
                滅:  「受」滅則「愛」滅。
                道:八聖道。

   11.知「受」(覺)的苦: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集:因「觸」便有「受」。
                    滅:  「觸」滅則「受」滅。
                    道:八聖道。

   12.知「觸」(更樂)的苦:有「三觸」: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
                      集:因「六處」便有「觸」。
                      滅:  「六處」滅則「觸」滅。
                      道:八聖道。

   13.知「六處」的苦:有「六處」:眼、耳、鼻、舌、身、意。
                  集:因「名色」便有「六處」。
                  滅:  「名色」滅則「六處」滅。
                  道:八聖道。

   14.知「名色」的苦:名:受、想、行、識。色:四大及四大造色。
                  集:因「識」便有「名色」。
                  滅:  「識」滅則「名色」滅。
                  道:八聖道。

   15. 知「識」的苦:有「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集:因「行」便有「識」。
                 滅:  「行」滅則「識」滅。
                 道:八聖道。

   16. 知「行」的苦:有「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集:因「無明」便有「行」。
                 滅:  「無明」滅則「行」滅。
                 道:八聖道。


以上,也請各位學長不吝補充指教,謝謝!<(_ _)>

=======================================================
 [註1]

《增壹阿含經》卷34〈40 七日品〉5:

「世尊告曰。於彼命終當生三十三天。展轉生[*]豔天.兜術天.化自在
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還來生。乃至四天王中。是謂。阿難。毘羅
先比丘七[5]變周旋天人之中。最後得人身。出家學道。當盡苦際。所以
然者。斯於如來有信心故。」(CBETA, T02, no. 125, p. 740, a12-17)


我個人的解讀是:

由於毘羅先長者對如來很有信心(成就「佛不壞淨」?),所以很放心的
拖到命終前一天才出家,並「七變周旋天人」:在天上、人間「加起來」
共 7 次受生之後,在人間證得阿羅漢。(符合初果的特徵?)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葉。
         昨天掃,今天掃,明天掃,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19.71.39.56
閱讀文章: 第 3157/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