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2639/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belleyyc (烏龜健走^^) 標題: [補充及心得分享] 《雜阿含》卷48,1267-1268經 時間: 2009年 5月14日 20:48:38 星期四 先感謝melon的整理與導讀,以及讀經班同學們的分享! [補充] 根據漢語大詞典, 1267經【駛流】 1.急流,湍急的水流。 《百喻經•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至洄洑駛流之中,唱言當如是捉如是正, 船盤巡旋轉,不能前進。” 南朝 梁 庾肩吾 《舟中寒望》詩:“日暮敞鳧舟,曾冰合駛流。” 2.疾速漂流。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事感》:“如河水色渾,駛流大木與纖芥,頃而千里矣。” 註:第一個解釋所提供的第一個例句可用以區別「洄洑」(也就是之前《雜阿含》卷 47,1248經的「洄澓」)與「駛流」:前者應該是漩渦,後者是急流;也就是前者出 現在後者之中(急流中,有無數個漩渦;範圍大小的差異),或碰到其中一者(碰到 漩渦,可能不見得是急流才會有)。 [個人讀經心得] 1268經:「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感謝諸位同學提供了多個版本的解釋,個人也分享自己的,提供同學參考。 個人贊成巫同學說的,「解脫」,在阿羅漢、獨覺,以及佛陀,應該是一樣的, 只是展現出來的形式(或者應該說依願力)而有所不同。也就是,就個人來說, 這三種身份都是已達到解脫的境界,只是表現出來的方式,(1)依願力,所影響 的眾生範圍的差異,或(2)從一般其他(未解脫)眾生來看,這三者是有差別。 其次,也提出一個問題供同學們思考:未達阿羅漢境界,可以算已經解脫嗎? 就所讀得來的經典,初果應該還稱不上解脫(只是不墮三惡趣)...也許, 同學們可以幫忙找找經典中,世尊是否用過「解脫」一詞來描述過初果? 接著想到的問題是:「七往人天」後就解脫了嗎?有否可能只是不會投生到 娑婆世界,而去了其他佛土啊?想到在<<大般若經>>看過其他佛土的許多修行 者(有各種身份)... 至於「決定解脫」,我個人把「決定」當動詞,也就是「決定【要】解脫」, 而非把「決定解脫」當成一名詞。自己想到的是《雜阿含》卷43,1177經的譬喻: a. 決心/定解脫 譬如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在於闇處。眾多罪人在於河中隨流[18]漂沒。 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厭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緣 在此灰河。南岸極熱。又多利刺。在闇冥處隨流漂沒。我當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 而開始「精勤修學」,接著就會「漸見小明」...一路到成為「自恣坐臥者。謂如來. 應.等正覺」(也就是所謂的「極廣解脫」)。 這兩經如果對照讀,自己感覺還蠻清楚的,唯一可以很明確標示出差異的是「決心」 解脫這「起始點」(逆流),其餘學地階段(逆流的過程 或 渡岸的過程)到解脫 (度彼岸),應該就是類似這比喻。 第三個理由是因為雖「證阿羅漢」後的境界是無記,不過,阿羅漢可能以某種機制, 再邁向佛果,也就是迴心阿羅漢(是這個名稱嗎?在站上看過,有點忘記了...)。 加上,這一經天子問的「比丘」似乎不是稱呼世尊(可對比1267經,還有之前天子對 世尊的稱呼)與之前有些經,天子來問世尊的問題類似,問的是「一般如法修行者」 (比丘為四眾弟子的代表)的程度或境界,世尊以自己為典範回答,是否也暗示了(1) 「如法修行者」應該走的方向,或(2)如法修行者必走的道路?(這是依上面解脫而 衍生出來的想法) 個人心得,僅供參考。也歡迎各位學長、同學不吝指教。 再次感謝!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61.228.24.36 |
閱讀文章: 第 2639/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