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208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Digest
標題: Re: [正思維]與[內正思維]
時間: Sun Aug 24 03:35:00 2008

※ 引述《belleyyc (烏龜慢走)》之銘言:
>   這點也是我正想與學長討論的地方,如果我有理解錯誤還請學長不吝指正。
>   我想提出學長與我思考上的差異。
>   若將八正道對比預流支,
>   學長提出的是:
>    預流支: 親近善男子   聽聞正法    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    八正道:  -------------------     正思惟      實踐正確的八正道
>   我當時所想的:
>   預流支: 親近善男子   聽聞正法    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   八正道: [ 正 思 惟--> 正見  ]    [正志、正語、正業、正念....]
>   也就是學長似乎將八正道的實踐放在法次法向的部份(如果理解有誤,還請
>   指正);我則將親近善男子與聽聞正法對比 [正思惟 -->建立正見];其餘的
>   則是實踐的方法,放在法次法向。
>   為什麼會這麼想?因為這些請法的比丘們從一開始就相信佛陀是善知識,
>   認定他說的法是正法,因此聽聞後就會付諸實踐,而非處在不確定世尊是否
>   為善知識。(這裡,我也想到貼近我們的例子,譬如,有的人一開始就相信
>   某套真理,問他為什麼信,他其實是提不出個所以然,就是相信,然後就依
>   循教法實踐;這也可以說明我個人認為佛法不只是宗教,也包括其它許多宗
>   教的教法。)

我覺得把內正思惟認為包含「正念」會有點太快了。

「正念」幾乎可算是在三十七助道品中倒數第二個,是非常後面的階段。
若內正思惟是佛弟子聽法之後,獨自在靜處專精思惟,怎麼會包含正念?

先來看正念,參考經中的說法:

「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

我覺得重點在「不妄、不虛」。「念」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世尊舉例有
「念、隨念、重念、憶念」,這些大家都有經歷過,但要做到這些念念都能
「不妄、不虛」,那才符合「正念」的標準。

我簡單說一下我理解的次第:

過去佛弟子親近佛陀,聽聞佛陀開示正法。這其實和我們現在有緣閱讀藏經,
聽聞佛陀正法是差不多的。我們甚至比過去無暇親近佛陀的居士還知道更多。
若說這樣就算正見,似乎還有點距離,這樣大概算是知道正見有哪些而已。
若沒有思惟、消化、吸收,若沒有讓正見取代邪見,
我們只能算是知道正見,不算具足正見。
甚至大部份的時間,我們都是依「邪見」或「我見」在過日子。

所以內正思惟或是卷二十八的正思惟,就是在了解佛法的法義、修行的原理及次第,
知道了這些,才能如法修行,也就是進入「法次法向」的階段。

這階段則是四正勤、四念處、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
-- 有人說這些算是修道位(預流)。
直到「正見」出現,才像是見到了日出,才有後面的八正道
-- 有人說這是見道位(入流)。

若要談正念具足,那是很難。但若要說練習正念,又是隨時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覺得卷二八的正思惟與內正思惟,應該不是可以很容易用有沒有「正念」
來區分的。

   heaven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問題就是大家的問題!                         BudaHelp
閱讀文章: 第 2082/513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