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文件的舊版了喔!


Satipatthana Shi:

圖表中南傳對應經文多取自莊春江的譯文,莊春江在巴利譯典上的貢獻眾所周知,但是另創新詞的譯法,是有爭議的。

例如古譯「輕安覺支」巴利passaddhi,他新譯為「寧靜覺支」,並註解說:「南傳作「寧靜覺支」(passaddhisambojjhaṅgo,另譯為「輕安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寧靜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tranquillity)。」

古譯「捨覺支」巴利upekkhā,他新譯為「平靜覺支」,並註解說:「南傳作「平靜覺支」(upekkhāsambojjhaṅgo,另譯為「捨等覺分」),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平靜的開化要素」(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equanimity)。

1. 一般人讀到新譯「寧靜覺支」、「平靜覺支」難以察覺其中的差異,但讀到古譯「輕安覺支」、「捨覺支」明顯得知二者不同。

2. 巴利passaddhi有除去身心麁重,能令身心適悅的意思,古譯「輕安」二字較新譯「寧靜」更為傳神貼切。而巴利upekkhā不僅有平靜之意,更有身心平衡的意思,「捨」較「平靜」更帶有身心平等、平衡之意。

3.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the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tranquillity,我個人的中譯就是輕安覺支,也就是enlightenment = 覺,factor = 支,tranquillity = 輕安。但是莊春江中譯為「寧靜的開化要素」,也就是enlightenment = 開化,factor = 要素,tranquillity = 寧靜,他的翻譯令我不知所云。

結論:個人建議圖表中南傳對應經典的譯詞,請採用《阿含經》的古譯,捨棄莊春江的新譯。個人覺得古譯意思明白較易理解。(巴利passaddhi《阿含經》的古譯是猗息,玄奘大師的古譯是輕安,輕安較猗息好懂多了。)

David Chiou:

感謝的指點,已改採「有身體的輕安、有心理的輕安」,「對於自身內之法的捨、對於外部之法的捨」,如有其他遺漏的地方,也還請多多指教喔。

 
agama/研討_猗覺支_捨覺支的新譯.1542450088.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8/11/17 18:2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862468719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