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2019/04/17 12:27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2022/10/29 16:48 目前版本
行 6: 行 6:
=====[導讀:覺支相應 (2/2)]===== =====[導讀:覺支相應 (2/2)]=====
-「七覺支」是覺悟的七個要素,因此要覺悟必須具備七覺支。以下的各經對七覺支作進一步分析,並解說培育七覺支的方法,是對實修相當重要的經文。+「七覺支」是覺悟的七個要素,因此要覺悟必須具備七覺支。以下的各經對七覺支作進一步分析,並解說培養七覺支的方法,是對實修相當重要的經文。
《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六第704~711經和本卷,是解說七覺支的相關經文。 《雜阿含經》「覺支相應」的內容為卷二十六第704~711經和本卷,是解說七覺支的相關經文。
行 41: 行 41:
佛陀則表示眾生缺乏智慧是有原因的,例如五蓋;眾生有智慧也是有原因的,例如七覺支,詳見第711經。 佛陀則表示眾生缺乏智慧是有原因的,例如五蓋;眾生有智慧也是有原因的,例如七覺支,詳見第711經。
-想要獲得智慧,可以多去除五蓋、培育七覺支。+想要獲得智慧,可以多去除五蓋、培養七覺支。
=====(七一三)@@[0191a17]@@===== =====(七一三)@@[0191a17]@@=====
行 51: 行 51:
@[0191a18]@時,有-[1]-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眾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時未至,我等且[[過]]-[]-諸外道精舍。」 @[0191a18]@時,有-[1]-眾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眾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時未至,我等且[[過]]-[]-諸外道精舍。」
-@[0191a21]@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共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已,諸外道問比丘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斷[[五蓋]]覆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轉趣]]涅槃,住四念處,修[[七覺意]]-[]-。我等亦復-[2]-為諸弟子說斷五蓋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處,修七覺分。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俱能說法。」+@[0191a21]@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共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已,諸外道問比丘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斷[[五蓋]]:覆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轉趣]]涅槃,住四念處,修[[七覺意]]-[]-。我等亦復-[2]-為諸弟子說斷五蓋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處,修七覺分。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俱能說法。」
@[0191a28]@時,眾多比丘聞外道所說,心不喜悅,反呵罵,從座起去。入舍衛城,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諸外道所說,具白世尊。 @[0191a28]@時,眾多比丘聞外道所說,心不喜悅,反呵罵,從座起去。入舍衛城,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諸外道所說,具白世尊。
行 94: 行 94:
[] 七覺意:即「七覺支」。 [] 七覺意:即「七覺支」。
-[] 舉:收拾。+[] 舉:拿起。「舉衣鉢」在這裡指收拾衣鉢。
[] 呰:毀謗。 [] 呰:毀謗。
行 116: 行 116:
[] 擇善法、擇不善法:揀擇、辨別善法(而修);揀擇、辨別不善法(而遠離)。 [] 擇善法、擇不善法:揀擇、辨別善法(而修);揀擇、辨別不善法(而遠離)。
-[] 喜處:造成喜心的所在。例如因為精進修行契合於佛法,離於世俗的心念而產生喜悅(,即知道以後精進修行契合於佛法、離於世俗的心念,即能重現喜悅)。+[] 喜處:造成喜心的所在。例如因為精進修行離於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歡喜(,即知道以後精進修行離於世俗的心念,即能重現歡喜)。
[] 定相:入定的相。例如初禪有覺、觀、喜、樂、一心等五禪支(,觀察到這五禪支,而可知是初禪)。 [] 定相:入定的相。例如初禪有覺、觀、喜、樂、一心等五禪支(,觀察到這五禪支,而可知是初禪)。
行 130: 行 130:
外道自稱如同佛陀教弟子斷五蓋、修七覺支,因此他們跟佛陀一樣。比丘們聽了不知如何辯解,而請示佛陀。 外道自稱如同佛陀教弟子斷五蓋、修七覺支,因此他們跟佛陀一樣。比丘們聽了不知如何辯解,而請示佛陀。
-佛陀建議可反問外道:五蓋可分成哪十種?七覺支可分成哪十四種?藉由追問,可得知外道是不是真得懂這些名詞?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或親身的體驗來解說?外道回答不了的話,代表只是鸚鵡學舌,而不是真得瞭解。+佛陀建議可反問外道:五蓋可分成哪十種?七覺支可分成哪十四種?藉由追問,可得知外道是不是真得懂這些名詞?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或親身的體驗來解說?外道回答不了的話,代表只是鸚鵡學舌,而不是真的瞭解。
直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喜歡賣弄佛教的名相以顯示自己不俗,實際上卻不懂這些名詞的真正內涵,也不能用白話讓聽眾理解這些名相的正確意義。 直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喜歡賣弄佛教的名相以顯示自己不俗,實際上卻不懂這些名詞的真正內涵,也不能用白話讓聽眾理解這些名相的正確意義。
行 183: 行 183:
@[0191c16]@時,有眾多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有諸外道出家作如是說者,當復問言:『若心[[微劣]]-[]-[[猶豫]]-[]-者,爾時應修何等覺分?何等為非修時?若復[[掉-[1]-心]]-[]-者、掉[*]心猶豫者,爾時復修何等覺分?何等為非時?』如是問者,彼諸外道心則駭散,說諸異法,心生忿恚、憍慢、毀呰、嫌恨、不忍,或默然低頭,失辯潛思。所以者何?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聞我所說歡喜[[隨喜]]-[]-者,唯除如來及聲聞眾於此聞者。 @[0191c16]@時,有眾多比丘……如上說。差別者:「有諸外道出家作如是說者,當復問言:『若心[[微劣]]-[]-[[猶豫]]-[]-者,爾時應修何等覺分?何等為非修時?若復[[掉-[1]-心]]-[]-者、掉[*]心猶豫者,爾時復修何等覺分?何等為非時?』如是問者,彼諸外道心則駭散,說諸異法,心生忿恚、憍慢、毀呰、嫌恨、不忍,或默然低頭,失辯潛思。所以者何?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聞我所說歡喜[[隨喜]]-[]-者,唯除如來及聲聞眾於此聞者。
-@[0191c25]@「諸比丘!-{心微劣猶豫不宜修猗定捨}--<若爾時其心微劣、其心猶豫者,不應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2]-、微劣猶豫,以此諸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3]-,增以[[燋-[4]-炭]]-[]-。云何?比丘!非為增炭令火滅耶?」+@[0191c25]@「諸比丘!-{心微劣猶豫不宜修猗、定、捨}--<若爾時其心微劣、其心猶豫者,不應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2]-、微劣猶豫,以此諸法增其微劣故。>-譬如小火,欲令其燃-[3]-,增以[[燋-[4]-炭]]-[]-。云何?比丘!非為增炭令火滅耶?」
@[0192a01]@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192a01]@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192a01]@「如是,比丘!微劣猶豫,若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者,此則非時,-<增懈怠故。>--{起掉心猶豫不應修擇法精進喜}--<若掉[*]心起,若掉[*]心猶豫,爾時不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所以者何?掉[*]-[5]-心起、掉[*]心-[6]-猶豫,以此諸法能令其增。譬如熾火,欲令其滅,[[足其乾薪]]-[]-,於意云何?豈不令火增熾燃耶?」+@[0192a01]@「如是,比丘!微劣猶豫,若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者,此則非時,-<增懈怠故。>--{起掉心猶豫不應修擇法、精進、喜}--<若掉[*]心起,若掉[*]心猶豫,爾時不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所以者何?掉[*]-[5]-心起、掉[*]心-[6]-猶豫,以此諸法能令其增。>-譬如熾火,欲令其滅,[[足其乾薪]]-[]-,於意云何?豈不令火增熾燃耶?」
@[0192a07]@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192a07]@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192a08]@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猶豫,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增其掉心。>-諸比丘!-{心微劣猶豫應修擇法精進喜}--<若微劣心生、微劣猶豫,是時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猶豫,以此-[7]-諸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乾薪。云何?比丘!此火寧熾燃不?」+@[0192a08]@佛告比丘:「如是掉[*]心生、掉心[*]猶豫,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增其掉心。>-諸比丘!-{心微劣猶豫應修擇法、精進、喜}--<若微劣心生、微劣猶豫,是時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猶豫,以此-[7]-諸法示、教、照、喜。>-譬如小火,欲令其燃,足其乾薪。云何?比丘!此火寧熾燃不?」
@[0192a14]@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192a14]@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192a14]@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猶豫,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示、教、照、喜。-{起掉心猶豫宜修猗定捨}--<若掉[*]心生、掉[*]心猶豫,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猶豫,此等諸法能令內住[[一心]]-[]-攝持。>-譬如燃火,欲令其滅,足其燋[*]炭,彼火則滅。如是,比丘!掉[*]心猶豫,修擇法覺分、精進、喜,則非時,修猗、定、捨覺分-[8]-,自此則是-[9]-時,此等諸法內住一心攝持。+@[0192a14]@佛告比丘:「如是微劣心生、微劣猶豫,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示、教、照、喜。-{起掉心猶豫宜修猗、定、捨}--<若掉[*]心生、掉[*]心猶豫,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掉[*]心生、掉[*]心猶豫,此等諸法能令內住[[一心]]-[]-攝持。>-譬如燃火,欲令其滅,足其燋[*]炭,彼火則滅。如是,比丘!掉[*]心猶豫,修擇法覺分、精進、喜,則非時,修猗、定、捨覺分-[8]-,自此則是-[9]-時,此等諸法內住一心攝持。
@[0192a22]@「-<念覺分者,一切兼助。>-」 @[0192a22]@「-<念覺分者,一切兼助。>-」
行 235: 行 235:
[] 足其乾薪:添加易燃的乾柴。 [] 足其乾薪:添加易燃的乾柴。
-[] 一心:心專注於於一境而不散亂,是「定」的別名之一。又譯為「心一境性」。+[] 一心:專注、純一的心。是「定」的別名之一,又譯為「心一境性」。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245: 行 245:
  *本經重點列表如下:   *本經重點列表如下:
-^ 覺支 ^  心微劣時修  ^  掉心時修  ^ +^ 七覺支 ^  心微劣時修  ^  掉心時修  ^ 
-^ 念覺支 |  〇  |  〇  | +| 念覺支 |  〇  |  〇  | 
-^ 擇法覺支 |  〇  |  X  | +| 擇法覺支 |  〇  |  X  | 
-^ 精進覺支 |  〇  |  X  | +| 精進覺支 |  〇  |  X  | 
-^ 喜覺支 |  〇  |  X  | +| 喜覺支 |  〇  |  X  | 
-^ 猗覺支 |  X  |  〇  | +| 猗覺支 |  X  |  〇  | 
-^ 定覺支 |  X  |  〇  | +| 定覺支 |  X  |  〇  | 
-^ 捨覺支 |  X  |  〇  |+| 捨覺支 |  X  |  〇  |
\\ \\
-  *本經教導我們在心浮動散亂時,不宜用會讓心興奮高昂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澱心緒的方法;在心萎靡不振時,要用能讓心興奮高昂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澱心緒的方法。例如修定當無論如何都很昏沉時,要用能提神醒腦的方法作個改變,而不是繼續修定而更加昏沉。+  *本經教導我們在心浮動散亂時,不宜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在心萎靡不振時,要用能振奮心情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澱心情的方法。例如修定,當無論如何都很昏沉時,要用能提神醒腦的方法作個改變,而不是繼續修定而更加昏沉。
  *《雜阿含經》卷九第254經:「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CBETA, T02, no. 99, p. 62, c16-18) 也符合本經所說的原理。   *《雜阿含經》卷九第254經:「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CBETA, T02, no. 99, p. 62, c16-18) 也符合本經所說的原理。
行 303: 行 303:
@[0192c12]@「-<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9]-]]-[]-思惟>-,未生掉悔蓋不起,已生掉悔蓋令滅,是名掉悔蓋不食。 @[0192c12]@「-<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9]-]]-[]-思惟>-,未生掉悔蓋不起,已生掉悔蓋令滅,是名掉悔蓋不食。
-@[0192c14]@「-<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 >-,未生疑蓋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譬如身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0192c14]@「-<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未生疑蓋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 
 + 
 +@[0192c14]@「譬如身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
@[0192c18]@「-{七覺支的滋養物}--<何等為念覺分食?謂四念處思惟已>-,未生念覺分令起,已生念覺分轉生令增廣,是名念覺分食。 @[0192c18]@「-{七覺支的滋養物}--<何等為念覺分食?謂四念處思惟已>-,未生念覺分令起,已生念覺分轉生令增廣,是名念覺分食。
行 329: 行 331:
[3] 宋、元、明三本無「謂」字。 [3] 宋、元、明三本無「謂」字。
-[4] 「非不食。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長養,非不食。何等為念覺分不食?謂四念處不思惟,未起念覺分不起,已起念覺分令退,是名念覺分不食。何等為擇法覺分不食?謂於善法撰擇,於不善」,聖本作「非食何等為食覺分不食謂四食處不思惟未起食覺分不起已起食能覺令退是名食覺分不食於蓋法撰擇於不蓋」。+[4] 「非不食。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長養,非不食。何等為念覺分不食?謂四念處不思惟,未起念覺分不起,已起念覺分令退,是名念覺分不食。何等為擇法覺分不食?謂於善法撰擇,於不善」,聖本作「非食。何等為食覺分不食?謂四食處不思惟,未起食覺分不起,已起食能覺令退,是名食覺分不食。於蓋法撰擇,於不蓋」。
[5]「食」,聖本作「退」。 [5]「食」,聖本作「退」。
行 353: 行 355:
[] 觸相: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而感受到的相,例如眼睛看外境而見到的影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淨相」,指令人喜愛的影像。 [] 觸相: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而感受到的相,例如眼睛看外境而見到的影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淨相」,指令人喜愛的影像。
-[] 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 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 障礙相:阻礙的相;違逆、不順心的境界。 [] 障礙相:阻礙的相;違逆、不順心的境界。
行 365: 行 367:
[] 多食:吃太多。 [] 多食:吃太多。
-[] 親屬覺:想念親屬。此處的「覺」即「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又譯為「親里覺」。+[] 親屬覺:思念親屬。「覺」在這裡指念頭,也是「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把心投向目標。禪定時心投向專注的目標,日常生活裡心則投向各種不同的目標。又譯為「親里覺」。
-[] 人眾覺:想念民眾、國事。又譯為「國土人民覺」。+[] 人眾覺:思念民眾、國事。又譯為「國土人民覺」。
-[] 天覺:想念升天。又譯為「生天覺」、「不死覺」。+[] 天覺:思念升天。又譯為「生天覺」、「不死覺」。
-[] 本所經娛樂覺:想念過去愉快的事。+[] 本所經娛樂覺:思念過去愉快的事。
-[] 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前面這四種覺是)自己想念或他人引發的想念。+[] 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前面這四種覺是)自己思念或他人引發的思念。
[] 猶豫:懷疑;不確定。 [] 猶豫:懷疑;不確定。
-[] 喜處法:造成喜心的所在、方法。例如因為精進修行契合於佛法,離於世俗的心念而產生喜悅。+[] 喜處法:造成喜心的所在、方法。例如因為精進修行離於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歡喜。
-[] 斷界、無欲界、滅界:三個層次的解脫境界,其中「斷界」指斷身見、戒禁取見、疑結等煩惱的境界,「無欲界」指斷除愛欲的境界,「滅界」指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滅盡的境界,也是滅盡定(滅了六識及其緣生的受、想、行的定)所緣的境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捨覺支處之法」,即造成捨覺支的所在、方法。+[] 斷界、無欲界、滅界:三個層次的解脫境界,其中「斷界」指斷身見、戒禁取見、疑結等煩惱的境界,「無欲界」指斷除愛欲的境界,「滅界」指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滅盡的境界,參見卷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六四|第464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捨覺支處之法」,即造成捨覺支的所在、方法。
[] 不淨觀:觀察身體是由皮膚、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頭組成的,而得知美麗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實是不淨的。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 [] 不淨觀:觀察身體是由皮膚、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頭組成的,而得知美麗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實是不淨的。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
行 387: 行 389:
[] 明照:能令人歡喜的光明、清淨相(例如光明想、念佛的功德等),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 [] 明照:能令人歡喜的光明、清淨相(例如光明想、念佛的功德等),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
-[] 寂止:寂靜安定。+[] 寂止:寂靜安定。按:「寂止思惟」不見得指某特定的方法,而是指任何能讓心念寂靜安定的思惟或方法,例如放鬆身心或各種修止的方便。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396: 行 39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本經取食物能滋養身體的比喻,來分析五蓋、七覺支分別由什麼滋養,而可從這些原因下手以調伏五蓋、培育七覺支。表格整理如下:+本經取食物能滋養身體的比喻,來分析五蓋、七覺支分別由什麼滋養,而可從這些原因下手以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表格整理如下:
^  五蓋  ^  以何不正思惟為食(生活中的例子)  ^  於何思惟為不食  ^ ^  五蓋  ^  以何不正思惟為食(生活中的例子)  ^  於何思惟為不食  ^
行 408: 行 410:
-^  七覺支  ^  以何思惟為食  ^  於何不思惟為不食 ^+^  七覺支  ^  以何思惟為食  ^  於何__不__思惟為不食 ^
| 念覺支 | 四念處 | 四念處 | | 念覺支 | 四念處 | 四念處 |
| 擇法覺支 | 擇善法、擇不善法 | 擇善法、擇不善法 | | 擇法覺支 | 擇善法、擇不善法 | 擇善法、擇不善法 |
行 418: 行 420:
\\ \\
-相當的南傳經文解說略有不同,如下表所示+相當的南傳經文解說略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  五蓋  ^  以何不如理作意為食  ^  於何如理作意為離食  ^ ^  五蓋  ^  以何不如理作意為食  ^  於何如理作意為離食  ^
行 433: 行 435:
| 精進覺支 | 發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發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 精進覺支 | 發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發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 喜覺支 | 喜覺支處之法 | 喜覺支處之法 | | 喜覺支 | 喜覺支處之法 | 喜覺支處之法 |
-| 猗覺支 | 身體的寧靜、心的寧靜 | 身體的寧靜、心的寧靜 |+| 猗覺支 | 身體的輕安、心的輕安 | 身體的輕安、心的輕安 |
| 定覺支 | 止相、不混亂相 | 止相、不混亂相 | | 定覺支 | 止相、不混亂相 | 止相、不混亂相 |
-| 捨覺支 | 平靜覺支處之法 | 平靜覺支處之法 |+| 捨覺支 | 捨覺支處之法 | 捨覺支處之法 |
\\ \\
南傳巴利義注中參考此經的南傳經文([[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361.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覺支相應46〉第51經食經]]) 高達23次,總計1208個連結、連到652段文字,可見此經被後世所引用的頻繁程度以及其實用性。 南傳巴利義注中參考此經的南傳經文([[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361.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覺支相應46〉第51經食經]]) 高達23次,總計1208個連結、連到652段文字,可見此經被後世所引用的頻繁程度以及其實用性。
 +
 +在實修上來說,初學者打坐通常都會被五蓋困擾,仔細思考本經的內容,即可找到對治的方法。由於每個人各五蓋的輕重程度不一,因此一定要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反省、分析,而能突破自己修行的瓶頸,進而生起七覺支,更上一層樓。
行 512: 行 516:
====[註解]==== ====[註解]====
-[] 外法:在外的事物。+[] 外法:外境的諸法;在外的事物。
[] 惡知識、惡伴黨:壞朋友、壞夥伴。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 [] 惡知識、惡伴黨:壞朋友、壞夥伴。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
行 560: 行 564:
@[0193b28]@如是我聞: @[0193b28]@如是我聞:
-@[0193b28]@一時,佛住[[巴連弗邑]]。爾時,尊者[[優波摩]]-[]--[1]-、尊者阿提目多住巴連弗邑[[鷄林精舍]]。+@[0193b28]@一時,佛住[[巴連弗邑]]。爾時,尊者[[優波摩]]-[1]--[]-、尊者阿提目多住巴連弗邑[[鷄林精舍]]。
-@[0193c01]@爾時,尊者阿提目多[[晡時]]-[]--[2]-[[從禪覺]]-[]-,詣尊者優波摩所,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問尊者優波摩:「尊者![[能知七覺分方便,如是樂住正受,如是苦住正受]]-[]-?」+@[0193c01]@爾時,尊者阿提目多[[晡時]]-[2]--[]-[[從禪覺]]-[]-,詣尊者優波摩所,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問尊者優波摩:「尊者![[能知七覺分方便,如是樂住正受,如是苦住正受]]-[]-?」
@[0193c04]@優波摩答言:「尊者阿提目多!比丘善知方便修七覺分,如是樂住正受,如是苦住正受。」 @[0193c04]@優波摩答言:「尊者阿提目多!比丘善知方便修七覺分,如是樂住正受,如是苦住正受。」
行 584: 行 588:
====[註解]==== ====[註解]====
-[] 優波摩:比丘名,曾擔任佛陀的侍者。又譯為「優波摩那」。+[] 優波摩:比丘名,佛陀稱讚他「計我無常,心無有想」第一,曾擔任佛陀的侍者。又譯為「優頭槃」、「優波摩那」、「梵摩那」、「白淨」。
[]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行 594: 行 598:
[] 不害睡眠:不除去睡眠。 [] 不害睡眠:不除去睡眠。
-[] 精勤方便,不得平等:勤奮努力仍然難以心平等、寧靜。+[] 精勤方便,不得平等:勤奮努力仍然難以心平等、寂靜。
-[] 不勤方便,而得平等:不特別費力努力,心就能平等、寧靜。+[] 不勤方便,而得平等:不特別費力努力,心就能平等、寂靜。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651: 行 655:
@[0194a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94a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94a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轉輪聖王]]-[]-[[出世]]-[]-之時,有七寶現於世間,[[金輪寶]]-[]-、[[象寶]]-[]-、[[馬寶]]-[]-、[[神珠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如是,如來出世,亦有七覺分寶現,齋戒處樓觀上,大臣圍遶,有金輪寶從東方出,輪有千輻,齊[[轂]]-[]-圓[[輞]]-[]-,輪相具足,有此吉-[1]-瑞,必是轉輪聖王,我今決定為轉輪王。即以兩手承金輪寶,著左手中,右手旋轉,而說是言:『若是轉輪聖王金輪寶者,當復轉輪聖王古-[2]-道而去。』於是輪寶即發,[[王蕃]]-[]-前隨,而於東方乘虛而逝,向於東方,遊古聖王正直之道。王隨輪寶,四兵亦從,若所至方,輪寶住者,王於彼住,四兵亦住。東方諸國處處小王,見聖王來,悉皆歸伏。+@[0194a0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轉輪聖王]]-[]-[[出世]]-[]-之時,有七寶現於世間,[[金輪寶]]-[]-、[[象寶]]-[]-、[[馬寶]]-[]-、[[神珠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如是,如來出世,亦有七覺分寶現,齋戒處[[樓觀]]-[]-上,大臣圍遶,有金輪寶從東方出,輪有千輻,齊[[轂]]-[]-圓[[輞]]-[]-,輪相具足,有此吉-[1]-瑞,必是轉輪聖王,我今決定為轉輪王。即以兩手承金輪寶,著左手中,右手旋轉,而說是言:『若是轉輪聖王金輪寶者,當復轉輪聖王古-[2]-道而去。』於是輪寶即發,[[王蕃]]-[]-前隨,而於東方乘虛而逝,向於東方,遊古聖王正直之道。王隨輪寶,四兵亦從,若所至方,輪寶住者,王於彼住,四兵亦住。東方諸國處處小王,見聖王來,悉皆歸伏。
@[0194a19]@「如來出興於-[3]-世,有七覺分現-[4]-於世間,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 @[0194a19]@「如來出興於-[3]-世,有七覺分現-[4]-於世間,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
行 670: 行 674:
====[註解]==== ====[註解]====
-[]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即本經中的「金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聖王。又譯為「轉輪王」。 +[]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空中飛來輪寶(即本經中的「金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聖王。又作「轉輪王」。
[] 出世:出現於世間。 [] 出世:出現於世間。
行 687: 行 691:
[] 主兵臣寶:勇健又有智謀,善於統領軍隊的大臣。 [] 主兵臣寶:勇健又有智謀,善於統領軍隊的大臣。
 +
 +[]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讀音同「穀」。 [] 轂:車輪中心的圓木。讀音同「穀」。
行 708: 行 714:
七覺支和六度有什麼樣的對應關係呢? 七覺支和六度有什麼樣的對應關係呢?
-同學們可自行思維,或可參考本經線上的「進階辨正」。+同學們可自行思惟,或可參考本經線上的「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720: 行 726:
@[0194a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94a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94a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轉輪聖王出於世時,有七寶現於世間。云何轉輪聖王出於世時,[[金輪寶]]現有?時,[[剎利]]-[]-[[灌頂聖王]]-[]-,月十五日,沐浴清淨,受持齋戒,於樓閣上,大臣圍遶。有金輪寶從東方出,輪有千輻,齊轂圓輞,輪相具足,[[天真金]]-[]-寶。王作是念-[1]-:『古昔傳聞,剎利灌頂大王月十五日[[布薩]]-[]-時,沐浴清淨,[[受持齋福]]-[]--[2]-,有輪寶現。』今既如古有斯吉瑞,當知我是轉輪聖王。即以兩手承金輪寶,著左手中,右手旋轉,而作是言:『若是轉輪聖王金輪寶者,當復轉輪聖王古道而去。』作是語訖,於是輪寶即從王前乘虛而逝,向於東方遊古聖王正直之道,王及[[四兵]]隨輪去住。東方諸國處處小王,見聖王來,皆稱:『善哉-[3]-,善來大王!此是王國,此國安隱,人民豐樂,願於中止,教化國人,我則隨-[4]-從。』聖王答言:『諸聚落主,汝今但當善化國人,有不順者,當來白我,當如法化,莫作非法,亦令國人善化非法,若如是者,則從我化。』於是聖王從東海度,乘古聖王道,至于南海;乘古聖王之道-[5]-,度於南海,至于-[6]-西海;乘於古昔聖王之道,度於西海,至於北海。南、西、北方諸小國王奉迎啟請,亦如東方廣說。於是金輪寶,聖王隨從,度於北海,還至王宮正治殿上,住虛空中,是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金輪寶現於世間。+@[0194a2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轉輪聖王出於世時,有七寶現於世間。云何轉輪聖王出於世時,[[金輪寶]]現有?時,[[剎利]]-[]-[[灌頂聖王]]-[]-,月十五日,沐浴清淨,受持齋戒,於樓閣上,大臣圍遶。有金輪寶從東方出,輪有千輻,齊轂圓輞,輪相具足,[[天真金]]-[]-寶。王作是念-[1]-:『古昔傳聞,剎利灌頂大王月十五日[[布薩]]-[]-時,沐浴清淨,[[受持齋福]]-[2]--[]-,有輪寶現。』今既如古有斯吉瑞,當知我是轉輪聖王。即以兩手承金輪寶,著左手中,右手旋轉,而作是言:『若是轉輪聖王金輪寶者,當復轉輪聖王古道而去。』作是語訖,於是輪寶即從王前乘虛而逝,向於東方遊古聖王正直之道,王及[[四兵]]隨輪去住。東方諸國處處小王,見聖王來,皆稱:『善哉-[3]-,善來大王!此是王國,此國安隱,人民豐樂,願於中止,教化國人,我則隨-[4]-從。』聖王答言:『諸聚落主,汝今但當善化國人,有不順者,當來白我,當如法化,莫作非法,亦令國人善化非法,若如是者,則從我化。』於是聖王從東海度,乘古聖王道,至于南海;乘古聖王之道-[5]-,度於南海,至于-[6]-西海;乘於古昔聖王之道,度於西海,至於北海。南、西、北方諸小國王奉迎啟請,亦如東方廣說。於是金輪寶,聖王隨從,度於北海,還至王宮正治殿上,住虛空中,是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金輪寶現於世間。
@[0194b13]@「云何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白[[象寶]]現於世間?若剎利灌頂大王純白-[7]-之象,其色鮮好,[[七支拄-[8]-地]]-[]-,聖王見已,心則欣悅,今此寶象,來應於我,告善調象師,令速調此寶象,調已送來。象師受命,不[[盈]]-[]-一日,象即調伏,一切調伏相悉皆具足,猶如餘象經年調者,今此象寶一日調伏亦復如是。調已送詣王所,上白大王:『此象已調,唯-[9]-王自知時。』爾時,聖王觀察此象調相已備,即乘寶象,於[[晨旦]]-[]-時周行四海,至日中時還歸王宮,是名轉輪聖王出興于世,如此象寶現於世間。 @[0194b13]@「云何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白[[象寶]]現於世間?若剎利灌頂大王純白-[7]-之象,其色鮮好,[[七支拄-[8]-地]]-[]-,聖王見已,心則欣悅,今此寶象,來應於我,告善調象師,令速調此寶象,調已送來。象師受命,不[[盈]]-[]-一日,象即調伏,一切調伏相悉皆具足,猶如餘象經年調者,今此象寶一日調伏亦復如是。調已送詣王所,上白大王:『此象已調,唯-[9]-王自知時。』爾時,聖王觀察此象調相已備,即乘寶象,於[[晨旦]]-[]-時周行四海,至日中時還歸王宮,是名轉輪聖王出興于世,如此象寶現於世間。
行 728: 行 734:
@[0194c04]@「何等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摩尼寶珠-[11]-現於世間?若轉輪聖王所有寶珠,其形[[八楞]]-[]-,光澤明照,無諸類隙-[12]-,於王宮內,常為燈明。轉輪聖王察試寶珠,陰雨之夜,將四種兵入於園林,持珠前導,光明照耀,面一[[由旬]]-[]-,是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摩尼寶珠現於世間。 @[0194c04]@「何等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摩尼寶珠-[11]-現於世間?若轉輪聖王所有寶珠,其形[[八楞]]-[]-,光澤明照,無諸類隙-[12]-,於王宮內,常為燈明。轉輪聖王察試寶珠,陰雨之夜,將四種兵入於園林,持珠前導,光明照耀,面一[[由旬]]-[]-,是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摩尼寶珠現於世間。
-@[0194c10]@「何等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賢玉女寶現於世間?轉輪聖王所有玉女,不黑不白、不長不短、不[[麁]]不細、不肥不瘦,肢-[13]-體端正,寒時體暖、熱時體涼,身體柔軟如[[迦陵伽]]-[]-衣,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口鼻出息,作[[優鉢羅]]-[]-香。[[後臥先起]]-[]-,[[瞻王意色,隨宜奉事]]-[]--[14]-,軟言愛語,端心正念,發王道意,心無違越,況復身、口,是為轉輪聖王寶女。+@[0194c10]@「何等為轉輪聖王出興于世,賢玉女寶現於世間?轉輪聖王所有玉女,不黑不白、不長不短、不[[麁]]不細、不肥不瘦,肢-[13]-體端正,寒時體暖、熱時體涼,身體柔軟如[[迦陵伽]]-[]-衣,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口鼻出息,作[[優鉢羅]]-[]-香。[[後臥先起]]-[]-,[[瞻王意色,隨宜奉事]]-[14]--[]-,軟言愛語,端心正念,發王道意,心無違越,況復身、口,是為轉輪聖王寶女。
-@[0194c18]@「云何為轉輪聖王主藏臣寶現於世間?謂轉輪聖王主藏大臣[[本行施故,生得天眼,能見伏藏]]-[]-,有主無主、若水若陸、若遠若近,悉能見之,轉輪聖王-[15]-須珍寶,即便告[[勅]],隨王所須,輒以奉上。於是聖王有時試彼大臣,觀其所能,乘船遊海,告彼大臣:『我須寶物。』臣白王言:『小住岸邊,當以奉上。』王告彼臣:『我今不須岸邊之寶,且須[[畫時]]-[]--[16]-與我。』於是大臣即於水中出四金[[瓮]]-[]-,金寶滿中,以奉聖王,隨-[17]-王所須即取用之,若取足已,餘則還歸水中。聖王出世,則有如此主藏之臣現於世間。+@[0194c18]@「云何為轉輪聖王主藏臣寶現於世間?謂轉輪聖王主藏大臣[[本行施故,生得天眼,能見伏藏]]-[]-,有主無主、若水若陸、若遠若近,悉能見之,轉輪聖王-[15]-須珍寶,即便告[[勅]],隨王所須,輒以奉上。於是聖王有時試彼大臣,觀其所能,乘船遊海,告彼大臣:『我須寶物。』臣白王言:『小住岸邊,當以奉上。』王告彼臣:『我今不須岸邊之寶,且須[[畫時]]-[16]--[]-與我。』於是大臣即於水中出四金[[瓮]]-[]-,金寶滿中,以奉聖王,隨-[17]-王所須即取用之,若取足已,餘則還歸水中。聖王出世,則有如此主藏之臣現於世間。
@[0194c29]@「云何聖王出興於-[18]-世,有主兵之臣現於世間?謂有主兵臣聰明智辯。譬如世間善思量成就者,聖王所宜,彼則悉從,宜去、宜住、宜出、宜入。聖王四種兵行,道里頓止,不令疲[[勌]]-[]-,悉知聖王宜所應作,[[現法]]後世功德之事,以白聖王。轉輪聖王出興于世,有如是主兵之臣。 @[0194c29]@「云何聖王出興於-[18]-世,有主兵之臣現於世間?謂有主兵臣聰明智辯。譬如世間善思量成就者,聖王所宜,彼則悉從,宜去、宜住、宜出、宜入。聖王四種兵行,道里頓止,不令疲[[勌]]-[]-,悉知聖王宜所應作,[[現法]]後世功德之事,以白聖王。轉輪聖王出興于世,有如是主兵之臣。
行 829: 行 835:
=====[導讀:親近善知識]===== =====[導讀:親近善知識]=====
-親近善知識,除了能多學習佛法,也能因為善知識的潛移默化,讓我們見賢思齊而精進修行。本卷前面第717經即表示善知識有助於我們精進修行,調伏五蓋、培育七覺支。另一方面,自己不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也通常見不到自己的盲點,因此有善知識的提點容易進步。+親近善知識,除了能多學習佛法,也能因為善知識的潛移默化,讓我們見賢思齊而精進修行。本卷前面第717經即表示善知識有助於我們精進修行,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另一方面,自己不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也通常見不到自己的盲點,因此有善知識的提點容易進步。
{{ :agama:decoration:buddhaandmonks.jpg?320|佛陀及弟子像.敦煌莫高45窟西壁仿製}} {{ :agama:decoration:buddhaandmonks.jpg?320|佛陀及弟子像.敦煌莫高45窟西壁仿製}}
行 839: 行 845:
這幾經值得仔細研讀,以瞭解親近善知識的正確意義。 這幾經值得仔細研讀,以瞭解親近善知識的正確意義。
-佛陀說能讓人證得初果的四個因素(「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詳見卷三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四三|第843經]]),第一個即為親近善知識。+佛陀說能讓人證得初果的四個要素(「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詳見卷三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八四三|第843經]]),第一個即為親近善知識。
=====(七二三)@@[0195a11]@@===== =====(七二三)@@[0195a11]@@=====
行 863: 行 86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本經強調供養奉事諸尊長老的益處。+本經表示供養奉事諸尊長老而聞法修行,可以圓滿七覺支。要圓滿七覺支,可由本經所說的供養奉事諸尊長老開始,自修時進一步依本卷第715經所說而加強每個覺支的滋養物。
本經所載的次第,可對應到「四預流支」(四個證得初果的因素): 本經所載的次第,可對應到「四預流支」(四個證得初果的因素):
行 870: 行 876:
  -內正思惟:聞深法已,二正事成就,身正及心正。   -內正思惟:聞深法已,二正事成就,身正及心正。
  -法次法向:爾時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分別於法,思量於法。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   -法次法向:爾時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分別於法,思量於法。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
 +
 +從本經可見四預流支有相生的關係,由於親近善士因此能聽聞正法,由於聽聞正法因此能內正思惟,由於內正思惟因此依據正確的次第修證佛法。並非親近善士就沒事了,而是要基於親近善士的因緣,進一步聽聞正法乃至修行成道。
=====(七二四)@@[0195a21]@@===== =====(七二四)@@[0195a21]@@=====
行 949: 行 957:
@[0195b14]@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0195b14]@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0195b18]@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1]-,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0195b18]@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1]-,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0195b2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95b2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行 960: 行 968:
[] 半梵行者: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沒有完全清淨修行的人。 [] 半梵行者: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沒有完全清淨修行的人。
 +
 +[] 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依從遠離,依從離欲,依從寂滅,修行通往棄捨之道。按:這可解為知道煩惱的苦果而遠離煩惱,瞭解而想斷除苦果的起因而離欲,體驗(暫時的)苦滅而立志證得(永久的)寂滅,修行於正道而放下一切執著。也可說修行不染著、相應於四聖諦:知「苦」而依遠離、斷「集」而依無欲、證「滅」而依滅、修「道」而向於捨。相對來看,即修行不是為了追求什麼、不是為了滿足欲望、不是為了擁有更多、不會再加深執著,否則是修錯了方向。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970: 行 980: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4n1451_038#0398b29|《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   * 參考 [[http://tripitaka.cbeta.org/T24n1451_038#0398b29|《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
  * 藏傳 D300/Q966。   * 藏傳 D300/Q966。
-  * 梵本 {ref>San017}+  * 梵本 //Avadānaśatakā I.//, p.23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本經表示「純一滿淨,梵行清白」,也就是完全清淨修行,才堪為真正的善知識。至於市面上常見吹捧神蹟、大收供養的名師,並沒有「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依本經來看並不是善知識。+本經表示「純一滿淨,梵行清白」,也就是完全清淨修行,才堪為真正的善知識。至於市面上常見吹捧神蹟、大收供養的名師,並沒有「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依本經來看並不是善知識。
-  *本經和前面幾經的義理是連貫的,例如本經說:「純一滿靜,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而第725經定義:「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本經中佛陀說:「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等同於第721、722經所說:「如來出興於世,有七覺分現於世間」;本經提到善知識是全梵行,而第724經解說應該親近「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的比丘、第723經表示供養奉事諸尊長者的益處。+本經和前面幾經的義理是連貫的,例如本經說:「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而第725經定義:「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本經中佛陀說:「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等同於第721、722經所說:「如來出興於世,有七覺分現於世間」;本經提到善知識是全梵行,而第724經解說應該親近「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的比丘、第723經表示供養奉事諸尊長者的益處。
-  *本經和《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68經、卷四十六第1238經的意義大致為:「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仍不算善知識,完全清淨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識」。另外,南傳《相應部尼柯耶》〈道相應45〉第2經以及《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眾生居品44〉第10經在文字上和本經有部分重覆,但意義不同,較接近為:「善知識之誼不是一半的梵行,而是全部的梵行」,意指善知識能成全我們的修行,例如南傳經文說道:「當比丘有善友、善伴侶、善同志時,這應該可以被預期:他必將修習八支聖道、必將多修習八支聖道。」這些可能本來就為意義不同的兩經,或在佛經早期傳抄時即有兩種不同解讀的版本流傳。+本經和《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68經、卷四十六第1238經的意義大致為:「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仍不算善知識,完全清淨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識」。另外,南傳《相應部尼柯耶》〈道相應45〉第2經以及《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眾生居品44〉第10經在文字上和本經有部分重複,但意義不同,較接近為:「善知識之誼不是一半的梵行,而是全部的梵行」,意指善知識能成全我們的修行,例如南傳經文說道:「當比丘有善友、善伴侶、善同志時,這應該可以被預期:他必將修習八支聖道、必將多修習八支聖道。」這些可能本來就為意義不同的兩經,或在佛經早期傳抄時即有兩種不同解讀的版本流傳。實務上,這兩種不同的解讀都可以應用在修行:說法者應該自我期許全梵行,而學法者應該感恩良師益友成全自己的修行。
-  *日後,佛陀將再次對波斯匿王憶念起本經,記錄於[[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一二三八|卷四十六第1238經]]。+日後,佛陀將再次對波斯匿王憶念起本經,記錄於[[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一二三八|卷四十六第1238經]]。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057: 行 1067:
[] 欝多羅僧:上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之一,作法事入眾時所披的。「欝」是「鬱」在古代的俗字。 [] 欝多羅僧:上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之一,作法事入眾時所披的。「欝」是「鬱」在古代的俗字。
-[] 僧伽梨: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大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 右脇而臥:向右側躺的睡姿。+[] 右脇而臥:向右側躺。「脇」是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
[] 足足相累:(膝蓋彎曲)將左腳放在右腳上。 [] 足足相累:(膝蓋彎曲)將左腳放在右腳上。
-[] 繫念明相:連續不斷地念著光明的相。+[] 繫念明相:連續不斷地念著光明的相。又譯為「係念明想」、「繫心在明」。
-[] 作起覺想:心中保持著醒起來的想法,不貪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意念作起身想」。+[] 作起覺想:作要醒起來的想法,不貪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意念作起身想」。
[] 白淨法:清淨法。 [] 白淨法:清淨法。
行 1075: 行 1085:
[] 契經:佛經。音譯為「修多羅」。 [] 契經:佛經。音譯為「修多羅」。
-[] 阿毘曇:為音譯,義譯作「論藏」,是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又譯作「阿毘達磨」。+[] 阿毘曇:為音譯,義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和經、律合稱三藏。又譯作「阿毘達磨」。
[]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行 1094: 行 1104:
  ***修習四念處的方向**   ***修習四念處的方向**
-念覺分(四念處)的修行是觀身如身,直到觀法如法。初步的四念處修行只是覺知身、受、心、法,而不加以干預,因此有附佛外道宣稱四念處不須持戒、號稱持戒或捨離執著是壓抑,因此變相鼓吹在縱慾中修行。這是違背佛說的。+念覺分(四念處)的修行是觀身如身,直到觀法如法。修四念處是客觀覺知身、受、心、法,例如覺知五蓋時,透過認出五蓋,將五蓋轉為修習對象,覺察它的現前,輕的五蓋自然消失,重的五蓋再對治即可。有附佛外道對於「客觀覺知」斷章取義,宣稱四念處不須持戒、號稱持戒或捨離執著是壓抑,因此變相鼓吹在縱慾中修行。這是違背佛說的。
如同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經強調,修行四念處前要先持戒,才能有所成就。本經也說「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四念處的修行是為了捨離執著,這才是正確的四念處修行方向,也是正確的七覺分修行方向。 如同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經強調,修行四念處前要先持戒,才能有所成就。本經也說「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四念處的修行是為了捨離執著,這才是正確的四念處修行方向,也是正確的七覺分修行方向。
行 1101: 行 1111:
本經發生於佛陀背疾時,又提到了七覺支、強調精進覺支;其餘經中也有提到佛陀及弟子的病痛因七覺支或精進覺支而減緩甚至痊癒,例如《長阿含經》卷二第2經遊行經:「於後夏安居中,佛身疾生,舉體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舉身痛甚,而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則非我宜,今當精勤自力以留壽命。』」(CBETA, T01, no. 1, p. 15, a17-20)。就七覺支來看,念覺支生擇法覺支、擇法覺支生精進覺支、精進覺支生喜覺支,或許因此精進後產生的喜悅能對病痛有對治的效果。 本經發生於佛陀背疾時,又提到了七覺支、強調精進覺支;其餘經中也有提到佛陀及弟子的病痛因七覺支或精進覺支而減緩甚至痊癒,例如《長阿含經》卷二第2經遊行經:「於後夏安居中,佛身疾生,舉體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舉身痛甚,而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則非我宜,今當精勤自力以留壽命。』」(CBETA, T01, no. 1, p. 15, a17-20)。就七覺支來看,念覺支生擇法覺支、擇法覺支生精進覺支、精進覺支生喜覺支,或許因此精進後產生的喜悅能對病痛有對治的效果。
 +
=====(七二八)@@[0196a12]@@===== =====(七二八)@@[0196a12]@@=====
行 1156: 行 1167: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和四聖諦的關係]]+  *[[什麼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  *[[研討:「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和四聖諦的關係]] 
=====(七三〇)@@[0196a23]@@===== =====(七三〇)@@[0196a23]@@=====
行 1194: 行 1207:
[] 無有支節:沒有分支;不走岔路。 [] 無有支節:沒有分支;不走岔路。
-[] 未起不起,除佛調伏教授:除了佛所教導的調伏的修行外,不升起其它的(念頭)。+[] 未起不起,除佛調伏教授:未生起的(覺支)不能生起,除非遵從佛陀在戒律上的教導。「調伏」在這裡指戒律。
-[] 未起而起,佛所調伏教授,非餘:佛所教導的調伏的修行,未升起的則升起,不升起其它的(外道所教的)。+[] 未起而起,佛所調伏教授,非餘:未生起的(覺支)要生起,應遵從佛陀在戒律上的教導,別無他法。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334: 行 1347:
[]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 中般涅槃:「阿羅漢向」(已證「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從人間命終往生天界的中陰階段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在「中」陰階段「般涅槃」,所以名為「中般涅槃」。
-[] 生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為「生般涅槃」。+[]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即證得涅槃者。因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為「生般涅槃」。
-[] 無行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沒有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不經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無」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無行般涅槃」。
-[] 有行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有行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天界後努力修行而證得涅槃者。因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為「有行般涅槃」。
-[] 上流般涅槃:「阿羅漢向」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或無色界最高天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後「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般涅槃」。+[] 上流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先往生色界較低層次的天,命終後往生更高層次的天,甚至色界或無色界最高天而證得涅槃者。因為往更「上」層的天界「流」轉後「般涅槃」,所以名為「上流般涅槃」。又譯為「上流色究竟」。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354: 行 1367:
  2. 若命終時:臨終時證得涅槃。   2. 若命終時:臨終時證得涅槃。
-如果臨終時沒證涅槃,但證得阿那含果(五下分結盡)往生天界,也可得以下五種福利。\\+如果臨終時沒證涅槃,但證得阿那含果(五下分結盡)往生天界,也可得以下五種福利:\\
  3. 中般涅槃:中陰階段(人間死後、天界出生前)即證得涅槃。\\   3. 中般涅槃:中陰階段(人間死後、天界出生前)即證得涅槃。\\
  4. 生般涅槃:出生於天界即證得涅槃。\\   4. 生般涅槃:出生於天界即證得涅槃。\\
行 1420: 行 1433:
====[註解]==== ====[註解]====
-[] 得現法智有餘涅槃及阿那含果:獲得這一生以智慧證入(的阿羅漢果),滅除煩惱、生死,但在入滅前還餘有今生果報的身體,以及阿那含果。即獲得阿羅漢果及阿那含果。「有餘涅槃」通常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因為還在人間行走的阿羅漢已斷絕一切煩惱及未來生死的起因,只餘有今生果報的身體,但在《阿含經》中「有餘涅槃」也形容阿那含果,指阿那含果聖人已不再生於人間,只有餘留天界剩餘生命,遲早會在天界證得涅槃,。+[] 得現法智有餘涅槃及阿那含果:獲得這一生以智慧證入,滅除煩惱、生死,但在入滅前還餘有今生果報的身體(的阿羅漢果),以及阿那含果。即獲得阿羅漢果及阿那含果。「有餘涅槃」通常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因為還在人間行走的阿羅漢已斷絕一切煩惱及未來生死的起因,只餘有今生果報的身體。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427: 行 144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進階辨正]====
 +
 +[[什麼是「有餘涅槃」]]
=====(七三九)@@[0197a15]@@===== =====(七三九)@@[0197a15]@@=====
行 1496: 行 1513:
====[校勘]==== ====[校勘]====
-[1] 「不淨觀」,巴利本作 Asubhasaññā。+[1] 「不淨觀」,巴利本作 Asubhasaññā(不淨想)。
行 1512: 行 1529:
{{ :agama:decoration:skeleton-1561177_640.png?400|}} {{ :agama:decoration:skeleton-1561177_640.png?400|}}
-不淨觀的主要修法是在身念處的範疇,不過在修不淨觀純熟後,也可以修習受念處:將覺知轉向感受是苦、樂、還是中性的不苦不樂;持續知道當下的感受,即可修受念處。例如不淨觀修得好時,身心輕安會有樂受(相較下也減輕了淫欲的吸引力),這是受念處覺知的範疇。+不淨觀的主要修法是在身念處的範疇,不過在修不淨觀純熟後,也可以修習受念處:將覺知轉向感受是苦、樂或是中性的不苦不樂;持續知道當下的感受,即可修受念處。例如不淨觀修得好時,身心輕安會有樂受(相較下也減輕了淫欲的吸引力),這是受念處覺知的範疇。
修受念處時覺知感受的,知道苦、樂、不苦不樂的,就是「心」。心念處的練習須要知道內心當下的狀態,心的狀態有很多種,初學者可以先練習知道貪、瞋、癡的有與無。例如不淨觀修得好,不起貪心,修心念處時即可覺知。另一方面,進階的不淨觀修法會到墓地觀察死屍,到墓地時會先作慈心觀之後才作不淨觀,有慈心觀則不起瞋心,也是心念處的範疇。 修受念處時覺知感受的,知道苦、樂、不苦不樂的,就是「心」。心念處的練習須要知道內心當下的狀態,心的狀態有很多種,初學者可以先練習知道貪、瞋、癡的有與無。例如不淨觀修得好,不起貪心,修心念處時即可覺知。另一方面,進階的不淨觀修法會到墓地觀察死屍,到墓地時會先作慈心觀之後才作不淨觀,有慈心觀則不起瞋心,也是心念處的範疇。
-心念處修得好時,五蓋會減輕,修法念處可從覺知這五蓋的有與無開始,認出一個蓋現前的同時,也應該認出導致生起這個蓋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觀察五蓋的起因、條件,也就是法念處的觀察因緣。+心念處修得好時,五蓋會減輕,修法念處可從覺知這五蓋的有與無開始,認出一個蓋現前的同時,也應該認出導致生起這個蓋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除它的方法。觀察五蓋的起因、條件,也就是法念處的觀察因緣。
-持續修不淨觀到正念專注在當下,念念分明,即是以不淨觀修成「念覺支」。在修念處時判斷在哪種狀態,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就是「擇法覺支」;擇有益的法,努力修行不淨觀,就是「精進覺支」;發現沒有五蓋時,就會有「喜覺支」生起;這沒有了煩惱的喜悅能讓身心都輕安,是「猗覺支」;自然內心就能定了下來,而是「定覺支」;心理越來越專注,在平等的狀態,成就「捨覺支」。+持續修不淨觀到正念專注在當下,念念分明,即是以不淨觀修成「念覺支」。在修念處時判斷在哪種狀態,什麼法有益、什麼法無益,就是「擇法覺支」;擇有益的法,努力修行不淨觀,就是「精進覺支」;發現沒有五蓋時,就會有「喜覺支」生起;這沒有了煩惱的喜悅能讓身心都輕安,是「猗覺支」;自然內心就能定了下來,而是「定覺支」;心裡愈來愈專注,在平等的狀態,成就「捨覺支」。
像這樣依序練習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乃至七覺支的方法,也可參見卷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六|第616經]]的「讀經拾得」。 像這樣依序練習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乃至七覺支的方法,也可參見卷二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六|第616經]]的「讀經拾得」。
行 1536: 行 1553:
====[校勘]==== ====[校勘]====
-[1] 「隨死念」,巴利本作 Maraṇasaññā。+[1] 「隨死念」,巴利本作 Maraṇasaññā(死想)。
====[註解]==== ====[註解]====
行 1560: 行 1577:
  -**悲**:拔苦;救拔眾生苦惱。   -**悲**:拔苦;救拔眾生苦惱。
  -**喜**:隨喜;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   -**喜**:隨喜;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
-  -**捨**:冤親平等、一視同仁,連慈心、悲心、喜心都能捨去。+  -**捨**:怨親平等、一視同仁。
-將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緣於無量的眾生,沒有限制、沒有邊際,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無量心三昧」。+起慈心、悲心、喜心、捨心,沒有限制、沒有邊界,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無量心三昧」。
四無量心能對治煩惱:慈能對治瞋恚,悲能對治惱害,喜能對治嫉妒,捨能對治愛憎,令心得到清淨安樂。 四無量心能對治煩惱:慈能對治瞋恚,悲能對治惱害,喜能對治嫉妒,捨能對治愛憎,令心得到清淨安樂。
行 1576: 行 1593:
@[0197b17]@時,眾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時未至,我等可過外道精舍。」爾時,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出家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 @[0197b17]@時,眾多比丘作是念:「今日太早,乞食時未至,我等可過外道精舍。」爾時,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出家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
-@[0197b20]@諸外道出家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不:『斷五蓋惱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善-[2]-攝其心,住四念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所謂俱-[3]-能說法。」+@[0197b20]@諸外道出家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不:『斷五蓋惱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善-[2]-攝其心,住四念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捨心俱亦如是說。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所謂俱-[3]-能說法。」
@[0197b28]@時,眾多比丘聞諸外道出家所說,心不喜悅,默然不呵,從座起去。入黃枕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4]-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說廣白世尊。 @[0197b28]@時,眾多比丘聞諸外道出家所說,心不喜悅,默然不呵,從座起去。入黃枕邑,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往-[4]-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說廣白世尊。
行 1596: 行 1613:
====[註解]==== ====[註解]====
-[] 為何所勝:不出什麼境界?即問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為何所勝:被哪個境界所限制?即最高能達到什麼境界?
[] 說外異事:說外道法或顧左右而言他(企圖轉移話題)。 [] 說外異事:說外道法或顧左右而言他(企圖轉移話題)。
-[] 於淨最勝:最高能到清淨的境界,或許指色界三禪天中最高天遍淨天的境界(以無邊的清淨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成就的定境)。+[] 於淨最勝:最高能到清淨的境界,或許指色界三禪天中最高天遍淨天的境界(身心清淨光明,充分體驗勝妙的快樂)。
[] 空入處最勝:最高能到無量空入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 [] 空入處最勝:最高能到無量空入處(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
行 1616: 行 1633:
  ***修四無量心可達成的最高世間定境**   ***修四無量心可達成的最高世間定境**
-佛弟子藉由四無量心修七覺支,搭配四聖諦的觀慧,最高能成就涅槃,但外道修四無量心只會修定,無法升起觀慧,本經中佛陀即從定的層面來分析修四無量心一一可達成的最高世間定境。+外道修四無量心常是為了求生梵天,可以修定但無法生起觀慧。佛弟子藉由四無量心修七覺支,搭配四聖諦的觀慧,最高能成就涅槃;縱使沒有成就涅槃,在世間定境的最高成就也能超過梵天的層次。
-修習慈無量心,將願眾生安樂的心遍滿十方,能生起樂禪支。禪定時基於樂禪支最高能提升定境至三禪,三禪天的最高天為遍淨天,也是遍滿最高層次樂受的天界,因此修慈無量心最高達到遍淨天的境界。但若不知道四聖諦,則會執著於樂,不能放下第三禪的樂禪支,而無法進一步提升至捨念清淨的第四禪。+修習慈無量心,將願眾生安樂的心遍滿十方,能生起勝妙的樂(樂禪支)。禪定時基於樂禪支,能提升定境最高至三禪(超越三禪則須放下樂禪支),三禪天的最高天為遍淨天,也是遍滿最高層次樂受的天界,因此修慈無量心可達到遍淨天的境界。
-修習悲無量心,基於救拔眾生苦惱的發心,知道色的過患而可能捨離一切色,最高達到無量空入處的境界。但若不知道四聖諦,在無量空入處見不到色的過患,就沒辦法進一步提升定境。+修習悲無量心,基於救拔眾生苦惱的發心,知道色的過患而可捨離一切色,能達到無量空入處的境界。
-修習喜無量心,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能隨喜體會眾生喜悅的識,打破無邊眾生人我的界限後,最高可能達到無量識入處的境界。但若不知道四聖諦,則會執著於隨喜眾生的喜悅,因此難以達到無所有入處。+修習喜無量心,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歡喜,能隨喜體會眾生喜悅的識,打破無邊眾生人我的界限後,可達到無量識入處的境界。
-修習捨無量心,冤親平等、一視同仁,連慈心、悲心、喜心都能捨去,最高可能達到作意心識「不存在」的無所有入處。但若不知道四聖諦,則會執著於捨去,執著於「不存在」,因此無法超越無所有入處。+修習捨無量心,沒有討厭的也沒有喜歡的,怨親平等,不起人我的分別,捨去一切,而能達到無所有入處的境界。
-這是在與外道切磋時所說,這些外道可能連四無量心都沒修到極致,因此佛陀以外道修四無量心的極致來對比外道所不足。至於佛弟子藉由四無量心修七覺支,最終能證得涅槃,如卷二十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五六七|第567經]]所說。+佛陀所說四無量心在世間定境的極致,讓外道的定境相形見絀,更何況佛弟子藉由四無量心修七覺支,能夠斷盡煩惱、證得涅槃,如卷二十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五六七|第567經]]所說。
-淨界、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的性質,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五六|第456經]]。 +淨界、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的性質,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五六|第456經]]。四無量心、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各別的實修法,詳見本經線上版的進階辨正。
- +
-  ***「四無量心」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
- +
-慈無量心的入門方法,可參見卷二十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五六七|第567經]]的「讀經拾得」。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的入門方法,也可依照類似的流程,主要的差異在於: +
-  *修慈無量心時,先祝福自己:「願我沒有怨仇,願我沒有瞋恚,願我沒有痛苦,願我內樂遍滿」,之後祝福他人沒有怨仇、沒有瞋恚、沒有痛苦、內樂遍滿,然後將此祝福擴展到一切眾生。 +
-  *修悲無量心時,先祝福自己:「願我身心解脫苦」,之後祝福他人:「願此善人解脫苦」,然後擴展到一切眾生。 +
-  *修喜無量心時,先祝福自己:「願我不會失去所得到的成就」,之後祝福他人:「願此善人不會失去所得到的成就」,培養隨喜的心,然後擴展到一切眾生。 +
-  *修捨無量心時,對人培育平等捨心:「此善人是他自己所造業的承受者」,將這樣平等、沒有執著的心擴展到一切眾生,客觀瞭解眾生都是自己所造業的承受者,一切只有業的運作而沒有自我、他人不變的實體,就連慈心、悲心、喜心都能捨,而能無貪,安住在捨心。 +
- +
-其中「先祝福自己」、「之後祝福他人」的步驟是論藏中提出的入門銜接方法,經中所教則是直接對一方、二方、三方、四方……十方的眾生散發慈心。因此在熟練後,只要能生起要發的心,也可以省略「先祝福自己」、「之後祝福他人」這兩個步驟,直接觀想對前方無邊無際的眾生散發慈心,然後對二方、三方、四方……十方的眾生散發慈心。+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修四無量心可達成的最高世間定境]] +  *[[研討:四無量心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 + *[[agama2:研討:如何依《小空經》修空|研討:如何依《小空經》修空]] 
-[[研討:四無量心的實修]]+  *[[研討:修四無量心可達成的最高世間定境]] 
 + *[[研討:捨無量心是否捨前三無量心]]
=====(七四四)@@[0197c15]@@===== =====(七四四)@@[0197c15]@@=====
行 1670: 行 167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若藉由慈無量心修念覺支,接下來的擇法覺支要如何操作?慈無量心緣假想的無量眾生,是如何擇法的呢?」+有同學問:「若藉由慈無量心修念覺支,接下來的擇法覺支要如何操作?修慈無量心時,心的所緣是假想的無量眾生,要如何擇法呢?」
-在修習慈無量心時,也可覺知身、受、心、法,例如修慈心觀時感到快樂是受念處,慈心而沒有瞋心或是起了貪心等,是心念處,接著到法念處覺知是否有五蓋,並分析五蓋的因緣,漸漸就能培育七覺支。+在修習慈無量心時,也可覺知身、受、心、法,例如修慈心觀時感到快樂是受念處,有慈心而沒有瞋心或是起了貪心等,是心念處,接著到法念處覺知是否有五蓋,並分析五蓋的因緣,而能加以對治,漸漸就能培養七覺支。
慈無量心在佛法的體系下,並不僅是一直觀想慈無量,而會引導入佛教的四念處及七覺支修行,觀想慈無量只是慈無量心在修定的方法而已。 慈無量心在佛法的體系下,並不僅是一直觀想慈無量,而會引導入佛教的四念處及七覺支修行,觀想慈無量只是慈無量心在修定的方法而已。
-那麼如何藉由慈無量心培育擇法覺支?最明顯的是因為有身、受、心、法的體會,就能擇慈心、去除瞋心;對貪心、散亂心等等心的狀態的覺知或揀擇,也會在修慈無量心時更加清晰,如同靜止的湖面任何動靜都很清楚,因此就能夠擇善法、去除不善法,接著精進修行(精進覺支),自然就會因慈心產生喜悅(喜覺支)以及更進一步地身心都輕安(猗覺支),在這輕安之下就容易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定覺支),乃至達到平等、捨離一切(捨覺支),進而證知四聖諦。+那麼如何藉由慈無量心培養擇法覺支?最明顯的是因為有身、受、心、法的體會,就能擇慈心、去除瞋心;對貪心、散亂心等等心的狀態的覺知或揀擇,也會在修慈無量心時更加清晰,如同靜止的湖面任何動靜都很清楚,因此就能夠擇善法、去除不善法,接著精進修行(精進覺支),自然就會因慈心產生喜悅(喜覺支),以及更進一步地身心都輕安(猗覺支),在這輕安之下就容易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定覺支),乃至達到平等、捨離一切(捨覺支),進而證知四聖諦。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慈心觀如何作念覺支而圓滿七覺支]]+[[研討:慈心觀如何結合七覺支]]
=====(七四五)@@[0197c23]@@===== =====(七四五)@@[0197c23]@@=====
行 1706: 行 1714:
[]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 無所有入處: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心中浮現的相),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是世間最深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747: 行 175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如何藉由觀呼吸而修四念處、七覺支?詳見卷二十九「安那般那念相應」經文、《大安般守意經》、或南傳《安那般念經》的十六步驟。+如何藉由觀呼吸而修四念處、七覺支?詳見卷二十九「安那般那念相應」經文、《大安般守意經》、或南傳《安那般那念經》的十六步驟。
=====(七四七)@@[0198a12]@@===== =====(七四七)@@[0198a12]@@=====
行 1772: 行 1780:
[] 無常想:作無常的觀想。 [] 無常想:作無常的觀想。
-[] 無常苦想:觀無常變異所以會有身心苦惱。+[] 無常苦想:觀察事物無常變異所以會有身心苦惱。參見《雜阿含經》卷一第9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 苦無我想:觀苦而不得自在,所以沒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苦無我想:觀察事物會受到逼迫苦惱,不得自在,並沒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 觀食想:觀察四食(麤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只為了活命而不貪著,因此捨斷而徹底地了知四食,詳見卷十五第373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捨斷想」。 [] 觀食想:觀察四食(麤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只為了活命而不貪著,因此捨斷而徹底地了知四食,詳見卷十五第373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捨斷想」。
行 1802: 行 1810:
修無常想,要時時刻刻作無常的觀察或觀想。在打坐時,可觀察所覺知的一切身心都是無常的;在日常生活中,也隨時觀察當下所經歷的人、事、物以及自己一切身心反應,都是無常的,尤其自己會執著的事物,更要看清其無常的本質。如果當下無法觀察到無常,例如石像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則可觀想在巨觀的時間尺度上,石像終歸崩壞,或是在微觀的量子尺度上,物質都是剎那變易的。 修無常想,要時時刻刻作無常的觀察或觀想。在打坐時,可觀察所覺知的一切身心都是無常的;在日常生活中,也隨時觀察當下所經歷的人、事、物以及自己一切身心反應,都是無常的,尤其自己會執著的事物,更要看清其無常的本質。如果當下無法觀察到無常,例如石像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則可觀想在巨觀的時間尺度上,石像終歸崩壞,或是在微觀的量子尺度上,物質都是剎那變易的。
-不僅是修無常想時要將練習帶入日常生活中,各種打坐所練習的方法或觀察的對象,也要試著在日常生活中練習。例如打坐修慈無量心得力後,可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維繫慈無量心來待人接物(此時要搭配智慧,才不會行事不合理或受騙,或是增長貪欲);打坐修不淨觀得力後,可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想自己及所有眼前的人都是不淨的(此時要避免因此增長瞋恚);打坐修念佛得力後,可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念佛(只適合簡單的持名念佛或憶念佛陀功德,難作較複雜的觀想念佛)。不過一些著重修定以止息思緒的方法,則不見得適合在都市的日常生活中太過投入,例如在馬路上觀呼吸,太過專心而忘了週遭則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不僅是修無常想時要將練習帶入日常生活中,各種打坐所練習的方法或觀察的對象,也要試著在日常生活中練習。例如打坐修慈無量心得力後,可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維繫慈無量心來待人接物(此時要搭配智慧,才不會行事不合理或受騙,或是增長貪欲);打坐修不淨觀得力後,可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想自己及所有眼前的人都是不淨的(此時要避免因此增長瞋恚);打坐修念佛得力後,可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念佛(只適合簡單的持名念佛或憶念佛陀功德,難作較複雜的觀想念佛)。不過一些著重修定以止息思緒的方法,則不見得適合在都市的日常生活中太過投入,例如在馬路上觀呼吸,太過專心而忘了周遭環境則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打坐時培育的七覺支也可在下座後或多或少維持,例如在修念覺支的階段,下座後仍要試著專注清楚;在修擇法覺支的階段,下座後仍要擇善法、去除不善法;在修精進覺支的階段,下座後只要有適合的時機還是精進修行;在喜覺支、猗覺支的階段,下座後如果不起貪瞋癡,甚至繼續練習,則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喜悅、輕安。+打坐時減少五蓋及培養七覺支,也可在下座後守護六根而或多或少維持,例如在修念覺支的階段,下座後仍要試著專注清楚;在修擇法覺支的階段,下座後仍要擇善法、去除不善法;在修精進覺支的階段,下座後只要有適合的時機還是精進修行;在喜覺支、猗覺支的階段,下座後如果不起貪瞋癡,甚至繼續練習,則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喜悅、輕安。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1]- ======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1]-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1555475279.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4/17 12:2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69856619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