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vidChiou
標題 「三昧」與「正受」的註釋
時間 Fri Feb 11 03:44:40 2011

一般佛學辭典,若是要精簡的說,就說三昧的義譯為正受。

不過今天複習 Ab Tsai 所寫「觀色無常」一文,看到其中引用的《雜阿含經》經文,有對這二者作區別。查佛學百科,的確也有論中是有區別。不知道大家就《雜阿含經》本身的用詞而言,覺得「三昧」與「正受」兩者的註釋,若要考量這不同點,如何寫才正確嚴謹?(先不考慮其他經,畢竟各經翻譯有時會有些差異。)

以下這段引用「觀色無常」一文:

依佛所教的方法去“觀”,也叫禪定,有禪定就會有三昧,三昧在別的經典裡也叫做正受,但是“三昧”和“正受”這二詞,世尊在《雜阿含》裡是有差別的,我們來了解一下:(雜阿含八八三經)p0222

====================================
(八八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禪。
1-有禪三昧善。非正受善。
2-有禪正受善。非三昧善。
3-有禪三昧善。亦正受善。
4-有禪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

第一類禪,三昧很好,但正受不好。這是什?戒行不足者的三昧也。像是提婆之類的神通者。

第二類禪,正受很好,但三昧不好。也就是有些大德戒行圓滿,智慧解脫,不過從來沒聽過有什神變之境的。

第三類禪,三昧很好,正受也很好。例如那些老老老師兄阿羅漢們就是三昧和正受都很強。

第四類禪,三昧不好,正受也不好。像我們這些後世小子們,好心作卦歹心作卦,別說戒行圓滿啦,連要好好的收收心也沒法子。像我們這類的雖然也叫行禪,不過是第四名的禪。(反正有五名內啦 Orz)

作者 Melon888
標題 Re: 「三昧」與「正受」的註釋
時間 2011年 2月11日 10:10:32 星期五

以下是小的個人的想法,沒有經證,只是很奸詐的想趁此機會順便請大家幫忙看看我有沒有自以為是的太離譜,謝謝!

我相信每一種文化,對於生活中越常被經驗到的事情,依照其所經驗到的深淺不同的程度,應該會有越多相關的形容詞彙。例如佛教相當重視「禪定」,所以表達「禪定」深淺不同程度的詞彙也有無數種。

我記得之前站上好像有討論提過,1-4 禪(三昧)的每一種都有接近其 100 % 狀態的「近行定」。所以也許通過該「三昧」的「近行定」而正式 100 % 達到該禪時的狀態,就叫該三昧的「正受」?

不過,禪定是一種中性的力量,好人壞人都能練成,就看練的人要把這個強大的力量導向什麼方向(最好的方向當然就是導向解脫的智慧),經上就說有無量種種「三昧」。

所以我猜想,也許有些三昧本身比較奇怪,例如叫做「把一切眾生都觀為石頭三昧」(我先亂講)。這種三昧的出發點和解脫無關,但當一旦 100 % 達到該禪的正受狀態時,反而有助於開發無常無我的解脫智慧。這種的就叫「有禪正受善,非三昧善」。

又或者有另一種「觀極細微想蘊三昧」(我瞎掰的)。練的時候滿心高興,以為可以好好的觀「想蘊無常」,誰知道一旦入該三昧的「正受」,卻不小心一定就是八萬四千劫,根本忘記要在三昧中作慧觀,再回頭已百年身。這種的就叫「有禪三昧善,非正受善」。

這樣?:p


作者 Heavenchow
標題 Re: 「三昧」與「正受」的註釋
時間 Thu Feb 17 01:14:17 2011

(雜阿含八八三經)p0222
====================================
(八八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種禪。
1-有禪三昧善。非正受善。
2-有禪正受善。非三昧善。
3-有禪三昧善。亦正受善。
4-有禪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看了一下南傳的譯本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883.htm

雖然沒有答案, 但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感覺 “禪定” 本身包含的項目就很多, 所以細分就可以有某某方面善, 某某方面不善.

但三昧與正受各是指什麼方面? 卻也看不出來. :(

依丁福保辭典, 三昧是 sama^dhi , 正受是 Samaya 我想就是類似的詞如禪, 定, 三昧, 等至, 等持...都可能譯為正受, 這得看到原文才知道是哪一個詞譯過來的.

如果是一般的經文, 或許就寫明禪定一詞有多種譯法, 如:大乘義章十三曰:「禪定者別名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捨。但細微處應該是多少有點不同的。(大乘義章的經文是給大家看看的,放在阿含經中可能不太適合)


作者 DavidChiou
標題 Re: 「三昧」與「正受」的註釋
時間 Mon Feb 28 11:35:28 2011

我研究之後,北傳的看法結論如下:

禪定有各種別名,像「三昧」、「正受」都是禪定的別名,這些名詞通常可以互用,但各名詞間又有些細微意義的差別,本經即指出「三昧」和「正受」的差別:

「三昧」指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

「正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

依據修定的方法,可以將禪定區分為非常多種法門,例如安那般那(觀呼吸)、三三昧、四無量心、十遍處、不淨觀等,可成就各種三昧。除此之外,像《增壹阿含經》〈弟子品 4〉記載各比丘分別精通金光三昧、金剛三昧、日光三昧、雷電三昧等各種三昧。三昧除了修定外,也可能達成特殊的功能,像金光三昧就可以將任何物質暫時轉換為黃金。《十誦律》卷八則記載波斯匿王有官兵修習了慈心三昧後,曾以慈心三昧折伏了叛賊。《雜阿含經》卷十九第505經則記載大目揵連入三昧,而以腳趾就震動了天帝釋的天宮。這些是由定力引發神通的作用,不須要多深的定境,甚至是在欲界定的層次就能發起一些神通。

根據定力的深淺,可以將禪定區分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入處定、識入處定、無所有入處定、非想非非想入處定、滅盡定等,不外乎欲界層次的定、色界層次的定、無色界層次的定,以及解脫的定。

同一種「三昧」可以修到不同的定力深淺,例如修慈心三昧可能入初禪、二禪、或更深的定境。符合佛法的目標而達成的「正定」,則稱為「正受」。

舉例來說,金光三昧可以將任何物質暫時轉換為黃金,這是一種「三昧」,但由金光三昧將心力專注在所緣境,以證得初禪至四禪,甚至獲得解脫,則稱為「正受」。依據《大毗婆沙論》卷一六二的舉例,外道無想定及佛教滅盡定為「正受」但不是「三昧」(滅了心識所以沒有心專注於一境),各種三昧在未到初禪的欲界層次時是「三昧」但不是「正受」(還沒有徹底離於五欲及惡法),四禪及四無色定則既是「三昧」也是「正受」。

在區分了「三昧」和「正受」的差別後,本經中接著進一步提到修習禪定時其餘面向的善巧,例如是否能自在地持續入定、自在地出定等等,這些都是須要勤加練習才能熟練的禪定技巧。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舉例十一個面向的善巧:定的善巧(等持的善巧)、等至的善巧、持續的善巧、出定的善巧、順意的善巧、所緣的善巧、行境的善巧、引發的善巧、謹慎徹底的作者、常作者、隨順有益的作者。南傳經文結構和北傳不同,南傳註釋書的詮釋也不太相同,但背後所要表達的重點則是大同小異。


David Chiou:

也請大家幫忙看一下這句話:

各種三昧在未到初禪的欲界層次時是「三昧」但不是「正受」(還沒有徹底離於五欲及惡法)

為何欲界定是「三昧」但不是「正受」,好像經論中還沒看到清楚又易理解的說明,以上括號中是我自己的想法。

是否有更好的解說,畢竟經中沒有解釋,南傳註釋書來另一套不同的解說,但那套解說邏輯上似乎不是很清楚(也可能是因為我讀到的較片段)。

南傳阿毗達摩對於證果須要的禪定能力如何界定? 須要初禪以上還是近行地即可?

Anyway 不影響最大的重點,「讀經拾得」中寫的部分應該還算是大致共通的部分,或是說得過去的部分。


Heaven Chow:

南傳阿毗達摩對於證果須要的禪定能力如何界定? 須要初禪以上還是近行地即可?

不需要初禪,通常是說近行定即可,而證果時,定力至少等同初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有如此解說:

不以禪那為基礎而修習觀禪的禪修者名為「純觀者」(sukkhavipassaka)。當這種人達到道果時,其道果心與初禪相符。

.......中略......

不論是純觀行者或止行者,一切道心與果心都是一種禪那心。如此視之是因為它們有如世間禪那一般,完全投入地思惟其目標,亦由於它們的禪支之強度與相符的世間禪那相等。


Heaven Chow:

藉這個機會,到一行辭典查了一些資料,終於了解等至與等持的不同了。 🙂

對於你貼的那篇,這句比較不知道是否有出處?

【符合佛法的目標而達成的「正定」,則稱為「正受」。】

因為正受是指正確的到達某種境地,但沒看到要符合佛法。後來查到這段似乎有點關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4:
「能持種種勝平等法故名等持。大德說曰。即此等持亦名等至。此復多種。謂善法等至。不善法等至。無記法等至。九次第等至。兩兩交會亦名等至。於此義中。唯說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續平等而轉故名等持。不善無記等非此所說。」
(CBETA 2021.Q1, T27, no. 1545, p. 539a24-29)

文中也有提到【不善法等至】,意思應該是指到達不善法的境地吧。

但文中也有提到【於此義中。唯說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續平等而轉故名等持。不善無記等非此所說。】

大概就是說,雖然善、不善、無記法都可以說等持,但通常等持只用在善法的情況吧。


David Chiou:

對於你貼的那篇,這句比較不知道是否有出處?
【符合佛法的目標而達成的「正定」,則稱為「正受」。】

謝謝! 這是採用 Ab Tsai 的解說,這解說是我見過清晰又合理的說明,還沒見到更合邏輯的說法,加上我之前查北傳論當中舉的例子,也都不違背,所以採用。莊居士的對讀中有提到南傳註釋書中不同的解,但我沒看懂,不敢引用沒讀懂的東西 :-D

論中舉例如下:

依據《大毗婆沙論》卷一六二的舉例,外道無想定及佛教滅盡定為「正受」但不是「三昧」(滅了心識所以沒有心專注於一境),各種三昧在未到初禪的欲界層次時是「三昧」但不是「正受」(還沒有徹底離於五欲及惡法),四禪及四無色定則既是「三昧」也是「正受」。

⇒ 欲界定也算是「正確地到達欲界定的境地」,卻不算是正受,這是我唯一覺得無法完全解釋的地方。


Heaven Chow:

我猜想,近行定之類的未到地定,心也是有某種程度的穩定,同樣是鎮伏五蓋,所以可以說是等持。但因為未到地,沒有一個明確的境界,所以不算是等至。


David Chiou:

論中這個論點不知確切的理由,有建議怎麼修改嗎?

各種三昧在未到初禪的欲界層次時是「三昧」但不是「正受」(還沒有徹底離於五欲及惡法)

還是保險起見,不管讀者能否理解,不解釋而只寫:

各種三昧在未到初禪的欲界層次時是「三昧」但不是「正受」

Heaven Chow:

我是建議不解釋,因為也不知道實際理由。

目前我的理解是,三昧善表示能好好住在定中,三昧不善大概就是定力不持久、不穩固。

而正受善就是能很快的入定,而正受不善大概就是入定的過程或階段比較困難。

 
agama/研討_三昧_與_正受_的異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03/30 18:1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17229270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