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2019/09/07 15:38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2022/10/29 21:08 目前版本
行 5: 行 5:
=====導讀===== =====導讀=====
-=====(八九)穢品-[6]-比丘請經第三-[7]-(第二小土城誦)=====+=====(八九)穢品比丘請經第三(第二小土城誦)-[1]-=====
@[0571c01]@我聞如是: @[0571c01]@我聞如是:
行 11: 行 11:
@[0571c01]@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 @[0571c01]@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
-@[0571c02]@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戾語]]-[一]-,成就戾語法,成就戾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何者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戾語法。如是染[[行染]]-[二]-、[[不語結]]-[三]-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8]-恚語言,[[訶比丘訶]]-[四]-,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是謂戾語法。諸賢!是謂諸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0571c02]@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戾語]]-[一]-,成就戾語法,成就戾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何者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戾語法。如是染[[行染]]-[二]-、[[不語結]]-[三]-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恚-[2]-語言,[[訶比丘訶]]-[四]-,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是謂戾語法。諸賢!是謂諸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0571c18]@「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9]-瞋語言,訶比丘,-[10]-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思>恩]、不知[思>恩]者,我不愛彼;若我無[思>恩]、不知[思>恩]者,彼亦不愛我。-[11]-比丘如是觀,不行無[思>恩]、不知[思>恩]者,當學如是。+@[0571c18]@「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恚-[3]-語言,訶比丘訶-[4]-,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5]-、不知恩[]者,我不愛彼;若我無恩[]、不知恩[]者,彼亦不愛我。比-[6]-丘如是觀,不行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0571c28]@「諸賢!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語,成就善語法,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何者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不惡欲、不念欲。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1]-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諸賢!是謂-[2]-諸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3]-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0571c28]@「諸賢!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語,成就善語法,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何者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不惡欲、不念欲。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不-[7]-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恚[*]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諸賢!是謂諸-[8]-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9]-,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0572a16]@「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瞋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0572a16]@「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恚[*]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0572a27]@「諸賢!若比丘如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為惡欲、念欲,為不惡欲、念欲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0572a27]@「諸賢!若比丘如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為惡欲、念欲,為不惡欲、念欲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0572b07]@「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如是我為染行染,為不染行染;為不語結住,為不不語結住;為欺誑諛諂,為不欺誑諛諂;為慳貪嫉妒,為不慳貪嫉妒;為無慚無愧,為不無慚無愧;為瞋弊惡意,為不瞋弊惡意;為瞋瞋語言,為不瞋瞋語言;為訶比丘訶,為不訶比丘訶;為訶比丘輕慢,為不訶比丘輕慢;為訶比丘發露,為不訶比丘發露;為更互相避,為不更互相避;為說外事,為不說外事;為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惡朋友、惡伴侶,為不惡朋友、惡伴侶;為無恩、不知恩,為不無恩,不知恩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0572b07]@「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如是我為染行染,為不染行染;為不語結住,為不不語結住;為欺誑諛諂,為不欺誑諛諂;為慳貪嫉妒,為不慳貪嫉妒;為無慚無愧,為不無慚無愧;為瞋弊惡意,為不瞋弊惡意;為瞋恚[*]語言,為不瞋恚[*]語言;為訶比丘訶,為不訶比丘訶;為訶比丘輕慢,為不訶比丘輕慢;為訶比丘發露,為不訶比丘發露;為更互相避,為不更互相避;為說外事,為不說外事;為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惡朋友、惡伴侶,為不惡朋友、惡伴侶;為無恩、不知恩,為不無恩,不知恩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0572b29]@「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4]-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諸賢!多聞聖弟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0572b29]@「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10]-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諸賢!多聞聖弟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0572c11]@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0572c11]@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5]-比丘請經第三竟-[6]-(千五百六十三字)+比丘請經第三竟-[11]-(千五百六十三字)-[12]-
====[校勘]==== ====[校勘]====
-[6] ~M. 15. Anumāna sutta.,[No. 50] +[1]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宋、元二本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之後。
-    ????+
 +[2] 「恚」,明本作「瞋」。[*]
-[7] 〔第二小土城誦〕-【明】,(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在卷題下【宋】【元】 +[3] 「恚」,大正藏原為「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恚」。[*]
-    ????+
 +[4] 大正藏無「訶」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8] 恚=瞋【明】 +[5]「恩」,大正藏原為「思」,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恩」。[*]
-    「恚」,明本作「瞋」。 +
-    「瞋」,大正藏原為「恚」,今依據明本改作「瞋」。+
 +[6] 「比」,宋、元、明三本作「若比」。
-[9] 瞋=恚【宋】【元】 +[7]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瞋」,宋、元二本作「恚」。 +
-    「恚」,大正藏原為「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恚」。+
 +[8]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10] 訶+(訶)【明】 +[9] 「彼」,宋、元、明三本作「教」。
-    「訶」,明本作「訶訶」。 +
-    大正藏無「訶」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10] 宋、元、明三本無「因」字。
-[11] (若)+比【宋】【元】【明】 +[11] 明本無「比丘請經第三竟」七字。
-    「比」,宋、元、明三本作「若比」。 +
-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12] 宋、元、明三本無「千五百六十三字」七字。
-[1] 不+(不)【元】【明】 +
-    「不」,元、明二本作「不不」。 +
-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 +
- +
-[2] 〔諸〕-【宋】【元】【明】 +
-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 +
- +
-[3] 彼=教【宋】【元】【明】 +
-    「彼」,宋、元、明三本作「教」。 +
-    「教」,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教」。 +
- +
- +
-[4] 〔因〕-【宋】【元】【明】 +
-    宋、元、明三本無「因」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因」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 +
- +
-[5] 〔比…竟〕-【明】 +
-    明本無「比…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比…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6] 〔千…字〕-【宋】【元】【明】 +
-    宋、元、明三本無「千…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行 98: 行 65:
[二] 行染:生活行為受染污。 [二] 行染:生活行為受染污。
-[三] 不語結:覆蓋自己的過失而不表白。+[三] 不語結:覆蓋自己的過失而不坦白,這種煩惱。「不語」即覆蓋自己的過失而不坦白。
[四] 訶比丘訶:被呵責的比丘,以呵責回應呵責者。 [四] 訶比丘訶:被呵責的比丘,以呵責回應呵責者。
[] 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 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
 +[] 無恩、不知恩:不施恩於他人,不知道要報恩。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10: 行 7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九〇)-[7]-中阿含穢品-[8]-知法經第四-[9]-(第二小土城誦)=====+要找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之前,自己要先成為能受教的人才行。 
 + 
 +修行上如此,日常生活上、工作上也是如此。 
 + 
 +=====(九〇)中阿含-[1]-穢品知法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2]-=====
@[0572c15]@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舍彌]]-[一]-在[[瞿師羅園]]-[二]-。 @[0572c15]@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舍彌]]-[一]-在[[瞿師羅園]]-[二]-。
-@[0572c16]@爾時,尊者-[10]-[[周那]]-[三]-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11]-[[增伺]]-[]-。』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0572c16]@爾時,尊者[[周那]]-[3]--[三]-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4]-伺]]-[四]-。』[[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如是]-。[[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諸梵行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
-@[0572c25]@「諸賢!猶人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若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而作是說:『汝實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然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0572c25]@「諸賢!猶人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若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而作是說:『汝實不富自稱說富,亦無國封說有國封,又無畜牧說有畜牧,然欲用時,則無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無畜牧、米穀,亦無奴婢。』如是。諸賢!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0573a13]@「諸賢!或有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實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0573a13]@「諸賢!或有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實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
-@[0573a22]@「諸賢!猶人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若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作如是說:『汝實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然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如是。諸賢!若-[1]-有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0573a22]@「諸賢!猶人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若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諸親朋友往詣彼所,作如是說:『汝實大富自說不富,亦有國封說無國封,又有畜牧說無畜牧,然欲用時,則有金、銀、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穀,亦有奴婢。』如是。諸賢!若有-[5]-比丘不作是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然彼賢者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諸梵行人知彼賢者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增[*]伺盡、無餘涅槃,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彼賢者心向惡見法盡、無餘涅槃。」
@[0573b10]@尊者周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周那所說,歡喜奉行。 @[0573b10]@尊者周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周那所說,歡喜奉行。
-@[0573b12]@-[2]-知法經第四竟-[3]-(八百八十一字)+@[0573b12]@知法經第四竟-[6]-(八百八十一字)-[7]-
====[校勘]==== ====[校勘]====
-[7] 〔中阿含〕-【宋】【元】【明】 +[1]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 +
- +
-[8] ~A. X. 24. Cunda. +
-    ??? +
- +
- +
-[9] 〔第二小土城誦〕-【明】 +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10] [>周那]~Cunda. +
-    ??? +
- +
- +
-[11] 增=憎【宋】* +
-    「增」,宋本作「憎」。[*] +
-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本改作「憎」。[*]+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1] 〔有〕-【宋】【明】 +[3]「周那」,巴利本作 Cunda。
-    宋、明二本無「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明二本刪去。+
 +[4] 「增」,宋本作「憎」。[*]
-[2] 〔知…竟〕-【明】 +[5] 宋、明二本無「有」字。
-    明本無「知…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知…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6] 明本無「知法經第四竟」六字。
-[3] 〔八…字〕-【宋】【元】【明】 +[7] 宋、元、明三本無「八百八十一字」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八…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八…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行 173: 行 123:
[二]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二]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三] 周那: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摩訶周那」、「均頭」、「大均頭」、「純陀」、「大純陀」。+[三] 周那: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大周那」、「摩訶周那」、「均頭」、「大均頭」、「純陀」、「大純陀」。
[四] 增伺:欲貪。「伺」指「等待機會」,「增伺」即為「加強尋求機會」,在《中阿含經》中「增伺」一詞特指欲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一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知此法,我見此法」。 [四] 增伺:欲貪。「伺」指「等待機會」,「增伺」即為「加強尋求機會」,在《中阿含經》中「增伺」一詞特指欲貪。「我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一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知此法,我見此法」。
 +
 +[如是] 然彼賢者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無惡欲、惡見;然彼賢者心生惡欲、惡見而住:然而這位修行人心中生起並維持著嚴重的欲貪,或是像這樣自稱沒有諍訟但是心中生起並維持著嚴重的諍訟,或是像這樣自稱沒有恚恨但是心中生起並維持著嚴重的恚恨……(以「如是」後面的煩惱,一一取代前句中的「增伺」,而成為新的句子。)
 +
 +[諸梵行人] 諸梵行人知彼賢者不知諸法所可知法而無增伺:清淨的修行人們知道那位修行人沒有看透諸法而去除欲貪。也就是說智者知道那個人沒見道、有欲貪。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82: 行 136: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表裡不一、自稱很厲害的人,終究會被人看破。智者要能夠看穿這樣的人。
 +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行 187: 行 144:
[[agama1:研討:均頭與大均頭是否為同一人|研討:均頭與大均頭是否為同一人]] [[agama1:研討:均頭與大均頭是否為同一人|研討:均頭與大均頭是否為同一人]]
-=====(九一)-[4]-中阿含穢品-[5]-周那問見經第五-[6]-(第二小土城誦)=====+=====(九一)中阿含-[1]-穢品周那問見經第五(第二小土城誦)-[2]-=====
@[0573b15]@我聞如是: @[0573b15]@我聞如是:
行 193: 行 150:
@[0573b15]@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0573b15]@一時,佛遊拘舍彌,在瞿師羅園。
-@[0573b16]@於是,尊者-[7]-大周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耶?」+@[0573b16]@於是,尊者大周那-[3]-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耶?」
-@[0573b21]@彼時,世尊告曰:「周那!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周那!若使諸法滅盡無餘者,如是知、如是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當學-[8]-漸損。+@[0573b21]@彼時,世尊告曰:「周那!世中諸見生而生,謂計有神,計有眾生,有人、有壽、有命、有世。周那!若使諸法滅盡無餘者,如是知、如是見,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當學漸損-[4]-
-@[0573b25]@「周那!於聖法、律中,何者漸損?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二]-。』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增上心]]-[三]-現法樂-[9]-居,行者從是起而復還-[10]-入,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息解脫]]-[四]-,離色得無色,行者從是起當為他說,彼作是念:『我行漸損。』+@[0573b25]@「周那!於聖法、律中,何者漸損?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二]-。』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增上心]]-[三]-[[現法樂居]]-[5]--[]-,行者從是起而復還入-[6]-,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比丘者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作是念:『我行漸損。』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有[[四息解脫]]-[四]-,離色得無色,行者從是起當為他說,彼作是念:『我行漸損。』
-@[0573c06]@「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掉-[11]-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學漸損。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慢]]-[五]-,我無增慢,當學漸損。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學漸損。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學漸損。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學漸損。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學漸損。+@[0573c06]@「周那!於聖法、律中不但是漸損。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掉-[7]-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學漸損。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學漸損。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增[*]慢]]-[五]-,我無增[*]慢,當學漸損。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學漸損。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學漸損。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學漸損。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學漸損。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學漸損。
-@[0573c21]@「周那!若但發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復身、口行善法耶?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發心。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發心。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掉[*]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發心。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發心。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發心。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發心。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發心。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發心。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發心。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發心。+@[0573c21]@「周那!若但發心念欲求學諸善法者,則多所饒益,況復身、口行善法耶?周那!他有惡欲、念欲,我無惡欲、念欲,當發心。周那!他有害意瞋,我無害意瞋,當發心。周那!他有殺生、不與取、非梵行,我無非梵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增[*]伺、諍意、睡眠所纏、掉[*]貢高而有疑惑,我無疑惑,當發心。周那!他有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我有慚愧,當發心。周那!他有慢,我無慢,當發心。周那!他有增[*]慢,我無增[*]慢,當發心。周那!他不多聞,我有多聞,當發心。周那!他不觀諸善法,我觀諸善法,當發心。周那!他行非法惡行,我行是法妙行,當發心。周那!他有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我無惡戒,當發心。周那!他有不信、懈怠、無念、無定而有惡慧,我無惡慧,當發心。
-@[0574a08]@「周那!猶如惡道與正道對,猶如惡度與正度對。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為對。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為對。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為對。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為對。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與慚愧為對。慢者與不慢為對。增慢者與不增慢為對。不多聞者與多聞為對。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法為對。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為對。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與善戒為對。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為對。+@[0574a08]@「周那!猶如惡道與正道對,猶如惡度與正度對。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為對。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為對。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為對。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為對。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與慚愧為對。慢者與不慢為對。增[*]慢者與不增[*]慢為對。不多聞者與多聞為對。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法為對。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為對。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與善戒為對。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為對。
-@[0574a19]@「周那!或有[[法黑]]-[六]-,有黑報,趣至惡處。或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昇上。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昇上。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昇上。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昇上。慢者,以不慢為昇上。增慢者,以不增慢為昇上。不多聞者,以多聞為昇上。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昇上。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昇上。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昇上。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昇上。+@[0574a19]@「周那!或有[[法黑]]-[六]-,有黑報,趣至惡處。或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昇上。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昇上。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昇上。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昇上。慢者,以不慢為昇上。增[*]慢者,以不增[*]慢為昇上。不多聞者,以多聞為昇上。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昇上。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昇上。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昇上。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昇上。
-@[0574b02]@「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七]-。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般涅槃。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般涅槃。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般涅槃。[*]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般涅槃。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般涅槃。慢者,以不慢為般涅槃。-[1]-增慢者,以不[*]增慢為般涅槃。不多聞者,以多聞為般涅槃。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般涅槃。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0574b02]@「周那![[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七]-。自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終無是處。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終無是處。周那!若有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必有是處。自不沒溺,他沒溺欲拔出者,必有是處。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處。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般涅槃。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般涅槃。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般涅槃。增[*]伺、諍意、睡眠、掉[*]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般涅槃。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般涅槃。慢者,以不慢為般涅槃。增-[8]-慢者,以不增[*]慢為般涅槃。不多聞者,以多聞為般涅槃。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般涅槃。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
-@[0574b19]@「是為,周那!我已為汝說漸損法,已說發心法,已說對法,已說昇上法,已說般涅槃法。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2]-汝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坐禪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0574b19]@「是為,周那!我已為汝說漸損法,已說發心法,已說[[對法]]-[]-,已說昇上法,已說般涅槃法。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9]-等亦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坐禪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0574b26]@佛說如是。尊者大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4b26]@佛說如是。尊者大周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4b29]@-[3]-周那問見經第五竟-[4]-(千五百七十五字)+@[0574b29]@周那問見經第五竟-[10]-(千五百七十五字)-[11]-
====[校勘]==== ====[校勘]====
-[4] 〔中阿含〕-【明】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5] ~M. 8. Sallekha sutta. +
-    ??? +
- +
- +
-[6] 〔第二小土城誦〕-【明】 +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7] [>大周那]~Mahā-Cunda. +
-    ??? +
- +
- +
-[8] 漸損~Sallekha. +
-    ??? +
- +
- +
-[9] 居=號【宋】 +
-    「居」,宋本作「號」。 +
-    「號」,大正藏原為「居」,今依據宋本改作「號」。 +
- +
- +
-[10] 入=人【宋】 +
-    「入」,宋本作「人」。 +
-    「人」,大正藏原為「入」,今依據宋本改作「人」。+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11]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3]「大周那」,巴利本作 Mahā-Cunda。
 +[4]「漸損」,巴利本作 Sallekha。
-[1] 增=憎【宋】【元】* +[5] 「居」,宋本作「號」。
-    「增」,宋、元二本作「憎」。[*] +
-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憎」。[*]+
 +[6] 「入」,宋本作「人」。
-[2] 汝=法【宋】【元】 +[7]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汝」,宋、元二本作「法」。 +
-    「法」,大正藏原為「汝」,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法」。+
 +[8] 「增」,宋、元二本作「憎」。[*]
-[3] 〔周…竟〕-【明】 +[9] 「汝」,宋、元二本作「法」。
-    明本無「周…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周…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10] 明本無「周那問見經第五竟」八字。
-[4] 〔千…字〕-【宋】【元】【明】 +[11] 宋、元、明三本無「千五百七十五字」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千…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行 279: 行 204:
[二] 我行漸損:我的造作漸漸減少。 [二] 我行漸損:我的造作漸漸減少。
-[三] 四增上心:四種增強的心,即四禪。+[三] 四增上心:四種提升的心境,指四禪。又譯為「四種增上心法」、「四增心法」。 
 + 
 +[] 現法樂居: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現法樂住」、「見法樂住」。
[四] 四息解脫:即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四] 四息解脫:即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五] 增慢:即[[增上慢]]。特別強烈的傲慢,特指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增上」即「加強」的意思。 [五] 增慢:即[[增上慢]]。特別強烈的傲慢,特指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增上」即「加強」的意思。
 +
 +[] 掉貢高:即五蓋中的「掉舉」、「掉悔」,指浮動不安的心理狀態,和「惛沈」相反。在《中阿含經》中譯為「掉貢高」。
[六] 法黑:行惡法者。 [六] 法黑:行惡法者。
[七] 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如果不能先調伏自己,而想要去調伏那些也不能調伏自己的人,這終究是不可能的。 [七] 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如果不能先調伏自己,而想要去調伏那些也不能調伏自己的人,這終究是不可能的。
 +
 +[] 對法:相對的法;對治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回避法門」。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294: 行 225: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九二)-[5]-中阿含穢品青白蓮華喻經第六-[6]-(第二小土城誦)=====+周那問佛在世界上觀察到各種生(與滅),所以形成神、眾生、人、壽命、 世間等等的概念。 
 + 
 +如何令此見得滅、得捨離,而令餘見不續,不受耶? 
 + 
 +  *漸損法:漸漸減少各種惡法。 
 +  *發心法:發心願學各種善法。 
 +  *對法:分別各種相對的善惡法、對治的方法。 
 +  *昇上法:知道惡法導致墮落、善法導致昇上。 
 +  *般涅槃法:知道能導致解脫的法。 
 + 
 +漸損法、發心法可以對應到四正勤。 
 + 
 +本經說「若有不自調御,他不調御欲調御者,終無是處」,即「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無論如何自己應該要努力修行。這是講調御,例如不會數學的人很難教人數學,不過還是可行善的,例如窮人還是可捐錢助人。 
 + 
 + 
 +=====(九二)中阿含-[1]-穢品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第二小土城誦)-[2]-=====
@[0574c03]@我聞如是: @[0574c03]@我聞如是:
行 302: 行 248:
@[0574c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0574c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0574c06]@「云何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賢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身?賢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7]-行。』彼於後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是謂法從身滅,不從口滅。+@[0574c06]@「云何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賢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身?賢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彼-[3]-於後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是謂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0574c12]@「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口,諸比丘見已呵彼比丘:『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口?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0574c12]@「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口,諸比丘見已呵彼比丘:『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口?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0574c17]@「云何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增伺不從身口滅,但以-[8]-慧見滅,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是謂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0574c17]@「云何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增[*]伺不從身口滅,但以慧-[4]-見滅,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是謂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0574c22]@「如來或有觀,觀他人心,知此人不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欲、惡見而住。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所以者何?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一切世間。」+@[0574c22]@「如來或有觀,觀他人心,知此人不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生惡欲、惡見而住。知此人如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如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得滅增[*]伺。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增[*]伺而住,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得滅惡欲、惡見。所以者何?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住。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水長,出水上,不著水。如是,如來世間生、世間長,出世間行,不著世間法。所以者何?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一切世間。」
@[0575a07]@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經當名何?云何受持?」 @[0575a07]@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經當名何?云何受持?」
行 318: 行 264:
@[0575a16]@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5a16]@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5a18]@-[1]-青白蓮華喻-[2]-經第六竟-[3]-(七百三字)+@[0575a18]@青白蓮華喻經-[5]-第六竟-[6]-(七百三字)-[7]-
====[校勘]==== ====[校勘]====
-[5] 〔中阿含〕-【明】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6] 〔第二小土城誦〕-【明】 +[3] 「行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行」。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4] 「慧」,元、明二本作「善」。
-[7] 行彼=彼行【宋】【元】【明】 +[5] 宋、元二本無「經」字。
-    「行彼」,宋、元、明三本作「彼行」。 +
-    「彼行」,大正藏原為「行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行」。+
 +[6] 明本無「青白蓮華喻經第六竟」九字。
-[8] 慧=善【元】【明】 +[7] 宋、元、明三本無「七百三字」四字。
-    「慧」,元、明二本作「善」。 +
-    「善」,大正藏原為「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善」。 +
- +
- +
-[1] 〔青…竟〕-【明】 +
-    明本無「青…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青…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2] 〔經〕-【宋】【元】 +
-    宋、元二本無「經」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經」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
- +
- +
-[3] 〔七…字〕-【宋】【元】【明】 +
-    宋、元、明三本無「七…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七…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行 370: 行 296: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九三)-[4]-中阿含穢品-[5]-水淨梵志經第七-[6]-(第二小土城誦)=====+=====(九三)中阿含-[1]-穢品水淨梵志經第七(第二小土城誦)-[2]-=====
@[0575a21]@我聞如是: @[0575a21]@我聞如是:
行 376: 行 302:
@[0575a21]@一時,佛遊鬱鞞羅尼連然河岸,在阿耶和羅尼拘類樹下,初得道時。 @[0575a21]@一時,佛遊鬱鞞羅尼連然河岸,在阿耶和羅尼拘類樹下,初得道時。
-@[0575a22]@於是,有一水淨梵志,中後仿佯往詣佛-[7]-所。-[8]-世尊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諸比丘:「若有二十一-[9]-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10]-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11]-慢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12]-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猶垢膩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垢膩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污衣故有穢色。如是,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一]-[*]慢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0575a22]@於是,有一水淨梵志,中後[[仿佯]]-[]-往詣佛所-[3]-。世尊-[4]-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諸比丘:「若有二十一穢-[5]-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6]-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慠心-[7]-穢、放逸心穢。若有此-[8]-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猶垢膩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垢膩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污衣故有穢色。如是,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一]-、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0575b14]@「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13]-心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白淨波羅奈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白淨波羅奈衣本已淨而復淨。如是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0575b14]@「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9]-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猶如白淨波羅奈衣持與染家,彼染家得,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此白淨波羅奈衣,染家雖治,或以淳灰、或以澡豆、或以土漬極浣令淨,然此白淨波羅奈衣本已淨而復淨。如是若有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云何二十一穢?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放逸心穢。若有此二十一穢不污心者,必至善處,生於天上。
-@[0575c04]@「若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如是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慈俱,遍滿-[14]-十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梵志!是謂洗浴內心,非浴外身。」+@[0575c04]@「若知邪見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如是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慳心穢、嫉心穢、欺誑心穢、諛諂心穢、無慚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傲心穢,若知放逸是心穢者,知已便斷,彼心與慈俱,遍滿一-[10]-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11]-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梵志!是謂洗浴內心,非浴外身。」
@[0575c16]@爾時,梵志語世尊曰:「瞿曇!可詣多水河浴。」 @[0575c16]@爾時,梵志語世尊曰:「瞿曇!可詣多水河浴。」
行 386: 行 312:
@[0575c17]@世尊問曰:「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 @[0575c17]@世尊問曰:「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
-@[0575c19]@梵志答曰:「瞿曇!彼多水-[15]-河者,此是世間齋潔之-[16]-相、度相、福[*]相。瞿曇!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0575c19]@梵志答曰:「瞿曇!彼多水河浴-[12]-者,此是世間齋潔之相-[13]-、度相[*]、福相[*]。瞿曇!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
@[0575c21]@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0575c21]@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妙好首梵志,  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遊戲,  不能淨黑業。\\  是愚常遊戲,  不能淨黑業。\\
 好首何往泉,  何義多水河,\\  好首何往泉,  何義多水河,\\
行 396: 行 322:
 淨者無垢穢,  淨者常說戒,\\  淨者無垢穢,  淨者常說戒,\\
 淨者清白業,  常得清淨行。\\  淨者清白業,  常得清淨行。\\
- 若汝不殺生,  常不-[17]-與不取,\\ + 若汝不殺生,  常不不與-[14]-取,\\ 
- 真諦不妄-[1]-語,  常正念正知。\\+ 真諦不妄言-[15]-,  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  一切眾生安,\\  梵志如是學,  一切眾生安,\\
 梵志何還家,  家泉無所淨。\\  梵志何還家,  家泉無所淨。\\
行 405: 行 331: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
 梵志聞佛教,  心中大歡喜,\\  梵志聞佛教,  心中大歡喜,\\
- 即時禮佛足,  歸-[2]-命佛法眾。\\+ 即時禮佛足,  歸依-[16]-佛法眾。\\
@[0576a10]@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0576a10]@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我今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行 411: 行 337:
@[0576a12]@佛說如是。好首水淨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6a12]@佛說如是。好首水淨梵志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6a15]@-[3]-水淨梵志經第七竟-[4]-(一千二百一十字)+@[0576a15]@水淨梵志經第七竟-[17]-(一千二百一十字)-[18]-
====[校勘]==== ====[校勘]====
-[4] 〔中阿含〕-【明】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5] ~M. 7. Vatthūpama sutta., [Nos. 51. 99(1185), 100(99), 125(13.5)] +[3]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    ????+
 +[4]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尊世尊」。
-[6] 〔第二小土城誦〕-【明】 +[5] 「穢」,巴利本作 Upakkilesa。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6]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7] 「憍傲心」,大正藏原為「慢傲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憍傲心」。[*]
-[7] 〔所〕-【宋】【元】【明】 +[8] 「此」,元本作「比」。
-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9] 「結心」,大正藏原為「心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結心」。
-[8] (尊)+世尊【宋】【元】【明】 +[10] 「一」,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尊世尊」。 +     
-   大正藏無「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11]「心」,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12] 大正藏無「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9] 穢~Upakkilesa. +[13] 「相」,宋、元、明三本作「想」。[*]
-    ???+
 +[14] 「不與」,大正藏原為「與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與」。
-[10] 調=掉【元】【明】* +[15] 「言」,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調」,元、明二本作「掉」。[*] +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16] 「依」,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依」。
-[11] 慢傲心=憍傲心【宋】*【元】*【明】* +[17] 明本無「水淨梵志經第七竟」八字。
-    「慢傲心」,宋、元、明三本作「憍傲心」。[*] +
-    「憍傲心」,大正藏原為「慢傲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憍傲心」。[*]+
 +[18]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二百一十字」七字。
-[12] 此=比【元】 +====[註解]====
-    「此」,元本作「比」。 +
-    「比」,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元本改作「比」。+
- +[] 仿佯:遊蕩;遨遊。
-[13] 心心=結心【宋】【元】【明】 +
-    「心心」,宋、元、明三本作「結心」。 +
-    「結心」,大正藏原為「心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結心」。 +
- +
- +
-[14] 十=一【宋】【元】【明】 +
-    「十」,宋、元、明三本作「一」。 +
-    「一」,大正藏原為「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 +
- +
- +
-[15] 河+(浴)【宋】【元】【明】 +
-    「河」,宋、元、明三本作「河浴」。 +
-    大正藏無「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 +
- +
-[16] 相=想【宋】*【元】*【明】* +
-    「相」,宋、元、明三本作「想」。[*] +
-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想」。[*] +
- +
- +
-[17] 與不=不與【宋】【元】【明】 +
-    「與不」,宋、元、明三本作「不與」。 +
-    「不與」,大正藏原為「與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與」。 +
- +
- +
-[1] 語=言【宋】【元】【明】 +
-    「語」,宋、元、明三本作「言」。 +
-    「言」,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
- +
- +
-[2] 命=依【宋】【元】【明】 +
-    「命」,宋、元、明三本作「依」。 +
-    「依」,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依」。 +
- +
- +
-[3] 〔水…竟〕-【明】 +
-    明本無「水…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水…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4] 〔一千…字〕-【宋】【元】【明】 +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字」四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千…字」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 +
- +
- +
-====[註解]====+
[一] 大慢心穢:增上慢。 [一] 大慢心穢:增上慢。
行 523: 行 398:
參見 [[agama1:增壹阿含經利養品第十三#五|增壹阿含經中的二十一心結]] 參見 [[agama1:增壹阿含經利養品第十三#五|增壹阿含經中的二十一心結]]
-=====(九四)-[5]-中阿含穢品-[6]-黑比丘經第八-[7]-(第二小土城誦)=====+====[進階辨正]==== 
 + 
 +  *[[agama1:研討:二十一心結的分類|研討:二十一心結的分類]
 + 
 +=====(九四)中阿含-[1]-穢品黑比丘經第八(第二小土城誦)-[2]-=====
@[0576a18]@我聞如是: @[0576a18]@我聞如是:
行 529: 行 408:
@[0576a18]@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母堂。 @[0576a18]@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東園鹿母堂。
-@[0576a19]@是時,-[8]-黑比丘鹿母子常憙鬥諍,往詣佛所。世尊遙見黑比丘來,因黑比丘故,告諸比丘:「或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若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一]-,不能令得涅槃。+@[0576a19]@是時,黑-[3]-比丘鹿母子常憙鬥諍,往詣佛所。世尊遙見黑比丘來,因黑比丘故,告諸比丘:「或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若有一人常喜鬥諍,不稱止諍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喜,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一]-,不能令得涅槃。
-@[0576a25]@「或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若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得>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0576a25]@「或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若有一人惡欲,不稱止惡欲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4]-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0576b01]@「或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若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0576b01]@「或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若有一人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不稱持戒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0576b07]@「或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若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0576b07]@「或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若有一人有瞋纏、有不語結、有慳嫉、有諛諂欺誑、有無慚無愧、不稱慚愧者,此法不可樂,不可愛憙,不能令愛念,不能令敬重,不能令修習,不能令攝持,不能令得沙門,不能令得一意,不能令得涅槃。
行 549: 行 428:
@[0576c21]@「或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0576c21]@「或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若有一人不犯戒、不越戒、不缺戒、不穿戒、不污戒,稱譽持戒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0576c26]@「或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9]-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若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0576c26]@「或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5]-慚無愧,稱譽慚愧。若有一人無瞋纏、無不語結、無慳嫉、無諛諂欺誑、無無[*]慚無愧,稱譽慚愧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0577a04]@「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0577a04]@「或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若有一人經勞諸梵行,稱譽經勞諸梵行者,此法可樂、可愛、可喜,能令愛念,能令敬重,能令修習,能令攝持,能令得沙門,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
行 559: 行 438:
@[0577a28]@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7a28]@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7b01]@-[1]-黑比丘經第八竟-[2]-(一千五百二十七字)+@[0577b01]@黑比丘經第八竟-[6]-(一千五百二十七字)-[7]-
====[校勘]==== ====[校勘]====
-[5] 〔中阿含〕-【明】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6] ~A. X. 87. Adhikaraṇa. +[3]「黑」,巴利本作 Kālaka。
-    ???+
 +[4]「能」,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能」。
-[7] 〔第二小土城誦〕-【明】 +[5] 宋、元、明三本無「無」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6] 明本無「黑比丘經第八竟」七字。
-[8] [>黑]~Kālaka. +[7] 明本無「一千五百二十七字」八字。
-    ??? +
- +
- +
-[9] 〔無〕-【宋】*【元】*【明】* +
-    宋、元、明三本無「無」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 +
- +
-[1] 〔黑…竟〕-【明】 +
-    明本無「黑…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黑…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2] 〔一千…字〕-【明】 +
-    明本無「一千…字」四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千…字」四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行 601: 行 462:
[一] 不能令得一意:不能專心一致,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導向一趣;不導向一性;不導向獨居」。 [一] 不能令得一意:不能專心一致,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導向一趣;不導向一性;不導向獨居」。
-[] 穿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均是「破戒的意思」。修行之人毀犯戒法,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犯戒、越戒、缺戒、穿戒、污戒:毀犯禁戒、越過禁戒、不守禁戒、破壞禁戒、污染禁戒。這幾個詞都是形容破戒。 
 + 
 +[] 不稱持戒:不稱讚持戒。
-[三] 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沒有敬禮同梵行者,也沒有因敬禮同梵行者為人稱譽。+[三] 不經勞諸梵行,不稱經勞諸梵行:沒有敬禮同梵行者,也不稱讚敬禮同梵行者的行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是同梵行者們的承迎者、非承迎的稱讚者」。??待確認「經勞」意義。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610: 行 473: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九五)-[3]-中阿含穢品住法經第九-[5]-(第二小土城誦)=====+=====(九五)中阿含-[1]-穢品住法經第九(第二小土城誦)-[2]-=====
@[0577b04]@我聞如是: @[0577b04]@我聞如是:
行 616: 行 479:
@[0577b04]@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577b04]@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577b0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一]-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退、不住、不增,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住不退、不增,是謂住善法不退、不增。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增不退、-[6]-不住,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0577b0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云何退善法不住、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一]-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退、不住、不增,是謂退善法不住、不增。云何住善法不退、不增?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住不退、不增,是謂住善法不退、不增。云何增善法不退、不住?比丘者,若有篤信、禁戒、博聞、布施、智慧、辯才、阿含及其所得,彼人於此法增不退、不住-[3]-,是謂增善法不退、不住。
-@[0577b16]@「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7]-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二]-,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掉-[8]-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污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0577b16]@「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4]-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二]-,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掉-[5]-貢高,為多行無掉[*]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污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0577b26]@「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掉[*]貢高、疑惑、身諍、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三]-。[[猶人為火燒頭、燒衣]]-[四]-,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0577b26]@「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纏、掉[*]貢高、疑惑、身諍、穢污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多行惡慧者,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三]-。[[猶人為火燒頭、燒衣]]-[四]-,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0577c04]@「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9]-貪伺、[若>]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疑惑、無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10]-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11]-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0577c04]@「若比丘觀時,則知我多行無增-[6]-伺、-[7]-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掉[]貢高、無疑惑、無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多行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8]-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9]-,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0577c13]@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7c13]@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577c14]@-[12]-住法經第九竟-[13]-(六百三十一字)+@[0577c14]@住法經第九竟-[10]-(六百三十一字)-[11]-
====[校勘]==== ====[校勘]====
-[3] 〔中阿含〕-【明】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5] 〔第二小土城誦〕-【明】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3] 「不住」,元本作「是謂」。
-[6] 不住=是謂【元】 +[4] 「增」,宋本作「憎」。[*]
-    「不住」,元本作「是謂」。 +
-    「是謂」,大正藏原為「不住」,今依據元本改作「是謂」。+
 +[5]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7] 增=憎【宋】* +[6]「增」,大正藏原為「貪」,宋本作「憎」,元、明二本作「增」,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增」。[*]
-    「增」,宋本作「憎」。[*] +
-    「憎」,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本改作「憎」。[*]+
 +[7] 大正藏在「無」字之前有一「若」字,今依據高麗藏刪去。
-[8]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8] 宋、元、明三本無「極」字。
 +[9] 「故」,宋、元、明三本作「方」。
-[9] 貪=憎【宋】,=增【元】【明】* +[10] 明本無「住法經第九竟」六字。
-    ????+
 +[11] 宋、元、明三本無「六百三十一字」六字。
-[10] 〔極〕-【宋】【元】【明】 
-    宋、元、明三本無「極」字。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11] 故=方【宋】【元】【明】 +====[註解]====
-    「故」,宋、元、明三本作「方」。 +
-    「方」,大正藏原為「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方」。+
 +[] 我說退善法不住、不增,我說住善法不退、不增,我說增善法不退、不住:我說退失善法者,善法不維持、不增進;我說維持善法者,善法不退失、不增進;我說增進善法者,善法不退失、不維持。
-[12] 〔住…竟〕-【明】 +[] 篤信:堅定的信心。
-    明本無「住…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住…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
- +
- +
-[13] 〔六…字〕-【宋】【元】【明】 +
-    宋、元、明三本無「六…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六…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 +
- +
- +
-====[註解]====+
[一] 阿含:音譯自 agama,義譯是「傳(承)」,指釋迦牟尼佛所傳來的法。 [一] 阿含:音譯自 agama,義譯是「傳(承)」,指釋迦牟尼佛所傳來的法。
[二] 睡眠纏:即五蓋中的「睡眠蓋」,被睡眠纏覆於心。 [二] 睡眠纏:即五蓋中的「睡眠蓋」,被睡眠纏覆於心。
 +
 +[] 身諍:暴躁的行為;由身體行動產生諍論的行為,例如與人爭吵。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身暴躁」。
[三] 忍不令退:安住在修行上,不讓修行退步。 [三] 忍不令退:安住在修行上,不讓修行退步。
行 695: 行 541: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九六)-[14]-中阿含穢品無經第十-[15]-(第二小土城誦)=====+  ***如何愈修愈好?**
-@[0577c16]@我聞如是:+要如何愈修愈好?本經教我們的次第為:增加善法=>知道心的狀態(煩惱與善法)=>採用方法滅去煩惱。
-@[0577c16]@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第一段經文的意義類似於:「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善法要不就是增進、要不就是維持、要不就是退失,因此要修行增加善法。增加善法而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狀態,包含煩惱的狀態以及善法的狀態。知道有哪些煩惱,則可採用方法,精進修行,正念正智,以滅去煩惱。
-@[0577c17]@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已聞法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諸賢!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因此本經也可說提供了「四正勤」(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的一種具體實踐方法。因此本經所教能夠愈修愈好的方法只是舉例,而非唯一的標準,像《雜阿含經》卷三十一[[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八七九|第879經]]也提供另一種方法,藉由善護六根、守護定相、修四念處、精進修行,來實踐「四正勤」。和本經相較,兩經提供的實踐方法都重視精勤不退、正念(四念處)、正智(善護六根),以及採用方法滅去煩惱(三十七道品)。
-@[0577c21]@「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已聞法者不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常憶念,知而復知。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應增加的七種善法**
-@[0577c25]@「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我為有[*]調、貢高,為無有調、貢高?我為有疑惑,為無有疑惑?我為有[[身諍]]-[一]-,為無有身諍?我為有穢污心,為無有穢污心?我為有信,為無有信?我為有進,為無有進?我為有念,為無有念?我為有定,為無有定?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本經說比丘應增加的善法包括(1)篤信、(2)禁戒、(3)博聞、(4)布施、(5)智慧、(6)辯才,(7)阿含及其所得。
-@[0578a04]@「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纏、有[*]調貢高、有疑惑、有身諍、有穢污心,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諸賢!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1]-令退。諸賢!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前五者即「在家五法」(信、戒、聞、施、慧),也就是佛教徒應該具足的五個條件。出家人還要弘揚佛法,因此也要(6)練習辯才,以及(7)增加對經文的理解。
-@[0578a12]@「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增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調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2]-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觀心省查的十二個項目**
-@[0578a21]@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本經教導佛弟子要觀心省察的項目有:(1)貪欲(增伺)、(2)瞋恚、(3)昏沉與睡眠(睡眠纏)、(4)掉舉(掉貢高)、(5)疑、(6)身諍、(7)行穢污心、(8)信、(9)精進、(10)念、(11)定、(12)慧。
-@[0578a23]@-[3]-無經第十竟-[4]-(五百六十八字)+前五項為五蓋(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煩惱),第六項代表有煩惱的身行,第七項是有煩惱的心行。這七項可說含攝一切的煩惱,因為五蓋之外的煩惱姑且都可算入第六項、第七項中。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5]-(八千六百五十八字)+後五項為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有了五根能夠增上種種其他的善法。
--[6]-中阿含穢品第-[7]-三竟-[8]-(萬六千一百四十字)-[9]-(第二小土城誦)+也就是說,觀察自心時,要覺知五蓋等身心的煩惱(前七項),然後進一步覺知五根等善法(後五項)。修行得力時,前七項要愈來愈少,後五項要愈來愈多。
 +這跟修四念處時心念處以及法念處的部分修行內容相似:
-====[校勘]====+修心念處時,要覺知當下心念是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等等狀態,客觀地分析心念的變化,不只要知道什麼時候做錯了,也要知道什麼時候做對了,兩者對心念處都一樣重要。正如照鏡子能讓人發現要如何增進自己的外貌,照見自己的心鏡能讓人發現如何增進心的狀態。
-[14] 〔中阿含〕-【明】 +修法念處在觀察五蓋時,要知道五蓋的有與無,認出一個蓋現前的同時,也應該認出導致生起這個蓋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自然就能找到調伏五蓋的方法,而愈修愈好。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中阿含」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相當的南傳經文中所列出的觀心省察的項目略有不同,而為:(1)貪婪、(2)瞋害心、(3)惛沈睡眠、(4)掉舉、(5)疑、(6)無憤怒、(7)心不被污染、(8)內在法的欣悅、(9)得到內心的止、(10)得到觀法增上慧。
-[15] 〔第二小土城誦〕-【明】 +雖然項目及數量都不同,在修行的原理上則一致:前半為煩惱、後半為善法,都要觀察有與無。修行得力時,前半要愈來愈少,後半要愈來愈多。南北傳所列舉項目的不同,也應證了前面提到本經所教的方法只是舉例,並非唯一的標準。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九六)中阿含-[1]-穢品無經第十(第二小土城誦)-[2]-=====
-[1] 令=念【宋】【元】 +@[0577c16]@我聞如是:
-    「令」,宋、元二本作「念」。 +
-    「念」,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念」。+
 +@[0577c16]@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2] 〔速〕-【宋】【元】【明】 +@[0577c17]@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不得聞,已聞法者便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諸賢!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衰退]]-[]-。
-    宋、元、明三本無「速」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0577c21]@「諸賢!若有比丘、比丘尼未聞法者便得聞,已聞法者不忘失,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常憶念,知而復知。是謂比丘、比丘尼淨法轉增。
-[3] 〔無…竟〕-【明】 +@[0577c25]@「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我為有掉[*]貢高,為無有掉[*]貢高?我為有疑惑,為無有疑惑?我為有身諍,為無有身諍?我為有穢污心,為無有穢污心?我為有信,為無有信?我為有進,為無有進?我為有念,為無有念?我為有定,為無有定?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
-    明本無「無…竟」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無…竟」三字,今依據明本刪去。+
 +@[0578a04]@「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有增[*]伺、有瞋恚心、有睡眠纏、有掉[*]貢高、有疑惑、有身諍、有穢污心,無信、無進、無念、無定,有惡慧者。諸賢!彼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3]-退。諸賢!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滅此惡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4] 〔五…字〕-【宋】【元】【明】 +@[0578a12]@「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增[*]伺、無瞋恚心、無睡眠纏、無掉[*]貢高、無有疑惑、無有身諍、無穢污心,有信、有進、有念、有定、無惡慧者,彼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諸賢!如是比丘欲住此善法,不忘不退,修行廣布故,便以速-[4]-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    宋、元、明三本無「五…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五…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0578a21]@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5] 〔八…字〕-【宋】【元】【明】 +@[0578a23]@無經第十竟-[5]-(五百六十八字)-[6]-
-    宋、元、明三本無「八…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八…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中阿含-[7]-穢品第三-[8]-竟-[9]-(萬六千一百四十字)-[10]-
-[6] 品末題在卷末題前行【宋】【元】【明】,〔中阿含〕-【明】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11]-(第二小土城誦)-[12]-
-    ????+
-[7] 三=八【明】 
-    「三」,明本作「八」。 
-    「八」,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明本改作「八」。 
 +====[校勘]====
-[8] 〔萬…字〕-【宋】【元】【明】 +[1]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宋、元、明三本無「萬…字」三字。 +
-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萬…字」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2]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9] 〔第二小土城誦〕-【明】,(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在卷末題下【宋】【元】 +[3] 「令」,宋、元二本作「念」。
-    ????+
 +[4] 宋、元、明三本無「速」字。
 +[5] 明本無「無經第十竟」五字。
-====[註解]====+[6] 宋、元、明三本無「五百六十八字」六字。
-[] 身諍:由身體行動產生具體諍的行為,如與人發生口角。( 另譯為「身暴躁」,即「暴躁的行為」,相當的南傳經文亦同。)+[7]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8] 「三」,明本作「八」。
-[] +[9]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穢品第三竟(萬六千一百四十字)」置於卷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第二小土城誦)」之前行。 
 + 
 +[10] 宋、元、明三本無「萬六千一百四十字」八字。 
 + 
 +[11]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六百五十八字」八字。 
 + 
 +[12] 大正藏原將「第二小土城誦」六字置於「中阿含穢品第三竟(萬六千一百四十字)」後,今依據宋、元二本改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八千六百五十八字)」後,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 
 +====[註解]==== 
 + 
 +[] 若使有法本所修行、廣布誦習、慧之所解,彼不復憶,知而不知:如果使得有佛法是本來已經在修行、多作誦念學習、以智慧理解了,這些佛法不再記得,原先知道的變成不知道了。 
 + 
 +[] 淨法衰退:在正法上退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退失法」。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788: 行 63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佛陀表示聽聞佛法要能不忘,才能在正法上進步。「未聞法者便得聞」即要學習佛法,「已聞法者不忘失」即要複習佛法。
 +
 +從學佛「聞、思、修」的次第來看,要先「聞」法,「未聞法者便得聞」,依據所聞法「思」考、消化、吸收,也有助於「已聞法者不忘失」,才能接著正確地修行。
 +
 +聞法後,要如何才能愈修愈好?接下來的段落即跟前一經相同。
 +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1567841916.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9/07 15:38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3055939674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