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一 2020/06/25 18:06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一 2022/10/22 15:39 目前版本
行 1: 行 1:
-======中阿含經卷第一======+======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1]-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2]-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1]-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道祖筆受-[2]-
行 8: 行 8:
 善人往、世福  七日、車、漏盡-[5]-\\  善人往、世福  七日、車、漏盡-[5]-\\
-=====導讀=====+
=====(一)中阿含-[6]-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一)中阿含-[6]-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行 69: 行 69:
[] 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指初誦的五品:七法品、業相應品、舍梨子相應品、未曾有法品、習相應品,因王相應品有七經在初誦,另有七經是在小土城頌王相應品內,所以稱半品。從七法品善法經到王相應品天使經共64部經,涵蓋於卷一至卷十二。 [] 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指初誦的五品:七法品、業相應品、舍梨子相應品、未曾有法品、習相應品,因王相應品有七經在初誦,另有七經是在小土城頌王相應品內,所以稱半品。從七法品善法經到王相應品天使經共64部經,涵蓋於卷一至卷十二。
-[] 正經:佛經。廣義來說,「契經」可指全部的大藏經或經藏,但在十二部經中是狹義地指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契經」、「貫經」,音譯為「修多羅」。+[] 正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契經」、「貫經」,音譯為「修多羅」。按:這段的正經、歌詠……說義即十二部經,是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的佛經。「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 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音譯為「祇夜」、「祇夜經」。 [] 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音譯為「祇夜」、「祇夜經」。
行 89: 行 89:
[] 廣解: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經」、「方等」、「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 廣解: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經」、「方等」、「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 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agama2:中阿含經卷第八|卷八]]、[[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九|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 說義: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又譯為「廣普」、「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說義: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五五二|第552經]]。又譯為「廣普」、「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 彼彼說義:十二部經每一部所說的含義。 [] 彼彼說義:十二部經每一部所說的含義。
行 117: 行 117:
[] 數往見比丘:時常前往會見比丘。 [] 數往見比丘:時常前往會見比丘。
-[] 向法次法:依據修法的次序修習,趨向涅槃(滅除煩惱、生死),另譯作「法次法向」。+[] 向法次法:依著一個修行「法」、下一個修行法(「次法」)的實踐方「向」順序修行。又譯為「法次法向」、「如說修行」。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行 191: 行 191:
[]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 成就遊: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具足住」。+[] 成就遊: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具足住」。
[] 定生喜樂:依定而生起喜與樂,指第二禪的境界。 [] 定生喜樂:依定而生起喜與樂,指第二禪的境界。
行 205: 行 205:
本經中以晝度樹開花的次序來比喻的,為由戒生定、依定發慧的次第。 本經中以晝度樹開花的次序來比喻的,為由戒生定、依定發慧的次第。
 +
 +c.f.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9/F0010089&num=24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中阿含經》第三禪敘述的空、室、定]]+  *[[研討:晝度樹經問答]] 
 +  *[[研討:《中阿含經》第三禪敘述的空、室、定]]
=====(三)中阿含-[1]-七法品城喻經第三(初一日誦)-[2]-===== =====(三)中阿含-[1]-七法品城喻經第三(初一日誦)-[2]-=====
行 216: 行 219:
@[0422c10]@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422c10]@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0422c1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王邊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是故王城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0422c1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王邊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易不難得]]-[]-,是故王城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
@[0422c13]@「云何王城七事具足?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3]-,象軍、馬軍、車軍、步軍-[4]-,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五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六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築立高墻,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七事具足也。 @[0422c13]@「云何王城七事具足?謂王邊城造立樓櫓,築地使堅,不可毀壞,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一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掘鑿池塹,極使深廣,修備可依,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二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周匝通道,開除平博,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三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集四種軍力-[3]-,象軍、馬軍、車軍、步軍-[4]-,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四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豫備軍器弓、矢、[[鉾]]-[]-、戟,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五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立守門大將,明略智辯,勇毅奇謀,善則聽入,不善則禁,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六事具足。復次,如王邊城築立高墻,令極牢固,泥塗堊灑,為內安隱,制外怨敵,是謂王城七事具足也。
行 287: 行 290:
====[註解]==== ====[註解]====
 +
 +[] 易不難得:容易、不難得到。
[] 鉾:「矛」的異體字。讀音同「矛」。 [] 鉾:「矛」的異體字。讀音同「矛」。
行 312: 行 317:
[] 初善、中善、竟亦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 初善、中善、竟亦善:開頭、中間、結尾都是善的。
-[] 有義有文:意義正確(有義),辭句正確(有文)。 +[] 有義有文:有正確的意義、有正確的詞句。
[] 翫習:反覆研習。「翫」讀音同「萬」,研習。 [] 翫習:反覆研習。「翫」讀音同「萬」,研習。
行 347: 行 352:
@[0424a14]@我聞如是: @[0424a14]@我聞如是:
-@[0424a14]@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水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0424a14]@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水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0424a17]@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一人常臥水中;或復有人[[出水還沒]]-[]-;或復有人[[出水而住]]-[]-;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3]-;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如是,我當復為汝說七水喻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0424a17]@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一人常臥水中;或復有人[[出水還沒]]-[]-;或復有人[[出水而住]]-[]-;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3]-;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水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如是,我當復為汝說七水喻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行 403: 行 408:
====[註解]==== ====[註解]====
 +
 +[] 諦聽:仔細地聽。
[] 出水還沒:浮出水面後又下沈。 [] 出水還沒:浮出水面後又下沈。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一.1593079600.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20/06/25 18:0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7918395996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