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1:增壹阿含經慚愧品第十八 2019/01/12 15:07 agama1:增壹阿含經慚愧品第十八 2022/01/15 20:40 目前版本
行 5: 行 5:
慚愧品第十八 慚愧品第十八
-=====導讀=====+=====[導讀:慚愧]===== 
 + 
 +「慚」是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愧」是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 
 + 
 +在漢文佛典中,「慚」較著重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愧」較著重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 
 +佛陀表明慚愧是離苦的第一步,如《雜阿含經》卷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四六|第346經]]中說:「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這經也明白指出,導向解脫與背離解脫的關鍵差別,在於是否「慚愧」。 
 +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六六一|第661、662經]]也顯示有慚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惡行,能減輕貪瞋癡,使得修行得力。《雜阿含經》卷二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七四九|第749經]]則講說有「明」(「無明」的對稱;智慧)能隨著生起慚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脫。 
 + 
 +因此以下本品第一經中,佛陀形容慚愧為擁護世間的二法,人們有慚愧才有別於畜牲。 
 + 
 +經中在在表示有慚、有愧而真誠懺悔,才能持戒清淨,離欲、惡不善法,成為初禪的基礎,進而證得更深的禪定乃至發起無漏的智慧。
=====-[7]-(一)@@[0587b06]@@===== =====-[7]-(一)@@[0587b06]@@=====
行 57: 行 69: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  * **經中對於慚、愧的具體定義:**
 +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六七九|第679經]]:「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CBETA, T02, no. 99, p. 186, a7-13)
 +
 +  ***慚愧與不悔**
 +
 +有同學提出:「『慚愧』跟『持戒不悔』表面上看起來是否違背?」其實不違背:慚愧可心意柔軟,避免犯下會讓自己後悔的事,懺悔可減輕過去業力的影響;持戒即不造新業,自然不悔。
 +
 +
 + = = = = = = =
 +
 +(以下待整理)
讀經班同學問到,怎麼樣調整習性?很多時候,並非沒有慚愧心,然而仍舊再犯。 讀經班同學問到,怎麼樣調整習性?很多時候,並非沒有慚愧心,然而仍舊再犯。
行 106: 行 131:
@[0587b24]@對曰:「如是。」 @[0587b24]@對曰:「如是。」
-@[0587b24]@爾時,佛告諸比丘:「於是,有[[族姓子]]學諸-[12]-技術,或習田作,或習[[書疏]]-[]-,或習計算,或習天文,或習地理,或習卜相,或學遠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飢寒、懃苦,而自營己。-{得財物後私自收藏無有厭足}-彼作是功力而獲財物,彼人不能食噉,亦不與妻子,亦不與奴婢親親之屬,皆悉不與。彼所得財物,或王劫奪,或-[13]-復被賊,或火燒水-[14]-漂,分散異處,不獲其利,即於家中有人分散此物,不得停住。是謂,比丘!得財藏舉者也。+@[0587b24]@爾時,佛告諸比丘:「於是,有[[族姓子]]學諸-[12]-技術,或習[[田作]]-[]-,或習[[書疏]]-[]-,或習計算,或習天文,或習地理,或習卜相,或學遠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飢寒、懃苦,而自營己。-{得財物後私自收藏無有厭足}-彼作是功力而獲財物,彼人不能食噉,亦不與妻子,亦不與奴婢親親之屬,皆悉不與。彼所得財物,或王劫奪,或-[13]-復被賊,或火燒水-[14]-漂,分散異處,不獲其利,即於家中有人分散此物,不得停住。是謂,比丘!得財藏舉者也。
@[0587c04]@「彼云何得財分布?有族姓子學諸-[15]-伎術,或習田作,或習書疏,或習計算,或習天-[16]-文、地理,或習卜相,或學遠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飢寒、懃苦,而自營己。-{得財物後布施分享無有厭足}-彼作是功力而獲財物,彼人惠施眾生,給與父母、奴婢、妻子,亦復廣及沙門、婆羅門,造諸功德,種天上之福。是謂,比丘!得而惠施。是謂,比丘!二人無厭足。如前一人得財物而舉者,當念捨離;第二人得而廣布,當學此業。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0587c04]@「彼云何得財分布?有族姓子學諸-[15]-伎術,或習田作,或習書疏,或習計算,或習天-[16]-文、地理,或習卜相,或學遠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飢寒、懃苦,而自營己。-{得財物後布施分享無有厭足}-彼作是功力而獲財物,彼人惠施眾生,給與父母、奴婢、妻子,亦復廣及沙門、婆羅門,造諸功德,種天上之福。是謂,比丘!得而惠施。是謂,比丘!二人無厭足。如前一人得財物而舉者,當念捨離;第二人得而廣布,當學此業。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行 152: 行 177:
[] 藏舉:收藏。 [] 藏舉:收藏。
 +
 +[] 田作:耕作。
[] 書疏:寫書信、奏章。 [] 書疏:寫書信、奏章。
行 347: 行 374:
相當的《中阿含經》及南傳經文作後者解,而前者也說得通,因為出家人不積蓄飲食、財物,若要行財施則得向在家人募捐,可能變質為要在家人先布施財物給自己,因此出家人用心於財施的意義不大。 相當的《中阿含經》及南傳經文作後者解,而前者也說得通,因為出家人不積蓄飲食、財物,若要行財施則得向在家人募捐,可能變質為要在家人先布施財物給自己,因此出家人用心於財施的意義不大。
 +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769689403204898/
=====(四)@@[0589a09]@@===== =====(四)@@[0589a09]@@=====
行 522: 行 551: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776336542540184/
=====-[1]-(五)@@[0590a08]@@===== =====-[1]-(五)@@[0590a08]@@=====
行 1177: 行 1208: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769689403204898/
 +
=====(八)@@[0592c10]@@===== =====(八)@@[0592c10]@@=====
行 1252: 行 1286: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將大愛道比丘尼將對佛陀生身永生的願望,轉化為對佛陀法身的重視。這和《佛遺教經》:「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CBETA, T12, no. 389, p. 1112, b10-12) 呼應。+本經中佛陀將大愛道比丘尼將對佛陀永生的願望,轉化為對於精進修行的重視。這和《佛遺教經》:「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CBETA, T12, no. 389, p. 1112, b10-12) 呼應。
-本經中佛陀表示不應希望佛陀永生,和後世相傳阿難為魔蔽心而不知「請佛住世」,似乎有所抵觸。一方面本經的重點在於法身更為重要,另一方面以佛教的基本義理而言,或許應以本經中佛陀所說的為要。+本經中佛陀表示不應希望佛陀永生不死,和《長阿含經》及《相應部尼柯耶》51.10經記載佛滅度前三個月,阿難被魔障蔽而沒有請佛住世一劫,似乎有所抵觸,其實住世一劫畢竟不是長生不死,而且本經的重點還是在於精進修行更為重要。
====[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agama1/增壹阿含經慚愧品第十八.1547276831.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1/12 15:0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4651410579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