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處

這裡會顯示出所選的版次與目前版次的差異處。

agama1: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 2019/01/12 14:49 agama1: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 2022/10/21 23:10 目前版本
行 652: 行 652:
@[0751a06]@是時,須臾之間口出微妙之光,勝於前光。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復以何因緣,如來重出-[4]-光勝於前者?」 @[0751a06]@是時,須臾之間口出微妙之光,勝於前光。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復以何因緣,如來重出-[4]-光勝於前者?」
-@[0751a09]@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過去諸佛世尊取滅-[5]-度,遺法不久存於世。』我復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來身者金剛之數,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許,流布世間,使將來-[6]-之世,信樂檀越不見如來形像者,取供養之因,-[7]-緣是福祐,當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8]-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當生[[欲界]]-[五]-、[[色界]]-[六]-、[[無色界]]-[七]-;或復有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緣-[9]-故,出斯光明[*]爾。」+@[0751a09]@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過去諸佛世尊取滅-[5]-度,遺法不久存於世。』我復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來身者金剛之數,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許,流布世間,使將來-[6]-之世,信樂檀越不見如來形像者,取供養之因,-[7]-緣是福祐,當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8]-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當生[[欲界]]-[五]-、[[色界]]-[六]-、[[無色界]]-[七]-;或復有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緣-[9]-故,出斯光明[*]爾。」
@[0751a19]@是時,世尊躬自-[10]-襞僧伽梨四疊,右脅著地,腳腳相累。是時,尊者阿難悲泣涕零,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未成道,為結所縛,然-[11]-今世尊捨我滅度,當何恃怙?」 @[0751a19]@是時,世尊躬自-[10]-襞僧伽梨四疊,右脅著地,腳腳相累。是時,尊者阿難悲泣涕零,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未成道,為結所縛,然-[11]-今世尊捨我滅度,當何恃怙?」
行 660: 行 660:
@[0751a24]@諸比丘對曰:「阿難比丘今在如來床後,悲號墮淚,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不成道,又不斷結使,然今世尊捨我涅槃。』」 @[0751a24]@諸比丘對曰:「阿難比丘今在如來床後,悲號墮淚,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不成道,又不斷結使,然今世尊捨我涅槃。』」
-@[0751a27]@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無為愁憂。夫物處世,應當壞敗,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進,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當盡苦際,成無漏行。過去-[12]-世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八]-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將來恒沙諸佛,亦當有此侍者如阿難比。轉輪聖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於是,轉輪聖王欲出國界時,人民見者,莫不喜悅。爾時,轉輪聖王有所言教,其有聞者,靡不喜悅。聞其言教,乃無厭足。爾時,轉輪聖王默然,正使-[13]-人民見王默然,亦復歡喜。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未曾有-[14]-之法。+@[0751a27]@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無為愁憂。夫物處世,應當壞敗,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進,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當盡苦際,成無漏行。過去-[12]-世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八]-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將來恒沙諸佛,亦當有此侍者如阿難比。轉輪聖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於是,轉輪聖王欲出國界時,人民見者,莫不喜悅。爾時,轉輪聖王有所言教,其有聞者,靡不喜悅。聞其言教,乃無厭足。爾時,轉輪聖王默然,正使-[13]-人民見王默然,亦復歡喜。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未曾有-[14]-之法。
@[0751b10]@「比丘當知,阿難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正使阿難比丘默然至大眾中,其有見者,莫不-[15]-喜悅。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語者,皆共歡喜,假使默然亦復如是。正使阿難比丘至四部眾中,[[剎利]]-[]-、婆羅門眾中,入國王、居士眾中,皆悉歡悅,興恭敬心,視無厭足。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法教,受無厭足。是謂,比丘!有此四未曾有-[16]-之法。」 @[0751b10]@「比丘當知,阿難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正使阿難比丘默然至大眾中,其有見者,莫不-[15]-喜悅。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語者,皆共歡喜,假使默然亦復如是。正使阿難比丘至四部眾中,[[剎利]]-[]-、婆羅門眾中,入國王、居士眾中,皆悉歡悅,興恭敬心,視無厭足。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法教,受無厭足。是謂,比丘!有此四未曾有-[16]-之法。」
行 1132: 行 1132:
[] 遊化:到處遊行教化。 [] 遊化:到處遊行教化。
-[] 拘尸那竭:古代印度國名、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這國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拘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按:拘尸那竭城是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在這裡是以發源地代國名。
[] 叵:「不可」二字的合音。讀音同「頗」。 [] 叵:「不可」二字的合音。讀音同「頗」。
行 1138: 行 1138:
[] 抆:擦拭。音同「問」。 [] 抆:擦拭。音同「問」。
-[] 閻浮利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瞻部洲」、「閻浮洲」、「閻浮提」。+[] 閻浮利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提」。
[]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行 1165: 行 1165:
[七] 無色界:超越物質的世界,是沒有感官之欲的渴愛、沒有物質的渴愛,但還有精神的渴愛的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無色界四天。 [七] 無色界:超越物質的世界,是沒有感官之欲的渴愛、沒有物質的渴愛,但還有精神的渴愛的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無色界四天。
 +
 +[]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
 +[] 未曾有法:希有而值得讚嘆的事。
[八] 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佛陀。「多薩阿竭」為「如來」的音譯,「阿羅呵」為「應供」的音譯,「三耶三佛」為「等正覺」的音譯,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八] 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佛陀。「多薩阿竭」為「如來」的音譯,「阿羅呵」為「應供」的音譯,「三耶三佛」為「等正覺」的音譯,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行 1180: 行 1184:
[[agama:研討:為何世尊涅槃時要北首|研討:為何世尊涅槃時要北首]] [[agama:研討:為何世尊涅槃時要北首|研討:為何世尊涅槃時要北首]]
 +
 +[[什麼是「辟支佛」]]
======增壹阿-[21]-含經卷第三十-[22]-七====== ======增壹阿-[21]-含經卷第三十-[22]-七======
行 1280: 行 1286:
[欲與彼怨家] 欲與彼怨家,而報其怨者,恒念莫與語,此惡無過者:要應對可惡的(破戒)比丘,就不要跟他說話,沒有比這更大的懲罰了。 [欲與彼怨家] 欲與彼怨家,而報其怨者,恒念莫與語,此惡無過者:要應對可惡的(破戒)比丘,就不要跟他說話,沒有比這更大的懲罰了。
-[] 摩羅:為音譯,義譯是「力士」。+[] 摩羅:為音譯,義譯是「力士」,也是拘尸那竭城當地人的族名,後來也作國名。又譯為「末羅」。
[] 須拔:比丘名,是佛陀滅度前最後一位親自教導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弟子。又譯為「須跋陀羅」。 [] 須拔:比丘名,是佛陀滅度前最後一位親自教導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弟子。又譯為「須跋陀羅」。
行 1772: 行 1778: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
-  * {ref>Zho036} +  * 參考 {ref>Zho036} 
-  * {ref>A08.070}+  * 參考 {ref>A08.070}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 
-以下的現代物理名詞,大致為佛經中的四大所攝: 
-  *固體:地大(堅固性) 
-  *液體:水大(濕潤性) 
-  *熱能:火大(溫熱性) 
-  *動能:風水(移動性) 
本經中記載地震成因的第一種:「大風正動,火亦復動;火已動,水便動;水已動,地便動」,從現代地球科學來看,有合理的對應現象: 本經中記載地震成因的第一種:「大風正動,火亦復動;火已動,水便動;水已動,地便動」,從現代地球科學來看,有合理的對應現象:
-人們是居住在露出海面的地殼上,而地下有地下水層,支撐著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會地層下陷。更大範圍來看,地殼的底部是岩漿,大陸板塊在岩漿上的緩慢漂移,造就了火山、地震等現象。再大範圍來看,整個地球是在太空的空間中,由萬有引力支配其運動。這樣的關係類似於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所說:「此地止水上,水止風上,風依於空。」(至於本經的版本:「此閻浮里地[……],水厚八萬四千由旬,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際有金剛輪」則較難解讀。)+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分別代表堅固性、濕潤性、溫熱性、移動性,是古代印度人認為物質的四種特性。固體中的地大特別明顯,液體中的水大特別明顯,熱能即火大,動能即風大。 
 + 
 +人們是居住在露出海面的地殼上,而地下有地下水層,支撐著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會地層下陷。更大範圍來看,地殼的底部是岩漿,大陸板塊在岩漿上的緩慢漂移,造就了火山、地震等現象。再大範圍來看,整個地球是在太空的空間中,由萬有引力支配其運動。這樣的關係類似於本經相當的《中阿含經》卷九〈未曾有法品 4〉第36經所說:「此地止水上,水止風上,風依於空。」(至於本經的版本:「此閻浮里地[……],水厚八萬四千由旬,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際有金剛輪」則較難解讀。)
佛經中的「風大」指移動性、動能。地球在宇宙中的轉動及其動能,是板塊漂移的根本原因,即地震成因中的「大風正動」。 佛經中的「風大」指移動性、動能。地球在宇宙中的轉動及其動能,是板塊漂移的根本原因,即地震成因中的「大風正動」。
行 1810: 行 1812:
@[0754b11]@是時,阿那律向世尊說此八大人念。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少欲知足、在閑居之處、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汝今,阿那律!當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為八?-<此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 @[0754b11]@是時,阿那律向世尊說此八大人念。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少欲知足、在閑居之處、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汝今,阿那律!當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為八?-<此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
-@[0754b19]@「阿那律知之,諸佛世尊皆同一類,同其戒律、解脫、智慧而無有異,亦復同空,無相、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莊嚴其身,視無厭足,[[無能見頂]]-[]-者,皆悉不異。唯有精進不同,於過去當來諸佛世尊,精進者,吾最為勝。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念,此為最為上,為尊為貴,為無有喻。猶如由乳有酪,由酪有-[11]-酥,由酥有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上,為無有比。此亦如是,精進之念,於八大人念中最上,實無有比!+@[0754b19]@「阿那律知之,諸佛世尊皆同一類,同其戒律、解脫、智慧而無有異,亦復同空,無相、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莊嚴其身,視無厭足,[[無能見頂]]-[]-者,皆悉不異。唯有精進不同,於過去當來諸佛世尊,精進者,吾最為勝。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念,此為最為上,為尊為貴,為無有喻。猶如由乳有酪,由酪有-[11]-酥,由酥有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上,為無有比。此亦如是,精進之念,於八大人念中最上,實無有比!
@[0754b28]@「是故,阿那律!-[12]-當奉八大人念,亦當與四部眾分別其義。設當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13]-令我弟子皆當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所以然者,我法,少欲者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也;我法,閑居者之所行,非眾中者[*]之所行也;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也;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亂者所行也;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也;我法,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所行也;我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是故,阿那律!四部之眾當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當作是學。」 @[0754b28]@「是故,阿那律!-[12]-當奉八大人念,亦當與四部眾分別其義。設當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13]-令我弟子皆當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所以然者,我法,少欲者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也;我法,閑居者之所行,非眾中者[*]之所行也;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也;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亂者所行也;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也;我法,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所行也;我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是故,阿那律!四部之眾當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當作是學。」
行 1879: 行 1881:
[] 將:率領。讀音同「匠」。 [] 將:率領。讀音同「匠」。
 +
 +[]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
 +[] 八十種好:佛的形象上所具有的八十個微細、不易立刻辨識的美好形貌特徵。
[] 無能見頂:莫測高深;仰之彌高。 [] 無能見頂:莫測高深;仰之彌高。
行 1960: 行 1966:
  * {ref>A08.069}   * {ref>A08.069}
  * 參考{ref>Zho036}   * 參考{ref>Zho036}
 +  * 參考[[agama3:長阿含經卷第三|《長阿含經》卷三]]
 +  * 參考南傳《長部尼柯耶》第16經
====[讀經拾得]==== ====[讀經拾得]====
行 2079: 行 2087:
====[註解]==== ====[註解]====
-[] 阿那邠邸: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阿那邠邸」是音譯,又譯為「須達多」。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 阿那邠邸: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阿那邠邸」是音譯,又譯為「須達多」。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邠」讀音同「賓」。
[] 眾生之心復有勝:眾生的心也有優劣的差別。 [] 眾生之心復有勝:眾生的心也有優劣的差別。
 
agama1/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1547275741.txt.gz · 上一次變更: 2019/01/12 14:49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34984898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