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avid Chiou
中文的「計」和「分別」,前者在阿含經較常見,後者在其餘經典較常見。另外,在北傳經論的「分別計度」或「計度分別」常連用。
一、「計」的巴利文字義:
《雜阿含經》第199經的「計」,根據莊春江居士的註解:
南傳作「思量」(maññati,另譯為「想;認為;考慮;思考;思惟」),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想像;抱有(思想、意見)」(conceive)。
根據Pali-English Dictionary:
根據《雜阿含經》第226經:
云何不計?謂:不計我見色,不計眼我所,不計相屬。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不計樂我、我所,不計樂相樂。
(白話來說,就是斷除「是我、異我、相在」的「我見」。)
另外,巴利《相應部尼柯耶》22相應64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582.htm 也有載:「思量著色者,被魔所束縛;不思量著色者,被波旬所釋放。 受……想……行……思量著識者,被魔所束縛;不思量著識者,被波旬所釋放。 」
二、「分別」的梵文字義:
北傳「分別心」中的「分別」的梵文是vikalpa,根據Oxford Dictionary of Buddhism:
Vikalpa:
根據Sarvastivada Abhidharma, Sanskrit-English Glossary, by Bhikkhu KL Dhammajoti:
Vikalpa: Discrimination, conceptualization.
根據Bulkwang Fo-Kuang的中文翻譯:
分別:思惟、計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
根據佛光大辭典:
分別:指三種思考識別之作用。分別,梵語 vikalpa。即:
而般若經之所以說「無分別」,原理上看經文說是因為「自性空」,例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201卷-第400卷)》卷395〈73 淨土方便品〉:「謂作是念:『此是施等,由此、為此而修施等。』是三分別執著皆無,知一切法自性空故。」(CBETA, T06, no. 220, p. 1042, b17-19)
三、「計」和「分別」字義上的比較:
「計」和「分別」的字面意義,從英文或中文的解釋來看有重疊。
但在阿含經中,「不計」主要是跟「斷我見」有密切關係,而般若經中,「無分別」主要是跟「空」有密切關係。
因此究竟「計」能不能說是「分別」,或是差異有多大,要看「斷我見」跟「空」的關係如何。
就重疊的部分來看,由於十二因緣因此斷我見,緣起所以性空,因此兩者相通。
但若將「不分別」解為不分別事理,那只是去除左腦罷了,跟「不計」就是不同的兩個概念,甚至有違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