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44經表示四無量心等諸多法門皆可從四念處(念覺分)入手、完成七覺分。

個人對於四無量心搭配七覺支的操作有些問題,如經所說,慈心觀為念覺支的初始,接下來的擇法是如何去操作?

四念處在我的理解中,以身念處舉例而言,念覺支建立起來後,擇法可以直接看到身的無常。

那如果以慈心禪建立念之後,慈心觀緣假想的無量眾生,是如何擇法呢?看到自己不好的想法後都刻意轉為慈念嗎?這裡我便不太理解

我後來的假設是:用慈心觀建立起念,有點像止,在擇法的時候,還是搭配七覺支的核心 向於厭 向於捨,意思是,用慈心觀建立止,擇法時準備要觀了,要轉個彎,轉成觀:向於厭、向於捨或者是四諦觀的擇法,而不是在建立慈心念後,還一直以無量眾生作為擇法的觀法。 個人理解而已,歡迎大家針砭討論。

這裡我覺得經典寫得較簡略,可能需要實修或論典來說明較為清楚


David Chiou:

好問題 (y)

在修習慈心觀後,自然也會有身、受、心、法的過程,例如說修慈心觀時感到快樂是受念處,慈心而沒有瞋心或是起了貪心等,是心念處,接著到法念處覺知在修時是否有五蓋,都是很自然的過程,這樣自然就會邁向七覺支的各覺支。

也就是說,慈心觀在佛法的操作下,並不僅僅是一直觀想慈無量,而是會引導入佛教的四念處及七覺支修行。觀想慈無量只是慈心觀在修定的方法而已。

那麼慈心觀的擇法覺支是什麼?例如因為有身、受、心、法的體會,因此就能擇慈心、去除瞋心,這是最明顯的。當然,對貪心、散亂心等等覺知或擇法,也會在修習慈心觀中更加清晰,畢竟靜止的湖中任何動靜都會很清楚,因此就能夠擇善法、去除不善法,接著精進修行(精進覺支),自然就會因慈心產生喜悅(喜覺支),以及更進一步地身心都輕安(猗覺支),在這輕安之下就容易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定覺支),乃至達到平等、捨離一切(捨覺支),進而證知四聖諦。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四念處和七覺支的原則應該都是一樣的,因此可以舉一反三。如果論中對於如此實修有不同的看法,也請大家不吝告知。謝謝!


David Chiou:

陳建說的「要轉個彎」是對的,四念處或七覺支是一步一步增進的過程,在一個步驟覺知穩固後,就會轉移到下一個步驟上,才能增進,不像修定的重點在於將心放在同個所緣上。


Jiss Ye:

如何由慈心觀修行到解脫?

《中部》第52經有説明:
修慈心證得禪定後,再對慈心禪定的名色法修觀:[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
由此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八城的居士第十請教阿難尊者:佛陀是否說了一法,能使比庫們通過精進獲得解脫、斷盡煩惱?阿難尊者連續回答了十一種修習止觀的方法:先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心解脫、悲心解脫、喜心解脫、舍心解脫、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和無所有處定;從這些定出定後再修觀, 能得漏盡,證阿拉漢果;即使不能,也可證不來果。

八城經 (Atthakanagarasuttam):譯自《中部》第52經。

“居士,于此,比庫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成就並住于初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初禪是造作、思 念 。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 ,得達諸漏盡。若尚未得達諸漏盡,也依其法貪、法喜 ,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盤,不再從那世間回來 。居士,這即是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正自覺者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 解縛安穩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尋、伺寂止,內潔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成就並住於第二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第二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離喜,住於舍,念與正知,以身受樂,正如聖者們所說的:‘舍、具念、樂住。’成就並住於第三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第三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舍斷樂與舍斷苦,先前的喜、憂已滅沒,不苦不樂,舍、念、清淨,成就並住於第四禪。他如是審察、了知:‘此第四禪是造作、思念……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再者,居士,比庫以慈俱之心遍滿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處,一切如自己,對具一 切[有情]的世間以慈俱之心、廣、大、無量、無怨敵、無瞋害遍滿而住。他如是審察、了知:‘此慈心解脫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 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瑪欣德 尊者 Mahinda Bhikkhu 譯自《中部》第52經


陳建:

感謝 Jiss Ye師兄,我一開始的確是想,假想觀怎麼能直接得解脫呢? 我的[轉個彎]的意思跟大剛兄講的有點小小不同,大剛兄講的是穩固覺支而向下一步轉換所緣,我的想法是在同一個所緣上觀法的無常無我特性直到解脫:是 直接觀一個所緣從一開始觀到心解脫,慈心觀沒辦法,必須從假想眾生轉到觀向於厭、向於捨,相較之下,四念處任何一個念處,從頭觀到尾都不需轉換所緣,法的特性就會自己顯現出,怪不得世尊要說:四念處是唯一之道,此唯一 並非只有,而是像直達車那樣,不用換車,用慈心觀當所緣也很好,就是在念住穩固後轉換一下所緣即可,但也可能像大剛兄說的,這個轉換過程是自然的,礙於小弟實修不足,講到這就要打住了,無法另作猜想


David Chiou:

若單看經中的步驟的話,細部分解動作是:

身念住 → 受念住 → 心念住 → 法念住 ⊃ (調伏)五蓋、(培育)七覺支 = 念覺支 → 擇法覺支 → 精進覺支 → 喜覺支 → 猗覺支 → 定覺支(包初禪至四禪,也就是 Jiss 說的入定) → 捨覺支 → 證知四聖諦

To 陳建, 慈心觀的假想從散佈慈心給自己、給他人的開始,進一步地拓展「慈心」,在心念住的著墨或許多一些,這種作法也是四念住的一種,如第744經所述。其實,不只慈心觀是假想,初學者對不淨觀的觀想也是種假想,到後來自己證知了才不是假想 :-) 縱使是數息觀好了,其實氣息也只是因緣和合的,不是真實法,但以之為所緣而可以更進一步。

就個人所知,有四聖諦概念的佛弟子,修習慈心觀到了捨覺支的時候,也自然可以領會其無常的特質,並進而實證四聖諦;另一種作法是在每一個覺支都探索其四聖諦的特質,也就是此經中說的「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知苦諦而依遠離、斷集諦而依無欲、證滅從依滅、修道即向於捨,那也就像陳建說的「法的特性就會自己顯現出」。條條大路通羅馬,都可以試試囉 :-)


陳建:

嗯嗯,感謝師兄回應,我想我可能有些自己的思想執著,我一直想:慈心觀的所緣是假想啊,我後來重看大剛兄的回應,發現是這樣:一樣是慈心所緣,但是在建立念住後的擇法,是擇善不善法,所緣還是慈心所緣:散播慈愛給無量眾生,但是已經具有擇法的作用了,即在慈愛所緣下的修行七覺支,是所緣固定,但每一支有其觀察作用(有點像止觀俱行?),很難再想了:真的要實修XD


陳建:

回應四年前的討論,確實心在達到捨的時候,會有其自然的反觀功能,我的問題就是,我常常還沒實踐,就自以為已經達到反觀的層次了,慚愧慚愧。

附上經文:
中部52經/八城人經(屋主品[6])(莊春江譯)
....

 再者,屋主!比丘以與慈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像這樣第二方,像這樣第三方,像這樣第四方,像這樣上下、橫向、到處,對一切如對自己,以與慈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出眾、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他像這樣深慮:

『這慈心解脫也是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他了知:

『凡任何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都是無常的、滅法。』

當他在那裡住立時,……(中略)未達無上離軛安穩的他到達。

....

註解:

「本修行願(SA);本所行、本所思(MA)」,南傳作「被造作的、被思所製造的」(abhisaṅkhato abhisañcetayito),智髻比丘長老英譯為「為條件所支配與意志生產的」(is conditioned and volitionally produced, MN),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被意志所建構與生產的」(is constructed and produced by volition, AN),或「被意志產生的與形成的」(generated and fashioned by volition, SN.12.37),並解說,此段這是指反觀(paṭivipassanā, counter-insight),即對行使觀功能之識的行為應用觀的原理,基於此而到達阿羅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