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題 半梵行vs善知識
時間 獅子吼站 (Thu Jul 9 08:25:32 1998)

請問這樣的解法有沒有問題(聽說這是印順導師解的):
——————————————————————
  某次,如來讚歎善知識的功德,阿難說:『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
「佛說」:『莫作是言。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13)。
阿難的意思,親近善知識,那清淨梵行,可說已完成一半了。
^^^^^^^^^^^^^^^^^^^^^^^^^^^^^^^^^^^^^^^^^^^^^^^^^^^^^^
可是佛的意思,親近善知識,可說圓滿清淨梵行,已經完成。
^^^^^^^^^^^^^^^^^^^^^^^^^^^^^^^^^^^^^^^^^^^^^^^^^^^^^^^
——————————————————————

首先,我不認為印順導師會這樣解。就好像有人說 “這是佛說的” 我也不會一下就相信,必需經過分析。

要明白原義這很簡單,把原經文找來看看就知道了。我想您主要的疑問點是在這一句 “可是佛的意思,親近善知識,可說圓滿清淨梵行,已經完成。”

親近 “善知識” 和行者自身的梵行無關。行者自身的梵行仍然要由自己經八正道、七覺支等方法去完成。

如果說 “親近善知識就是具足梵行了” 那佛說法就成了癈話大全。行者找個善知識偎一下就行了,每天還修個啥子功課?

真相如何?讓我們來看看原委。

這一個事件是由阿難所提出的,他的主題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善知識的條件為何?」經上的原文出處有很多,我們找一個內容比較詳細一點的 來看看:

《雜阿含經》第726經: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夾谷精舍。
  2. 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3.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4. 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5. 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6.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首先1)阿難悟到: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阿難的意思是 “半梵行” 的人是行者值得 “請問的對象”、”為伍的對象” 或是 “追隨的對象” 嗎?

這種情形就是現今的 “追求明星” 心理,道理相同。

阿難問的是佛法,他認為具有 “半梵行” 的人,可以是 “請問、為伍、追隨的對象”。 同學們或許會感覺咦?這條件很眼熟?沒錯,原來這就是當時的 “名師” 的現象之一--一些不具足梵行的人成為佛教徒所追求、請問、為伍的對象。

世尊回答說:錯了。半梵行的人不能成為佛法的老師(善知識)。要當一個善知識,必須 “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我們把經文加上補助語,同學們 就會很清楚了:

【補語用{}表示】

4. 佛告阿難:「莫作是言:『{說}半梵行者{就是所}謂{的}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才是}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理由是啥?世尊接著再說明:

5. 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世尊就是善知識,因為眾生由他所教的佛法得到了 “念、覺” 的方法,最後 “向於捨”。因此世尊強調:「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因此我們知道世尊要說的是 “只有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人才是值得請問的善知識、值得為伍的善伴黨、值得追隨效法的善隨從。”

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指導他人得到正果,所以後來的大乘經典更強調真正的善知識的重要,例如《法華》:「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知識不是要人交會錢肉乾而已,而是要能 “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簡直是要有開保証班的能耐才行的。

可是讀過阿含的人都知道,菩提道也是由七覺分、八聖道分..一步一步的可以達到的。所以世尊諄諄告誡弟子的,就是善知識一定要梵行清淨。這才可以成為榜樣。


作者 JPShen@Lion (沈介磐),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半梵行vs善知識
時間 獅子吼站 (Fri Jul 10 02:36:28 1998)

要明白原義這很簡單,把原經文找來看看就知道了。我想您主要的疑問點
是在這一句 “可是佛的意思,親近善知識,可說圓滿清淨梵行,已經完成。”

末學以為,問問題的人沒看清文義.

原文在說的是善知識為”半梵行者”還是”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問問題的人以為是”親近”善知識的人是”半梵行者”還是”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文中根本沒提到”親近善知識的人”.如來是在讚歎善知識,非”親近善知識的人”.

所以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不作動詞解.原文就是在講善知識是怎樣的人了.

5)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
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
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
世尊就是善知識,因為眾生由他所教的佛法得到了 “念、覺” 的方法,
最後 “向於捨”。因此世尊強調:「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因此我們知道世尊要說的是 “只有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的人才是值得請問
的善知識、值得為伍的善伴黨、值得追隨效法的善隨從。”

蔡老師所引雜含(27.726),前一725經世尊說明了何為”純一滿淨”?是七覺分:念,擇法,精進,喜,猗,定,捨等覺分.因此726經中,世尊說善知識能使親近者從而次第升起七覺分,故是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者.佛告阿難不該僅僅視善知識為半梵行者.


作者 DavidChiou@Lion on board ‘BudaHelp’
標題 Re: 半梵行vs善知識
時間 獅子吼站 (Fri Jul 10 12:44:17 1998)

其實以上是網友從印順光碟中引出來的。此段話原文出自印老「成佛之道」一書增註本(而不是網友自己寫的)。

請問學長知道那原內容是印老演講由人整理,還是他自己寫書的呢? 出自印老之筆,有點奇怪。或許是整理稿件的人的疏失? 還是說本文是另外的人講解該書?

原文在說的是善知識為”半梵行者”還是”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問問題
的人以為是”親近”善知識的人是”半梵行者”還是”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文
中根本沒提到”親近善知識的人”.如來是在讚歎善知識,非”親近善知識的人”.

的確。我也這樣子覺得,就我看來蔡老師回答的也是這個意思 :) 目前看來大家一致都同意應是原文的誤植。

祝 福慧雙修!


作者 JPShen@Lion (沈介磐),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半梵行vs善知識
時間 獅子吼站 (Fri Jul 10 17:00:28 1998)

其實以上是網友從印順光碟中引出來的。此段話原文出自印老
「成佛之道」一書增註本(而不是網友自己寫的)。的確如學長所
解,這句話明顯有誤植。

我想可能是成佛之道弄錯了.一則在janghwa大德所引華雨集第三冊之”佛陀之最後教誡”中印老的解說和末學是一樣的.再則,成佛之道該偈頌是:

觀德莫觀失,隨順莫違逆;佛說滿梵行,學者應尊敬.

故知原頌是要提醒學者應視善知識為滿梵行者,要觀察學習其德行,而非挑其毛病而失尊重.可知印老本意是要提醒學者.不過印老確有意思要學者本身不要看輕親近善士這件事,因此有可能印老在此用錯例子了,其實在janghwa大德所引增一阿含中,佛陀不也舉自身例子來說明親近善士的重要嗎?我想印老該是要同時強調善士為滿梵行者當尊重,學者莫輕視親近這個小事.

請問學長知道那原內容是印老演講由人整理,還是他自己寫書
的呢? 我也覺得這邊差太多了,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誤植(如您所剖析,
是在講 “善知識” 而不是 “親近善知識的人”),出自印老之筆,有點
奇怪。或許是整理稿件的人的疏失? 還是說本文是另外的人講解該書?

我不知成佛之道該書是如何成立的,所謂增註本是多了註明經典出處.印老大多數的書都是講說而由他人筆錄,再給他審定,弄錯也是可能的.這裡我覺得印老舉錯例子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這樣解是要鼓勵親近善士這件事.不過我覺得暇不掩瑜,想表達的意思很清楚的表達了,印老是思想行的人,他的東西重大處非細節.


作者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半梵行vs善知識
時間 獅子吼站 (Sat Jul 11 01:05:43 1998)

這樣簡單的邏輯不該有疑問才是。原來問的人可是被 “印老說的”給嚇到了,所以才轉而私下相問。這就是我反對 “立臥” 教育部的原因,來人只要一抬出 “某大XX” 說的,佛子就不敢有絲毫疑問。

佛子如果不能思考,人人只會作隻學話的鸚鵡的話,佛法不滅更待何時?這裡還有個更嚴肅的尾巴在動著,那就是: 誰承擔得一個 “善知識”的名字?經中所說的善知識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善知識其意義相差幾里?這是值得深思的。


作者 JPShen@Lion (沈介磐),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半梵行vs善知識
時間 獅子吼站 (Sat Jul 11 02:16:49 1998)

這樣簡單的邏輯不該有疑問才是。原來問的人可是被 “印老說的”
給嚇到了,所以才轉而私下相問。這就是我反對 “立臥” 教育部的原因,
來人只要一抬出 “某大XX” 說的,佛子就不敢有絲毫疑問。

蔡老師說的是,不過眾生心畢竟是眾生心,雖諸佛子都不忘佛滅所教誡--依法不依人,但難免還是有屈從或依怙權威的心理存在,更進一步探究,依於冠上佛說的經典以為權威而不思維,抉擇了義不了義,進而實踐修證者不也大有人在?佛將滅度時,尚未證阿羅漢的阿難會問佛其滅後當依何,其實也不過反應了眾生的心性.佛法的世諦流佈,不免要訴諸言教,落於文字,佛住世時有佛可問,佛滅後就不得不求之於法寶與僧寶,但誤認指為月,或得月而不能忘指者不也比比皆是?

佛子如果不能思考,人人只會作隻學話的鸚鵡的話,佛法不滅更待
何時?這裡還有個更嚴肅的尾巴在動著,那就是: 誰承擔得一個 “善知識”
的名字?經中所說的善知識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善知識其意義相差幾里?這
是值得深思的。

蔡老師這倒言重啦:)佛法是若佛出世,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的啊.當然蔡老師的憂心是值得注意的,不過只要大家都能發心住持佛法,其實也無須擔心了.

至於誰擔得起善知識,末學倒不如蔡老師這般嚴格要求.從雜含726經,我們不就可看出善知識可引發親近者七覺支嗎?末學覺得重要的還是在學者能否”觀德不觀失,隨順不違逆”了(這裡讓我想到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來:p),那裡有善知識呢?其實學者若能虛心,善知識是隨處可見的,雖說”全德”的善知識在末法是難遇的,但經論不也說,如有八分之一的功德,也可親近.涅槃經中也說四依,其中初依人,雖沒斷煩惱,證實性,但已能通達佛性義十六分之一.總之,只要在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長於己者,也不妨如法親近.因此,末學以為,蔡老師提出的問題是好的,要我們好好深思,策發自己發心力行,成為一個全德的善知識,而修學的過程,倒不能以全德去要求人了,否則易於觀失不觀德,倒成障礙了.就像蔡老師會想到這問題提醒大家,不也值得我們學習親近嗎?


作者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區: BudaHelp
標題 Re: 半梵行vs善知識
時間 獅子吼站 (Sat Jul 11 02:48:31 1998)

=⇒ 於 沈介磐 (JPShen@Lion) 文中述及:

分之一.總之,只要在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長於己者,也不妨如法親近.因此,
末學以為,蔡老師提出的問題是好的,要我們好好深思,策發自己發心力行,
成為一個全德的善知識,而修學的過程,倒不能以全德去要求人了,否則易於

少年仔是老伙子的希望,站上諸位少年英雄真的是有機會成為善知識的,這也是老身的終日翹首的事。

觀失不觀德,倒成障礙了.就像蔡老師會想到這問題提醒大家,不也值得我們
學習親近嗎?

別無事就想開帽店。老身的成天只會提竹篙捅馬蜂窩,誰要親近準會滿頭包,何況老身的望之不似仁君--看起來不像仁人君子(白話),又即之也慍--一靠近就令人發火,建議保持距離以免不測。


From: David Chiou
Date: 2015/2/2

「善知識不是半梵行,而是全梵行」

許多老參們可能看過印老解說「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靜,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這句經文的討論。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6經、卷二十八第768經、卷四十六第1238經的字面意義較接近於:「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仍不是善知識,完成清淨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識」。

另外,《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眾生居品44〉第10經、南傳《相應部尼柯耶》〈道相應45〉第2經也有提到「善知識」與「半梵行」,但是作另一個方向的闡釋,意義較接近為:「善知識之誼不只是梵行的一半,而是梵行的全部」,意指說善知識能成全我們的修行,例如南傳經文說道:「當比丘有善友、善伴侶、善同志時,這應該可以被預期:他必將修習八支聖道、必將多修習八支聖道。」

這些可能本來就為意義不同的兩經,或在佛經早期傳抄時即有兩種不同解讀的版本流傳。印老即採第二種解讀。

(感謝正念同學於讀經班的分享。)

原經文參見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7.html#七二六


From: David Chiou
Date: 2015/2/2

感謝正念同學的提醒,加上註明印老是作第二種解讀。印老的看法如下:

成佛之道/第二章 聞法趣入

某次,如來讚歎善知識的功德,阿難說:『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佛說」:『莫作是言。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阿難的意思,親近善知識,那清淨梵行,可說已完成一半了。可是佛的意思,親近善知識,可說圓滿清淨梵行,已經完成。佛是怎樣的重視善知識!所以「學者」,「應」該「尊敬」供養善知識。親近善知識的功德,《華嚴經》等都說得非常明。


From: David Chiou
Date: 2015/2/2

我剛也比對以前的討論。現在整個看起來,原來印老應該是照南傳的說法,來解釋這一經。難怪當初大家看印老這段解說時覺得和《雜阿含經》經文對不太起來,原來是另有所本。

《雜阿含經》當中佛陀是以他自己為善知識的例子,例如:「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 …」但在《增壹阿含經》及南傳經文則相反,是說佛陀當初也是親近善知識的關係,而成就七覺分。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眾生居品44〉:「若我昔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燈光佛所見授決也。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與提和竭羅佛所見授決。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CBETA, T02, no. 125, p. 768, c20-24)

另外,在《雜阿含經》第726之前的第724、725經的意義和第726經是連貫的,第724經說可根據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這五個條件,找到該親近奉事的法師 ,第725經定義「純一滿淨」為七覺分,第726經說善知識是全梵行(純一滿淨;七覺分)。

這些可能本來就為意義不同的兩經,或在佛經早期傳抄時即有兩種不同解讀的版本流傳。例如以下經文: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四〈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22〉:「我於爾時為是二人如應說法,二人聞已得阿羅漢果。是故,我為一切眾生真善知識,…(中略)…以是義故,阿難比丘說:『半梵行名善知識。』我言:『不爾,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識。』」(CBETA, T12, no. 375, p. 764, b3-22)

此段闡述的立場同於《雜阿含經》。


From: 言殷

有個小疑問:佛當時,周圍的聲聞、緣覺聖者多…當今末法時下…完全清淨與真善知識…可能無法跟當時…佛住世之際,可以相比較……

善知識,難尋吧??


From: David Chiou

言殷說得是好問題,其實在《雜阿含經》的前二經就有關於找善知識相關的經文:

「若比丘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見此人者,多得果報。若復聞者,若隨憶念者、隨出家者,多得功德,況復親近恭敬奉事。所以者何?親近奉事如是人者,時時得聞深妙之法;得聞深法已,成就二正,身正及心正,方便修習定覺分;修習已,修習滿足,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 c.f.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7.html#七二四

根據本經所述,我們可依據: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這五個條件,找到該親近奉事的法師。其中前四項都或多或少都可由言行而知。


Yw Liu:

當年 Heaven 兄還特別為這個間接問到了印老: 我最記得那跳樓的比喻 (相關討論都很長一大串,看適不適合另當參考)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dhism/S/F001016S&num=1


David Chiou: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26經等經表示完全清淨修行才堪為真正的善知識,這是較高的要求。若將「善知識」只照字面解為「好朋友」,則經中也有對在家人較寬鬆的「善知識」解釋,如《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中提到能幫助在家人現世安樂的條件之一「善知識具足」時所解說:

何等為善知識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墮落)、不放逸、不虛妄、不凶險;如是知識能善安慰,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覺,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護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識具足。

這邊的「善知識」就只是單純的指「好朋友」,是「壞朋友」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