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卷15:「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如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CBETA, T02, no. 99, p. 105, b4-7)

其中的「比」是什麼意思?


David Chiou:

這個用法在別的經中也可見到,例如:

《央掘魔羅經》卷2:「過去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法極方便求世間之我,如拇指粳米麻麥芥子,青黃赤白方圓長短,如是等比種種相貌。或言:『在心,或臍上下。』或言:『頭目及諸身分。』或言:『遍身猶如津液。』如是無量種種妄想,如世俗修我,亦言:『常住安樂蘇息。』【如是比】我一切諸佛及聲聞緣覺,悉皆不得」(CBETA, T02, no. 120, p. 525, b7-13)

《賢愚經》卷12〈象護品49〉:「各各自說家內奇事。或有說言:「我家舍宅床榻坐席,悉是七寶。」或有自說:「我家屋舍及與園林,亦是眾寶。」復有說言:「吾家庫藏妙寶恒滿。」【如是之比】,種種眾多。」(CBETA, T04, no. 202, p. 431, c10-14)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3〈一切佛語心品〉:「或見時是作者,時節世間,如是覺者,作涅槃想。或謂性,或謂非性,或謂知性非性,或見有覺與涅槃差別,作涅槃想。有【如是比】種種妄想,外道所說,不成所成,智者所棄。」(CBETA, T16, no. 670, p. 504, c29-p. 505, a4)

《康熙字典》

比:類也,方也。《禮·學記》比物醜類。

因此白話翻譯為:

如是比:這樣類比的;像這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