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將諸法分為善趣惡趣涅槃三類,再從一法漸次歸納到十法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微妙法,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謂三聚法。汝等諦聽!思惟念之!當為汝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告比丘:「三法聚者,一法趣惡趣。一法趣善趣①。一法趣涅槃。云何一法趣于惡趣?謂無仁慈,懷毒害心,是謂一法將向惡趣。云何一法趣于善趣?謂不以惡心加於眾生,是為一法將向善趣。云何一法趣于涅槃?謂能精勤,修身念處,是為一法將向涅槃。
「復有二法趣向惡趣,復有二法趣向善趣,復有二法趣向涅槃。云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云何二法趣向善趣?一謂戒具,二謂見具。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止,二謂為觀。
「復有三法趣向惡趣,三法向善趣,三法向涅槃。云何三法向惡趣?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云何三法向善趣?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又有四法趣向惡趣,四法向善趣,四法向涅槃。云何四法向惡趣?謂愛語②、恚語③、怖語④、癡語⑤。云何四法向善趣?謂不愛語、不恚語、不怖語、不癡語。云何四法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復有五法向惡趣,五法向善趣,五法向涅槃。云何五法向惡趣?謂破五戒:殺、盜、婬逸ⓓ、妄語、飲酒。云何五法向善趣?謂持五戒: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云何五法趣向涅槃?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又有六法向惡趣,六法向善趣,六法向涅槃。云何六法向惡趣?謂六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法向善趣?謂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法向涅槃?謂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又有七法向惡趣,七法向善趣,七法向涅槃。云何七法向惡趣?謂殺生、不與取⑥、婬逸ⓔ、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云何七法向善趣?謂不殺生、不盜、不婬、不欺、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云何七法向涅槃?謂七覺意:念覺意、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猗覺意、定覺意、喜覺意、捨覺意。
「又有八法向惡趣,八法向善趣,八法向涅槃。云何八法向惡趣?謂八邪行: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云何八法向善趣?謂世正見⑦、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法向涅槃?謂八賢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又有九法向惡趣,九法向善趣,九法向涅槃。云何九法向惡趣?謂九惱: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云何九法向善趣?謂九無惱:彼已侵我,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愛者,彼已侵惱,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憎者,彼已愛敬,我惱何益?已不生惱,當不生惱,今不生惱。云何九法向涅槃?謂九喜ⓗ法⑧,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實知,七除捨,八無欲,九解脫。
「又有十法向惡趣,十法向善趣,十法向涅槃。云何十法向惡趣?謂十不善:身殺、盜、婬,口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法向善趣?謂十善行:身不殺、盜、婬,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法向涅槃?謂十直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諸比丘!如是十法,得至涅槃,是名三聚微妙正法,我為如來、為眾弟子所應作者,無不周備⑨,憂念汝等,故演經道;汝等亦宜自憂其身,當處閑居、樹下思惟,勿為懈怠,今不勉力,後悔無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大正藏在此校勘標示「三本俱不分卷於此」,三本指宋、元、明三本。三本並沒有如大正藏在此分卷為第十卷,而是連同第十一經、第十二經、第十三經、第十四經四經共為第十卷,查磧砂藏、永樂北藏、萬曆嘉興藏、福州藏四藏皆將「(一一)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增一經第七」列在第十卷內。
ⓑ 聖本無「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十四字。
ⓒ 大正藏無「長阿含」三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 「逸」,元、明二本作「泆」。
ⓔ 「逸」,宋本作「妷」,元、明二本作「泆」。
ⓕ 宋、元、明三本無「擇」字。
ⓖ 「志」,宋、元、明三本作「思」。[*]
ⓗ 「喜」,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喜」。
① 善趣:好的往生處,即天、人等善道。
② 愛語:使人貪愛的言語。
③ 恚語:使人瞋恨的言語。
④ 怖語:使人怖畏的言語。
⑤ 癡語:使人愚痴的言語。
⑥ 不與取:沒有經過允許即私自拿取。
⑦ 世正見:世間正見。
⑧ 九喜法:九種本於歡喜而生的法:(如理作意、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心生歡喜而喜愛修行,喜愛修行而欣悅輕安,欣悅輕安而安樂,安樂而能得定,得定而能如實知,如實知而能捨離,捨離而無欲,無欲而解脫。又譯為「九喜本」。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九個根植於如理作意的法:當如理作意時,則欣悅被生起;對喜悅者,喜被生起;對意喜者,身變得寧靜;身已寧靜者感受樂;對有樂者,心入定;在心得定時,如實知、見;如實知、見者厭;厭者離染,從離貪被解脫」。
⑨ 周備:周詳完備。
本經提到的趣向與法數關系如下表:
趣向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惡趣 | 無仁慈,懷毒害心 | 毀戒,破見 | 貪、恚、癡 | 愛語、恚語、怖語、癡語 | 破五戒 | 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 | 殺生、不與取、婬逸、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 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 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 | 身殺、盜、婬,口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貪取、嫉妬、邪見 |
善趣 | 不以惡心加於眾生 | 戒具,見具 | 無貪、無恚、無癡 | 不愛語、不恚語、不怖語、不癡語 | 持五戒 | 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 | 不殺生、不盜、不婬、不欺、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 世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 彼已侵我,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愛者,彼已侵惱,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憎者,彼已愛敬,我惱何益?已不生惱,當不生惱,今不生惱 | 身不殺、盜、婬,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妬、邪見 |
涅槃趣 | 精勤修身念處 | 止,觀 |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 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 五根 |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 念覺意、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猗覺意、定覺意、喜覺意、捨覺意 | 八賢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 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實知,七除捨,八無欲,九解脫 | 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