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淨土宗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
學佛變成儒家的修身端心,不知道在學什麼佛。
學佛修的是四念處吧!
David Chiou:
純粹就事論事,初學者可跳過這篇,以免起煩惱
《無量壽經》有五個漢譯本,不過都沒有這句話 咦,那這句話哪裡來的?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近年由居士改編大藏經中原有的《無量壽經》譯本而成,不是佛經,也不在大正藏中。這個本子大家知道是有爭議,除了將《無量壽經》各譯本經文一律用的「十念」一詞改成「十唸」外,樓主提到的這句雖然看似無傷大雅,嚴格說來也是改編的缺失。
樓主所說的文句,大藏經中的經典原文是什麼?可見三國時代吳國支謙翻譯的《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4:「當自端身、當自端心:當自端目、當自端耳、當自端鼻、當自端口;當自端手、當自端足,能自撿斂,莫妄動作,身心淨潔,俱善相應,中外約束,勿隨嗜欲。」(CBETA, T12, no. 361, p. 297, c11-14)
原經文很可能是從念身、心,念六根,念日常行住坐臥,這樣簡化而來。其中先身才心,也就是四念處先念住粗的(身念住),才念住細的(受心法念住)順序;「身念」又分為眼耳鼻舌身前五根(屬於身),這個五根的「身根」再解為日常生活行住坐臥時留意姿勢(譯為「當自端手、當自端足。能自撿斂,莫妄動作」)。除了獨自修行的四念處外,行走人間時也要守戒勿隨五欲馳騁(「中外約束,勿隨嗜欲。)
這樣的四念處實修,可參考《中阿含經》卷二十四第98經所述。雖然《無量壽經》在三國時代的譯詞和唐代之後統一的譯詞不太一樣,這整個流程是一種修習四念住的合理流程。
可惜《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改編者可能不知道四念處,而潤文修改為「心身耳目口鼻」,改編者應是好心照國文字面想要讓文章看起來更通順,而不知道次第改錯了。
原經文「身心淨潔,俱善相應」也修飾為「身心淨潔,與善相應」,雖然差一字影響不大,但原經文較好,可說有二重意義「身心俱善」、「身心相應」。「相應」的用法在支謙譯的同經有「中表相應」、「表裏相應」,可見支謙的譯本強調「身心相應」,再搭配接下來的「中外約束,勿隨嗜欲」也可說是七覺支中由「念覺支」至「擇法覺支」的次第,果然原經文再下一段就在講下一覺支「精進」了,講了精進覺支後,經文才接著說:「如是經法,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者,勝於在阿彌陀佛國作善者百歲。所以者何?阿彌陀佛國皆積德眾善,無為自然在所求索,無有諸惡大如毛髮。」(CBETA, T12, no. 362, p. 315, c16-19)
《無量壽經》的原經文可說是以四念處,然後接七覺支(前幾支)的次第一路開展淨土法門,不愧是三根普被,從四念處、「十念」直到往生淨土的保證實修法。這四念處接七覺支的次第是連在一起的,只是被改編者拆成「重重誨勉第三十六」、「如貧得寶第三十七」兩個不同的章節,也不幸失去了正確的次第及細節。
譯經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建議研習佛經還是從大藏經有的經典來下手,比較保險些
喬瑟夫:
無量壽經會本是非:【康譯無量壽經勸持序 】◎釋法藏
http://www.sanghanet.net/wanfo-website/papers/05/papers-5-9.h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_X1qQEYXdM&feature=youtu.be
會集不順譯法 經有明禁
然而以凡夫識見任意抄截經文著於前後所成之文本,既非佛陀金口所親宣,豈能如理如量地彰顯淨土之深義?自來會本以王日休居士為始,民初則有夏蓮居居士在後,所謂「 無事生事 」(印光大師復王子立居士書三),正凡夫之通病也。弘法之熱忱固然可佳,唯不順譯法,師心自用之嫌則迥然不可免!若會本必可為,則此經何須綿亙八百餘年,一譯再譯?豈不一會了事?隋、唐以降,淨宗門中人才輩出,又豈無具眼宗匠進行此事,何須留待末法白衣代庖?現存五譯本,梵文原典既已有異,復又翻譯者思想、風格,及其所處之時代、與用語用辭等皆迥異,勉強裁剪綴集,不但會有思想、語法不一貫的缺失。
而且個人的意見、佛法的認知及對淨土法門的立場態度等,畢竟仍有其局限性,甚至偏頗性,如何能真正取捨得宜而無過失?這就無怪乎當年夏氏會集時,必須借諸拈鬮(見梅氏序文)來決定取捨了,試問︰大眾慧命與正法之抉擇,古來豈有依此為憑者?
法藏法師並一一開示「會集違於教相、惑於行法」,「妄立往生之正因」,「篡名與立名之乖謬」,「有斷傳承開惡例之失」、「古德今師皆不許」等原因,分析此會集本的錯誤。
Kuan-Ta Wu:
David 整理得很不錯。
我一看到這個命題「修淨土法門是否可修四念處」,就直接想到,這不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嗎?
不過要把兩件事情 merge 就需要一些經驗,特別是在社會上經過人事歷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