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增壹阿含經》廣演品第三講念佛的經文很長,好像很少見到有人講,不知其所以然,請問背後有什麼脈絡嗎?
David Chiou:
本經所載的念佛法,包含以下列的各個角度念佛陀的功德:
David Chiou:
如果單看字面,可能會以「三昧」為說定的一段的開頭,「慧身」為說慧的一段的開頭,而成為:
阿哲則指出「憍慢強梁諸情憺泊,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似乎已超過一般「定」的層次了,也比除五蓋還多些,例如沒有「愚惑之心」則有可能是指慧了。這段或許也跟因定發慧、定慧兼具相關。為了嚴謹地區分,因此將定、慧的句子區分為:
Philosopher:
如來身者,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
⇒ 適合歸在解脫知見? 好像沒有覺他 (開啟他人智慧)?
David Chiou:
這句在句型上的確較難區分。
「解脫知見」的定義上是指「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單純跟自己的解脫相關,不包含知道他人的能力。因此「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不放在「解脫知見」當中。
不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的標題要寫什麼,是可以討論,寫「覺他」的確不是那麼精準。
「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比較像是「如來十力」的舉例,但「如來十力」在本段經文一開始提過,這邊又提出來怪怪的。而後面「念僧」的經文內容的對應部分,也明顯提到自覺覺他,因此暫時還是標為「覺他」,調整為「覺他的層面」。有人有更好的抬頭也可建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