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增壹阿含經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品第5經:「女人成就九法繫縛男子。云何為九?所謂歌、舞、伎、樂、笑、啼、常求方宜、自以幻術顏色形體,計爾許事中,唯有更樂,縛人最急,百倍、千倍,終不相比。」

此中的「更樂」是什麼?


Russ Wang:

「更樂」為「觸」的古譯。

《中阿含經》譯於西元398年,其實,早在西元180年左右,安世高就已經將「十二緣起」的「Phassa 觸」譯作「更樂」(或僅作「更」)。

識、六入處(六根)、外六入處(六塵)三事和合曰觸。古譯以六根經歷(更)六塵而心生樂著為「觸」,所以譯作「更樂」;其實,三事和合為觸,觸後而生苦、樂、不苦不樂受,都稱為「觸」,不一定需「心樂之」才稱為「觸」。


阿建:

「更樂」是「觸」的另譯。 但這「觸」是指三事和合「觸」或是身體接觸的「觸」?


chakwos:

先整理一下南北傳經文,方便大家比較。

這經北傳是列九法:

  1. 常求方宜(顏色形體)
  2. 自以幻術顏色形體
  3. 更樂

南傳列的八法是:

  1. 言說
  2. 行儀
  3. 花果
  4. 氣味
  5. 味道

David Chiou:

的確這比較難搞,雖然這一項在對應的南傳經文有,但巴利文的身體接觸的「觸」和十二因緣的「觸」也是同一字。

加上這經的八個或九個不好數,可能原始經文就不順,所以北傳數九個,南傳數八個。

個人覺得,從文義來看,北傳這裡的「觸」似乎較多些十二因緣的「觸」的意思(因為經文是:「計爾許事中,唯有更樂,縛人最急」,表示前面八個之中有「更樂」的成分),南傳的「觸」則較易解為身「觸」(因為是接在色聲[哭笑言說行儀]、香、味的例子之後)。

《瑜伽師地論》有段剛剛好對應,和北傳的例子很像,但和南傳一樣是數八個,算是南北傳經文的混合:「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由此八處。女縛於男。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由此因緣。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CBETA, T30, no. 1579, p. 329, c28-p. 330, a2)

這「妙觸」則指身觸。

個人認為二種解釋都說得通,我們這邊就不限制,註解為:

[] 更樂:即「觸」的另譯。可以解為身體的摸觸,也可以解為十二因緣的「觸」。


Alex:

不僅是女人會綁男子,男子也會綁女人,南傳還有一經相關:

「比丘們!男子以八種樣子繫縛女子,哪八種呢?比丘們!男子以哭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笑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言說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行儀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花果[禮物]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氣味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味道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觸繫縛女子,比丘們!男子以這八種樣子繫縛女子。

比丘們!凡被觸繫縛者,那些眾生是被完全繫縛者。」


Yunling:

本來以為不用太在意的女繫男什麼方法,讀經班討論完都背起來了 XD


David Chiou:

的確不用太在意細節,南北傳舉的例子也不太一樣。我們討論一輪後,或許能節省以後的人繞圈圈的時間就是了(因為我們繞過了XD)

進階辨正會收錄大家的討論,兩種解法都可,讓讀者自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