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諸天相應 (3/4)]===== 《雜阿含經》「諸天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三十六第995~1022經、卷二十二、本卷、和卷四十九第1294~1318經,是和諸天眾有關的經文。 =====(一二六七)@@[0348b07]@@===== @[0348b07]@如是我聞: @[0348b07]@一時-[1]-,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8b08]@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48b10]@時,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度[[駛流]]-[一]-耶?」 @[0348b11]@佛言:「如是,天子!」 @[0348b11]@天子復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度駛流耶?」 @[0348b12]@佛言:「如是,天子!」 @[0348b13]@天子復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其義云何?」 @[0348b14]@佛言-[2]-:「天子!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進,則不為水之所[[㵱]]-[]-。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進,則為水所㵱。如是,天子!名為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 @[0348b18]@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48b21]@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時」,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2] 「言」,宋、元、明三本作「告」。 ====[註解]==== [一] 駛流:迅速的水流。 [] 㵱:漂流。「㵱」讀音同「瞟」。 ====[對應經典]==== * {ref>BZa09.20} * {ref>S01.01.01} ====[讀經拾得]==== 本經是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第一經,對南傳佛弟子應該算是相當重要的一經。 經中提到,一位身放光明的天子以渡河作為譬喻,向佛陀問到如何而能達到解脫彼岸。在天子的譬喻中,面對湍急的流水,要從此岸游泳到彼岸,如果一直緊抱(攀緣)著漂流物當游泳圈,那麼只會跟著漂流物一起任由流水漂移,無法到達彼岸;而如果只是想要停留在瞬息萬變的河中(住),最終也會因為抵抗水流精疲力竭而沉入水中,也無法達到彼岸。天子先是向佛陀確認,比丘是「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渡生死彼岸的嗎?確認之後天子又問佛陀,要如何怎麼樣才能「無所攀緣,亦無所住」的渡彼岸。 ***橫渡生死之流** 佛陀回答天子,的確是「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渡洪流,但比丘所抱持的並不是無常的事物,而是正確的知見以及修行方法(如是如是抱);比丘們倚靠著正確的知見,明白無常的事物不可依靠、無常中也沒有安全的逗留處,所以能夠不攀緣、不停留地朝著正確的方向持續前進(如是如是直進),最終能夠到達彼岸。 《雜阿含經》中有許多能讓我們「如是如是抱」的正確知見與方法,比如卷二十八第785經所說能夠轉生善趣的世間正見,以及能夠導向涅槃的出世間正見;世尊也時常教導弟子適宜的修行方法,比如應該要斷五蓋,捨五欲,修五根,成就五分法身(卷36第1002經),除此之外,阿含經中常提到的三十七道品皆是渡生死之流的方法,這些善法都是以「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異洲不異依」為原則(卷二第36經),透過正確地觀察自己的身心、依照「四念處」來修證佛法(卷二十四第639經),這才是渡河的依靠。 佛陀在《雜阿含經》卷31第882經中比喻,世間一切善法如同植物,以不放逸為大地而得以生長,所以有了正確的修行方法之後,還必需精進不放逸的實踐。對照本經在《別譯雜阿含經》的對應經典(卷九第180經),佛陀回答天子:「若我懈怠,必為沈沒,若為沈沒,必為所漂。若我精進,必不沈沒;若不沈沒,不為所漂。」,可見並不是什麼都不做、都不學,就能自動渡過生死急流的。 ***無所攀緣,亦無所住**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CBETA, T08, no. 235, p. 749, c22-23) 與本經所說「無所攀緣,亦無所住」相呼應,實際上這也是《阿含經》中常提到的不要陷於十二因緣的鎖鍊,如《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2經:「多聞聖弟子不樂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如是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CBETA, T02, no. 99, p. 83, b15-17) 。 補充: 比對(一二六九)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內思惟繫念,  度難度諸流。  不樂於欲想,  超越於色結,  不繫亦不住,  於染亦不著。」 不攀緣於欲想、不住於色界的結縛,也不黏著於雜染;內在思惟繫念佛法,而能度過生死流。 參考文獻:『瑜伽師地論』卷19: [誰超越暴流?晝夜無惛昧?於無攀無住,甚深無減劣?] [圓滿眾尸羅,具慧善安定,內思惟繫念,能度極難度。 諸欲想離染,亦超色界結,彼無攀無住,甚深無減劣。] 云何於諸欲想而得離染?謂於下分諸結已斷已知。 云何超於色界諸結?謂於色繫上分諸結已斷已知。 云何於無攀無住甚深中無有減劣?謂於無色界,或已離欲、或未離欲,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堪能有力入滅盡定,學與無學俱容有此故,不定言超無色結。 補充: 五上分結: pañcannaṃ uddhambhāgiyānaṃ saṃyojanānaṃ: 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為證得第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解脫者)所斷除的煩惱,另譯作「五上結」。 (莊春江阿含辭典) 參考連結: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0/10/sn-111.html ====[進階辨正]==== c.f. yifertw.blogspot.tw/2010/10/sn-111.html, yifertw.blogspot.tw/2014/01/sn-111-1.html =====(一二六八)@@[0348b23]@@===== @[0348b23]@如是我聞: @[0348b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48b26]@時,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一]-、[[廣解脫]]-[二]-、[[極廣解脫]]-[三]-耶?」 @[0348b28]@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天子白佛:「比丘云何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0348c02]@佛告天子:「-<愛喜滅盡,我心解脫;心解脫已,故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0348c04]@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48c07]@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一] 決定解脫:相對應的南傳經文為「解脫」。 [二] 廣解脫:相對應的南傳經文為「已解脫」。 [三] 極廣解脫:相對應的南傳經文為「遠離」。 ====[對應經典]==== * {ref>BZa09.19} * {ref>S01.01.02} ====[讀經拾得]==== ***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 (Russ) 「決定解脫」一詞對照的巴利文為 nimokkhaṃ,這個字等於 vimokkhaṁ 解脫,亦有涅槃之意。註釋書中則稱 nimokkhaṃ 為解脫之「道」。 「廣解脫」對照的巴利文為 pamokkhaṃ,考慮其詞性意思是「未來已經能令解脫的」,註釋書解釋為解脫之「果」,所以可能是指證了初果到四果的聖者。 「極廣解脫」對照的巴利文為 vivekan”ti,vivekan 的意思是斷離(detachment)於身心造作以及五陰。 根據以上的資料,「所著、所集」雖然在尼柯耶中沒有對應的片段,不過我覺得很接近四聖諦中的「苦諦、集諦」;「決定解脫」講的是有通往涅槃的(可決定)之法,接近「道諦」;最後的「廣解脫、極廣解脫」是講「滅諦」的兩種不同狀態。 所以天子問佛陀的是:您為什麼知道眾生的苦、集、道、滅?佛陀回答說,因為這一條古仙人道我一路走來,什麼風景都已經見過啦 (卷十二第287經) ====[進階辨正]==== [[研討:為什麼「心解脫已,故知一切眾生所著……」]] =====(一二六九)@@[0348c09]@@===== @[0348c09]@如是我聞: @[0348c0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8c10]@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48c12]@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誰度於諸流?  晝夜勤精進,\\  不攀亦不住,  何染-[1]-而不著?」\\ @[0348c15]@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內思惟繫念,  度難度諸流。\\  不樂於欲想,  超越於[[色結]]-[一]-,\\  不繫亦不住,  於染亦不著。」\\ @[0348c20]@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48c23]@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染」,宋、元、明三本作「時」。 ====[註解]==== [一] 色結:執取色而導致結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一二七〇)@@[0348c25]@@===== @[0348c25]@如是我聞: @[0348c25]@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0348c26]@時,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山谷。 @[0348c28]@時,拘迦尼天女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一]-。」\\ @[0349a03]@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a07]@時,拘迦尼-[1]-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0349a09]@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於僧中,敷尼師壇-[2]-,於大眾前坐,告諸比丘:「昨日夜後,有拘迦尼-[3]-天女,容色絕妙-[4]-,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a16]@我即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a20]@「說是語時,拘迦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 @[0349a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拘迦尼」,大正藏原為「拘迦那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迦尼」。 [2] 「壇」,聖本作「檀」。[*] [3] 「拘迦尼」,大正藏原為「拘迦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拘迦尼」。 [4] 「絕妙」,宋、元、明三本作「妙絕」。 ====[註解]==== []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不造「身、口、意」惡業。 [一]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不親近(從事)會導致苦果、不相應於善法的事。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設自不樂苦,莫作損減業」。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1} ====[讀經拾得]==== *「光明天女」或許來自色界二禪天。 ^ 三界 ^ 共28天 ^ 另名 ^ | 無色界 | 非想非非想處 | | | | 無所有處(無所有入處) | | | | 無邊識處(識入處) | | | | 無邊空處(空入處) | | | > > > | < < < | 色界 ^ 色究竟天 ^ ^ | ^ 善現天 ^ ^ | ^ 善見天 ^ ^ | ^ 無熱天 ^ ^ | ^ 無煩天 ^ 四禪天 ^ | ^ 無想天 ^ ^ | ^ 廣果天 ^ ^ | ^ 福生天 ^ ^ | ^ 無雲天 ^ ^ | | 遍淨天 | | | | 無量淨天 | 三禪天 | | | 少淨天 | | | ^ 光音天(極光淨天) ^ ^ | ^ 無量光天 ^ 二禪天 ^ | ^ 少光天 ^ ^ | | 大梵天 | | | | 梵輔天 | 初禪天 | | | 梵眾天 | | | > > > | < < < | 欲界 ^ 他化自在天 ^ (波旬家) ^ | ^ 化樂天(樂變化天) ^ ^ | ^ 兜率陀天 ^ (所有閻浮提世界當來下生佛居處) ^ | ^ 夜摩天(須焰摩天) ^ ^ | ^ 三十三天(忉利天) ^ ^ | ^ 四天王天 ^ ^ | | 地球表面 | | =====(一二七一)@@[0349a23]@@===== @[0349a23]@如是我聞: @[0349a23]@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0349a24]@爾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句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句法經-[1]-。」 @[0349a26]@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b01]@「諸比丘!是名四句法經。」 @[0349b01]@爾時,有一異婆羅門,去尊者阿難不遠,為諸年少婆羅門受誦經。時,彼婆羅門作是念:「[[若沙門阿難所說偈,於我所說經,便是非人所說]]-[一]-。」 @[0349b04]@時,彼婆羅門即往詣佛所,與世尊面-[2]-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沙門阿難所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b10]@「如是-[3]-等所說,則是非人語,非為人語。」 @[0349b10]@佛告婆羅門:「如是,如是,婆羅門!是非人語,非為人語也。時,有拘迦尼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b17]@「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b21]@「是故,婆羅門!當知此所說偈,是非人所說,非是人所說也。」 @[0349b22]@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足而去。 ====[校勘]==== [1] 「法經」,宋、元、明、聖四本作「經法」。 [2] 「面」,宋、元、明三本作「而」。 [3] 「是」,聖本作「我」。 ====[註解]==== [一] 若沙門阿難所說偈,於我所說經,便是非人所說:出家的修行人阿難所說的這個偈頌、向我所說的經,難道是更高層次的眾生說的(不是一般人類能說的)。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如此偈義,義味深遠,非是人作,必是非人之所宣說,當往問佛」。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2} ====[讀經拾得]==== ***不是佛,也能說佛法。然而佛滅後,是否為佛法,應以「四依法」及「四大教法」作驗證** 由本經可知,只要是符合正法、律的,不管是否為佛親口所說,都會被佛認可為佛法。因為「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雜阿含經》卷30第854經》) 不過,很不幸地,這也容易被附佛外道曲解,說「佛未說的法,如林中樹葉那麼多;已說之法,只如手上的葉子那麼少」(《雜阿含經》卷15第404經》)所以他就隨便亂說自己說的也是「佛未說的佛法」。 佛世時,我們還可以如本經中的婆羅門,隨時往詣佛所,有問題馬上問;然而當今佛已入滅,所以我們就必須以四大教法,謹慎驗證對方所說的是否為佛法,還是只是唬人的。 「四大教法」,在《長阿含經》卷三第2經遊行經,說得非常清楚,大意如下: 「不管是誰來告訴你:『這個法,是我從(1)佛、(2)和合眾僧、多聞耆舊、(3)眾多持戒比丘、(4)某一個持戒比丘那邊,親耳聽來的!』 我們都應該抱持這樣的態度:『不應不信,亦不應毀,當於諸經推其虛實,依律、依法究其本末。』」 也就是抱著尊重對方的態度,回歸到佛經中,依經解經,依法而不依人。何況現在我們有 CBETA ,附佛外道要隨便亂唬人就更難啦!(笑) =====(一二七二)@@[0349b24]@@===== @[0349b24]@如是我聞: @[0349b24]@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0349b25]@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電光熾然,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1]-,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c03]@爾時,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c08]@爾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0349c09]@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尼師壇[*],於大眾前坐,告諸比丘:「於昨後-[2]-夜,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49c16]@「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拘迦那天女,  電光炎熾然,\\  敬禮佛法僧,  說偈義饒益。」\\ @[0349c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空」,聖本作「偽」。[*] [2] 宋、元、明三本無「後」字。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誰比較亮? 《雜阿含經》卷40第1116經提到,釋提桓因的光芒,就連出現在白天都很亮。和本經光明天女的「起大電光熾然」、「其身光明普照山谷」不知哪位比較亮呢?:p [0295b24]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天帝釋晨朝來詣佛所。稽首佛足。 以帝釋神力。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精舍。 =====(一二七三)@@[0349c23]@@===== @[0349c23]@如是我聞: @[0349c23]@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0349c24]@時,有拘迦那娑-[1]-天女,光明之天女-[2]-,放電光明,炎照熾然,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我能廣分別,  如來正法律,\\  今且但略說,  足以表其心。\\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a04]@佛告天女:「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a08]@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稽首,即沒不現。 @[0350a10]@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於僧前,於大眾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拘迦那娑天女來詣我所,恭敬作禮,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我能廣分別,  如來正法律,\\  今且但略說,  足以-[3]-表我心。\\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a19]@「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4]-,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a23]@「時,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 @[0350a2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拘迦那娑」,巴利本作 Kokanadā。 [2] 「光明之天女」,巴利本作 Pajjunnassa dhītā。 [3]「以」,大正藏原「已」,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以」。 [4]「空」,大正藏原為「偽」,今依據明本改作「空」。[*]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3} * {ref>S01.04.10} ====[讀經拾得]==== =====(一二七四)@@[0350a26]@@===== @[0350a26]@如是我聞: @[0350a26]@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0350a27]@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朱廬-[1]-陀天女,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獼猴池側。 @[0350b01]@時,朱廬[*]陀天女說偈白佛: 「大師等正覺,  住毘舍離國,\\  拘迦那朱廬[*],  稽首恭敬禮。\\  我昔未曾聞,  牟尼正法律,\\  今乃得親見,  現前說正法。\\  若於聖法律,  惡慧生厭惡,\\  必當墮惡道,  長夜受諸苦。\\  若於聖法律,  正念律儀備,\\  彼則生天上,  長夜受安樂。」\\ @[0350b10]@拘迦那-[2]-娑天女復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b14]@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b18]@時,彼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0350b19]@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有二天女,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為我作禮,退坐一面。朱廬[*]陀天女而說偈言: 「『大師等正覺,  住毘舍離國,\\   我拘迦那娑,  及以朱盧[*]陀。\\   如是二天女,  稽首禮佛足,\\   我昔未曾聞,  牟尼正法律。\\   今乃見正覺,  演說微妙法,\\   若於正法律,  厭惡住惡慧。\\   必墮於惡道,  長夜受大苦,\\   若於正法律,  正念[[律儀]]備。\\   生善趣天上,  長夜受安樂。』\\ @[0350c02]@「拘迦那娑-[3]-天女復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c06]@「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 @[0350c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廬」,大正藏原為「盧」,宋本作「序-予+虐」,元、明、聖三本作「廬」,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廬」。[*] [2] 大正藏無「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 大正藏無「娑」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4} * {ref>S01.04.09} ====[讀經拾得]==== =====(一二七五)@@[0350c11]@@===== @[0350c11]@如是我聞: @[0350c1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0c12]@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0c14]@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無觸不報觸,  觸則以觸報]]-[]-,\\  以觸報觸故,  [[不瞋不招瞋]]-[]-。」\\ @[0350c17]@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不-[1]-於不瞋人,  而加之以瞋,\\  清淨之[[正士]],  離諸煩惱結。\\  於彼起惡心,  惡心還自中,\\  如逆風揚塵,  還自[[坌]]其身。」\\ @[0350c22]@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0c25]@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不」,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註解]==== [] 無觸不報觸,觸則以觸報:不接觸,則不會有相對應的業報;接觸,則會有相對應的業報。相對應的《別譯雜阿含經》為「不觸者勿觸,觸者必還報」。 [] 不瞋不招瞋:自己不瞋恚,則不會招致他人的瞋恚。 ====[對應經典]==== * {ref>BZa14.05} * {ref>S01.03.02} ====[讀經拾得]==== *天子說「以觸報觸」,有人動我一下,我就要動他一下,這就是「冤冤相報」。天人為了不想被報負,才不瞋、不觸撓他人。而佛陀則表示清淨的修行人沒有煩惱,不僅不觸撓沒有瞋心的人,對於有惡心而來找麻煩的人也不起瞋心、不冤冤相報,有惡心的人則自招報應。 ***惡言如逆風揚塵,自坌其身** 《雜阿含經》卷42第1154經中,有一位婆羅門一直罵佛,還用土丟佛。佛心胸寬大,自然並不在意,為婆羅門說了這樣的偈。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 時,健罵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作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把土 坌佛。時有逆風,還吹其土,反自坌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人無瞋恨,  罵辱以加者,  清淨無結垢,  彼惡還歸己,  猶如土坌彼,  逆風還自污。」 =====(一二七六)@@[0350c27]@@===== @[0350c27]@如是我聞: @[0350c2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0c28]@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0c29]@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愚癡人所行,  不合於黠慧,\\  自所行惡行,  為自惡知-[1]-識。\\  所造眾惡行,  終獲苦果報。」\\ @[0351a04]@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既作不善業,  終則受諸惱,\\  造業雖歡喜,  啼哭-[2]-受其報。\\  造諸善業者,  終則不熱惱,\\  歡喜而造業,  安樂受其報。」\\ @[0351a09]@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1a12]@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知」,聖本作「智」。 [2]「哭」,大正藏原為「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哭」。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6} * {ref>S02.03.02} ====[讀經拾得]==== =====(一二七七)@@[0351a14]@@===== @[0351a14]@如是我聞: @[0351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1a15]@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1a17]@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不可常言說,  亦不一向聽,\\  而得於道跡,  堅固正超度。\\  思惟善寂滅,  解脫諸魔縛,\\  能行說之可,  不可-[1]-不應說。\\  不行而說者,  智者則知非,\\  不行己所應,  不作而言作。\\  是則同賊非, 名為不善業-[2]-。」 @[0351a25]@爾時,世尊告天子言:「汝今有所嫌責耶?」 @[0351a25]@天子白佛:「悔過,世尊!悔過,善逝!」 @[0351a26]@爾時,世尊熙怡微笑。 @[0351a27]@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我今悔其過,  世尊不納受,\\  內懷於惡心,  抱-[3]-怨而不捨。」\\ @[0351b0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言說悔過辭,  內不息其心,\\  云何得息怨?  何名為修善?」\\ @[0351b04]@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誰不有其過?  何人無有罪?\\  誰復無愚癡?  [[孰能常堅固]]-[一]-?」\\ @[0351b07]@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1b10]@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可」,大正藏原為「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可」。 [2]「名為不善業」,大正藏原無此句,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3]「抱」,聖本作「於」。 ====[註解]==== [一] 孰能常堅固:誰能夠永遠地堅定?《雜阿含經》本句後疑似缺了一段,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還有一段:「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如來婆伽婆,正智得解脫,彼無諸愆過,亦復無得失,彼已離愚癡,能具於正念。』」相當的南傳經文則也有一段:「如來、佛陀,一切生存類的憐愍者,他不存在罪過,他沒有走入歧途,他不走向迷妄,他是經常正念的慧者。對懺悔罪過者們,如果不接受者,更憤怒、嚴重的瞋恚,他存敵意,那敵意我不歡喜,我原諒你們的罪過。」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7} * {ref>S01.04.05} ====[讀經拾得]==== ***真正的懺悔要發自內心** 佛陀對於犯了過錯的人,總是慈心勉勵只要誠心懺悔,未來世即可得律儀成就。即使是盜法出家的重罪,在面對須深的懺悔時,世尊也是一樣地勸勉: 《雜阿含經》卷14第347經 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無智,於正法、律盜密出家,今 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 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 然而,本經中的天子起初只是嘴上說懺悔,心中仍有怨念,佛陀則微笑不受。 當今我們雖已無法親在佛前求懺悔,然而在拜懺時,心中還是得將惡心及怨念都懺悔、棄捨,才是真正的悔過。 ***世尊微笑** 世尊累劫修行,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行住坐臥威儀具足,絕不會無因緣而笑,《雜阿含經》中,就非常少見到世尊微笑的記載。 《雜阿含經》卷31第872經 尊者阿難即受教,以傘蓋覆燈,隨佛後行,至一處,世尊微笑。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 不以無因緣而笑,不審世尊今日何因何緣而發微笑?」 =====(一二七八)@@[0351b12]@@===== @[0351b12]@如是我聞: @[0351b12]@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351b13]@時,有瞿迦梨-[1]-比丘,是提婆達多伴黨,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0351b14]@爾時,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梨-[2]-!汝何故於舍利弗、目揵連清淨梵行所,起不清淨心?長夜當得不饒益苦。」 @[0351b17]@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今信世尊語,所說無異,但舍利弗、大目揵連心有惡欲。」如是第二、第三說,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於世尊所再三說中,違反不受,從座起去。去-[3]-已,其身周遍生諸皰-[4]-瘡,皆如栗,漸漸增長,皆如桃李。 @[0351b22]@時,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說是言:「極燒!極燒!」膿血流出,身壞命終,生大鉢曇摩地獄-[5]-。 @[0351b24]@時,有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一天子白佛言:「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今已命終。」時-[6]-,第二天子作是言:「諸尊當知,瞿迦梨比丘命終墮地獄中。」第三天子即說偈言: 「士夫生世間,  斧在口中生,\\  還自斬其身,  斯由其惡言。\\  應毀便稱譽,  應譽而便毀,\\  其罪生於口,  死墮惡道中。\\  博弈亡失財,  是非為大咎,\\  毀佛及聲聞,  是則為大過。」\\ @[0351c07]@彼三天子說是偈已,即沒不現。 @[0351c07]@爾時,世尊夜過晨朝,來入僧中,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有三天子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第一天子語我言:『世尊!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今已命終。』第二天子語餘天子-[7]-言:『瞿迦梨比丘命終墮地獄中。』第三天子即說偈言: 「『士夫生世間,  斧在口中生,\\   還自斬其身,  斯由其惡言。\\   應毀便稱譽,  應譽而便毀,\\   其罪口中生,  死則墮惡道。』\\ @[0351c18]@「說是偈已,即沒不現。諸比丘!汝等欲聞生阿浮陀-[8]-地獄眾生其壽[[齊限]]-[一]-不?」 @[0351c19]@諸比丘白佛:「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為諸大眾說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齊限。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0351c22]@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拘薩羅國,四斗-[9]-為一阿羅,四阿羅為一獨籠那,十六獨籠那為一闍摩那,十六闍摩那為一摩尼,二十摩尼為一佉梨,二十佉梨為一倉,滿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百年-[10]-取一芥子。如是乃至滿倉芥子都盡,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猶故不盡。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獄眾生壽等一尼羅浮陀-[11]-地獄眾生壽,二十尼羅浮陀地獄眾生壽等一阿吒吒-[12]-地獄眾生壽,二十阿吒吒地獄眾生壽等一阿波波-[13]-地獄眾生壽,二十阿波波地獄眾生壽等一阿休休-[14]-地獄眾生壽,二十阿休休地獄眾生壽等一優鉢羅-[15]-地獄眾生壽,二十優鉢羅地獄眾生壽等一鉢曇摩地獄眾生壽,二十鉢曇摩地獄眾生壽等一摩訶鉢曇摩地獄眾生壽。 @[0352a08]@「比丘!彼瞿迦梨比丘命終墮摩訶鉢曇摩地獄中,以彼於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比丘生惡心、誹謗故。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於被-[16]-燒燋柱-[17]-所,尚不欲毀壞,況毀壞有識眾生?』」佛告諸比丘:「當如是學。」 @[0352a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瞿迦梨」,巴利本作 Kokāliya。 [2]「梨」,聖本作「梨比丘」。 [3]「去」,聖本作「起去」。 [4] 「皰」,大正藏原為「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皰」。 [5] 「鉢曇摩地獄」,巴利本作 Padumaniraya。 [6]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7] 聖本無「子」字。 [8]「阿浮陀」,巴利本作 Abbuda。 [9]「斗」,聖本作「升」。 [10] 聖本無「百年」二字。 [11] 「尼羅浮陀」,巴利本作 Nirabbuda。 [12] 「阿吒吒」,巴利本作 Aṭaṭa。 [13] 「阿波波」,巴利本作 Ababa。 [14] 「阿休休」,巴利本作 Ahaha。 [15] 「優鉢羅」,巴利本作 Uppalaka。 [16] 「被」,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被」。 [17]「柱」,大正藏原為「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柱」。 ====[註解]==== [一] 齊限:界限。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8} * {ref>Ze21.05} * {ref>S06.01.10} * {ref>Snp-D} * {ref>A10.089} ====[讀經拾得]==== *本經說明毀謗聖者的惡報。 ***和本經相似度很高的偈** 《雜阿含經》卷44第1194經 時,彼梵天(善梵天、別梵天?)為迦吒務陀低沙比丘(即是本經中的瞿迦梨比丘)故,說偈言: 「夫士生世間,  利斧在口中;  還自斬其身,  斯由惡言故。  應毀者稱譽,  應譽而反毀;  惡口增其過,  所生無安樂。  博弈酒喪財,  其過失甚少;  惡心向善逝,  是則為大過!  地獄有百千,  名尼羅浮地,(尼羅浮地=泥犁?)  三十有六百,  及五阿浮陀;  斯皆謗聖獄,  口意惡願故。」 \\ \\ ***「三天子」是哪三位?** 由於本經和1194經的這段偈相似度太高,不知本經中的「三天子」,和1194經中的那三位天子----大梵天王(善梵天)、善臂別梵天(別梵天)、婆句梵天,有沒有關係齁?:p \\ \\ ***黑白顛倒、胡亂稱讚,也是綺語的惡言。** 「應毀便稱譽,應譽而便毀,其罪口中生,死則墮惡道」。 \\ \\ ***一摩訶鉢曇摩地獄(蓮花地獄)眾生的壽命 vs 一劫** 摩訶鉢曇摩地獄(蓮花地獄)眾生的壽命=?年 ◎一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1638.4億年 *一倉芥子=4X4X16X16X20X20=1,638,400斗。 一斗姑且算1千顆芥子好了,1,638,400X1千=16億3840萬顆芥子。 *每100年取一顆芥子=16億3840萬X100年=1638.4億年。 ◎一摩訶鉢曇摩地獄(蓮花地獄)眾生壽命=一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X20的7次方=12.8億倍 *1638.4億年X12.8億倍=2 * 10 的 20 次方年 一劫=?年 《雜阿含經》卷34第948經 [0242b22]佛言:「可說,比丘!譬如鐵城,方一由旬,高下亦爾,滿中芥子,有人百年取 一芥子,盡其芥子,劫猶不竟。如是,比丘!其劫者,如是長久。 =====(一二七九)@@[0352a14]@@===== @[0352a14]@如是我聞: @[0352a1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2a15]@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2a17]@-{世間負處,慧者當遠避}-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退落[[墮負處]]-[一]-,  云何而得知?\\  唯願世尊說,  云何負處門?」\\ @[0352a20]@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勝處易得知,  負處知亦易,\\  樂法為勝處,  毀法為負處。\\  愛樂惡知識,  不愛善知識,\\  善友生怨結,  是名墮負門。\\  愛樂不善人,  善人反憎惡,\\  欲惡不欲善,  是名負處門。\\  斗秤-[1]-以欺人,  是名墮負門。\\  博弈耽嗜酒,  遊輕著女色,\\  費喪於財物,  是名墮負門-[2]-。\\  女人不自守,  捨主隨-[3]-他行,\\  男子心放蕩,  捨妻隨[*]外色,\\  如是為家者-[4]-,  斯皆墮負門。\\  老婦得少夫,  心常懷嫉妒-[5]-,\\  懷嫉臥不安,  是則墮負門。\\  老夫得少婦,  墮負處亦然。\\  常樂著睡眠,  知識同遊戲,\\  怠墮好瞋恨,  斯皆墮負門。\\  多財結朋友,  酒食奢不節,\\  多費喪財物,  斯皆墮負門。\\  少-[6]-財多貪愛,  生於剎利家-[7]-,\\  常求為王者,  是則墮負門。\\  求珠璫[[瓔珞]],  革屣履傘蓋,\\  莊嚴自慳惜,  是則墮負門。\\  受他豐美食,  自慳惜其財,\\  食他不反報,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屈請入其舍,\\  慳惜不時施,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次第行乞]]食,\\  呵責不欲施,  是則墮負門。\\  若父母年老,  不及-[8]-時奉養,\\  有財而不施,  是則墮負門。\\  於父母兄弟,  椎-[9]-打-[10]-而罵辱,\\  無有尊卑序,  是則墮負門。\\  佛及弟子眾,  在家與出家,\\  毀[[呰]]-[11]-不恭敬,  是則墮負門。\\  實非阿羅漢,  羅漢過自稱,\\  是則世間賊,  墮於負處門。\\  此世間負處,  我知見故說,\\  猶如險-[12]-怖道,  慧者當遠避。」\\ @[0352c02]@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2c05]@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秤」,聖本作「穪」。 [2]「門」,聖本作「處」。 [3]「隨」,聖本作「墮」。[*] [4]「為家者」,宋本作「家為著」。 [5]「妒」,大正藏原為「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妒」。 [6]「少」,大正藏原為「小」,宋本作「出」,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少」。 [7]「家」,大正藏原為「心」,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家」。 [8]「及」,聖本作「隨」。 [9]「椎」,大正藏原為「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椎」。 [10]「打」,聖本作「朾」。 [11] 「呰」,明本作「訾」。 [12]「險」,大正藏原為「嶮」,今依據聖本改作「險」。 ====[註解]==== [一] 墮負處:被人問倒,落入敗方。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09} * {ref>Snp-H} ====[讀經拾得]==== =====(一二八〇)@@[0352c07]@@===== @[0352c07]@如是我聞: @[0352c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2c08]@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2c10]@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誰[[屈下隨-[1]-下]]-[]-?  誰[[高舉]]-[2]--[]-[[隨舉]]-[]-?\\  云何童子戲,  [[如童塊相擲]]-[]-?」\\ @[0352c13]@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愛下則隨下,  愛舉則隨舉]]-[]-,\\  [[愛戲於愚夫]]-[]-,  如童塊相擲。」\\ @[0352c16]@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2c19]@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隨」,大正藏原為「而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隨」。 [2]大正藏在「舉」字之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 屈下隨下:恭敬順從。對應《別譯雜阿含經》為「誰名為敬順」。 [] 高舉隨舉:驕傲輕慢。對應《別譯雜阿含經》為「誰名為陵邈」。 [] 如童塊相擲:如同孩童互相丟擲土塊。對應《別譯雜阿含經》為「如小兒弄土」。 [] 愛下則隨下,愛舉則隨舉:對應《別譯雜阿含經》為「男子若敬順,女人必陵邈。男子若陵邈,女人必敬順。」 [] 愛戲於愚夫:對應《別譯雜阿含經》為「女人孾愚戲。」 ====[對應經典]==== * {ref>BZa14.10} ====[讀經拾得]==== =====(一二八一)@@[0352c21]@@===== @[0352c21]@如是我聞: @[0352c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2c22]@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2c24]@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決定以[[遮遮]]-[一]-,  意妄想而來,\\  若人遮一切,  不令其逼迫。」\\ @[0352c27]@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決定以遮遮,  意妄想而來,\\  不必一切遮,  但遮其惡業。\\  遮彼彼惡已,  不令其逼迫。」\\ @[0353a02]@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3a05]@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一] 遮遮:遮止所應該要遮止的。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11} * {ref>S01.03.04} ====[讀經拾得]==== =====(一二八二)@@[0353a07]@@===== @[0353a07]@如是我聞: @[0353a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3a08]@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3a10]@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得名稱?  云何得大財?\\  云何得-[1]-流聞?  云何得善友?」\\ @[0353a13]@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持戒、布施、真實、恩惠的功德}-\\ 「-<持戒得名稱,  布施得大財,>-\\  -<[[真實]]-[一]-得[*]流聞,  [[息惡-[2]-得善友]]-[]-。>-」\\ @[0353a16]@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3a19]@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得」,大正藏原為「德」,今依據明本改作「得」。[*] [2]「息惡」,大正藏原為「恩惠」,宋本作「意慧」,元、明、聖三本作「息惡」,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息惡」。 ====[註解]==== [一] 真實:說真實的話,不妄語。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實語」。 [二] 息惡得善友: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普施眾皆親」。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12} ====[讀經拾得]==== =====[導讀:在家居士的理財觀念]===== 出家人以解脫為業,因此不賺錢、不蓄財;在家人則要有居家生活,需要賺錢謀生。 {{ :agama:decoration:wheat-1530321_640.jpg?320|}} 佛陀在《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表示:「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何等為四?謂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a26-28) 「方便具足」即努力工作以種種技能謀生,「守護具足」即管好財物以避免不必要的減損,「正命具足」即以正當的方法謀生,該花的錢就花、不該花的錢不花。四個能讓在家人此生安樂的方法中,有三個都與理財有關,可見正確理財的重要性。 我們應如何正確地求財?取得財物後該如何分配?如何避免財物不必要的減損?對財物應避免怎樣的心態?佛陀都曾向居士們一一開示,整理如下: ◎ 正確的求財方法 在家居士需要營生求財,才能照顧自己及他人,但該怎麼求財呢? 以下第1283經說「始學功巧業,方便集財物」,《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經善生經也說:「初當學技術,於後求財物。」(CBETA, T01, no. 26, p. 642, a2) 也就是要先有一技之長,努力工作。 最好以怎樣的心態求財呢?《中阿含經》卷三十〈大品1〉第126經行欲經這麼說:「居士!若有一行欲人,如法以道求索財物,彼如法以道求財物已,自養安隱及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亦供養沙門、梵志,令昇上與樂俱而受樂報,生天長壽。得財物已,不染不著,不縛不繳,不繳已染著,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者,此行欲人於諸行欲人為最第一。」(CBETA, T01, no. 26, p. 615, c9-15) 要如法求財、不能違法,得到財物後除了自養外,也要分享及供養,進而不染著於財物,知道財物的無常,而作妥善的運用。 若要追本溯緣,不作貪、瞋、怖、癡的行為,即能多福祿,如《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經善生經所說:「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癡。」(CBETA, T01, no. 26, p. 639, b13-14) 舉例而言,不貪而能投資進退有節,不瞋有慈心而和氣生財,不怖才能積極進取做事,不痴則智慧清明,自然洞燭機先。經中也常提到清淨布施、慈心、齋戒能成就後世的大福報。 ◎ 適當的財物分配 如法獲取財物後,該如何作資產配置呢?《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經、《長阿含經》卷十一第16經善生經、《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中都有記載佛陀為善生童子開示的方向,將個人所得大致分為四份:一份供應生活所需(飲食)、一份要存起來,二份作賺錢的資本(例如一份投入工作所需、一份則可投資或借給他人)。第1283經也有相關的說明。詳情可參考之前的討論串 → http://0rz.tw/ofBe5 (本段待進一步整理。)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亦提供過去久遠時某一長者的財物分配法,也可作為參考。 一分財寶,常求息利以贍家業;\\ 一分財寶,以充隨日供給所須;\\ 一分財寶,惠施孤獨以修當福;\\ 一分財寶,拯濟宗親往來賓旅。 兩者相較下,可以發覺無論怎麼分配,日常生活的費用需保留,發展事業的費用亦需保留,剩下的則是看要存在地上的銀行,或是天上的銀行(布施),隨個人所好。 ^_^ ◎ 聰明地避免財物減損 獲取並配置好財物後,也要減少財物不必要的損失。佛陀告誡我們有六種錯誤的行為會破財,見《中阿含經》卷三十三〈大品1〉第135經善生經:「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一曰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五曰常喜妓樂求財物者為非道。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CBETA, T01, no. 26, p. 639, b18-23) 十賭九輸,縱使贏了也不安穩。生活不正常,工作不穩且難以建立信用。放逸於燈紅酒綠或混跡於狐群狗黨,隨時就會出事。縱慾或懶惰自然坐吃山空,累積不了財富。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4經提到了九個造成財物減損的原因:「王所逼、賊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減、抵債不還、怨憎殘破、惡子費用、[……]無常。」(CBETA, T02, no. 99, p. 230, c6-9) 以下第1283經中佛陀也教我們「不付老子財,不寄邊境民,不信姦狡人,及諸慳悋者,親附成事者,遠離不成事」。 佛弟子並不會傻傻地讓人將錢財偷走或搶走,而會適切地守護財物。 ◎ 錯誤的貪著心態 雖然錢財是生活所需,但成為金錢的奴隸或因多財而放逸也會深受其害,如《雜阿含經》卷四十六第1232經中說:「彼諸世人得勝財利,於財放逸,而起貪著,作邪行者,是愚癡人,長夜當得不饒益苦。」(CBETA, T02, no. 99, p. 336, c3-5) 無法節制自己而亂花錢,或是過於吝嗇而不肯花錢,都不出貪及痴,《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即說:「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鉢華,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錢財能自稱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CBETA, T02, no. 99, p. 23, b16-21) 《雜阿含經》卷四十六第1232經即記載一位長者多財巨富,但是完全不肯花錢而生活得像個窮人,也不幫助他人、施與他人,這就是因為太貪而對自己及他人都吝嗇,受不到福報的利益,福報用完即墮三惡道。 了解財物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正確看待財富的因緣生滅,自然能妥善地運用及累積錢財,而得到現世的安樂。 =====(一二八三)@@[0353a21]@@===== @[0353a21]@如是我聞: @[0353a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3a22]@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3a24]@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人所作,  智慧以求財,\\  [[等攝]]-[]-受於財,  若勝若復劣?」\\ @[0353a27]@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始學[[功巧業]]-[]-,  [[方便]]集財物,\\  得彼財物已,  當應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  二分營生業,\\  餘一分藏密,  以擬於貧乏。\\  營生之業者,  田種行商賈,\\  牧牛羊蕃-[1]-息,  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床臥,  六種[[資生具]]-[]-,\\  方便修眾具,  安樂以存世,\\  如是善修業,  [[黠慧]]以求財,\\  財寶隨順生,  如眾流歸海。\\  如是財饒益,  如蜂集眾味,\\  晝夜財增長,  猶如蟻積堆。\\  [[不付老子財,  不寄邊境民]]-[]-,\\  不信[[姦狡]]-[]-人,  及諸慳悋者,\\  親附成事者,  遠離不成事,\\  能成事士夫,  猶如火熾然。\\  善友貴重人,  [[敏-[2]-密]]-[]-[[循-[3]-良]]-[]-者,\\  同氣親兄弟,  善能相攝受。\\  居親眷屬中,  [[摽-[4]-顯]]-[]-若牛王,\\  各隨其所應,  分財施飲食。\\  壽盡而命終,  當生天受樂。」\\ @[0353b20]@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3b23]@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蕃」,大正藏原為「興」,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蕃」。 [2]「敏」,明異本作「敦」。 [3]「循」,大正藏原為「修」,今依據宋、元、明、明異四本改作「循」。 [4]「摽」,聖本作「𢷋」。 ====[註解]==== [] 等攝: [] 功巧業:工藝、技術,例如士農工商等行業所需的工作能力。 [] 資生具:能資助活命的東西,例如衣服、飲食、臥具(床榻)、湯藥(醫藥)、房舍、財寶。 [] 不付老子財,不寄邊境民:財物不託付給老人及小孩,不寄放於(不熟識、隨時可能離開的)邊境人民保管。 [] 姦狡:奸詐狡猾。 [] 敏密:聰敏,思慮周延。 [] 循良:奉公守法。 [] 摽顯:表明、顯示。「摽」同「標」。 ====[對應經典]==== * {ref>BZa14.13} ====[讀經拾得]==== ***自熾然 vs 自洲自依** 本經提到:「能成事士夫,猶如火熾然」。 根據[[http://dblink.ncl.edu.tw/buddha/1a/1a024r_153.htm#153|佛光電子大藏經]]的解釋,自洲(attadipa)(巴),巴利文之 dipa 有二義:一、燈,二、洲,相當於梵文之 dipa(燈)及 dvipa(洲),故「自洲」於他經亦有作「自燈」。 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38、639經中提到,我們應該「依著四念處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而「自洲自依」在《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中,則翻成「自熾然」。 所以,本經中的「能成事士夫,猶如火熾然」這句話,會不會接近於:「能成事的人,就像河流中的小島一樣,值得依靠」,這樣? =====(一二八四)@@[0353b25]@@===== @[0353b25]@如是我聞: @[0353b2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3b26]@-{六天女對彈琴人自說升生天的因緣}-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拘薩羅國有彈琴人,名曰麁牛,於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止息野中。時,有六廣大天宮天女,來至[[憍-[1]-薩羅]]-[一]-國[[麁牛]]-[二]-彈琴人所,語麁牛彈琴人言:『[[阿舅]]-[三]-!阿舅!為我彈琴,我當歌舞。』麁牛彈琴者言:『如是,姊妹!我當為汝彈琴,汝當語我汝是何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彈琴,我當歌舞,於歌頌中,自說所以生此因緣。』彼拘薩羅國麁牛彈琴人即便彈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0353c06]@「第一天女說偈歌言: 「『若男子女人,  -<勝妙衣惠施,>-\\   施衣因緣故,  所生得殊勝。\\   施所愛念物,  生天隨所欲,\\   見我居宮殿,  乘虛-[2]-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迴向中之最。』\\ @[0353c13]@「第二天女復說偈言: 「『若男子女人,  -<勝妙香惠施-[3]-,>-\\   -<愛念可意施,>-  生天隨所欲。\\   見我處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若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迴向中之最。』\\ @[0353c19]@「第三天女復說偈言: 「『若男子女人,  -<以食而惠施,>-\\   可意愛念施,  生天隨所欲。\\   見我居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4]-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迴向中之最。』\\ @[0353c25]@「第四天女復說偈言: 「『憶念餘生時,  曾為人婢使,\\   -<不盜不貪嗜,  勤修不懈-[5]-怠。>-\\   -<量腹自節身,  分餐救貧人,>-\\   今見居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供養中為最。』\\ @[0354a03]@「第五天女復說偈言: 「『憶念餘生時,  為人作子婦,\\   -<[[嫜姑]]-[6]--[四]-性狂暴,  常加[[麁澁]]-[7]--[]-言。>-\\   -<執節修婦禮,  卑遜而奉順,>-\\   今見處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供養中為最。』\\ @[0354a10]@「第六天女復說偈言: 「『昔曾見行路-[8]-,  比丘比丘尼,\\   -<從其聞正法,  [[一宿受齋戒]]-[五]-。>-\\   今見處天-[9]-宮-[10]-,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迴向中之最。』\\ @[0354a16]@「爾時,拘薩羅國麁牛彈琴人而說偈言: 「『我今善來此,  拘薩羅林中,\\   得見此天女,  具足妙天身。\\   既見又聞說,  當增修善業,\\   緣今修功德,  亦當生天上。』\\ @[0354a21]@「說是語已,時-[11]-諸天女即沒不現。」 @[0354a2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憍」,聖本作「拘」。 [2]「虛」,大正藏原為「空」,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虛」。[*] [3]「惠施」,聖本作「施惠」。 [4]「天」,元本作「大」。 [5]「懈」,明本作「解」。 [6]「嫜姑」,聖本作「章嫗」。 [7]「澁」,聖本作「惚」。 [8]「路」,大正藏原為「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路」。 [9]「天」,聖本作「宮」。 [10]「宮」,大正藏原為「殿」,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宮」。 [11]「時」,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註解]==== [一] 憍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 [二] 麁牛:彈琴人的名字。 [三] 阿舅:對人的尊稱,「您」、「先生」的意思。 [四] 嫜姑:公婆。 [] 麁澁:粗惡;粗糙。 [五] 一宿受齋戒:受了一個晚上的齋戒。 ====[對應經典]==== * {ref>BZa14.14} * {ref>J243} ====[讀經拾得]==== * 六天女獲得升天之報的原因,可歸納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這六位天女是乘UFO來地球的?** 本經提到,這六位天女向彈琴人自述自己生天的因緣,大家都提到:「見我居宮殿,乘空而遊行。」《別譯雜阿含經》則是說:「汝觀我宮殿,乘空自在行。」《雜阿含經》卷50第1345經,梵天王來地球詣見世尊的方式,也是「乘其宮殿」。 所以,也許這些「宮殿」就是我們地球人說的UFO吧。 ====[進階辨正]==== [[研討:女性在婚姻中是否只能忍辱]] =====(一二八五)@@[0354a23]@@===== @[0354a23]@如是我聞: @[0354a2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4a24]@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4a26]@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何法起應滅?  何生應防護?\\  何法應當離?  等觀何得樂?」\\ @[0354a29]@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瞋恚起應滅,  貪生逆防護,\\  無明應捨離,  等觀[[真諦]]樂。\\  欲生諸煩惱,  欲為生苦本,\\  調伏煩惱者,  眾苦則調伏。\\  調伏眾苦者,  煩惱亦調伏。」\\ @[0354b06]@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4b09]@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15} * {ref>S01.08.01} ====[讀經拾得]==== =====(一二八六)@@[0354b11]@@===== @[0354b11]@如是我聞: @[0354b1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4b12]@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4b14]@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若人行放逸,  愚癡離惡慧,\\  禪思不放逸,  疾得盡諸漏。」\\ @[0354b17]@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非世間眾事,  是則之為欲,]]\\  [[心法馳覺想,  是名士夫欲]]-[一]-。\\  世間種種事,  常在於世間,\\  智慧修禪思,  愛欲永潛伏。\\  信為士夫伴,  不信則不度,\\  信增其名稱,  命終得生天。\\  於身虛空想,  名色不堅固,\\  不著名色者,  遠離於積聚。\\  觀此真實義,  如解脫哀愍,\\  由斯智慧故,  世稱歎供養。\\  能斷眾雜相-[1]-,  超絕生死流,\\  超度諸流已,  是名為比丘。」\\ @[0354c01]@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4c04]@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相」,聖本作「想」。 ====[註解]==== [一] 非世間眾事,是則之為欲,心法馳覺想,是名士夫欲:世間的一切外境,不脫色、聲、香、味、觸,這些並不能叫「欲」(它們只是物質);一旦眼、耳、鼻、舌、身對於這些物質產生了主觀的貪愛執著,則色、聲、香、味、觸才叫做「欲」,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五欲」。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16} * {ref>S01.04.04} * {ref>S01.04.06} ====[讀經拾得]==== ***無貪不為「欲」** 本經說「非世間眾事,是則之為欲,心法馳覺想,是名士夫欲。」卷二十八第752經也說「然彼(色、聲、香、味、觸)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 卷十八第490經也說:「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其偈誦也與本經的偈同義:「非彼愛欲使,世間種種色,唯有覺想者,是則士夫欲。彼諸種種色,常在於世間,調伏愛欲心,是則黠慧者。」(CBETA, T02, no. 99, p. 127, b7-12) 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樣一個東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為什麼會迷,而無法放下? 本經所述,如同《雜阿含經》卷九第250經講「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人不一定就會被物所綁住,物也不一定就會被人所綁住。「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由於有欲貪的關係,才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五陰的身心現象是生活在世間自然會有的,如果沒有欲貪、執著,就只是五陰,有了執著才會成為「五受陰(五取蘊)」。如果沒有欲貪,就不會被物所役了,海闊天空,自由自在。 ***「名色」有多不堅固?** 本經提到:「於身虛空想,名色不堅固」。 名色,就是五陰。名 = 受、想、行、識陰。色 = 色陰。 世尊以聚沫、水上泡、春焰、芭蕉、幻象,為五陰的虛幻不堅固做了非常精準傳神的比喻。 《雜阿含經》卷10第265經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燄,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一二八七)@@[0354c06]@@===== @[0354c06]@如是我聞: @[0354c06]@一時,佛在-[1]-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4c07]@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4c09]@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與何人同處,  復與誰共事,\\  知何等人法,  [[名-[2]-為勝非惡]]-[一]-?」\\ @[0354c12]@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與[[正士]]-[二]-同遊,  正士同其事,\\  解知正士法,  是則勝非惡。」\\ @[0354c15]@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4c18]@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在」,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在」。 [2] 「名」,宋、元、明、聖四本作「各」。 ====[註解]==== [一] 名為勝非惡:叫做殊勝的,不是惡劣的。 [二] 正士:追尋正道的人。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17} * {ref>S01.04.01} ====[讀經拾得]==== =====(一二八八)@@[0354c20]@@===== @[0354c20]@如是我聞: @[0354c2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4c21]@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4c23]@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慳悋生於心,  不能行布施,\\  明智求福者,  乃能行其惠。」\\ @[0354c2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怖畏不行施,  常得不施怖]]-[一]-:\\  [[怖畏於飢渴,  慳悋-[1]-從怖生]]-[二]-,\\  此世及他世,  [[常癡飢渴畏]]-[三]-,\\  [[死則不隨無-[2]-,  獨往無資糧]]-[四]-。\\  [[少財能施者,  多財難亦捨]]-[五]-,\\  難捨而能捨,  是則為難施。\\  [[無知者不覺,  慧者知難知]]-[六]-,\\  以法養妻子,  少財[[淨心施]]-[七]-。\\  百千[[邪-[3]-盛會]]-[4]--[八]-,  所獲其福利,\\  比前如法施,  十六不及一。\\  打縛惱眾生,  所得諸財物,\\  惠施安國土,  是名有罪施。\\  方之平等施,  稱量所不及,\\  [[如法不行非]]-[九]-,  所得財物施。\\  難施而行施,  是應賢聖施,\\  [[所住]]-[5]--[]-常獲福,  壽終上生天。」\\ @[0355a14]@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5a17]@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 「悋」,大正藏原為「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悋」。 [2] 「無」,大正藏原為「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 [3] 「邪」,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邪」。 [4] 「百千邪盛會」,巴利本作 Sataṃ sahassānaṃ sahassayāginaṃ。 [5] 「住」,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住」。 ====[註解]==== [一] 怖畏不行施,常得不施怖:因為畏懼而不作布施,會常得到不作布施導致的畏懼。(不布施則未來沒有福報,未來沒有福報則常畏懼。) [二] 怖畏於飢渴,慳悋從怖生:因為畏懼於飢渴所以吝嗇。 [三] 常癡飢渴畏:時常愚痴地畏懼於飢渴。(因為不知道要布施才能在未來世擺脫飢渴,所以這裡說吝嗇的人愚痴。)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飢窮苦難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所怖畏飢渴,常觸癡慳人」。 [四] 死則不隨死,獨往無資糧:(吝嗇的業報)不會因死亡而消失,(吝嗇的人)只能自己孤獨往生而沒有來世的福報資糧。 [五] 少財能施者,多財難亦捨:有的人財產稀少而能布施,有的人財產很多卻難像前者般施捨。 [六] 無知者不覺,慧者知難知:沒有智慧的人不知不覺(佛法、善法),有智慧的人則知道難知的(佛法、善法)。 [七] 淨心施:心念清淨的布施。(例如布施無貪而不求回報,無瞋而不比較誰施得多,無癡而不執著。) [八] 邪盛會:祭祀。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設祀」,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牲祭」。 [九] 如法不行非:如法求財,不以非法的手段求財。 [] 所住: ====[對應經典]==== * {ref>BZa14.18} * {ref>S01.04.02} ====[讀經拾得]==== ***佈施不在金額,而在發心** 佈施,就是捨慳貪,無論自己是富有或貧窮,「難捨而能捨」都是難能可貴的。本經提到,若貧窮而能「淨心施」,哪怕金額很少,其福報卻很大,是百千個邪盛大會這種「有罪施」也無法相比的。 也可對照《雜阿含經》卷46第1234經,世尊說,百千個邪盛大會所得的功德,也不如正信三寶的十六分之一。 ***肉體死了,業力照樣跟隨** 本經提到:「死則不隨死,獨往無資糧」,意即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若怕佈施會讓自己挨餓受渴而吝嗇不佈施,這樣只會讓自己來生沒有福報資糧。 這呼應了《雜阿含經》卷46第1233經提到的----- 「唯有罪福業,  若人已作者,  是則己之有,  彼則常持去。  生死未曾捨,  如影之隨形,  如人少資糧,  涉遠遭苦難。 =====(一二八九)@@[0355a19]@@===== @[0355a19]@如是我聞: @[0355a19]@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婆羅山[[金婆羅鬼神]]-[一]-住處石室中。 @[0355a20]@爾時,[[世尊金槍-[1]-刺足]]-[二]-,未經幾時,起身苦痛;能得捨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無退減想。 @[0355a22]@彼有山神天子八人,作是念:「今日世尊住王舍城金婆羅山金婆羅鬼神住處石室中,金槍[*]刺-[2]-足,起身苦痛而能[[捨心]]-[三]-,[[正念、正智]],堪忍自安,無所退減,我等當往面前讚嘆。」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0355a27]@第一天神說偈嘆言: 「沙門瞿曇-[3]-,  人中師子,  身遭苦痛,\\  堪忍自安,  正智正念,  無所退減。」\\ @[0355b01]@第二天子復讚嘆言: 「大士之大龍,  大士之牛王,\\  大士夫勇力,  大士夫良馬,\\  大士夫上首,  大士夫之勝。」\\ @[0355b05]@第三天子復讚嘆言: 「此沙門瞿曇,  士夫分陀利,\\  身生諸苦痛,  而能行捨心,\\  正智正念住,  堪忍以自安,\\  而無所退減。」 @[0355b10]@第四天子復讚嘆言:「若有於沙門瞿曇士夫分陀利所說,違反嫌責,當知斯等長夜當得不饒益苦,唯除不知真實者。」 @[0355b14]@第五天子復說偈言: 「觀彼三昧定,  善住於正受,\\  解脫離諸塵,  [[不踊亦不沒]]-[四]-,\\  其心安隱住,  而得心解脫。」\\ @[0355b18]@第六天子復說偈言: 「經歷五百歲,  誦婆羅門典,\\  精勤修苦行,  不解脫離塵,\\  是則卑下類,  不得度彼岸。」\\ @[0355b22]@第七天子復說偈言: 「為欲之所迫,  持戒之所縛,\\  勇悍-[4]-行苦行,  經歷於百年,\\  其心不解脫,  不離於塵垢,\\  是則卑下類,  不度於彼岸。」\\ @[0355b27]@第八天子復說偈言: 「心居憍慢欲,  不能自調伏,\\  不得三昧定,  牟尼之正受,\\  獨一居山林,  其心常放逸,\\  於彼死魔軍,  不得度彼岸。」\\ @[0355c03]@時,彼山神天子八人各各讚嘆已,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1]「槍」,大正藏原為「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槍」。[*] [2]「刺」,宋、元二本作「剌」。 [3] 大正藏此處校勘作「(無空間)以下及第三天子讚嘆言【聖】」。 [4] 「悍」,大正藏原為「捍」,今依據明本改作「悍」。 ====[註解]==== [一] 金婆羅鬼神:名為金婆羅的護持佛法的鬼神部眾,即藥叉大將的一部,本經所載的山神天子也是其部眾。又譯為「欽婆羅夜叉」、「金毘羅神」、「宮毘羅大將」。 [二] 世尊金槍刺足:依據《十誦律》卷三十六記載,此事件即惡比丘提婆達兜雇人在佛陀經行時從山上推大石頭欲壓死佛陀,護持佛法的金婆羅鬼神見狀將石頭推開,但碎片仍割傷了佛陀。 [三] 捨心:放下一切而沒有執著的心。 [四] 不踊亦不沒:不矜高也不卑下。 ====[對應經典]==== * {ref>BZa14.19} * {ref>S01.04.08} ====[讀經拾得]==== ***世尊金鎗刺足** 單就字面上的意義,若要解為「世尊被金屬的鎗矛刺傷腳部」似乎不合理。對照到《別譯雜阿含經》卷14第287經,「金鎗」另作「佉陀羅」。查了CBETA,有其他經典提到,「佉陀羅」是一種木材,堅實而可作炭。舉例如下。 《雜寶藏經、卷10、(一一七)羅睺羅因緣》 諸人皆言。此事最良。即掘火坑。以【佉陀羅木】。積於坑中。以火焚之。 即將耶輸陀羅。至火坑邊。 《大般涅槃經、卷5、如來性品第四之二》 又解脫者名曰堅實。如【佉陀羅】栴檀沈水其性堅實。解脫亦爾其性堅實。 性堅實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佛說大乘十法經》 [0767b09]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善巧祕密語。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 如來所說諸甚深經中祕密之教。彼不隨說取。何者是祕密之教。如來記諸 聲聞。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非如所說。佛語阿難。吾患背痛不隨說 取。退老患朽敗為我訪覓。侍者不隨說而取。汝目連往至耆婆醫王所。取 諸妙藥。不應如說取。如來共諸外道尼揵子等。諍其諸伎。不應如說取。 【如來佉陀羅刺刺足】者。是事不應如說而取。提婆達多是如來久遠害者 怨家。不應隨說而取。如來入舍梨耶婆羅門村。空鉢而出。不應如說而取。 旃遮及孫陀利謗佛者。不應隨說而取。須那國毘羅若婆羅門。請佛至已食 麥。亦不應如說而取。 爾時淨無垢寶月王光菩薩摩訶薩白佛言。 =====(一二九〇)@@[0355c05]@@===== @[0355c05]@如是我聞: @[0355c0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5c06]@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5c08]@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廣無過於地,  深無踰於海,\\  高無過須彌,  大士無[[毘紐]]-[一]-。」\\ @[0355c11]@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廣無過於愛,  [[深無踰於腹]]-[二]-,\\  高莫過憍慢,  大士無勝佛。」\\ @[0355c14]@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5c17]@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一] 毘紐:那羅延天的別名。那羅延是力氣很大的天神名字。 [二] 深無踰於腹:沒有比肚腹還深的地方。(因為口腹之欲是無底洞。)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20}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毘紐 vs 那羅延]] =====(一二九一)@@[0355c19]@@===== @[0355c19]@如是我聞: @[0355c1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5c20]@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5c22]@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何物不能-[1]-燒?  何風不能吹?\\  水-[2]-災壞天-[3]-地,  何物不流散?\\  惡王及盜賊,  強劫人財物,\\  何男子女人,  不為其所奪?\\  云何珍寶藏,  終竟不亡失?」\\ @[0355c28]@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福火不能-[4]-燒,  福風不能吹,\\  水災壞天[*]地,  福水不流散。\\  惡王及盜賊,  強奪人財寶,\\  若男子女人,  福不被劫奪。\\  樂報之寶藏,  終竟不亡失。」\\ @[0356a05]@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6a08]@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校勘]==== [1] 「不能」,大正藏原為「火不」,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不能」。 [2]「水」,大正藏原為「火」,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水」。 [3]「天」,大正藏原為「大」,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天」。[*] [4]「不能」,大正藏原為「所不」,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不能」。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21} * 參考《天請問經》(該經的最後二段) * {ref>S01.06.02} ====[讀經拾得]==== ***福報搶不走** 「福報」無論是火災、風災、水災、盜賊,都無法搶走。 「罪報」也一樣,就算死了也不會因此消失,如本卷第1288經所述。 To incorporate: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559153047591869/ ====[進階辨正]==== [[研討:念彼觀音力能度災厄的原理]] =====(一二九二)@@[0356a09]@@===== @[0356a09]@如是我聞: @[0356a09]@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6a10]@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6a12]@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誰當持資糧?  何物賊不劫?\\  何人劫而[[遮]]-[一]-?  何人劫不遮?\\  何人常來詣,  智慧者喜樂?」\\ @[0356a16]@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信者持資糧,  福德劫不奪,\\  賊劫奪則遮,  沙門奪歡喜,\\  沙門常來詣,  智慧者欣樂。」\\ @[0356a20]@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6a23]@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註解]==== [一] 遮:阻擋。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22} * {ref>S01.08.07} * {ref>S01.08.09} ====[讀經拾得]==== 也可對照《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15經:「正戒善至老,淨信善建立,智慧為人寶,功德賊不奪。」」(CBETA, T02, no. 99, p. 265, b11-12) =====(一二九三)@@[0356a25]@@===== @[0356a25]@如是我聞: @[0356a2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56a26]@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0356a28]@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一切相映障,  知一切世間,\\  樂安慰一切,  唯願世尊說,\\  云何是世間,  最為難得者?」\\ @[0356b03]@是-[1]-時,世尊說偈答言: 「-<[[為主而行忍,  無財而欲施,>-\\  -<遭難而行法,  富貴修遠離]]-[一]-,>-\\  如是四法者,  是則為最難。」\\ @[0356b07]@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0356b10]@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2]-。 ====[校勘]==== [1] 「是」,明本作「爾」。 [2] 聖本在「現」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一] 為主而行忍,無財而欲施,遭難而行法,富貴修遠離:作為掌權者而能行忍辱,沒有錢而想要布施,遭遇困境而堅持如法行事,身處富貴而能離欲求解脫。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於他得自在,忍彼觸惱難。貧窮能布施,危厄持戒難。盛年處榮貴,捨欲出家難。」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BZa14.24} ====[讀經拾得]==== 第1270經當中六天女過去世曾造的善因,是從較容易實行的到較難實行的,本經則進一步描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當中更難得的,難行能行。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