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雜相應 (2/2)]=====
《雜阿含經》「雜相應」的內容為卷三十五第980~992經和本卷第1241~1245經,「雜」有「小而花樣多」的意思,也是這些經文的特色。
=====(一二四一)@@[0340a20]@@=====
@[0340a20]@如是我聞:
@[0340a20]@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0a21]@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在我舍者,皆得淨信;諸在我舍而命終者,皆得生天。」
@[0340a24]@佛言:「善哉,善哉,長者!是深妙說,是[[一向受]]-[]-,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言:『在我舍者,皆得淨信;及其命終,皆生天上。』有何大德神力比丘為汝說言:『凡在汝舍命終者,皆生天上』耶?」
@[0340a28]@長者白佛:「不也,世尊!」
@[0340a28]@復問:「云何?為比丘尼、為諸天、為從我所面前聞說?」
@[0340a29]@長者白佛:「不也,世尊!」
@[0340b01]@「云何?長者,汝緣自知見,知『在我舍命終者,皆生天上』耶?」
@[0340b02]@長者白佛:「不也,世尊!」
@[0340b03]@佛告長者:「汝既不從大德神力比丘所聞,非比丘尼、非諸天,又不從我面前聞說,復不緣自見知:『若有諸人於我舍命終者,皆生天上』。汝今何由能作如是甚深妙說,作一向受,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作是言:『有人於我舍命終者,皆生天上』?」
@[0340b08]@長者白佛:「無有比丘大德神力而來告我……」如上廣說,乃至「悉皆生天。」「世尊!然我見-[1]-[[眾生主]]-[]-[[懷妊]]之時,我即教彼,為其子故,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其生已,復教三歸;及生知見,復教持戒。設復[[婢使]]-[]-、下賤客人懷妊及生,亦如是教。若人賣奴婢者,我輒往彼語言:『賢者!我欲買人。汝當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受持[[禁戒]]。』隨我教者,輒授五戒,然後隨價而買;不隨我教,則所不取。若復[[止客]]-[]-,若傭作人,亦復先要受三歸五戒,然後授-[2]-之。若復有來求為弟子,若復[[乞貸舉息]]-[]-,我悉要以三歸五戒,然後授[*]之。
@[0340b20]@又復我舍供養佛及比丘僧時,稱父母名,兄弟、妻子、宗親、知識、國王、大臣、諸天、龍神,若存、若亡,沙門、婆羅門,內外眷屬、下至僕使,[[皆稱其名]]-[六]-,而為[[呪願]]-[七]-,又從世尊聞稱名呪願因緣,皆得生天。或因園田布施、或因房舍、或因床臥具、或因常施、或[[施行路]]-[八]-,下至[[一摶]]-[九]-施與眾生,此諸因緣,皆生天上。」
@[0340b27]@佛言:「善哉,善哉,長者!汝以信心,故能作是說。如來於彼有無上知見,審知汝舍有人命終,皆悉生天。」
@[0340b29]@爾時,給孤獨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見」,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
[2] 「授」,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授」。[*]
====[註解]====
[一] 一向受:專一的受持。
[二] 眾生主:領導者。
[三] 婢使:奴婢;僕人。
[四] 止客:到家中作客的客人。
[五] 乞貸舉息:借貸付利息。
[六] 皆稱其名:都稱呼他們的名字(以迴向給他們)。
[七] 呪願:祈福。「呪」為「咒」的異體字。
[八] 施行路:布施給路人(例如設置結緣的開水)。
[九] 一摶:一糰(食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agama:decoration:candles-1001366_640.jpg?320|}}
給孤獨長者說凡是在他家的人都有淨信,凡是在他家命終的人,一律都升天。
原來他在日常生活中就廣結善緣,時常教人三皈依,有求於他的人則得先受三皈五戒,自然在他家的人通通都受過三皈依、了解佛法,而有淨信了。
另外他在供養三寶接受佛陀或僧眾祝福時,都請佛陀或僧眾迴向給他的親友及眾生:「皆稱其名,而為呪願。又從世尊聞稱名呪願因緣,皆得生天。」
以善心咒願祝福他人有善報,是佛陀所說的[[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世間正見]]之一,如《中阿含經》卷四〈業相應品2〉第20經波羅牢經:「有施有齋,亦有呪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47, c12-15)
《雜阿含經》卷二十二第592經、卷三十七第1031經都記載給孤獨長者初次見佛即得四不壞淨,證得初果。所以對佛說過的話,都能以 100% 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歡喜奉行。
=====(一二四二)@@[0340c03]@@=====
@[0340c03]@如是我聞:
@[0340c0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0c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恭敬住,常當繫心,常當畏慎,[[隨他自在諸修梵行]]-[一]-[[上、中、下座]]-[二]-。所以者何?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繫心,不畏慎,不隨他自在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儀]]-[三]-足者,無有是處。不備威儀,欲令學法滿者,無有是處。學法不滿,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無有是處。解脫知見不滿足,欲令得無餘涅槃者,無有是處。
@[0340c12]@「如是,比丘!當勤恭敬、繫心、畏慎,隨他德力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威儀具足者,斯有是處。威儀具足已,而學法具足者,斯有是處,學法備足已,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斯有是處。解脫知見身具足已,得無餘涅槃者,斯有是處。是故,比丘!當-[1]-勤恭敬、繫心、畏慎,隨他德力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儀滿足,乃至無餘涅槃,當如是學。」
@[0340c2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當」,宋、元、明三本作「常」。
====[註解]====
[一] 隨他自在諸修梵行:順從各個自在的清淨修行人。
[二] 上、中、下座:剛出家至出家九年稱「下座」,出家十年至十九年稱「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稱「上座」,五十年以上稱「耆舊長老」。
[三]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對應經典]====
加上 《中阿含、卷十、(五〇)習相應品恭敬經第九》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第1188經:「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者,得安樂住。」(CBETA, T02, no. 99, p. 321, c22-23)
=====(一二四三)@@[0340c22]@@=====
@[0340c22]@如是我聞:
@[0340c2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0c2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一]-、[[愧]]-[二]-。>-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渾亂,如畜生趣。以有二種淨法,所謂慚、愧,是故世間知有父母,乃至師長尊卑之序,則不渾亂,如畜生趣。」
@[0340c29]@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若無有, 慚愧二法者,\\
違越[[清淨道]]-[三]-, 向生老病死。\\
世間若成就, 慚愧二法者,\\
增長清淨道, 永閉生死門。」\\
@[0341a0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慚: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慚」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
[二] 愧: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愧」較重著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三] 清淨道:八正道。請參照第四十二卷第1160經。
====[對應經典]====
* {ref>Itv42}
* 參考 [[https://tripitaka.cbeta.org/T17n0765_004#0680a29|《本事經》卷第四〈二法品第二之二〉。]]
====[讀經拾得]====
慚愧都是能力,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79經:「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慚力是學力。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愧力是學力。」(CBETA, T02, no. 99, p. 186, a7-13)
慚愧能斷老病死的原理,參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6經:「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CBETA, T02, no. 99, p. 96, b16-23)
=====(一二四四)@@[0341a06]@@=====
@[0341a06]@如是我聞:
@[0341a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1a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燒燃法、不燒燃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0341a08]@「-{燃燒法}-云何燒燃法?若男、若女犯戒,行惡不善法,身惡行成就,口、意惡行成就,若彼後時疾病困苦,沈頓床褥,受諸苦毒;當於爾時,先所行惡悉皆憶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如是眾生先所行惡,身、口、意業諸不善法,臨終悉現,心乃追悔:『咄哉!咄哉!先不修善,但行眾惡,當墮惡趣,受諸苦毒。』憶念是已,心生燒燃,心生變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命終後世,亦不善心相續生,是名燒燃法。
@[0341a17]@「-{不燃燒法}-云何不燒燃?若男子、女人受持淨戒,修[[真實法]]-[一]-,身善業成就,口、意善業成就,臨壽終時,身遭苦患,沈頓床褥,眾苦觸身;彼心憶念先修善法,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當於爾時,攀緣善法:『我作如是身、口、意善,不為眾惡,當生善趣,不墮惡趣。』心不變悔,不變悔故,善心命終,後世續善,是名不燒燃法。」
@[0341a24]@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已種燒燃業, 依於非法活,\\
乘斯惡業行, 必生地獄中。\\
[[等活]]-[二]-及[[黑繩]]-[三]-, [[眾合]]-[四]-[[二叫呼]]-[五]-,\\
[[燒燃]]-[六]-[[極燒燃]]-[七]-, [[無擇-[1]-]]-[八]-大地獄。\\
是八大地獄, 極苦難可過,\\
惡業種種故, 各別十六處。\\
四周開四門, 中間量悉等,\\
鐵為四周板, 四門扇亦鐵。\\
鐵地盛火燃, 其焰普周遍,\\
縱廣百由旬, 焰焰無間息。\\
調伏非諸行, 拷-[2]-治[[強梁]]-[]-者,\\
長夜加楚毒, 其苦難可見。\\
見者生恐怖, 悚慄身毛豎,\\
墮彼地獄時, 足上頭向下。\\
正-[3]-聖柔和心, 修行梵行者,\\
於此賢聖所, 輕心起非義。\\
及殺害眾生, 墮斯熱地獄,\\
宛轉於火中, 猶如火炙魚。\\
苦痛號叫呼, 如群戰象聲,\\
大火自然生, 斯由自業故。」\\
@[0341b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擇」,大正藏原為「澤」,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擇」。
[2] 「拷」,大正藏原為「考」,宋、元二本作「栲」,明本作「拷」,今依據明本改作「拷」。
[3] 「正」,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註解]====
[一] 真實法:正法;真實的教義。
[二] 等活:八大地獄之一,此處的眾生以各種方法互相殺戮,受苦臨死,但冷風一吹就長出皮肉,活過來繼續受苦。又譯為「還活」、「想」。
[三] 黑繩:八大地獄之一,此處的眾生被炙熱的黑鐵繩從皮燒烙至骨,接著被獄卒以黑鐵繩丈量後,以各種工具切開,但死不了,而繼續受苦。
[四] 眾合:八大地獄之一,此處的眾生一起被夾擊的大山壓扁,再被獄卒以各種方式研磨、榨汁,但死不了,而繼續受苦。又譯為「等害」、「堆壓」。
[五] 二叫呼:「叫呼地獄」及「大叫呼地獄」,是八大地獄的其中兩個,此處眾生的痛苦高於前面三個地獄的痛苦,受苦時間更長,因此日夜啼哭叫喚。「大叫呼地獄」的眾生較「叫呼地獄」的眾生共同啼哭得更大聲。又譯為「啼哭」、「叫喚」。
[六] 燒燃:八大地獄之一,此處的眾生身心內外都燃燒,燒到身體融爛,痛苦數倍於前面五個地獄的痛苦,但死不了,而繼續受苦。又譯為「炎」、「燒炙」。
[七] 極燒燃:八大地獄之一,此處的眾生身心內外都燃燒,燒到不見屍骨,但死不了,而繼續受苦。又譯為「大炎」、「大燒炙」。
[八] 無擇:八大地獄之一,此處的眾生全身受苦、六根都受苦、受苦沒有間斷。是由作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而得到的報應。又譯為「阿鼻」、「無間」。
[] 強梁:剛強橫暴。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解說「燒燃法」,身、口、意惡行成就的眾生,命終時心生燒燃,投生「八大地獄」。「八大地獄」除了本經外,在《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八難品42〉第2經、《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4〉、《起世經》卷二〈地獄品4〉皆有較詳細的說明,各經中的不同譯詞整理如下:
^ 雜阿含經 ^ 增壹阿含經 ^ 長阿含經 ^ 起世經 ^
| 等活 | 還活 | 想 | 活 |
| 黑繩 | 黑繩 | 黑繩 | 黑 |
| 眾合 | 等害 | 堆壓 | 合 |
| 叫呼 | 啼哭 | 叫喚 | 叫喚 |
| 大叫呼 | 大啼哭 | 大叫喚 | 大叫喚 |
| 燒燃 | 炎 | 燒炙 | 熱惱 |
| 極燒燃 | 大炎 | 大燒炙 | 大熱惱 |
| 無擇 | 阿鼻 | 無間 | 阿毘至 |
====[進階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gem.php/fpath=gem/brd/BudaHelp/C/F119IDHC&num=1|業報迷蹤]]
=====(一二四五)@@[0341b17]@@=====
@[0341b17]@如是我聞:
@[0341b1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1b1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捨身惡行者,能得身惡行斷;不得身惡行斷者,我不說彼捨身惡行。以彼能得身惡行斷故,是故我說彼捨身惡行。身惡行者,不以義饒益安樂。眾生離身惡行,以義饒益,得安樂故,是故我說捨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
@[0341b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A03.017}
====[讀經拾得]====
在第1241經講說的「對三寶的信心」為前提下,第1242經是說要「恭敬」待人,第1243經是說要「慚愧」律己。律己以何作為標準?即第1244經所說的「持戒修善」,以及第1245經所說「捨身口意惡行」。
=====[導讀:譬喻相應]=====
《雜阿含經》「譬喻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1246~1264經,記錄佛陀以各種譬喻的說法。
=====(一二四六)@@[0341b25]@@=====
@[0341b25]@如是我聞:
@[0341b25]@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住處。
@[0341b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鑄金者,積聚沙土,置於槽中,然後以水灌之,-[[麁-[1]上煩惱]]-[一]-、剛石堅塊隨水而去,猶有麁沙纏結。復以水灌,麁沙隨水流出,然後生金猶為細沙、黑土之所纏結。復以水灌,細沙、黑土隨水流出,然後真金純淨無雜,猶有似金微垢。然後金師置於爐中,[[增火鼓韛]]-[二]-,令其融液,垢穢悉除,然其生金猶故,不輕、不軟、光明不發,[[屈伸則斷]]-[三]-。彼鍊金師、鍊金弟子復置爐中,增火鼓韛,[[轉側鑄-[2]-鍊]]-[四]-,然後生金輕軟光澤,屈伸不斷,隨意所作[[釵]]-[五]-、[[璫-[3]-]]-[六]-、[[鐶]]-[七]-、[[釧]]-[八]-諸莊嚴具。
@[0341c08]@「如是,[[淨心進向]]-[九]-比丘麁煩惱纏:[[惡不善業、諸惡邪見]]-[十]-漸斷令滅,如彼生金,淘-[4]-去剛石堅塊。
@[0341c10]@「復次,淨心進向比丘除次麁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麁沙礫。
@[0341c11]@「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謂[[親-[5]-里覺]]-[十一]-、[[人眾覺]]-[十二]-、[[生天覺]]-[十三]-,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麤-[6]-垢、細沙、黑土。
@[0341c14]@「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十四]-,思惟除滅,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垢,令其純淨。
@[0341c16]@「復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十五]-,猶如池水周匝於岸-[7]-,[[為法所持]]-[十六]-,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鑄-[8]-鍊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不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莊嚴具。
@[0341c20]@「復次,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鑄[*]鍊生金,令其輕軟、不斷、光澤,屈伸隨意。
@[0341c24]@「復次,比丘離諸覺觀,乃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十七]-入處,欲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鑄[*]鍊生金,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任-[9]-作何器,隨意所欲。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諸入處悉能得證。」
@[0342a01]@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麁」,宋本作「漉」。
[2] 「鑄」,大正藏原為「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鑄」。
[3] 「璫」,大正藏原為「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璫」。
[4] 「淘」,宋、元二本作「濤」。
[5] 「親」,宋本作「現」。
[6] 「麤」,大正藏原為「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麤」。
[7]「於岸」,大正藏原為「岸持」,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於岸」。
[8] 「鑄」,大正藏原為「陶」,宋、元二本作「濤」,今依據明本改作「鑄」。*
[9] 「任」,宋本作「在」。
====[註解]====
[] 麁上煩惱:粗重的煩惱,例如貪欲、瞋恚、愚癡、我慢、疑惑等煩惱。根據前後文及對應經典《增支部3集102經》,此一詞彙疑為傳抄時額外增添。
[] 增火鼓韛:以風箱吹風,讓火更旺。「韛」是古代用來鼓風吹火的皮囊,俗稱風箱,讀音同「拜」。
[] 屈伸則斷:將它彎曲與伸直後就會斷掉,表示靭性太差。
[] 轉側鑄鍊:(將金子)翻面鑄造鍛鍊。
[] 釵:古時婦女頭上所戴的首飾。形似叉,以金玉製成。
[] 璫:古人在帽前以金或銀製成的華麗裝飾物。讀音同「當」。
[] 鐶:圓形有孔可貫繫東西的物品。
[] 釧:帶在臂上或手腕上的環形飾物,俗稱為「手鐲」。讀音同「串」。
[] 淨心進向:淨心進而修習禪定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專修增上心的」。
[] 惡不善業、諸惡邪見:各種惡業、邪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 親里覺:時常掛念親屬。此處的「覺」即「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又譯為「親屬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親族尋」。
[] 人眾覺:時時掛念思惟政治(民眾)之事、國事。又譯為「國土人民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地方尋」。
[] 生天覺:只想著如何行善以求升天,沒警覺到隨時可能死亡。又譯為「天覺」、「不死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與名譽有關尋」。
[] 有善法覺:還有想念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一步剩下法尋」。
[] 有行所持:被勤修(加行)所把持。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礙狀態的」,在南傳經文中「有善法覺」與「有行所持」、「為法所持」是同一階段。又譯為「有行拘執」。
[] 為法所持:被法(規範)所把持。又譯為「法性之所拘執」。
[] 彼彼:那些;一一。
====[對應經典]====
* {ref>A03.102}
====[讀經拾得]====
本經以掏金、煉金,比喻依序滅除從粗到細的煩惱,直到心得定的過程。
行者滅除粗糙的煩惱:惡業(身語意三惡業)、邪見,就像是用水沖掉附著於生金上的堅硬石塊。但此時生金仍然有粗沙附著其上。
行者進一步滅除粗糙的汙垢:貪欲、瞋恨、傷害的心,就像是用水沖掉附著於生金上的粗沙。但此時生金仍然有細沙附著其上。
行者進一步滅除微細的汙垢:掛念親屬、國家人民、欲求升天的心,就像是用水沖掉附著於生金的細沙。但此時生金仍然有似金微垢附著其上。
行者進一步滅除對於善法的思維,令心清淨,就像是把生金放入爐中,除去似金微垢。但此時生金沒有光澤,不具延展性。
行者進一步捨棄對法的執著,得到各種定境,就像是把生金放入爐中,反覆鍛鍊,使得生金具有光澤及延展性,可製作成各種莊嚴的器具。
***「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善法覺」與「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
{{ :agama:decoration:gold_panning_from_discovery.jpg?320|Gold panning from Discovery web site: http://www.discovery.com/tv-shows/gold-fever/top-places-to-pan-for-gold/}}
本經以提煉黃金譬喻,解說修得正定的次第,可作為在打坐時狀態的對照及重要指南。
本經提到在修正定的階段中,除親里覺、人眾覺、生天覺,除善法覺、不為有行所持,這些較進階的歷程,有些類似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不取:「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也可參考卷二十一第560經關於「為掉舉所持(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的討論,或本經的「進階辨正」。
卷二十七第715經說「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等四種覺想,能滋長五蓋中的「掉悔蓋」。
卷四十三第1174經以漂流木譬喻修行的過程。若漂流木不卡在岸邊(內、外六入)、不被人撿去(「人取」=愛湊熱鬧,相當於本經的「親屬覺、人眾覺」)、不被非人撿去(「非人取」=求生天上,相關於本經的「生天覺」)、不被旋渦捲進去(捨戒)、不腐敗(犯戒)的話,則一定會安全流到大海(涅槃)。
***於諸三昧有行所持**
◎伽摩比丘答質多羅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8經)
◎「四禪以入息出息為刺」,表示三禪之前都有「身行」?(《中阿含、卷二十一(八四)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
◎「入想知滅定者以想知為刺」,表示「想知滅定」之前都有想?而「想知滅定」已經是阿羅漢境界(盡諸有漏)的滅盡定了。(《中阿含、卷二十一、(八四)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
◎ 而四禪之內,都是有想的(《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59經),所以這表示四禪之內也還是有伽摩比丘對質多羅長者所說的「行」?
====[進階辨正]====
[[什麼是「有行所持」]]
=====(一二四七)@@[0342a03]@@=====
@[0342a03]@如是我聞:
@[0342a03]@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342a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隨時思惟三相,不偏其中一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1]-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捨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
@[0342a10]@「以彼比丘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故,心則正定,盡諸有漏。如巧金師、金師弟子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隨時[[扇韛-[2]-]]-[一]-,隨時水灑,隨時俱捨。若一向鼓韛[*]者,即於是處生金焦盡。一向水灑,則於是處,生金堅強。若一向俱捨,則於是處生金不熟,則無所用。是故,巧金師、金師弟子於彼生金隨時鼓韛[*],隨時水灑,隨時兩捨。如是生金,得等調適,隨事所用。如是,比丘!專心方便,時時思惟,憶念三相,乃至漏盡。」
@[0342a20]@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隨時思惟」,宋、元、明三本作「思惟隨時」。
[2]「韛」,明本作「鞴」。[*]
====[註解]====
[一] 扇韛:以風箱吹風。「韛」是古代用來鼓風吹火的皮囊,俗稱風箱,讀音同「拜」。
====[對應經典]====
* {ref>A03.103}
====[讀經拾得]====
本經講說如何調整以讓心達到正定的方法,隨時思惟的三相如下圖所示: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WiDNp-HD-60/VokfPBo5jxI/AAAAAAACOa0/-FO1fV1bSLE/w675-h469-no/2016_01_02_%25E8%2588%2589%25E6%25AD%25A2%25E6%258D%25A8.png}}
《長阿含經》卷八第9經眾集經也有提到這三相:「復有三法,謂三相:止息相、精勤相、捨相。」(CBETA, T01, no. 1, p. 50, b2-3)
只去修行「止」不加作意,則不行於道,其行不得成就;只修「舉」,不加觀察,燥動前進,離於經軌,其行不得成就;只修「捨」於動靜間無有作用,其行不得成就。
***煉金的譬喻 vs 七覺支的對治**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4經提到,七覺支的修行雖然有次第,不過也能彈性增減,以便在不同的學習狀況下產生適當的對治。也能和本經的煉金譬喻相對照。
|| ^ 本經,煉金的譬喻 ^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14經,七覺支的對治 ^ 《中阿含經》卷一〈七法品1〉第1經善法經,比丘知時 ^
^ 小火的時候(心微劣猶豫) |要搧風點火增溫:隨時思惟「舉相」,以免金子太硬。|要加乾柴增溫:應對治以「擇法、精進、喜」覺支| 知時修高相 |
^ 大火的時候(掉心猶豫) |要灑水降溫:隨時思惟「止相」,以免金子燒焦。|要加焦炭降溫:應對治以「猗、定、捨」覺支| 知時修下相 |
^ 火剛好的時候 |要保持現狀:隨時思惟「捨相」。但也不能一直什麼都不做,以免金子不熟。| 念覺分,一切兼助 | 知時修捨相 |
=====(一二四八)@@[0342a22]@@=====
@[0342a22]@如是我聞:
@[0342a22]@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342a2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摩竭提]]國有牧牛者,愚癡無慧,夏末秋初,不善觀察恒水此岸,亦不善觀恒水彼岸,而驅群牛[[峻岸而下,峻岸而上]]-[一]-,中間[[洄澓]]-[二]-,多起患難。諸比丘!過去世時,摩竭提國有牧牛人,不愚不癡者,有方便慧,夏末秋初,能善觀察恒水此岸,亦善觀察恒水彼岸,善度其牛,至平博山谷好水草處。彼初渡-[1]-時,先渡[*]大牛能領群者,斷其急流。次驅第二多力少牛,隨後而渡[*],然後第三驅羸小者,隨逐下流,悉皆次第安隱得渡[*]。新生犢子愛戀其母,亦隨其後,得渡[*]彼岸。
@[0342b05]@「如是,比丘!我說斯譬,當知其義。彼摩竭提牧牛者,愚癡無慧;彼諸六師富蘭那等亦復如是,習諸邪見,向於邪道。如是-[2]-彼牧牛人愚癡無慧,夏末秋初,不善觀察此岸彼岸,高峻山嶮,從峻岸下,峻岸而上,中間洄澓,多生患難。如是六師富蘭那等愚癡無慧,不觀此岸,謂於此世;不觀彼岸,謂於他世;中間洄澓,謂境諸魔,自遭苦難。彼諸見者,習其所學,亦遭患難。
@[0342b13]@「彼摩竭提善牧牛者,不愚不癡,有方便慧,謂如來、應、等正覺。如牧牛者善觀此岸,善觀彼岸,善渡[*]其牛,於平博山谷,先渡[*]大牛能領群者,橫截急流,安渡[*]彼岸。如是我聲聞能盡諸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橫截惡魔世間貪流,安隱得渡[*]生死彼岸。
@[0342b19]@「如摩竭提國善牧牛者,次渡[*]第二多力少牛,截流橫渡[*]。如是我諸聲聞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於彼受生,不還此世,亦復斷截惡魔貪流,安隱得渡[*]生死彼岸。
@[0342b23]@「如摩竭提國善牧牛者,驅其第三羸小少牛,隨其下流,安隱得渡[*]。如是我聲聞斷三結,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一來此世,究竟苦邊,橫截於彼惡魔貪流,安隱得渡[*]生死彼岸。
@[0342b27]@「如摩竭提國善牧牛者,新生犢子愛戀其母,亦隨得渡[*]。如是我聲聞斷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斷截惡魔貪流,安隱得渡[*]生死彼岸。」
@[0342c03]@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此世及他世, 明智善顯現,\\
諸魔得未得, 乃至於死魔。\\
一切悉知者, [[三藐三佛]]-[三]-智,\\
斷截諸魔流, 破壞令消亡。\\
開示[[甘露門]], 顯現正真道,\\
心常-[3]-多欣悅, 逮得安隱處。」\\
@[0342c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渡」,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渡」。[*]
[2]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3]「常」,宋本作「當」。
====[註解]====
[一] 峻岸而下,峻岸而上:在危險的岸邊上上下下。
[二] 洄澓:蜿蜒曲折的水流、漩渦。
[三] 三藐三佛:佛陀十號的第三,即「正徧知」。
====[對應經典]====
* {ref>Ze43.06}
* {ref>M034}
====[讀經拾得]====
=====(一二四九)@@[0342c11]@@=====
@[0342c11]@如是我聞:
@[0342c1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2c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不能令牛增長,亦不能擁護大群牛,令等安樂。何等-[1]-為十一?謂不知色、不知相、不去蟲、不能覆護其瘡、不能[[起煙]]-[一]-、不知擇路、不知擇處、不知渡[*]處、不知食處、[[盡𤛓其乳]]-[]-、不善料理能領群者,是名十一法成就,不能[[掌-[2]-護]]-[]-大群牛。>-
@[0342c18]@「-<如是,比丘成就十一法者-[3]-,不能自安,亦不安他。何等為十一?謂不知色、不知相、不能除其害蟲、不覆其瘡、不能起煙、不知正路、不知止處、不知渡[*]處、不知食處、盡𤛓其乳、若有上座多聞[[耆舊]]-[]-,久修梵行,大師所歎,不-[4]-向諸明智修梵行者稱譽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養。>-
@[0342c25]@「云何名不知色?諸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是名為色不如實知。
@[0342c27]@「云何不知相?[[事業是過相,事業是慧相]]-[]-,是不如實知,是名不知相。
@[0342c28]@「云何名不知去蟲?所起欲覺能安,不離、不覺、不滅,所起瞋恚、害覺能安,不離,不覺、不滅,是名不去蟲。
@[0343a01]@「云何不覆瘡?謂眼見色,隨取形相,不守眼根,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心隨生漏,不能防護;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是名不覆其瘡。
@[0343a05]@「云何不起煙?如所聞,如所受法,不能為人分別顯示,是名不起煙。
@[0343a06]@「云何不知-[5]-道?八正道及聖法、律是名為道,彼不如實知,是名不知道。
@[0343a08]@「云何不知止處?謂於如來所知法,不得歡喜、悅樂、勝妙、出離、饒益,是名不知止-[6]-處。
@[0343a10]@「云何不知渡[*]處?謂彼不知[[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不隨時往到其所,諮問請受:『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無罪?作何等法為勝非惡?』[[於隱密法不能開發,於顯露法不能廣問]]-[]-,於甚深句義自所知者,不能廣宣顯示,是名不知渡[*]處。
@[0343a16]@「云何不知放牧處?謂四念處及賢聖法、律是名放牧處,於此不如實知,是名不知放牧處。
@[0343a18]@「云何為盡𤛓其乳?彼剎利、婆羅門長者自在施與衣被、飲食、床臥、醫藥、資生眾具,彼比丘受者不知限量,是名盡𤛓其乳。
@[0343a20]@「云何為上座大德多聞耆舊,乃至不向諸勝智梵行者所稱其功德,令其[[宗重]][[承事]]-[]-供養,令得悅樂?謂比丘不-[7]-稱彼上座,乃至令諸智慧梵行者往詣其所,以隨順身、口、意業承望奉事,是名不於上座多聞耆舊,乃至令智慧梵行往詣其所,承望奉事,令得悅樂。
@[0343a27]@「彼牧牛者成就十一法,堪能令彼群牛增長,擁護群牛,令其悅樂。何等為十一?謂知色、知相,如上清淨分說,乃至能領群者,隨時料理,令得安樂,是名牧牛者十一事成就,能令群牛增長擁護,令得安樂。如是,比丘成就十一法者,能自安樂,亦能安他。何等十一?謂知色、知相乃至十一……」如-[8]-清淨分別-[9]-廣說,「是名比丘十一事成就,自安安他。」
@[0343b0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等」字。
[2] 「掌」,大正藏原為「黨」,宋本作「償」,元、明二本作「掌」,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掌」。
[3]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4]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5] 大正藏在「知」字之下有一「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6] 「止」,宋本作「上」。
[7]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8]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9]大正藏無「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 起煙:以煙燻牛,可讓牛蝨一類會吸牛血的蟲暈厥,就很容易將蟲刮下了。
[] 盡𤛓其乳:將牛奶徹底擠乾(小牛就沒有牛乳喝了)。「𤛓」指擠牛乳,讀音同「克」。
[] 掌護:守護、增殖。
[] 耆舊:出家五十年以上的僧人。
[] 事業是過相,事業是慧相:行事有愚笨的徵相,行事有智慧的徵相。「過」疑為「愚」的訛誤。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作「行愚[……]行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愚者有行為的特相,賢智者有行為的特相」。
[] 毘尼:為音譯,義譯作「律藏」,是佛所說戒律的結集。
[] 阿毘曇:為音譯,義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和經、律合稱三藏。又譯作「阿毘達磨」。
[] 於隱密法不能開發,於顯露法不能廣問:對於自己所不明白的法義不能夠研究清楚,對於已明白的法義不能夠衍伸提問、舉一反三。本經的「度處」在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中解為「四諦」,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中解為「賢聖八品道」,相當的南傳《中部尼柯耶》經文和本經一樣解為經律論的研討。
[] 承事:聽從、事奉。
====[對應經典]====
* {ref>Ze49.01}
* {ref>M033}
* {ref>A11.018}
* {ref>Tn0123}
====[讀經拾得]====
* 十一法比對表
^ 《雜阿含》牧牛人 ^ 《雜阿含》比丘 ^ 《增一》牧牛人十一法^ 《增一》比丘十一法 ^
| 知色 | 如實知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 知色 | 知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
| 知相 | 知過相與慧相 | 知相 | 知智相、愚相 |
| 去蟲 | 於所起欲、瞋、害覺能離、能覺、能滅 | 應摩刷而摩刷 | 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 |
| 能覆護其瘡 | 守護六根 |覆護瘡痍 | 淨六根 |
| 能起煙 | 為人分別顯示所聞、所受法 |隨時起煙 | 聞法廣與人說 |
| 知擇路 | 如實知八正道 |知良田茂草處 | 如實知八品道 |
| 知擇處 | 於如來所知法歡喜、悅樂|知所愛 | 聞如來所說法,心便愛樂 |
| 知度處 | 知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於隱密法能開發,於顯露法能廣問| 擇道行 | 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
| 知食處 | 知四念處及賢聖法、律 | 知渡要處 | 知四意止 |
| 不盡𤛓其乳 | 於所施物知限量 | 若𤛗牛時知留遺餘 | 不貪飲食,能自止足 |
| 善料理能領群者 | 向諸明智修梵行者稱譽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養 | 隨時將護可任用者 |隨時恭奉長老比丘 |
====[進階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aDigest&nums=2615:2631:2635:2637:2643|研討:《雜阿含經》第1249經牧牛的譬喻]]
*[[研討:「𤛓」字」]]
=====(一二五〇)@@[0343b07]@@=====
@[0343b07]@如是我聞:
@[0343b07]@一時,佛在-[1]-[[拘薩羅]]-[2]-[[人間遊行]],至[[一奢能伽羅-[3]-聚落]]-[一]-,住一奢能伽羅林中。
@[0343b09]@時,有尊者[[那提迦]]-[二]-,[[舊住]]-[三]-一奢能伽羅聚落。一奢能伽羅聚落沙門、婆羅門聞沙門瞿曇拘薩羅國人間遊行,至一奢能伽羅聚落,住一奢能伽羅林中。聞已,各辦一[[釜]]-[四]-食,著門邊,作是念:「我先供養世尊!我先供養[[善逝]]!」各各高聲大聲,作如是唱。
@[0343b14]@爾時,世尊聞園林內有多人眾高聲大聲,語尊者那提迦-[4]--[5]-:「何因、何緣園林內有眾多人高聲大聲唱說之聲?」
@[0343b17]@尊者那提迦[*]白佛言:「世尊!此一奢能伽羅聚落諸剎利、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此林中,各作一釜食置園林內,各自唱言:『我先供養世尊!我先供養善逝!』以是故,於此林中多人高聲大聲唱說之聲。唯願世尊當受彼食。」
@[0343b22]@佛告那提迦-[6]-:「[[莫以利我,我不求利;莫以稱我,我不求稱]]-[五]-。那提迦[*]![[若於如來如是便得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者,則於彼彼所起利樂,若味、若求]]-[六]-?那提迦[*]!唯我於此[[像類]]得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不求而得,不苦而得,於何彼彼所起利樂,若味、若求?那提伽[*]!汝等於如是-[7]-像類色,不得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故,不得不求之樂、不苦之樂。那提迦-[8]-!天亦不得如是像類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不求之樂、不苦-[9]-之樂。唯有我得如是像類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不求之樂、不苦之樂。於何彼彼所起利樂,若味、若求?」
@[0343c05]@那提迦[*]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說譬。」
@[0343c06]@佛告那提迦[*]:「宜知是時。」
@[0343c07]@那提迦-[10]-白佛言:「世尊!譬如天雨,水流順-[11]-下,隨其彼彼世尊住處,於彼彼處剎利、婆羅門長者信敬奉事,以世尊戒德清淨,正見真直。是故,我今作如是說,唯願世尊哀受彼請。」
@[0343c11]@佛告那提迦[*]:「莫以利我,我不求利。乃至云何於彼彼所起利樂,有味有求?那提迦[*]!我見比丘食好食已,仰腹而臥,[[急喘長息]]-[七]-。我見已,作是思惟:『如此長老不得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不求之樂、不苦之樂。』復次,那提迦!我見此有二比丘食好食已,飽-[12]-腹喘息,[[偃闡而行]]-[八]-。我作是念:『非彼長老能得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之樂、不求之樂、不苦之樂。』
@[0343c19]@「那提迦[*]!我見眾多比丘食好食已,從園至園,從房至房,從人至人,從群聚至群聚。我見是已,而作是念:『非彼長老如是能得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不求之樂、不苦之樂;我得如是像類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不求之樂、不苦之樂。』
@[0343c25]@「復次,那提迦[*]!我於一時隨道行,見有比丘於前遠去,復有比丘於後來亦遠。我於爾時,閑靜無為,亦無有[[便利]]-[九]-之勞。所以者何?[[依於食飲,樂著滋味,故有便利,此則為依]]-[十]-。觀五受陰生滅,而厭離住,此則為依。於[[六觸入處]]觀察集滅,厭離而住,此則為依。於群聚之樂勤習群聚,厭於遠離,是則為依。樂修遠離,則勤於遠離,厭離群聚,是則為依。是故,那提迦!當如是學:『-<於五受陰觀察生滅,於六觸入處觀察集滅,樂於遠離,精勤遠離。>-』當如是學。」
@[0344a06]@佛說此經已,尊者那提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在」,明本作「住」。
[2]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3] 「一奢能伽羅」,巴利本作 Icchānaṅgala。
[4] 「那提迦」,大正藏原為「那提伽」,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那提迦」。[*]
[5]「那提迦」,巴利本作 Nāgita。
[6] 「迦」,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明本改作「迦」。[*]
[7]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8] 「提迦」,宋本作「提伽」。[*]
[9]「苦」,宋、元二本作「共」。
[10]「迦」,宋、元二本作「伽」。[*]
[11]「順」,宋本作「傾」。
[12]「飽」,大正藏原為「胞」,今依據經文意義改作「飽」。
====[註解]====
[一] 一奢能伽羅聚落:地名,是位於憍薩羅國的婆羅門村落。又譯為「一奢能伽羅村」、「那楞伽羅聚落」。
[二] 那提迦:比丘名,曾擔任佛陀的侍者。又譯為「那耆多」。
[三] 舊住:久居一處;久住。
[四] 釜:鍋。
[五] 莫以利我,我不求利;莫以稱我,我不求稱:不要拿好處找我,因為我不求好處;不要拿名聲稱讚我,因為我不求名聲。(利及稱即出家人不應執著的名聞利養。)
[六] 若於如來如是便得出要、遠離、寂滅、等正覺樂者,則於彼彼所起利樂,若味、若求:如果對於佛陀這樣(的不求名利),不能獲得遠離貪欲、寂靜安穩、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的人,則會對那些(名利)產生的好處及快樂,愛著其滋味或是貪求。經文中「便」字疑似「不」字的訛誤。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能以意得此無欲樂、遠離樂、寂靜樂、自覺樂以及無艱難、無梗澀之人,則任彼得其不淨樂、睡眠樂、利養恭敬、名聞樂」。
[七] 急喘長息:(肚子吃太撐、肺被壓迫而)呼吸會喘,因此長嘆(說吃太飽了)。
[八] 偃闡而行:(肚子吃太撐而)身體歪歪地、衣服放開地行走。「偃」指仰臥或倒伏,「闡」指打開、顯露。
[九] 便利:大小便。
[十] 依於食飲,樂著滋味,故有便利,此則為依:依憑著食物及飲料,喜歡執著於美味,就會有大小便的結果,這是一種因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吃的、喝的、嚼的、品嘗的來說,大小便,這是它的結果。」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一二五一|《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51經]]。
* {ref>A05.030}
* {ref>A06.042}
(!!!第一筆對應經典內容並非相似)
====[讀經拾得]====
=====(一二五一)@@[0344a08]@@=====
@[0344a08]@如是我聞:
@[0344a08]@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那楞伽羅聚落……如上廣說,乃至彼彼所起求利。
@[0344a10]@佛告那提迦:「我見聚落邊有精舍,有比丘坐禪。我見已,作如是念:『今-[1]-此尊者聚落人,此或沙彌,來往聲響作亂,障其禪思,覺其正受,於不到欲到、不獲欲獲、不證欲證而作[[留難]]。』那提迦!我不喜彼比丘住聚落精舍。
@[0344a15]@「那提迦!我見比丘住空閑處,仰臥呼-[2]-咄。我見是已,而作是念:『今-[3]-彼比丘覺寤睡眠,思空閑想。』那提迦!我亦不喜如是比丘住空閑處。
@[0344a18]@「那提迦!我復見比丘住空閑處,搖身坐睡。見已,作是念:『今-[4]-此比丘於睡覺寤,[[不定得定,定心者得解脫]]-[]-。』是故,那提迦!我不喜如是比丘住空閑處。
@[0344a21]@「那提迦!我復見比丘住空閑處,端坐正受。我見已,作是念:『今[*]此比丘不解脫者,疾得解脫;已解脫者,令自防護,使不退失。』那提迦!我喜如是比丘住空閑處。
@[0344a25]@「那提迦!我復見比丘住空閑處,彼於後時,遠離空處集捨床臥具,還入聚落受床臥具。那提迦!我亦不喜如是比丘還入聚落。
@[0344a28]@「復次,那提迦!我見比丘住聚落精舍,名聞大德能感財利、衣被、飲食、湯藥、眾具。彼於後時,集捨利養聚落床座,至於空閑,床臥安止。那提迦!我喜如是比丘集捨利養聚落床臥,住於空閑。那提迦!比丘當如是學。」
@[0344b04]@佛說此經已,那提迦比丘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今」,明本作「令」。
[2]「呼」,大正藏原為「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呼」。
[3] 「今」,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4] 「今」,元、明二本作「令」。
====[註解]====
[] 不定得定,定心者得解脫:
====[對應經典]====
*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一二五〇|《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50經]]。
* {ref>A05.030}
* {ref>A06.042}
(!!!這幾筆對應經典內容並非相似)
====[讀經拾得]====
=====(一二五二)@@[0344b06]@@=====
@[0344b06]@如是我聞:
@[0344b06]@一時,佛住[[鞞舍離]]-[1]--[一]-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二]-。
@[0344b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離車-[2]-子]]-[三]-常[[枕木枕]]-[四]-,[[手足龜坼]]-[五]-,疑畏莫令[[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3]--[六]-[[得其間便]]-[七]-。是故,常自警-[4]-策,不放逸住;以彼不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不能[[伺求]]-[八]-得其間便。於未來世,不久,諸離車子恣樂無事,手足柔軟,[[繒纊]]-[九]-為枕,四體安臥,日出不起,放逸而住;以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得其間便。
@[0344b15]@「-<如是,比丘精勤方便,堅固堪能,不捨善法,肌膚[[損瘦]]-[十]-,筋連骨立。精勤方便,不捨善法,乃至未得所應得者,不捨精進,常攝其心,不放逸住。以不放逸住故,魔王波旬不得其便。>-
@[0344b19]@「-<當來之世,有諸比丘恣樂無事,手足柔軟,繒纊為枕,四體安臥,日出不起,放逸而住;以放逸住故,惡魔波旬伺得其便。是故,比丘!當如是學:『精勤方便,乃至不得未得,不捨方便。』>-」
@[0344b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鞞舍離」,巴利本作 Vesāli。
[2] 「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ī。
[3] 「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巴利本作 Māgadha Ajātasattu Vedehiputta。
[4] 「警」,大正藏原為「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警」。
====[註解]====
[一] 鞞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祇國又稱為鞞舍離國。另譯為「毘舍離」、「毘耶離」、「廣嚴城」。
[二] 重閣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大林精舍」。
[三] 離車子:離車族人。「離車」是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四] 枕木枕:睡在圓木作成的枕頭上。
[五] 手足龜坼:手腳的皮膚龜裂。「坼」讀音同「徹」。
[六] 阿闍世毘提希子:即阿闍世王,優婆塞名,摩竭陀國王舍城的統治者,父親是頻婆娑羅王,母親是韋提希(毘提希)夫人,在懷胎時命相師都說此兒會害其父,因此名為阿闍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結怨」。長大後被立為太子,卻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自立為王,併吞諸小國,建立統一印度的基礎,並與波斯匿王交戰數次。後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並在佛滅後護持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又譯為「韋提希子阿闍世」。
[七] 得其間便:乘虛而入。
[八] 伺求:窺伺守候而找機會征討。
[九] 繒纊:「繒」是絲織品的總稱,讀音同「增」;「纊」是棉絮,讀音同「況」。
[十] 損瘦:消瘦。
====[對應經典]====
* {ref>S20.08}
====[讀經拾得]====
=====(一二五三)@@[0344b25]@@=====
@[0344b25]@如是我聞:
@[0344b2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4b26]@-{修習慈心有大功德}-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晨朝以三百釜食惠施眾生,日中、日暮亦復如是。第二士夫,[[時節須臾]]-[一]-,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乃至如[[𤛓牛乳頃]]-[二]-,比先士夫惠施功德所不能及,百分千分巨億萬分,算數譬類不得為比。是故,比丘!當作是學:『時節須臾,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下至如𤛓牛乳頃。』」
@[0344c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時節須臾:暫時片刻。
[二] 𤛓牛乳頃:像擠牛奶這樣短的時間。
[三]
====[對應經典]====
* {ref>S20.04}
====[讀經拾得]====
「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的功德,遠遠勝過「以三百釜食惠施眾生」。
有同學問:「布施給人也有慈心,為何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又更勝?」
「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即修習「慈無量心」,自然較對單一眾生的慈心還殊勝。
!!! (布施給人也有慈心,這個說法並不精確。慈心的定義是:祈願眾生沒有身體的痛苦,沒有心理的煩惱,保持快樂。和布施食物的面向並不相同。)
=====(一二五四)@@[0344c06]@@=====
@[0344c06]@如是我聞:
@[0344c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4c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子,當知是家易為盜賊之所劫奪。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數數]]下至如𤛓牛乳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當知是人易為諸惡鬼神所欺。
@[0344c11]@「譬如人家多男子少女人,不為盜賊數數劫奪。如是,善男子數數下至如𤛓牛乳頃,-{慈悲沒有敵人}--<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不為諸惡鬼神所欺。>-是故,諸比丘!常當隨時數數下至如𤛓牛乳頃,修習慈心。」
@[0344c1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20.03}
====[讀經拾得]====
=====(一二五五)@@[0344c17]@@=====
@[0344c17]@如是我聞:
@[0344c1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4c1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有匕-[1]-首-[2]-劍,其刃廣利。有健士夫言:『我能以手以拳椎打汝劍,令其摧碎。』諸比丘!彼健士夫當能以手以拳椎打彼劍,令摧碎不?」
@[0344c22]@比丘白佛:「不能,世尊!彼匕[*]首[*]劍其刃廣利,非彼士夫能以手以拳椎打碎折,正足自困。
@[0344c24]@「如是,比丘!若沙門、婆羅門下至如𤛓牛乳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若有諸惡鬼神欲往伺求其短,不能得其間便,正可反自傷耳。>-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數數下至如𤛓牛乳頃,修習慈心。』」
@[0344c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匕」,宋、元、明三本作「比」。[*]
[2]「首」,大正藏原為「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首」。[*]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20.05}
* {ref>San007}
====[讀經拾得]====
===●如何修習慈心觀===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6經中,世尊教導我們,由「不殺心」出發,
配合「七覺支」的修行,則能成就慈心三昧。
「聚落主!彼多聞聖弟子作如是學:『隨時晝夜觀察所起少
有心殺生、多有心不殺生。』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
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隨喜已,歡喜生;歡喜已,
心猗息;心猗息已,心受樂;受樂已,則心定;心定已,聖弟子心
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滿於一方,正受住。二
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
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諸方,具足正受住。」
而《雜阿含經》卷二十七第744經中也提到,若心與慈俱而配合七覺支,
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則能得大果大福利。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慈心,多修習已,得大
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習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
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
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一二五六)@@[0345a01]@@=====
@[0345a01]@如是我聞:
@[0345a0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5a02]@爾時,世尊以爪[[抄]]-[一]-土,告諸比丘:「於意云何?我爪上土多,為大地土多?」
@[0345a03]@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無量無數,不可為比。」
@[0345a05]@佛告諸比丘:「如是,眾生能數數下至[[彈指頃]]-[二]-,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甲上-[1]-土耳;其諸眾生不能數數下至如彈指頃,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者,如大地土。是故,諸比丘!常當數數於一切眾生修習慈心。」
@[0345a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上」字。
====[註解]====
[一] 抄:以匙或手拿取東西。在此處特指以手指刮取。
[二] 彈指頃:手指強力摩擦、彈出聲音那麼短暫的時間。
[三]
====[對應經典]====
* {ref>S20.02}
* 參考[[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1_001|單卷本《雜阿含經》(大正藏第101經)]]第22經。
====[讀經拾得]====
=====(一二五七)@@[0345a12]@@=====
@[0345a12]@如是我聞:
@[0345a12]@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0345a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切行無常,不恒、不安,是變易法。諸比丘!常當觀察一切諸行,修習厭離、不樂、解脫。」
@[0345a15]@-{壽命遷移消滅的速度}-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壽命遷滅,遲速如何?」
@[0345a17]@佛告比丘:「我則能說,但汝欲知者難。」
@[0345a18]@比丘白佛:「可說譬不?」
@[0345a19]@佛言:「可說。」
@[0345a19]@佛告比丘:「有四士夫手執強弓,一時放發,俱射-[1]-四方。有一士夫及箭未落,接取-[2]-四箭。云何?比丘!如是士夫為捷疾不?」
@[0345a22]@比丘白佛:「捷疾,世尊!」
@[0345a22]@佛告比丘:「此接箭士夫雖復捷疾,有[[地神]]-[]-天子倍疾於彼,[[虛空神天]]-[]-倍疾地神,四王天子來去倍疾於虛空神天,日月天子復倍捷疾於四王天,導日月神復倍捷疾於日月天子。諸比丘![[命行]]-[]-遷變倍疾於彼導日月神。是故,諸比丘!當勤方便,觀察命行無常迅速如是。」
@[0345a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宋本無「射」字。
[2] 「取」,宋、元、明三本作「聚」。
====[註解]====
[] 地神:行走於地面的神祇。
[] 虛空神天:飛行於空中的神祇。
[] 命行:壽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世尊能說壽命遷滅的速度如何,但人要理解很難,因此說了以下的譬喻:有四支強弓,同時向四方射出箭,在箭都還沒落地前,有一人能以極快的速度,跑了一大圈,將四支箭都接住。你說快不快?而壽命遷滅的速度,是以比這人快64倍 (2的6次方) 的速度遷滅著。
====[進階辨正]====
*[[什麼是「地神」、「虛空神天」]]
=====(一二五八)@@[0345b01]@@=====
@[0345b01]@如是我聞:
@[0345b01]@一時,佛住波羅㮈-[1]-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345b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人名陀舍羅訶-[2]-,彼陀舍羅訶有鼓名阿能訶-[3]-,好聲、美聲、深聲,徹四十里。彼鼓既久,處處裂壞。爾時,鼓士裁割牛皮,周匝纏縛;雖復纏縛,鼓猶無復高聲、美聲、深聲。彼於後時,轉復朽壞,皮大剝落,唯有聚木。
@[0345b08]@「如是,比丘!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以彼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故,於如來所說[[修多羅]]甚深明照,難見難覺,不可思量,微密決定,明智所知,彼則頓受、周備受,聞其所說,歡喜崇習,出離饒益。當來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聞如來所說修多羅甚深明照空相應隨順緣起法,彼不頓受持,不至到受。聞彼說者,不歡喜崇習,而於世間眾雜異論、文辭綺飾、世俗雜句,專心頂受,聞彼說者,歡喜崇習,不得出離饒益。於彼如來所說甚深明照空相要法隨順緣起者,於此則滅,猶如彼鼓,朽故壞裂,唯有聚木。是故,諸比丘!當勤方便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於如來所說甚深明照空相要法隨順緣起,頓受、遍受。聞彼說者,歡喜崇習,出離饒益。」
@[0345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2] 「陀舍羅訶」,巴利本作 Dasārahāna。
[3] 「阿能訶」,巴利本作 Āṇaka。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20.07}
====[讀經拾得]====
=====(一二五九)@@[0345b24]@@=====
@[0345b24]@如是我聞:
@[0345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5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鐵丸投著火中,與火同色,盛著[[劫貝綿]]-[一]-中。云何?比丘!當速燃不?」
@[0345b27]@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345b27]@佛告比丘:「愚癡之人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心不繫念,若見年少女人,不正思惟,取其色相,起貪欲心;欲燒其心,欲燒其身;身心燒已,捨戒退減。是愚癡人長夜當得非義饒益。是故,比丘!當如是學:『善護其身,守諸-[1]-根門,繫念,入村乞食。』當如是學。」
@[0345c0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諸」,大正藏原為「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註解]====
[一] 劫貝綿:木綿科植物劫貝娑樹的花,如同柳絮,可作為綿。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一二六〇)@@[0345c07]@@=====
@[0345c07]@如是我聞:
@[0345c0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5c0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貓狸,飢渴羸瘦,於孔穴中伺求鼠子。若鼠子出,當取食之。有時鼠子出穴遊戲,時,彼貓狸疾取吞之。鼠子身小,生入腹中;入腹中已,食其內藏,食內藏時,貓狸迷悶,東西狂走,空宅、塜間,不知何止,遂至於死。
@[0345c13]@「如是,比丘!有愚癡人依聚落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心不繫念,見諸女人,起不正思惟,而取色相,發貪欲心,貪欲發已,欲火熾燃,燒其身心;燒身心已,馳心狂逸,不樂精舍、不樂空閑、不樂樹下,為惡不善心侵食內法,捨戒退減,此愚癡人長夜常得不饒益苦。是故,比丘!當如是學:『善護其身,守諸根門,繫心正念,入村乞食。』當如是學。」
@[0345c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20.10}
====[讀經拾得]====
=====(一二六一)@@[0345c24]@@=====
@[0345c24]@如是我聞:
@[0345c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345c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木杵,常用不止,日夜消減。如是,比丘!若沙門、婆羅門從本已-[1]-來,不閉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勤覺悟修習善法,當知是輩終日損減,不增善法,如彼木杵。
@[0345c29]@「諸比丘!-<譬如[[優鉢羅]]、[[鉢曇摩]]、[[拘牟頭]]、[[分陀利]]生於水中,長於水中,隨水增長。如是,沙門、婆羅門善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覺悟,當知是等善根功德日夜增長,終不退減。>-當如是學:『善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覺悟,功德善法日夜增長。』當如是學。」
@[0346a0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一二六二)@@[0346a08]@@=====
@[0346a08]@如是我聞:
@[0346a08]@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於後夜時聞野狐鳴。
@[0346a09]@爾時,世尊夜過天明,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後夜時聞野狐鳴不?」
@[0346a11]@諸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346a12]@佛告諸比丘:「有一愚癡人作如是念:『令-[1]-我受身得如是形類,作如是聲。』此愚癡人欲求如是像類處所受生,何足不得?是故,比丘!汝等但當精勤方便,求斷諸有,莫作方便,增長諸有,當如是學。」
@[0346a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令」,宋、元、明三本作「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20.11}
====[讀經拾得]====
=====(一二六三)@@[0346a18]@@=====
@[0346a18]@如是我聞:
@[0346a18]@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346a1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讚歎受少[[有身]]-[一]-,況復多受?所以者何?受有者苦。譬如糞屎,少亦臭穢,何況於多?如是諸有,少亦不歎,乃至[[剎那]],況復於多?所以者何?有者,苦故。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斷除諸有,莫增長有。』當如是學。」
@[0346a2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有身:由五陰構成的我。音譯為薩迦耶。舉例而言,執著於「五陰是我」的見解,則稱為身見、有身見、薩迦耶見。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17.05}
====[讀經拾得]====
=====(一二六四)@@[0346a26]@@=====
@[0346a26]@如是我聞:
@[0346a26]@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夜後分時聞野狐鳴。
@[0346a27]@是夜過已,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於夜後分聞野狐鳴不?」
@[0346a29]@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0346b01]@佛告比丘:「彼野狐者,疥瘡所困,是故鳴喚。若能有人為彼野狐治疥瘡者,野狐必當知恩報恩。而今有一愚癡之人,無有知恩報恩。是故,諸比丘!當如是學:-<『知恩報恩。』其有小恩尚報,終不忘失,況復大恩?>-」
@[0346b0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17.08}
====[讀經拾得]====
=====[導讀:病相應 (1/2)]=====
《雜阿含經》「病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本卷第1265~1266經和卷三十七第1023~1038經,記錄佛陀和弟子在探病時的說法。
=====(一二六五)@@[0346b07]@@=====
@[0346b07]@如是我聞:
@[0346b07]@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有尊者[[跋迦梨]]-[1]--[一]-住王舍城金師精舍,疾病困苦,尊者富鄰尼瞻視供養。
@[0346b09]@時,跋迦梨語富鄰尼:「汝可詣世尊所,為我稽首禮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二]-、安樂住不?言:『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篤]]-[三]-,委積床褥,願見世尊。疾病困-[2]-苦,氣力[[羸惙]]-[]-,無由奉詣。唯願世尊降此金師精舍,以[[哀愍故]]。』」
@[0346b15]@時,富鄰尼受跋迦梨語已,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稽首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
@[0346b18]@世尊答言:「令-[3]-彼安樂。」
@[0346b18]@富鄰尼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篤,委在床褥,願見世尊,無有身力來詣世尊。善哉,世尊!詣金師精舍,以哀愍故。」
@[0346b22]@爾時,世尊默然聽許。時,富鄰尼知世尊聽許已,禮足而去。
@[0346b23]@爾時,世尊晡-[4]-時從禪覺,往詣金師精舍,至跋迦梨住房。跋迦梨比丘遙見世尊,從床欲起。
@[0346b25]@佛告跋迦梨:「且止,勿起。」
@[0346b25]@世尊即坐異床,語跋迦梨:「汝心堪忍此病苦不?汝身所患,為增、為損?」
@[0346b27]@跋迦梨白佛……[[如前叉-[5]-摩比丘修多羅廣說]]-[]-。「世尊!我身苦痛,極難堪忍,欲求刀自殺,不樂苦生。」
@[0346b29]@佛告跋迦梨:「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云何?跋迦梨!色是常耶?為非常耶?」
@[0346c02]@跋迦梨答言:「無常,世尊!」
@[0346c03]@復問:「若無常,是苦耶?」
@[0346c03]@答言:「是苦,世尊!」
@[0346c03]@復問:「跋迦梨!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於中寧有可貪、可欲不?」
@[0346c05]@跋迦梨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0346c06]@佛告跋迦梨:「若於彼身無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
@[0346c07]@爾時,世尊為跋迦梨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即於彼夜,尊者跋迦梨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
@[0346c10]@時,有二天身極端正,於後夜時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跋迦梨疾病困苦,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
@[0346c13]@第二天言:「彼尊者跋迦梨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俱禮佛足,即沒不現。
@[0346c15]@爾時,世尊夜過晨朝,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夜有二天子,形體端正,來詣我所,稽首作禮,退住一面。而作是言:『尊者跋迦梨住金師精舍,疾病困苦,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言:『尊者跋迦梨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稽首作禮,即沒不現。」
@[0346c21]@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當往詣尊者跋迦梨比丘所,語跋迦梨言:『昨夜有二天來詣我所,稽首作禮,退住一面。語我言:「尊者跋迦梨疾病困篤,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言:「尊者跋迦梨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即沒不現。此是天語,佛復記汝:「汝於此身不起貪欲,是則善終,後世亦善。」』」
@[0346c29]@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已,詣金師精舍跋迦梨房。
@[0347a01]@爾時,跋迦梨語侍病者:「汝等持[[繩床]],共舉-[6]-我身,著精舍外,我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
@[0347a03]@時,有眾多比丘出房舍,露地經行。受使比丘詣眾多比丘所,問眾多比丘言:「諸尊!跋迦梨比丘住在何所?」
@[0347a05]@諸比丘答言:「跋迦梨比丘告侍病者,令舉[*]繩床,出精舍外,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受使比丘即詣跋迦梨所。
@[0347a08]@跋迦梨比丘遙見使比丘來,語侍病者:「下繩床著地,彼比丘疾來,似世尊使。」彼侍病者即下繩床著地。
@[0347a10]@時,彼使比丘語跋迦梨:「世尊有教及天有所說。」
@[0347a11]@時,跋迦梨語侍病者:「扶我著地,不可於床上受世尊教及天所說。」時,侍病者即扶跋迦梨,下置於地。
@[0347a14]@時,跋迦梨言:「汝可宣示世尊告勅及天所說。」
@[0347a15]@使比丘言:「跋迦梨!大師告汝:『昨-[7]-夜有二天來白我言:「跋迦梨比丘疾病困篤,思惟解脫,欲執刀自殺,不樂久生。」第二天言:「跋迦梨比丘已於善解脫而得解脫。」說此語已,即沒不現。』世尊復記說,汝善於命終,後世亦善。」
@[0347a20]@跋迦梨言:「尊者!大師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彼二天者亦善知所知,善見所見。然我今日於色常-[8]-、無常,決定無疑;無常者是苦,決定無疑。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於彼無有可貪、可欲,決定無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然我今日疾病苦痛猶故隨身,欲刀自殺,不樂久生。」即執刀自殺。
@[0347a26]@時,使比丘供養跋迦梨死身已,還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以世尊所勅,具告尊者跋迦梨。彼作是言:『大師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彼二天者亦善知所知,善見所見……』」廣說乃至「執刀自殺。」
@[0347b0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共詣金師精舍跋迦梨尸所。」見跋迦梨死身,有遠離之色。見已,語諸比丘:「汝等見是跋迦梨比丘死身在地,有遠離之色不?」
@[0347b06]@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
@[0347b06]@復告諸比丘:「遶跋迦梨身,四面周匝,有闇冥之相圍遶身不?」
@[0347b08]@諸比丘白佛:「已見,世尊!」
@[0347b08]@佛告諸比丘:「此是惡魔之像,周匝求覓跋迦梨善男子識神當生何處。」
@[0347b10]@佛告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識神,以刀自殺。」
@[0347b11]@爾時,世尊為彼跋迦梨說[[第一記]]。
@[0347b1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跋迦梨」,巴利本作 Vakkali。
[2] 「困」,大正藏原為「因」,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困」。
[3] 「令」,明本作「今」。
[4]「晡」,大正藏原為「哺」,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晡」。
[5] 「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改作「叉」。
[6] 「舉」,宋、元、明三本作「[臼/丌]」。[*]
[7] 大正藏無「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8] 宋、元、明三本無「常」字。
====[註解]====
[一] 跋迦梨: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又譯作「跋迦利」、「婆迦梨」、「婆迦利」、「薄迦梨」。
[二] 起居輕利:生活起居輕鬆便利。
[三] 疾病困篤:病勢沉重。又作「病篤」。
[] 羸惙:瘦弱、疲憊。「羸」讀音同「雷」。「惙」讀音同「綽」。
[] 如前叉摩比丘修多羅廣說:如同先前《叉摩比丘修多羅》當中對重病痛苦的詳細描述。按:《叉摩比丘修多羅》即([[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五#一〇三|《雜阿含經》卷五第103經]]),當中譬喻差摩比丘得重病時,比以下情況還痛苦:1) 頭被繩索網住大力絞殺時的頭痛 2) 牛被屠夫剖腹割取內臟時的腹痛 3) 兩手被從兩邊捉住以將身體懸掛在火上燒烤時兩腳的焚燒痛苦。
====[對應經典]====
* {ref>Ze26.10}
* {ref>S22.87}
====[讀經拾得]====
***跋迦梨尊者以刀自殺**
佛教戒律禁止殺生,更嚴禁自殺,原則上自殺會招致墮地獄。然而對於聖者而言,佛陀在證悟後曾考慮直接入涅槃,也有很多阿羅漢隨緣入火光三昧自取滅度,可見聖者可以坐脫立亡、自在生死。《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第10經等經論則提到跋迦梨比丘是「以信堅固,持刀自刺」,而在舉刀砍下時,思惟「諸有生法皆是死法」而證得阿羅漢。
就相關的經載而言,卷三十七[[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一〇二四|第1024經]]記載阿濕波誓尊者在重病時無法像平日入四禪,而遺憾無法入定,佛陀教導他把心念放在覺知五陰無我、貪瞋癡永盡的解脫上,他就因為法喜而痊癒了。卷三十九[[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九#一〇九一|第1091經]]、本卷第1266經另有兩位比丘以刀自殺但證得阿羅漢的記載,重點不在於怎麼死的,而在於是否能徹底解脫於五陰。
[[agama1:增壹阿含經七日品第四十#八|《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五〈七日品40〉第8經]]記載佛陀以婆迦利比丘(即跋迦梨比丘)厭患此身惡露不淨,思惟生法皆是死法,在舉刀砍下的瞬間以四聖諦思惟五受陰而證阿羅漢,作為在出入息的瞬間急切地念死的例子,以舉例說明「思惟死想」(即[[agama1:增壹阿含經廣演品第三#一〇|十念法門中的「念死」]])。
另外,《雜阿含經》卷三十三[[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三#九二六|第926經]]有提到一位跋迦梨比丘證阿羅漢,但該經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提到跋迦梨比丘證阿羅漢。
***有神通為何還要言語?**
有同學問:「佛陀有他心通,為何還要跟跋迦梨尊者用言語確認他是否真得證得無我?為何不在見到時直接授記他證得無我?」
佛陀通常以語言和弟子溝通,而不是用他心通,法義的問答能夠幫助當事人更加理清頭緒,也是一種複習。另一方面,佛陀會以後世僧團可以依循的方式來示現,能不透過神通就不透過神通。否則當佛陀滅度後,沒神通的僧眾就沒有好的方法可依循了。
====[進階辨正]====
*[[研討:佛經中關於自殺的記載]]
=====(一二六六)@@[0347b14]@@=====
@[0347b14]@如是我聞:
@[0347b14]@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尊者闡陀-[1]-,住[[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疾病困篤。
@[0347b16]@時,尊者舍利弗聞尊者闡陀在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疾病困篤。聞已,語尊者摩訶拘絺羅:「尊者知不?闡陀比丘在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疾病困篤,當往共看。」摩訶拘絺羅默然許之。
@[0347b20]@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共詣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至尊者闡陀住房。
@[0347b22]@尊者闡陀遙見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從-[2]-床欲起。
@[0347b23]@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闡陀:「汝且莫起。」
@[0347b24]@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坐於異床,問尊者闡陀:「云何?尊者闡陀!所患為可堪忍不?為增、為損?……」如前叉摩修多羅廣說。
@[0347b27]@尊者闡陀言:「我今身病,極患苦痛,難可堪忍。所起之病,但增無損,唯欲執刀自殺,不樂苦活。」
@[0347b29]@尊者舍利弗言:「尊者闡陀!汝當努力,莫自傷害!若汝在世,我當與汝來往周旋;汝若有乏,我當給汝如法湯藥;汝若無看病人,我當看汝,必令適意,非不適意。」
@[0347c04]@闡陀答言:「我有供養,那羅聚落諸婆羅門長者悉見看視,衣被、飲食、臥具、湯藥無所乏少;自有弟子修梵行者隨意瞻病,非不適意,但我疾病苦痛逼身,難可堪忍,唯欲自殺,不樂苦生。」
@[0347c08]@舍利弗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闡陀!眼及眼識、眼所識色,彼寧是我、異我、相在不?」
@[0347c10]@闡陀答言:「不也。」
@[0347c11]@
@[0347c11]@尊者舍利弗復問:「闡陀!耳、鼻、舌、身、意及意識、意識所識法,彼寧是我、異我、相在不?」
@[0347c12]@闡陀答言:「不也。」
@[0347c13]@
@[0347c13]@尊者舍利弗復問:「闡陀!汝於眼、眼識及色,為何所見、何所識、何所知故,言眼、眼識及色,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0347c15]@闡陀答言:-{漸進見無我}--<「我於眼、眼識及色,見滅、知滅故,見眼、眼識及色,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0347c17]@復問:「闡陀!汝於耳、鼻、舌、身、意、意識及法,何所見、何所知故,於意、意識及法,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0347c19]@闡陀答言:「尊者舍利弗!我於意、意識及法,見滅、知滅故,於意、意識及法,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尊者舍利弗!然我今日身病苦痛,不能堪忍,欲以刀自殺,不樂苦生。」
@[0347c23]@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闡陀:「汝今當於大師修習正念,如所說句:-<『有所依者,則為動搖;動搖者,有所趣向;趣向者,為不休息;不休息者,則隨趣往來;隨趣往來者,則有未來生死;有未來生死故,有未來出沒;有未來出沒故,則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3]-苦聚集。』>-如所說句:『無所依者,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向者,則有止息;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滅。』」
@[0348a05]@闡陀言:「尊者摩訶拘絺羅!我-[4]-供養世尊事,於今畢矣;隨順善逝,今已畢矣。適意,非不適意。弟子所作,於今已作。若復有餘弟子所作供養師者,亦當如是供養大師,適意,非不適意。然我今日身病苦痛,難可堪忍,唯欲以刀自殺,不樂苦生。」爾時,尊者闡陀即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
@[0348a12]@時,尊者舍利弗供養尊者闡陀舍利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闡陀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云何?世尊!彼尊者闡陀當至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
@[0348a16]@佛告尊者舍利弗:「彼不自記說言:『尊者摩訶拘絺羅!我供養世尊,於今已畢;隨順善逝,於今已畢。適意,非不適意。若復有餘供養大師者,當如是作,適意,非不適意』耶?」
@[0348a20]@爾時,尊者舍利弗復問:「世尊!彼尊者闡陀先於鎮珍尼婆羅門聚落,有供養家、極親厚家、善言語家。」
@[0348a23]@佛告舍利弗:「如是,舍利弗!正智、正善解脫善男子,有供養家、親厚家、善言語家。舍利弗!我不說彼有大過。-<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無大過故,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
@[0348a29]@如是,世尊為彼尊者闡陀說第一記。
@[0348a29]@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歡喜作禮而去。
====[校勘]====
[1] 「闡陀」,巴利本作 Channa。
[2]「從」,大正藏原為「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
[3]「大」,大正藏原為「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4]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35.87}
* {ref>M144}
====[讀經拾得]====
「闡陀」在佛世時是常見的名字,此經中的闡陀在佛陀滅度前已圓寂,和卷十所載於佛陀滅度後向阿難請教佛法的闡陀可能是不同人。(不過卷十的南傳相當經文沒有提到該經發生於佛陀滅度後。)
南傳的相當經文和本經的記載差不多,但提到闡陀是在兩位尊者離開不久時自殺,當時兩位尊者已不在場了。
本經中提到的《叉摩修多羅》即[[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五#一〇三|《雜阿含經》卷五第103經]],關於差摩比丘得重病時的記載。
====[進階辨正]====
[[研討:Channa's Suicide in the Saṃyukta-āgama]]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