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因緣相應 (3/3)]=====
本卷第365~370經屬於《雜阿含經》的「因緣相應」,表示因緣法是諸佛同證的真理,要親自體證因緣法則要修習止、觀。
=====(三六五)@@[0101a06]@@=====
@[0101a06]@如是我聞:
@[0101a0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1a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謂[[見法般涅槃]]-[1]--[一]-。云何如來說見法般涅槃?」
@[0101a08]@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2]-願為說見法般涅槃,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云何比丘得見法般涅槃?」
@[0101a11]@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有比丘於老、病、死-[3]-,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比丘得見法般涅槃。」
@[0101a1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見法般涅槃」,巴利本作 Diṭṭhadhammanibbāna。
[2]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3] 「死」,宋、元、明三本作「生」。
====[註解]====
[一] 見法般涅槃:當生證得解脫涅槃。另譯為「現法涅槃」、「現法般涅槃」。
====[對應經典]====
* {ref>S12.16}
* 參考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六三|《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63經]]。
* 參考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六四|《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64經]]。
====[讀經拾得]====
本經承接卷十四第362~364經的脈絡,但與這幾經以及相當的南傳經文相比較,本經的經文應該是省略了:「如是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名比丘得見法般涅槃」這句話。
=====[導讀:過去七佛]=====
「過去七佛」是指釋迦牟尼佛及其之前的六位覺者:
-毘婆尸佛。
-尸棄佛(又譯為「式詰如來」)。
-毘濕波浮佛(又譯為「毘舍婆如來」、「毘舍羅婆如來」)。
-迦羅迦孫提佛(又譯為「拘樓孫如來」)。
-迦那迦牟尼佛(又譯為「拘那含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
-迦葉佛。
-釋迦牟尼佛。
依據佛經中的定義,「佛」是在無佛世界第一位覺悟且教導眾生的覺者,過去七佛也都是在前一位佛的教法早已滅盡的無佛世界,自行證悟並且教導眾生。聽聞佛的教法而學佛的人,即是「聲聞」弟子。
經中也有提到其他的佛,例如《增壹阿含經》等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定光如來(燃燈佛)時,被授記成佛。定光如來即遠早於過去七佛。但七佛是此世界的過去佛中離我們時間最近的,因此在《阿含經》中通常以這七佛代表諸佛。
以下第366、369、370經表示過去七佛都是因為發現因緣法而成道,呼應了卷十二第287經中佛陀在發現因緣法後所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CBETA, T02, no. 99, p. 80, c17-19)
這真理是本來就存在的,只待被發現,卷十二第296經就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CBETA, T02, no. 99, p. 84, b16-18)
=====(三六六)@@[0101a16]@@=====
@[0101a16]@如是我聞:
@[0101a16]@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1a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毘婆尸佛]]-[1]--[一]-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間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滅自沒,而彼眾生於老死之上出世間道不[[如實知]]。』
@[0101a21]@-{逆觀十二因緣}--<即自觀察:『何緣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二]-觀察,得如實[[無間等]]起知:『有生故有-[2]-此老死,緣生故有老死。』
@[0101a23]@復正思惟:『何緣故有此生?』尋復正思惟,無間等起知:『緣有故有生。』
@[0101a24]@尋復正思惟:『何緣故有有?』尋復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有取故有有。』
@[0101a26]@尋復正思惟:『何緣故有取?』尋復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觀察:『[[取法味著顧念,緣觸愛所增長]]-[三]-。』
@[0101a28]@當知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0101b01]@譬如緣油炷而然燈,彼時時增油治炷,彼燈常明,熾然不息……>-」如前[[來歎譬]]-[四]-、[[城譬]]-[五]-廣說。
@[0101b03]@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01b05]@如毘婆尸佛,如是[[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3]--[六]-,皆如是說。
====[校勘]====
[1] 「毘婆尸」,巴利本作 Vipassin。
[2] 「有」,宋、元、明三本作「言」。
[3] 「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巴利本作 Sikhī, Vessabhū, Kakusandha Koṇāgamana, Kassapa。
====[註解]====
[一] 毘婆尸佛:過去七佛中,第一位的佛名。
[二] 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三] 取法味著顧念,緣觸愛所增長:執取,就是貪著滋味而愛顧、眷念,會由於六觸所緣生的愛而增長。
[四] 來歎譬:即《雜阿含經》卷十二[[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二八八|第288經]]。
[五] 城譬:即《雜阿含經》卷十二[[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二八七|第287經]]。
[六] 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過去七佛中,第二至六位的佛名,第七位即是釋迦牟尼佛。
====[對應經典]====
* {ref>S12.04-09}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5。
====[讀經拾得]====
***十二因緣中為何識在名色和六入處前?**
常有同學提問:「就當下的緣起(而非三世輪迴)來看十二因緣,《雜阿含經》卷三第68經等許多經都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在此過程中『識』是排在『眼』(屬於六入處)、『色』(屬於名色)之後,但為什麼十二因緣中 (3) 識是在 (4) 名色 (5) 六入處之前?」
這個議題可分三點來說明:
**一、立體的關係壓成一直線來表達**
十二因緣的重點在於所有事物都是相倚而生、因緣而生,只有緣生緣滅的過程,其中無我、無我所;學習十二因緣的目的,則是為了明白改變條件、斷除十二因緣鎖鏈才能不受苦果。
十二因緣從第一支數到第十二支的線性、直線的次序,只是因緣的一種呈現方式、一種簡化的表達。實際上十二因緣的關係可說是立體的,時常是多支一起連動,而不單只與前一支、後一支互動而已,詳見《雜阿含經》卷二、三的相關經文。把立體的連動關係壓成一直線來表達,自然會有過度簡化的地方。
**二、「識」和「名色」輾轉相依**
卷十二第288經表示:「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參考[[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三九|卷二第39經]]深入分析「四識住」。
經上說「識」和「名色」是「輾轉相依」,因此有時說「名色」在「識」之前、有時會說「識」在「名色」之前,都只是因為觀察角度不同。
比喻來說,一個圓圈上 A 與 B 兩個點,既可以說 A 點在 B 點之前,也可以說 A 點在 B 點之後,只是觀察角度的不同。不過要特別注意「識」與「名色」每一次的輾轉相依都會生出新的「名色」和「識」,並沒有一個不變的「識」生出另一個不變的「名色」,因此也是無常的。圖解如下:
**名色1生識1 -> 識1生名色2 -> 名色2生識2 -> 識2生名色3 ……**
「名色」和「識」是不斷剎那地相生然後滅去,所以《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說「此陰滅已,異陰相續」(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不變的實體。
**三、逆順觀察十二因緣,而先見六入處**
為什麼在十二因緣中,(5)六入處會是在(3)識和(4)名色之後?
如前所說,十二因緣直線的次序只是因緣的一種呈現方式、一種簡化的表達,因此(5)六入處在(3)識和(4)名色之後,也只是其中一種次序。但這種次序的由來為何?
本經、卷十二第285~287經、《長阿含經》卷十第13經大緣方便經等許多經典都記載,十二因緣是佛陀證道前反推回去的,也就是從諦觀「老死」開始,然後一路往回找原因,由「老死」找到「生」,再由「生」往前找到「有」,再找到「取」…… 由這個順序一路往前找,最後找到「無明」是始作俑者。卷十二第291、292經中,佛陀教導比丘如何思惟與觀察苦的來源,也是逆著從「老死」開始回推,最後找到「無明」。
因此發掘十二因緣時,是先作逆觀察、再作順觀察。所以《阿含經》中都是寫「__逆順__觀察十二因緣」、「__逆順__觀察十二緣起」,而不是寫「順逆觀察十二緣起」。
為什麼「從後面往前推」的次第,會影響到十二因緣中「六入處」等支的次序呢?因為在這過程中有的人可能比較容易先找到「六入處」,然後找到「名色」,接著才觀察到「識」:
首先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4經:「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此經中各支的次第也和「緣眼、色,生眼識」的順序稍有不同,可見不須太執著十二因緣的直線次序。也可注意此經在講「識身」與「名色」因緣生「觸」時,特別提到眼、耳、鼻、舌、身、意,經中稱呼「六識」是「眼識」等六識而不是「色識」等六識,「六觸」是「眼觸」等六觸而不是「色觸」等六觸,可見「六入處」是「六入處、六境、六識」三者當中蠻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
因此佛陀在未成佛前,靜坐觀察什麼是「老死」的原因?「生」。
什麼是「生」的原因?「有」(出生前的積集業力)。
什麼是「有」的原因?「取」(執取)。
什麼是「取」的原因?「愛」(貪愛)。
什麼是「愛」的原因?「受」(感受)。
什麼是「受」的原因?「觸」(接觸)。
「觸」是從「六入處、六境、六識」三事和合來的。但是在實修時,逆觀會先觀到「六入處、六境、六識」的哪個?
有人會先觀到「六入處」,也就是前面所提到這三事和合當中可能最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觸、受、愛、取、有等等都是在「身內」的,因此從「觸」往前找,在身內的「六入處」容易較包含「外境」的「名色」來得先找到。另一方面,「六入處」是比「六識」來得具體的目標,因此有人會先觀察到「六入處」。
因此,雖然若根據《雜阿含經》普遍的「緣眼、色,生眼識」說法,「六入處」似乎要擺在「名色」和「識」的前面,但由於十二因緣是從後面往前推的,有人會先觀察到「六入處」,在此情況下「六入處」在十二因緣中是可以在離「觸」較近的位置。
這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六入處」、「六境」、「六識」三者都可以接著「觸」被觀察到;把立體的東西壓成一直線,自然只能保留一種順序,不代表其它的順序不對。
繼續推:
什麼是「觸」的原因?在「六入處」發生。
「六入處」和「名色」、「識」三者和合才有「觸」,且「名色」、「識」是輾轉相依(觀到一個迴圈)。
那是什麼造成這個迴圈?這個迴圈就是一種業力,「造業」(「行」)造成了這個迴圈。
為什麼會造業?由於「無明」。
自此,十二因緣逆推完成。逆推出十二因緣,就可以順著開始滅,從「無明」開始滅,一路滅到「老病死憂悲惱苦」,佛陀成等正覺,廣度人天。
====[進階辨正]====
[[研討:來歎譬、城譬是哪二經]]
[[研討:十二因緣和「緣眼色生眼識」如何對應]]
[[研討:十二因緣中為何識在名色和六入處前]]
=====(三六七)@@[0101b08]@@=====
@[0101b08]@如是我聞:
@[0101b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1b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一]-修習[[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禪思,內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實顯現]]-[二]-。>-云何如實顯現?老死如實顯現,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顯現。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如實顯現,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實顯現。」
@[0101b1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方便:努力;採用方法以達成目標。
[二] 如實顯現:契合真理地洞察、了知。
====[對應經典]====
* 參考[[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45.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83~93經。]]
====[讀經拾得]====
本經和下一經,類似卷八第206~207經、卷十六第428~429經,都有「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及「當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以「如實顯現」的經文。
這三卷中所舉的如實顯現例子,分別為:
*卷八:「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CBETA, T02, no. 99, p. 52, b24-27)
*本卷:「老死如實顯現,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顯現。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如實顯現,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實顯現。」
*卷十六:「此苦聖諦如實顯現,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CBETA, T02, no. 99, p. 112, a21-23)
=====(三六八)@@[0101b17]@@=====
@[0101b17]@如是我聞:
@[0101b17]@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1b1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一]-,專精[[繫念]]-[二]-。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老死如實顯現,乃至行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是如實顯現。」
@[0101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三摩提: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昧,義譯為正定、正受。
[二] 繫念:心念連續不斷地繫於一處。
====[對應經典]====
* 參考[[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45.htm|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83~93經。]]
====[讀經拾得]====
***止與觀**
「精勤繫念」即「止」(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能成就「定」;「如實顯現」即「觀」(洞察),能成就「慧」。
上一經及本經都說明了,要證知佛法深義,得因定發慧,止觀俱修,而不只是在概念上瞭解。
***修無量三摩提**
本經提到「修無量三摩提」,有二種可能的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修各種不同的定,例如四禪及三三昧。
第二種解釋是修無量心三昧,也就是基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一而修定的方法。
本經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無量」一詞。
=====(三六九)@@[0101b24]@@=====
@[0101b24]@如是我聞:
@[0101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1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一]-,[[不久成佛]]-[二]-,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三]-,-<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
@[0101b30]@「彼毘婆尸佛正坐七日已,從[[三昧]]-[四]-覺,說此偈言:
「『如此諸法生, [[梵志]]-[五]-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因緣生法。\\
若知因生苦, 知諸受-[1]-滅盡,\\
知因緣法盡, 則知有漏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有因生苦。\\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諸受滅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因緣法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盡諸有漏。\\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普照諸世間, 如日住虛空。\\
破壞諸魔軍, 覺諸結解脫。』」\\
@[0101c1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01c18]@如毘婆尸佛,如是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亦如是說。
====[校勘]====
[1] 「受」,宋本作「愛」。
====[註解]====
[一] 菩提所: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地方。
[二] 不久成佛:即將成佛。
[三]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四] 三昧: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地」、「三摩提」,義譯為「等持」。
[五]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對應經典]====
* 參考[[http://tripitaka.cbeta.org/T24n1450_0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五]]。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0/F00100J0&num=13|研討:古佛像所呈現的結跏趺坐姿]]
=====(三七〇)@@[0101c21]@@=====
@[0101c21]@如是我聞:
@[0101c21]@一時,佛住[[欝毘羅]]-[一]-[[尼連禪河]]-[二]-側大菩提所,不久當成正覺,往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正身、正念……如前廣說。
====[註解]====
[一] 欝毘羅:摩揭提國的村名,佛陀曾苦行六年的地方,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 Urel 村,義譯為「苦行林」,又譯為「鬱鞞羅」、「優樓頻螺」。
[二] 尼連禪河:恆河支流。位於中印度摩竭提國伽耶城的東方,相當於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帕爾古河。又譯為「尼連然河」。
[三]
====[對應經典]====
* 參考[[http://tripitaka.cbeta.org/T24n1450_0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五]]。
====[讀經拾得]====
=====[導讀:四食;食相應]=====
古印度認為有四類食物能長養身心,即四食:
* 麤摶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摶食。
* 細觸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細觸食。
*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
*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卷二第39經所形容「[[取陰俱識]]」。
{{ :agama1:decoration:pancakes-3497531_640.jpg?320|}}
第一次聽聞「四食」的說法時,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形而上的食物?這是因為佛法中的「四食」是根據「長養五陰」來講的:
* 麤摶食:和「色陰」相關。
* 細觸食:和「受陰」相關。
* 意思食:和「想陰、行陰」相關。
* 識食:和「識陰」相關。
人是五陰的集合體,因此便將能夠長養五陰的,歸納為四食了。
修行四念處(參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卷二十四]])可以如實知四食,進而對治對四食、五陰的執著:
* 身念處:對治對「麤摶食」的執著。
* 受念處:對治對「細觸食」的執著。
* 心念處:對治對「意思食」的執著。
* 法念處:對治對「識食」的執著。
《雜阿含經》「食相應」的內容即本卷第371~378經,是跟四食相關的經文,尤其探討四食相關的因緣。
=====(三七一)@@[0101c25]@@=====
@[0101c25]@如是我聞:
@[0101c25]@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1c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一]-[[長養]]。何等為四?謂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0101c28]@「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觸]]?謂此諸食[[愛因、愛集、愛生、愛觸]]。此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觸?謂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觸。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觸?謂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觸。此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觸?謂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觸。六入處集是觸集,觸集是受集,受集是愛集,愛集是食集,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0102a07]@「如是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食滅,食滅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0102a10]@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攝受:吸取。
====[對應經典]====
* {ref>Ze29.04}
* {ref>S12.11}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5。
{{ :agama:卷15第371經讀經拾得_十二因緣圖_5-8_11-12.png?400|}}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十二因緣其中的第五支至八支,第十一支至十二支:\\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 **食** -> 生 -> 老病死憂悲惱苦**
====[進階辨正]====
[[什麼是「四食」]]
=====(三七二)@@[0102a12]@@=====
@[0102a12]@如是我聞:
@[0102a12]@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2a1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1]-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0102a15]@時,有比丘名曰頗求那-[2]-,住佛後扇佛,白佛言:「世尊![[誰食此識]]-[一]-?」
@[0102a17]@佛告頗求那:「-{佛不說有作者,只說因緣}--<我不言有食識者,我若言有食識者,汝應作是問。我說識是食,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
@[0102a21]@頗求那復問:「為誰觸?」
@[0102a22]@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觸者,我若言有觸者,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汝應如是問:『何因緣故生觸?』我應如是答:『六入處緣觸,觸緣受。』」
@[0102a25]@復問:「為誰受?」
@[0102a25]@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應問:『為誰受?』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受?』我應如是答:『觸緣故有受,受緣愛。』」
@[0102a28]@復問:「世尊!為誰愛?」
@[0102a29]@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愛者,我若說言有愛者,汝應作是問:『為誰愛?』汝應問言:『何-[3]-緣故有愛?』我應如是答:『緣受故有愛,愛緣取-[4]-。』」
@[0102b03]@復問:「世尊!為誰取?」
@[0102b03]@佛告頗求那:「我不說言有取者,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愛緣故有取,取緣有。』」
@[0102b06]@復問:「世尊!為誰有?」
@[0102b07]@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有者,我若說有有者,汝應問言:『為誰有?』汝今應問:『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謂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集滅。』>-」
@[0102b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資」,宋、元、明三本作「利」。
[2] 「頗求那」,巴利本作 Phagguna。
[3] 「何」,宋、元、明三本作「何因」。
[4] 「愛緣取」,宋、元、明三本作「緣愛有取」。
====[註解]====
[一] 誰食此識:是誰在以這覺知作用來資益身心?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12.12}
====[讀經拾得]====
* 本經說明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作者,如同卷十三第335經〔第一義空經〕所述:「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 關於「是誰在○○?」或是「○○者是誰?」之類的問題,例如:受苦者是誰?是誰在輪迴?
從本經中可看到,佛陀的回答是:「你問錯問題了。」
學佛者應關心於事情發生的原因及讓它產生或消滅的方法。當甲造成乙時,讓甲發生則乙自然會發生(緣起;此生故彼生),讓甲不發生則乙自然不會發生(還滅;此滅故彼滅),在這當中沒有我見。
當明白了是什麼原因(集)造成了人的困惑不安、痛苦煩惱(苦),而且學會並實踐了止息的方法(道),自然就能滅除煩惱(滅),同時也不會再有「誰在輪迴」的疑惑了。
*本經提到十二因緣其中的第五支至十二支:\\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agama:卷15第372經讀經拾得_十二因緣圖_5-12.png?400|}}
=====(三七三)@@[0102b18]@@=====
@[0102b18]@如是我聞:
@[0102b1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2b1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0102b21]@「-{觀察摶食}-云何比丘觀察摶食?-{修行人為活命而吃,斷貪吃}-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一]-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二]-,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1]-不?」
@[0102b29]@答曰:「不也,世尊!」
@[0102b29]@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
@[0102c01]@答言:「如是,世尊!」
@[0102c02]@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摶食[[斷知]]-[三]-,-<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四]-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0102c06]@「-{觀察觸食}-云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五]-食,沙土[[坌]]-[六]-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0102c13]@「-{觀察意思食}-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七]-,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惟,常-[2]-生思願,捨遠而去。觀意思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意思食斷。-<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0102c21]@「-{觀察識食}-諸比丘!云何觀察識食?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八]-廣說。「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觀察識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識食斷知。-<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0102c2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與」,元、明二本作「以」。[*]
[2] 「常」,明本作「當」。
====[註解]====
[一] 嶮:「險」的異體字。
[二] 計無濟理:估計沒有度過的可能。
[三] 斷知:(捨斷而)徹底地了知。
[四]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五] 唼:蟲咬東西。讀音同「煞」。
[六] 坌:灰塵。讀音同「笨」。
[七] 無煙無炎:沒有煙也沒有明顯的火焰,例如燒紅的炭火,得要有警覺心的人才知道其高熱。
[八] 須深經:即《雜阿含經》卷十四[[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四#三四七|第347經]]。
====[對應經典]====
* {ref>S12.63}
====[讀經拾得]====
*四食能資益眾生,但也不應貪愛四食。四食的斷知不是指不吃東西,而是指不起貪愛執著。
在心理層面而言,聖弟子的「觸」是「明觸」,而不會在心理生苦受,例如《雜阿含經》卷17:「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2-25)。「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感官的觸生受,是身體正常的功能之一;而「心受」則是意根的觸生受,這是修行人能用功的所在。
*本經所提四食斷知後,分別能斷的是:
*麤摶食斷知 -> 五欲功德貪愛斷(阿那含以上)
*細觸食斷知 -> 三受斷(阿羅漢)
*意思食斷知 -> 三愛斷(阿羅漢)
*識食斷知 -> 名色斷(阿羅漢)
====[進階辨正]====
*[[研討:為何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
*[[研討:《雜阿含經》第373經意思食的「斷」或「斷知」]]
=====(三七四)@@[0102c28]@@=====
@[0102c28]@如是我聞:
@[0102c2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2c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
@[0103a02]@「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0103a06]@「若於四食無貪無喜-[1]-,無貪無喜故,識不住、不增長,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長,行不增長故,當來有不生不長,當來有不生長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起。如是純大苦聚滅。」
@[0103a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喜」,宋、元、明三本作「欲」。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12.64}
====[讀經拾得]====
* 本經中說「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其中「不入名色」可以有兩種解釋:
-不隨著覺知而陷入身心的運作中。
-死後輪迴時沒有執著,也就不會投生胞胎、產生後世的身心。
* 本經字面上「識」、「名色」、「行」的順序,看似和十二因緣中的次序不同,其實是將十二因緣中間「愛」、「取」等支都含括為「諸行(身口意的造作)增長」而一語帶過了。
=====(三七五)@@[0103a13]@@=====
@[0103a13]@如是我聞:
@[0103a13]@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3a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則有憂悲、有[[塵垢]]-[一]-,-<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無憂悲,亦無塵垢。>-」
@[0103a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塵垢:指煩惱。
[二]
[三]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12.64}
====[讀經拾得]====
=====(三七六)@@[0103a21]@@=====
@[0103a21]@如是我聞:
@[0103a21]@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3a2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
@[0103a24]@「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牕牖]]-[一]-,日出東方,光照西壁。如是,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如前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
@[0103a29]@「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如前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譬如,比丘!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牕牖,日出東方,應照何所?」
@[0103b02]@比丘白佛言:「應照西壁。」
@[0103b03]@佛告比丘:「若無西壁,應何所照?」
@[0103b04]@比丘白佛言:「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0103b04]@「如是,比丘!-<於此四食無貪無喜,識無所住,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北西長廣,東西牕牖:北側和西側較寬廣,東側和西側有窗戶。其中「牕」是「窗」的異體字,「牖」是窗戶,讀音同「有」。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北、東、南有窗」。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12.64}
====[讀經拾得]====
{{ :agama:卷第十五_第376經_西北廣長之屋_建立外框.png?400|}}
本經描述「北西長廣,東西牕牖」的建築,「日出東方,光照西壁」,為什麼要說「北西長廣」呢?
這是因為在北半球的國家,太陽常從東方偏南升起,而不一定是從正東方升起,尤其中國的領土大多數在北迴歸線以北,這種現象更為顯著。
若是完全方正的屋子,當曙光從東側的窗戶照入時,依據太陽的入射角多麼偏南,日光可能照在西側的牆上,也可能照到北側偏西的牆上。
若是照本經所說「北西長廣」的屋子,如右圖所示,則太陽的入射角縱使偏南,也是照在西側的牆上了,即經文中說的「應照西壁」。
這是個因地制宜的譬喻,因此像南傳的斯里蘭卡(錫蘭)位於赤道及北迴歸線之間的低緯度地區,太陽最常由正東升起,冬季由東南東、夏季由東北東升起,就不適合用「北西長廣」的屋子舉例,所以相當的南傳經文是另舉「北、東、南有窗」的例子了。
佛陀強調佛法是要讓人聽懂後修習親證的,而要求弟子以各國各地的方言傳播佛法,不拘泥於原始佛說的語言,從本經譬喻在南北傳經文的不同,也可見各地譯經師的用心良苦。
====[進階辨正]====
[[研討:為什麼《雜阿含經》第376經要說「北西長廣」]]
=====(三七七)@@[0103b08]@@=====
@[0103b08]@如是我聞:
@[0103b08]@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3b0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比丘!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牕牖,日出東方,應照何所?」
@[0103b14]@比丘白佛言:「應照西壁。」
@[0103b15]@佛告比丘:「如是,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1]-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亦無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譬如,比丘!畫師、畫師弟子集種種彩色,欲粧-[2]-畫虛空,寧能畫不?」
@[0103b19]@比丘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彼虛空者,[[非色、無對、不可見]]-[一]-。」
@[0103b21]@「如是,比丘!於此四食無貪無喜,亦無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0103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粧」,宋、元、明三本作「莊」。[*]
====[註解]====
[一] 非色、無對、不可見:不是物質、沒有障礙性、看不到。
[二]
[三]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12.64}
====[讀經拾得]====
=====(三七八)@@[0103b24]@@=====
@[0103b24]@如是我聞:
@[0103b24]@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103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比丘!畫師、若畫師弟子集種種彩,欲[[粧[*]畫於色]]-[一]-,作種種像。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畫師、畫師弟子寧能粧[*]於色不?」
@[0103c03]@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能粧[*]畫色。」
@[0103c03]@佛告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集。諸比丘!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有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比丘!譬如畫師、畫師弟子集種種彩,欲離於色有所粧[*]畫,作種種像,寧能畫不?」
@[0103c08]@比丘白佛:「不能,世尊!」
@[0103c09]@「如是,比丘!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有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0103c11]@佛說此-[1]-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二本無「此」字。
====[註解]====
[一] 粧畫於色:繪畫在物質材料上。這裡的「色」指物質,例如白布、白板、或地面。
[二]
[三]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12.64}
====[讀經拾得]====
本經的畫師譬喻,和卷十[[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六七|第267經]]「譬如畫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的譬喻呼應。本經說眾生貪喜四食而沉陷輪迴,卷十第267經則說眾生不如實知、樂著五陰,而不得解脫。
=====[導讀:四聖諦;諦相應 (1/2)]=====
「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四聖諦」即佛陀悟到的四個真理: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詳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卷十二]])。
-滅:苦的止息,稱為「[[涅槃]]」。
-道: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即「[[八正道]]」(詳見卷[[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二十八]]、[[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二十九]])。
《雜阿含經》「諦相應」的內容為本卷後半(第379~406經)及卷十六第407~443經,當中佛陀再三提醒弟子不只要理解四聖諦,還要努力修行以[[如實知]]四聖諦、於四聖諦[[無間等]](洞察)。
=====(三七九)@@[0103c13]@@=====
@[0103c13]@如是我聞:
@[0103c13]@一時,佛住[[波羅㮈]]-[1]--[一]-國[[鹿野苑]]-[二]-中[[仙人住處]]-[三]-。
@[0103c14]@爾時,世尊告[[五比丘]]-[四]-:「-{初轉}-此[[苦聖諦]]-[五]-,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六]-,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17]@「復次,-{二轉}-苦聖諦智__當__復__知__,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七]-已知__當斷__,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20]@「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八]-已知__當__-[2]-作__證__,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九]-已知__當修__,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24]@「復次,比丘!-{三轉}-此苦聖諦__已知__,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__已斷__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3c27]@「復次,苦滅聖諦已知、__已__作__證__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__已修__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0104a02]@「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十]-[[三轉十二行]]-[十一]- >-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二]-。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3]-、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04a08]@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十三]-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0104a10]@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
@[0104a11]@憍陳如白佛:「已知,世尊!」
@[0104a11]@復告尊者憍陳如-[4]-:「知法未?」
@[0104a12]@[[拘隣]]-[十四]-白佛:「已知,善逝!」
@[0104a12]@尊者拘隣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隣-[5]-]]-[十五]-。
@[0104a13]@尊者阿若拘隣知法已,[[地神]]-[十六]-舉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所未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以義饒益]]-[十七]-,利安天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十八]-。」
@[0104a19]@地神唱已,聞[[虛空神天]]-[十九]-、[[四天王天]]-[二十]-、[[三十三天]]-[二十一]-、[[炎摩-[6]-天]]-[二十二]-、[[兜率陀天]]-[二十三]-、[[化樂天]]-[二十四]-、[[他化自在天]]-[二十五]-展轉傳唱,[[須臾]]之間,聞于[[梵天]]-[二十六]-身-[7]-。梵天乘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世間聞法未所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以義饒益諸天世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世尊於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轉法輪,是故此經名轉法輪經。
@[0104a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大正藏在「當」字之後有一「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3] 「智」,宋本作「知」。
[4] 「憍陳如」,巴利本作 Koṇḍañña。
[5] 「阿若拘隣」,巴利本作 Aññāta koṇḍañña。
[6] 「摩」,大正藏原為「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7] 「身」,明本作「自」。
====[註解]====
[一] 波羅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十公里處的恆河河畔,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迦尸國的首都。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迦尸國又稱為波羅㮈國。另譯為「波羅奈」。
[二] 鹿野苑:中印度波羅㮈城的地名,當地林中有許多鹿,因此稱鹿野苑。佛陀成道後,在此地度化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證阿羅漢。
[三] 仙人住處:傳說鹿野苑是遠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處鹿野苑」。
[四] 五比丘:佛最早度化的五位比丘,分別是憍陳如(又譯作「拘隣」)、拔提(又譯作「跋提釋迦王」)、摩訶男(又譯作「摩訶男拘隷」)、婆破(又譯作「惒破」)、阿濕波誓(又譯作「馬勝」、「馬師」)。
[五] 苦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受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六] 眼、智、明、覺:形容聖者證果時見到真理。「眼」指看見真理,「智」指體證智慧,「明」指顯明真理,「覺」指覺悟真理,都是從不同角度比喻見到真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七] 苦集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八] 苦滅聖諦:聖者所證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煩惱熄滅的涅槃。
[九] 苦滅道跡聖諦:聖者所證的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十]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苦、集、滅、道。
[十一] 三轉十二行:佛陀初轉法輪,三次循序地解說四聖諦。另譯為「三轉十二說」。
[十二]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十三] 憍陳如:比丘名,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當中第一位證果的,佛陀稱讚他「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第一。
[十四] 拘隣:即「憍陳如」的另譯,同為音譯。
[十五] 阿若拘隣:已了知的憍陳如。「阿若」為音譯,義譯為「已了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阿若憍陳如」。
[十六] 地神:行走於地面的神祇。
[十七] 以義饒益:以真義帶來幫助。
[十八] 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增加天眾的勢力,減弱阿修羅眾的勢力。因為行善的動機要清淨才能往生天界,動機不純正則往生為阿修羅甚至入三惡道,佛陀教導清淨的佛法,使得人心向善且往生天界的人增加。「阿修羅」是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十九] 虛空神天:飛行於空中的神祇。
[二十] 四天王天:欲界六天的第一天,位於須彌山腰。
[二十一]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於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稱三十三天。又稱為「忉利天」。
[二十二] 炎摩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譯為「焰摩天」、「夜摩天」、「豔天」。
[二十三] 兜率陀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天」、「兜率哆天」,義譯為「知足天」。
[二十四] 化樂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娛樂,因此稱為「化樂」。
[二十五]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較其低的天所變化出的欲境,自由拿來給自己娛樂,因此稱為「他化自在」。又譯為「他化樂天」。
[二十六] 梵天:色界的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對應經典]====
* {ref>S56.11}
* {ref>S56.12}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09_001.htm|《佛說轉法輪經》]]。
* 參考[[http://tripitaka.cbeta.org/T24n1450_p0127b24|《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六]]。
* 參考[[https://suttacentral.net/lzh/lzh-dg-kd1#t1428.32a|《四分律》卷第三十二(二分之十一)受戒揵度之二]]。
* 參考[[https://suttacentral.net/lzh/lzh-mi-kd1#t1421.15b|《五分律》受戒法]]。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60。
* [[https://suttacentral.net/pi/ps2.7|南傳《無礙解道》Ps 2.7.1]]。
* [[https://suttacentral.net/pi/pi-tv-kd1#pancavaggiyakatha|南傳律藏《大品》〈大篇初誦〉五比丘 Pi Tv Kd 1.68]]。
* [[https://suttacentral.net/skt/lal26|梵文《普曜經》 Lal 26]]。
* [[https://suttacentral.net/bo/dq95|藏傳《轉法輪經》 D 31/Q 747]]。
====[讀經拾得]====
*本經是著名的《轉法輪經》,經中記載佛陀證道之後第一次向五比丘說法的內容。
*四諦三轉十二行,綜合本經及對應經典的內容,表解如下:
^ ^ 初轉(諦智) ^ 二轉(作智) ^ 三轉(證智) ^
^苦聖諦|了知五受陰是苦|苦諦當知|苦諦已知|
^集聖諦|了知無明、貪愛等等因緣導致苦的集起|苦集當斷|苦集已斷|
^滅聖諦|了知苦的止息(涅槃)即是煩惱的永盡無餘|滅諦當證|滅諦已證|
^道聖諦|了知八正道是通往解脫的正確道路|道諦當修|道諦已修|
\\
*為何先稱揚釋迦牟尼佛的是地神,而不是其他天界的天人?
地神為居住於地上的祈祇,離人間較近,和人類的交集較多,《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8〉第30經世記經:「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及丘塚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CBETA, T01, no. 1, p. 135, a27-b1) 因此佛陀成道後由地神就近知道也是自然的,然後再層層上傳至較遠的天界。這樣由地神先聽聞、再層層上傳到其他天界的敘述,在佛經中還蠻常見的。
====[進階辨正]====
*[[什麼是「眼、智、明、覺」]]
*[[什麼是「地神」、「虛空神天」]]
*[[研討:《雜阿含經》第379經的「梵天身」]]
=====(三八〇)@@[0104b01]@@=====
@[0104b01]@如是我聞:
@[0104b01]@一時,佛住波羅㮈國-[1]-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b0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0104b04]@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讀經拾得]====
=====[導讀:三轉法輪與修行的目標]=====
接下來的幾經可說都和三轉法輪的內容相關,第381、382經表示應當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二轉),第383~388經則表示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三轉)的人則已達成修行的目標:
*第383經:則斷愛欲,轉去諸結,於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第384經: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善解脫。
*第385經: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已終,純一清白,名為上士。
*第386經:無有關鍵,平治城壍,度諸嶮難,解脫結縛,名為賢聖,建立聖幢。
*第387經:無有關鍵,平治城壍,度諸嶮難,解脫結縛,名為賢聖,建立聖幢的解釋。
*第388經:斷五支,成六分,守護於一,依倚於四,捨除諸諦,離四衢,證諸覺想,自身所作,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清白,名為上士。
=====(三八一)@@[0104b06]@@=====
@[0104b06]@如是我聞:
@[0104b06]@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b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修無間等,起[[增上欲]]-[一]-,[[方便堪能]]-[二]-,[[正念、正知]]-[三]-,應當覺。」
@[0104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增上欲:加強的意願。
[二] 方便堪能:努力精進以有能力。
[三] 正念、正知: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
====[讀經拾得]====
=====(三八二)@@[0104b13]@@=====
@[0104b13]@如是我聞:
@[0104b13]@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b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苦-[1]-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0104b1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56.29}
====[讀經拾得]====
=====(三八三)@@[0104b20]@@=====
@[0104b20]@如是我聞:
@[0104b20]@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b2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欲,轉-[1]-去諸結,[[於慢無間-[2]-等]]-[一]-究竟苦邊。」
@[0104b2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轉」,宋、元、明三本作「縛」。
[2] 「間」,大正藏原為「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間」。
====[註解]====
[一] 於慢無間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這邊的「無間等」是止滅的意思。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什麼是「慢無間等」]]
=====(三八四)@@[0104b29]@@=====
@[0104b29]@如是我聞:
@[0104b29]@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c0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一]-,正智善解脫。」
@[0104c0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盡諸有結:滅盡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縛,也就是不再有來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對應經典]====
* {ref>S56.25}
====[讀經拾得]====
=====(三八五)@@[0104c09]@@=====
@[0104c09]@如是我聞:
@[0104c09]@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c10]@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已終,純一清白,名為[[上士]]-[一]-。」
@[0104c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上士:上等人。
[二]
[三]
====[讀經拾得]====
=====(三八六)@@[0104c18]@@=====
@[0104c18]@如是我聞:
@[0104c18]@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c1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無有關鍵-[1]-,平治城壍,度諸嶮難,解脫結縛]]-[一]-,名為賢聖,建立聖[[幢]]-[二]-。」
@[0104c2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鍵」,宋、元、明三本作「揵」。[*]
====[註解]====
[一] 無有關鍵,平治城壍,度諸嶮難,解脫結縛:不為關卡所阻礙,平定城池,度過各種險難,解脫各種束縛。這個戰士打勝仗的比喻常用來形容佛弟子打破生死輪迴、證阿羅漢。
[二] 幢:在高舉的竿柱繫上絲帛作圓桶狀的旗幟。原為戰場上用來統領軍隊、顯揚軍威的物品,在佛教則用以顯示三寶威德、讓人憶念三寶。
====[讀經拾得]====
=====[導讀:四果]=====
佛法的修習不只是在信仰及實踐的層次,還可以親身體證解脫。以解脫的程度來衡量,修道的成就可略分為四果:
-初果:須陀洹果。
-二果:斯陀含果。
-三果:阿那含果。
-四果:阿羅漢果。
證得果位的條件以及剩餘輪迴的束縛,如下表所述:
^ 果位 ^ 條件 ^ 輪迴的束縛 |
| [[須陀洹果]] | 斷身見、戒取、疑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
| [[斯陀含果]] | 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 | 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
| [[阿那含果]] | 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 | 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
| [[阿羅漢果]] | 斷五上分結(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貪瞋癡永盡、煩惱永盡 | 證得涅槃、解脫輪迴。 |
其中一些名詞的簡略意義如下:
* 身見:執著於有「我」。
*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 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貪:欲界眾生的貪愛。
* 瞋恚:生氣。
* 愚癡:無智;無明。
=====(三八七)@@[0104c27]@@=====
@[0104c27]@如是我聞:
@[0104c27]@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4c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無有-[1]-關鍵[*],平治城塹,度諸峻難,名為賢聖,建立聖幢。諸比丘!云何無有關鍵[*]?謂[[五下分結]]-[一]-已斷-[2]-、已知,是名離關鍵[*]。云何平治城塹?無明謂之深塹,彼得斷知,是名平治城塹。云何度諸嶮難?謂無際生死,究竟苦邊,是名度諸嶮難。云何解脫結縛?謂愛已斷、已知。云何建立聖幢?謂我慢已斷、已知,是名建立聖幢。」
@[0105a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本無「有」字。
[2] 「斷」,大正藏原為「離」,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斷」。
====[註解]====
[一]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
[二]
[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七一|《雜阿含經》卷三第71經]]、[[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四#二〇〇_大品阿梨吒經第九_第五後誦|《中阿含經》卷五十四〈大品2〉第200經阿梨吒經]]、[[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931.htm|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5〈戰士品8〉第71經]],都有以戰士打勝仗比喻超脫輪迴。這幾經的主題、比喻項目,以及佛法的解說,整理如下表所示:
^ 《雜阿含經》卷三第71經: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
| 勝仗比喻 |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 佛法解說 |斷__五下分結__|度__無明__深塹|究竟__無始生死__|__有愛__盡|__我慢__盡|
^ 《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87經: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
| 勝仗比喻 |無有關鍵|平治城塹|度諸嶮難|解脫結縛|建立聖幢|
| 佛法解說 |__五下分結__已斷、已知|斷知__無明__|__無際生死__,究竟苦邊|__愛__已斷、已知|__我慢__已斷、已知|
^ 《中阿含經》卷五十四第200經:六見處無我、無我所,得涅槃^^^^^^
| 勝仗比喻 |無門|度壍|破墎|過壍|聖智慧鏡|
| 佛法解說 |__五下分結__已盡已知|__無明__壍已盡已知|__無窮生死__已盡已知|__有愛__已盡已知|__我慢__已盡已知|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71經:心解脫者與慧解脫者^^^^^^
| 勝仗比喻 |無門閂|障礙已除去|溝已填滿|柱已拔起|聖者旗已落下、重擔已落下、已分離|
| 佛法解說 |__五下分結__已被捨斷|__無明__已被捨斷|__出生輪迴的再有__已被捨斷|__渴愛__已被捨斷|__我慢__已被捨斷|
\\
====[進階辨正]====
[[什麼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三八八)@@[0105a13]@@=====
@[0105a13]@如是我聞:
@[0105a13]@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5a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是名比丘[[斷五支]]-[一]-,[[成六分]]-[二]-,[[守護於一]]-[三]-,[[依倚-[1]-於四]]-[四]-,[[捨除諸諦]]-[五]-,[[離四衢]]-[六]-,[[證諸覺想]]-[七]-,[[自身所作]]-[八]-,[[心善解脫]]-[九]-,[[慧善解脫]]-[十]-,[[純一清白]]-[十一]-,名為上士。」
@[0105a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倚」,大正藏原為「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倚」。
====[註解]====
[一] 斷五支:斷除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二] 成六分:成就對六根的守護;當六根對六境時,不喜不憂而安住於捨,有正念、正知。
[三] 守護於一:以正念守護心。
[四] 依倚於四:依於四種事;《成實論》表示可解讀四種事為著糞掃衣、常行乞食、依樹下坐、服陳棄藥,也可解讀為熟思而遠離(惡象、惡馬等)、熟思而習近(衣服、飲食等)、熟思而除遣(散亂、疲勞等)、熟思而忍受(寒熱等)。相當的南傳經文解釋為後者。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解釋作[[四神足]]。
[五] 捨除諸諦:捨棄外道以為真實的各種邪見。
[六] 離四衢:遠離種種的希求、執著。「四衢」是十字路口,《雜阿含經》卷十第265經將「識無堅實」比喻為幻師在四衢道頭變出各種幻境,其中「四衢」可對應到卷二第39經所說的「四識住」。
[七] 證諸覺想:契合真理地了知各種念頭;捨斷欲貪的念頭(欲覺)、生氣的念頭(恚覺)、加害的念頭(害覺)。
[八] 自身所作:對應經典作「身行猗息」、「離身行」,指入第四禪。
[九]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十] 慧善解脫:以智慧徹底地斷除煩惱而解脫,即斷無明。
[十一] 純一清白:完全清淨的修行。又譯為「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讀經拾得]====
本經、《雜阿含經》卷三第71經、《長阿含經》卷九第10經十上經、《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46〉[[agama1:增壹阿含經結禁品第四十六#二|第2經]]、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護品2〉第20經、南傳《長部尼柯耶》第33經,都有「斷五支、成六支……」這十項比喻。這幾經的主題以及比喻項目,整理如下:
^《雜阿含經》卷三第71經: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
|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88經: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
|斷五支|成六分|守護於一|依倚於四|捨除諸諦|離四衢|證諸覺想|自身所作|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清白,名為上士|
^《長阿含經》卷九第10經十上經:十難解法;十賢聖居^^^^^^^^^^
|除滅五枝|成就六枝|捨一|依四|滅異諦|勝妙求|無濁想|身行已立|心解脫|慧解脫|
^《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46〉第2經:聖賢所居之處有十事,三世諸聖常處其中^^^^^^^^^^
|五事已除|成就六事|恒護一事|將護四部眾|觀諸劣弱|平等親近|正向無漏|依倚身行|心善解脫|智慧解脫|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0〈救護品2〉第20經:十個過去、現在、未來聖者的住所^^^^^^^^^^
|五支已捨斷|六支已具備|有一個守護|有四個倚靠|各自真理已除去|尋求已捨並徹底衰滅|無混濁意向|身行已寧靜|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南傳《長部尼柯耶》第33經:十個聖者的住所^^^^^^^^^^
|五支已捨斷|六支已具備|有一個守護|有四個倚靠|各自真理已除去|尋求已捨並徹底衰滅|無混濁意向|身行已寧靜|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
這十項比喻的佛法解說,已白話解釋於「註解」中,若有興趣探究各經、論中對這十項比喻的解說異同,可參考線上的「進階辨正」。
====[進階辨正]====
[[研討:「斷五支」等所指為何?]]
[[研討:「離四衢」所指為何?]]
[[研討:「十賢聖居」的相當經文異同]]
=====[導讀:如實知四聖諦]=====
接下來的幾經都圍繞著「如實知四聖諦」:
*第389經:佛陀如實知四聖諦,以治療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本,而為大醫王。
*第390經:如實知四聖諦才是修行人中的修行人。
*第391經:如實知四聖諦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第392經:如實知四聖諦而解脫於苦,捨惡趣解脫,不捨戒退減,不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不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不能於此外求大師,堪能越苦,堪能脫苦。
*第393經:應如實知四聖諦,而能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果、佛果。
*第394經:如實知四聖諦是明相初光。
*第395經:佛說四聖諦,有如日月照破黑暗。
*第396經:佛弟子得法眼見四聖諦,有如日出照破黑暗。
*第397經:四聖諦是漸次無間等。
*第398經:如實知四聖諦就不會人云亦云,如因陀羅柱不隨風動。
*第399經:如實知四聖諦就不會被外道動搖,如石柱不隨風動。
=====(三八九)@@[0105a24]@@=====
@[0105a24]@如是我聞:
@[0105a24]@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5a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一]-。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痰癊]]-[1]--[二]-起、[[涎唾]]-[三]-起、[[眾冷]]-[四]-起、因[[現事]]-[五]-起、[[時節]]-[六]-起,是名良醫善知病源。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七]-、應[[下]]-[八]-、應[[灌鼻]]-[九]-、應[[熏]]-[十]-、應[[取汗]]-[十一]-。[[如是比]]-[十二]-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
@[0105b10]@「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
@[0105b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痰癊」,大正藏原為「癖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痰癊」。
====[註解]====
[一] 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名為大醫王的人,所應要具備的、所應有的要素。
[二] 痰癊:痰或水大在胸腹積聚不散的病。
[三] 涎唾:口水、唾液。「涎」讀音同「閒」,口水、唾液。
[四] 眾冷:受寒。
[五] 現事:現在、眼前的事物。
[六] 時節:季節。
[七] 吐:催吐的療法,吐出有害物質以解除中毒或緩和病勢。
[八] 下:瀉下的療法,可通便秘、退水腫、或清熱瀉火。
[九] 灌鼻:以藥物或酥油脂灌鼻的療法,可治鼻病、眼病、頭痛。
[十] 熏:以藥物煙熏供吸氣入口的療法,可治風寒、咳嗽、眼痛。
[十一] 取汗:發汗的療法,可以解除體表的病邪(例如風寒),去風濕、消水腫、疏通血脈。
[十二] 如是比:這樣類比的;像這類的。
====[讀經拾得]====
***佛陀是大醫王**
{{ :agama:decoration:2016_06_18_雜阿含389經大醫王.png?320|}}
佛陀以治療疾病為例,說明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善知病:詳實觀察問題的現象。
-善知病源:找出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
-善知病對治:針對根本原因,探究解決方法。
-當來更不動發:實施解決方案,解決當下的問題,並徹底避免未來問題再度發生。
將這樣的方法,運用在每個人必然得面對的問題: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就是四聖諦:
-善知病:苦諦。
-善知病源:集諦。
-善知病對治:道諦。
-當來更不動發:滅諦。
***佛陀不否定世間醫療的功效**
由此經及許多律藏中的記載可知,對於世人生病,佛陀認為可由醫師作適當的診斷及治療,並未否定世間醫療的功效。「醫方明」也是世間「五明」之一,是對於行走人間有幫助的學術。
究竟來看,佛陀則教導弟子以四聖諦從根本解決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問題,而為大醫王。
***現在以後就是「未來世」**
有同學提問:「本經提到『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有醫師這麼厲害,能預防下一輩子的病嗎?」
其實在佛經中「未來世」不一定指下一輩子,只要是在「現在」以後的都可以是「未來世」。同理,十二因緣中的「生」不一定指下輩子的出生,對修行人來說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可能是新的出「生」,因此十二因緣是可現見的,而佛法是可現證的。
所以本經說「於未來世永不動發」只是說醫生治好病、斷了病根,就不復發了。本經也將此形容為「當來更不動發」,可見「未來世」即「當來」,在本經中並不是指下輩子的來世。
====[進階辨正]====
[[什麼是「如是比種種對治」]]
[[什麼是「應塗藥、應吐、應下、應灌鼻、應熏、應取汗」]]
=====-[5]-(三九〇)@@[0105b21]@@=====
@[0105b21]@如是我聞:
@[0105b21]@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5b2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此苦集聖諦不如實知,此苦滅聖諦不如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此非沙門之沙門,非婆羅門之婆羅門,彼亦不於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105b28]@「若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如實知,此苦滅聖諦如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婆羅門之婆羅門,於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無間等當起增上欲,精勤堪能,方便修學。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0105c07]@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56.05}
* 參考 {ref>S56.06}
* 參考 {ref>S56.22}
====[讀經拾得]====
=====(三九一)@@[0105c09]@@=====
@[0105c09]@如是我聞:
@[0105c09]@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廣說如上。差別者:「於四聖諦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非[[沙門數]]-[一]-、非[[婆羅門數]]-[二]-;於四聖諦如實知者,是沙門數、是婆羅門數。」乃至……
@[0105c1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沙門數:在修行人之中;真正的修行人。「沙門」在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二] 婆羅門數:在修行人之中;真正的修行人。「婆羅門」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56.22}
* 參考 {ref>S56.05}
* 參考 {ref>S56.06}
====[讀經拾得]====
=====(三九二)@@[0105c15]@@=====
@[0105c15]@如是我聞:
@[0105c15]@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5c1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不如實知,苦滅聖諦不如實知,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不得脫苦。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於苦集聖諦如實知,於苦滅聖諦如實知,於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解脫於苦。」
@[0105c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05c25]@「如於苦不解脫、解脫。如是捨[[惡趣]]-[一]-不解脫、解脫,堪能捨戒退減、不捨戒退減,能自說得[[過人法]]-[二]-自證、不能自說得過人法作證,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不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三]-。
@[0106a01]@「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越苦、堪能越苦,不堪能脫苦、堪能脫苦。」
@[0106a04]@如是上諸經重說悉繼以偈:
「若不知苦者, 及彼眾苦因,\\
一切諸苦法, 寂滅永無餘。\\
若不知道跡, 能思一切苦,\\
心解脫於苦, 慧解脫亦然。\\
不能越眾苦, 令苦究竟脫,\\
若如實知苦, 亦知眾苦因。\\
及一切諸苦, 永滅盡無餘,\\
若復如實知, 息苦之道跡。\\
意解脫具足, 慧解脫亦然,\\
堪能越眾苦, 究竟得解脫。」\\
@[0106a1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惡趣:壞的往生處,即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
[二] 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
[三] 不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不能於如實知四聖諦的人之外找到更好的值得供養的對象。
====[對應經典]====
* {ref>S56.22}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如於苦不解脫、解脫……』一段有一連串的對比,每個對比中的前者是不如實知四聖諦的結果,後者是如實知四聖諦的結果。為什麼『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是該對比的前者?也就是說,為什麼『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是不如實知四聖諦的結果?」
{{ :agama:decoration:batman-1293525_640.jpg?320|連漫畫的超級英雄通常都要隱藏身份,為善不欲人知了(臭屁的鋼鐵人除外),何況是修行人,哪會要其他人知道他自己有多厲害}}
這是因為「自說得過人法自證」常常是貪名聞利養甚至詐財騙色的人在大妄語。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向未受大戒的人自說得過人法,縱使真的得過人法而說都犯戒,除非是在圓寂前說。如《五分律》卷六:「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自說得過人法,言:『我如是知,如是見。』實者,波逸提。[……]若受大戒人不問,而向說,語語突吉羅。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不犯者:泥洹時說;受具戒人問,而後說。」(CBETA, T22, no. 1421, p. 40, b30-c13)
至於沒得過人法而自稱得過人法的人,則犯死後必墮無間地獄的最重罪。
因此「自說得過人法自證」是由於不如實知四聖諦、不畏因果而造作的惡業,佛弟子皆應引以為戒。
=====(三九三)@@[0106a16]@@=====
@[0106a16]@如是我聞:
@[0106a16]@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6a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一]-,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二]-,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
@[0106a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06a25]@「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三結]]-[三]-盡,得[[須陀洹]]-[四]-,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五]-。」
@[0106a2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06b02]@「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斯陀含]]-[六]-,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0106b06]@「[[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七]-[[阿那含果|阿那含]]-[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0106b10]@「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0106b15]@「若得[[辟支佛]]-[九]-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0106b18]@「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0106b2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詮釋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終的歸宿」。
[二] 章句:章節、句子。「章」是意義完整的一個段落,「句」是語意完全的詞組。
[三] 三結:身見、戒取、疑。
[四] 須陀洹: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五] 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這裡可能有經文脫落,原文可能為「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六] 斯陀含:斷身見、戒取、疑,貪、瞋、癡薄的聖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間,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稱為一來果。
[七]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聖人中,往生色界天即證得涅槃者。
[八] 阿那含: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欲貪、瞋恚)的聖人,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稱為不還果。
[九]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對應經典]====
* 參考 {ref>S56.03}
* 參考 {ref>S56.04}
* 參考 {ref>S56.23}
* 參考 {ref>S56.24}
====[讀經拾得]====
佛陀表示初果至四果,乃至辟支佛果、佛果,都是以四聖諦為根本。本卷第402經也說:「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
====[進階辨正]====
[[什麼是「辟支佛」]]
[[什麼是「五種不還」]]
=====(三九四)@@[0106b24]@@=====
@[0106b24]@如是我聞:
@[0106b24]@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6b25]@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明相]]-[一]-先起。如是[[正盡苦]]-[二]-亦有前相起,謂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1]-。」
@[0106b28]@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06c01]@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2]-。
====[校勘]====
[1] 「諦」,明本作「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2] 明本無「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十五字。
====[註解]====
[一] 明相:日出前,東邊的天空開始亮起來的景像。
[二] 正盡苦:徹底地斷盡所有的苦。
====[對應經典]====
* {ref>S56.37}
====[讀經拾得]====
*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48經:「如日出前相,謂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盡苦邊、究竟苦邊前相者,所謂正見。彼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起定正受故,聖弟子心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如是心善解脫。聖弟子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198, b6-12)
=====(三九五)@@[0106c02]@@=====
@[0106c02]@如是我聞:
@[0106c02]@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6c03]@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間者,[[一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一]-,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刻]]-[1]--[二]-數、須臾,皆悉不現,世間常冥,無有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若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世間時,不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世間盲冥,無有明照。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於世間。
@[0106c11]@「若日月出於世間,眾星亦現,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刻[*]數、須臾,悉現世間,長夜明照,出於世間。如是,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
@[0106c16]@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刻」,大正藏原為「尅」,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刻」。[*]
====[註解]====
[一] 一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則大光明、大光耀尚未現」。
[二] 刻:計時的單位,古代以一晝夜分一百刻,但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幾經修改,清朝之後以一晝夜分九十六刻,即十五分鐘為一刻。
====[對應經典]====
* {ref>S56.38}
====[讀經拾得]====
本經以佛陀以及佛說的四聖諦比喻日月,有日月而照破黑暗。
=====(三九六)@@[0106c18]@@=====
@[0106c18]@如是我聞:
@[0106c18]@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6c1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一]-,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二]-,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三]-[[具足住]]-[四]-。[[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五]-。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0107a01]@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所有集法,一切滅已:(見到)所有生起的一切都會滅去。這句話前可能經文脫落一「見」字。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八個字。
[二] 七有天人往生:(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為證得「須陀洹果」者。
[三]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達到初禪的境界。
[四]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五] 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在那時聖弟子死了,則沒有那個聖弟子被結縛而會回這個世間的結」。
====[對應經典]====
* {ref>A03.095}
====[讀經拾得]====
*依據本經,初果聖者得法眼(淨)。
*初果聖者頂多於天界及人間往來七次,即能涅槃,但在這當中還是會有各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甚至因為初果尚未斷貪、瞋、癡,而心中起憂苦,因此本經說「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可依禪定生起禪悅以潤澤身心。
*有同學問:「初果仍會七有天人往生,三果才不再還生此世,為何本經在解說初果者證初禪後,說不還生此世?」
初禪是離欲、惡不善法,不和欲界相應,因此初果聖者若有穩固的初禪,即能往生色界天,甚至可能在色界天繼續證得涅槃,成為本經說的「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
====[進階辨正]====
[[研討:《雜阿含經》第396經的三個問題]]
=====(三九七)@@[0107a03]@@=====
@[0107a03]@如是我聞:
@[0107a03]@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7a0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作是說,我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言我當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一]-。所以者何?無是處故。
@[0107a08]@「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欲-[1]-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譬如有人言我欲取[[佉提羅]]-[2]--[二]-葉,合集作器,盛水持行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無是處故。如是言我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欲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
@[0107a14]@「若復有言我當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得,復得苦滅道跡聖諦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
@[0107a17]@「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譬如有言我以[[純曇摩-[3]-葉]]-[三]-、[[摩樓迦-[4]-葉]]-[四]-,合集盛水持-[5]-行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如是若言我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若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故。」
@[0107a26]@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欲」字。
[2] 「佉提羅」,巴利本作 Khadira。
[3] 「純曇摩」,巴利本作 Paduma。
[4] 「摩樓迦」,巴利本作 Māluvā。
[5] 「持」,宋、元、明三本作「持將」。
====[註解]====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4/Acacia_catechu_-_K%C3%B6hler%E2%80%93s_Medizinal-Pflanzen-003.jpg?320x240|佉提羅}}
[一] 我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言我當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如果自己尚未洞察苦諦、集諦、滅諦,而自稱能洞察道諦,是沒有這種事的。相當的南傳經文略有不同,而是:「若作如是言:『我對苦聖諦,不能如實現觀;對苦集聖諦,不能如實現觀……對苦滅聖諦,不能如實現觀;對順苦滅道聖諦,不能如實現觀,作正苦之邊際。』無有此理。」
[二] 佉提羅:兒茶樹,為豆科金合歡屬落葉小喬木,其葉為羽狀複葉,小而脆弱。
[三] 純曇摩:紅蓮花。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4/Starr_021012-0015_Pueraria_montana_var._lobata.jpg?320x240|摩樓迦}}
[四] 摩樓迦:葛藤,為豆科葛屬多年生蔓草,是一種藤蔓植物,其葉寬卵形。會纏繞樹木,甚至造成樹木缺少陽光而死亡。
====[對應經典]====
* {ref>S56.32}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的經文記載四聖諦的無間等,有苦、集、滅、道的次第,也可參見[[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六#四三五|卷十六第435~437經]]。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滅、道都無間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結束。
=====(三九八)@@[0107a28]@@=====
@[0107a28]@如是我聞:
@[0107a28]@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7a29]@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小綿丸、小[[劫貝華]]-[一]-丸,置[[四衢道]]-[二]-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如是,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於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彼沙門、婆羅門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
@[0107b07]@「譬如[[因陀羅柱]]-[三]-,銅鐵作之,於深入地中,四方猛風不能令動。如是,-{如實知四聖諦,就不會人云亦云}--<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婆羅門不視他面,不隨他語。是沙門、婆羅門智慧堅固,本隨習故,不隨他語。>-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1]-學。」
@[0107b14]@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修」字。
====[註解]====
{{ :agama:decoration:阿育王石柱.jpg?240|}}
[一] 劫貝華:棉花。「劫貝」為棉花樹的音譯。
[二]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三] 因陀羅柱:城門前的柱狀紀念碑,例如阿育王石柱一類。「因陀羅」即帝釋天的音譯,意譯作天主、帝。
====[對應經典]====
* {ref>S56.39}
====[讀經拾得]====
經中形容證初果者,常描述如《雜阿含經》卷五第107經:「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心得無畏」。(CBETA, T02, no. 99, p. 33, b21-22)
因為已親身證知佛法,因此不再受他人影響對佛法的理解,不會人云亦云。
====[進階辨正]====
[[agama1:研討_劫波育_不是當今的木棉樹_而是棉花樹|研討:「劫貝」不是當今的木棉樹,而是棉花樹]]
=====-[9]-(三九九)@@[0107b16]@@=====
@[0107b16]@如是我聞:
@[0107b16]@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7b1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石柱,長十六[[肘]]-[一]-,八肘入地,四方風吹,不能令動。如是,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斯等沙門、婆羅門至諸論處,無能屈。其心解脫、慧解脫者,能使餘沙門、婆羅門反生憂苦。如是如實知、如實見,皆是先世宿習故,使智慧不可傾動。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
@[0107b25]@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2/Ell.jpg?320|肘}}
[一] 肘:長度單位,由手肘到中指頂端的距離,約四十多公分。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56.40}
====[讀經拾得]====
=====[導讀:四聖諦無間等的重要性]=====
以下各經都強調應該要努力修行,以於四聖諦得無間等,因為:
*第400經:四聖諦修習無間等,比救火燒頭衣還重要,以滅長夜三惡道的苦。
*第401經:四聖諦修習無間等,值得每天受三百槍一百年,以滅長夜三惡道的苦。
*第402經: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
*第403經:於四聖諦順知、順入,能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
*第404經:佛陀說的法如手中樹葉般稀有,能幫助人向於涅槃。
*第405經:如實知四聖諦比神射手射中百分之一毛還難。
*第406經:人身比盲龜浮木還難得。
=====(四〇〇)@@[0107b27]@@=====
@[0107b27]@如是我聞:
@[0107b27]@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7b28]@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有人[[火燒頭衣]]-[一]-,當起[[增上欲]]-[二]-,急救令滅。」
@[0107c01]@佛告比丘:「[[莫作是說。當置頭衣,於四聖諦起增上欲]]-[三]-,[[勤加方便]]-[四]-,修無間等。何等為-[1]-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當勤方便,修無間等。所以者何?比丘!長夜熾然,地獄、畜生、餓鬼。諸比丘!不見極苦,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者,是比丘當忍苦、樂、憂、悲,於四聖諦勤加精進,方便修習無間等,應當是-[2]-學。」
@[0107c09]@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一] 火燒頭衣:火燒到頭髮和衣服。
[二] 增上欲:加強的意願。
[三] 莫作是說。當置頭衣,於四聖諦起增上欲:不要這麼說(也就是說火燒到頭髮和衣服可以不急著救)。可以不去管火已經燒到頭髮和衣服,而要對四聖諦升起加強的意願。
[四] 勤加方便:勤奮努力。
====[對應經典]====
* {ref>S56.34}
====[讀經拾得]====
=====(四〇一)@@[0107c11]@@=====
@[0107c11]@如是我聞:
@[0107c11]@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7c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士夫年壽百歲,有人語言:『士夫若欲聞法,當日日三時受苦,[[晨朝]]時受百槍苦,日中、[[晡時]]亦復如是。於一日中受三百槍苦。如是日日,至於百歲,然後聞法,得無間-[1]-等,汝寧能不?』
@[0107c17]@「時,彼士夫為聞法故,悉堪能受。所以者何?人生於世,長夜受苦,有時地獄,有時畜生,有時餓鬼,於三惡道空受眾苦,亦不聞法,是故我今為無間等故,不以終身受三百槍為大苦也。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得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0107c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間」,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高麗藏改作「間」。
====[註解]====
[一]
[二]
[三]
====[對應經典]====
* {ref>S56.35}
====[讀經拾得]====
=====(四〇二)@@[0107c25]@@=====
@[0107c25]@如是我聞:
@[0107c25]@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0107c26]@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四聖諦[[平等正覺]]-[一]-,名為如來、應、等正覺。>-何等為四?所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於此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0108a02]@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一] 平等正覺:完全覺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實現正覺」。
====[對應經典]====
* {ref>S56.23}
* 參考 {ref>S56.24}
====[讀經拾得]====
=====(四〇三)@@[0108a04]@@=====
@[0108a04]@如是我聞:
@[0108a04]@一時,佛在[[摩竭]]-[一]-國[[人間遊行]],於王舍城波羅利弗是中間竹林聚落,國王於中造[[福德舍]]-[二]-。爾時,世尊與諸大眾於中宿止。
@[0108a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應當長夜-[1]-驅馳生死。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應當長夜驅馳生死。以我及汝於此苦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三]-,盡諸生死,不受後有。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後有。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修無間等。」
@[0108a17]@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常與汝等, 長夜涉生死,\\
不見聖諦故, 大苦日增長。\\
若見四聖諦, 斷有大海流-[2]-,\\
生死永已除, 不復受後有-[3]-。」\\
@[0108a23]@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長夜」,宋、元、明三本作「長夜流浪」。
[2] 「海流」,大正藏原為「流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海流」。
[3] 「有」,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註解]====
[一] 摩竭: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摩竭陀」。
[二] 福德舍:供應旅人及貧人的宿舍。
[三] 有流:生命存在的相續。「有」即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之管道」。
====[對應經典]====
* {ref>S56.21}
* 參考 {ref>Ze25.01}
* 參考 {ref>D16}
* 參考 {ref>A04.001}
* 藏傳[[https://suttacentral.net/bo/dq122|《四諦經》 D 316/Q 982]]。
====[讀經拾得]====
=====(四〇四)@@[0108a24]@@=====
@[0108a24]@如是我聞:
@[0108a24]@一時,佛在摩竭國人間遊行,王舍城波羅利弗是中間竹林聚落,大王於中作福德舍。爾時,世尊與諸大眾於中止宿。
@[0108a2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行,共至[[申恕]]-[一]-林。」
@[0108a28]@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坐樹下。
@[0108a29]@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
@[0108b01]@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
@[0108b03]@「如是,諸比丘!-{佛陀說的法如手中樹葉般稀有,能幫助人向於涅槃}--<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二]-、[[法饒益]]-[三]-、[[梵行饒益]]-[四]-、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明、慧、正覺、正向涅槃故。是故-[1]-,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0108b11]@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註解]====
{{ http://kplant.biodiv.tw/%E5%8D%B0%E5%BA%A6%E9%BB%83%E6%AA%80/%E5%8D%B0%E5%BA%A6%E9%BB%83%E6%AA%80-%E8%91%89%E5%BA%8F1.JPG?320|印度黃檀}}
[一] 申恕:印度黃檀,為豆科黃檀屬的落葉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又譯為「身恕」、「尸舍婆」、「尸攝惒」。
{{ http://kplant.biodiv.tw/%E5%8D%B0%E5%BA%A6%E9%BB%83%E6%AA%80/%E5%8D%B0%E5%BA%A6%E9%BB%83%E6%AA%8002.JPG?320|印度黃檀}}
[二] 義饒益:有利益。其中「義」是「利益」的意思。
[三] 法饒益:對正法的修學有幫助。
[四] 梵行饒益:對清淨修行(梵行)有幫助。
====[對應經典]====
* {ref>S56.31}
====[讀經拾得]====
佛陀將他所說的法比喻為「手中樹葉」般稀有,能幫助人向於涅槃;沒說的法比喻為「大林中樹葉」,雖然數量非常多,但是不能幫助人向於涅槃,因此佛陀才不說。這是一則知名的比喻。
市面上常見有人斷章取義引用本經經文,作錯誤的解讀。一種是附佛外道說:「佛陀說他所說的法只有手中的樹葉,而另外有更多的樹葉他還沒講。我們宗派講的無上大法,就是佛陀沒說出來的無上大法。」殊不知佛陀不講的法是因為「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
另一種是將本經經文作過為狹礙的解讀,表示:「只有四聖諦是佛陀的手中樹葉,其他縱使是《阿含經》的經文,只要不是直接解說四聖諦,就不是佛法,就是迷信。」其實佛陀所說法都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諸如對於三界六道的解說,都能夠幫助佛弟子更正確地瞭解世間、避開歧路以證得涅槃。本經最後說「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表示應勤修以證四聖諦,並不是說沒在解說四聖諦的經文就不是佛法。
親自讀過本經,自然就不會被斷章取義的講法所迷惑了。
=====(四〇五)@@[0108b13]@@=====
@[0108b13]@如是我聞:
@[0108b13]@一時,佛住[[毘舍離]]-[一]-獼猴池側[[重閣講堂]]-[二]-。
@[0108b14]@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入毘舍離城乞食。時,有眾多[[離車]]-[1]--[三]-童子晨朝從城內出,至精舍門,持弓箭,競射精舍門孔,箭箭皆入門孔。
@[0108b17]@尊者阿難見已,以為奇特,彼諸離車童子能作如是難事。入城乞食,還[[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著衣持鉢,入毘舍離城乞食,見有眾多離車童子從城內出,至精舍門,競射門孔,箭箭皆入。我作是念:『此甚奇特!諸離車童子能為難事。』」
@[0108b24]@佛告阿難:「於意云何?離車童子競射門孔,箭箭皆入,此為難耶?破一毛為百分,而射一毛分,箭箭悉中,此為難耶?」
@[0108b27]@阿難白佛:「破一毛百分,射一分之毛,箭箭悉中,此則為難。」
@[0108b28]@佛告阿難:「未若於苦聖諦生如實知,此則甚難。如是,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見,此則甚難。」
@[0108c02]@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一毛為百分, 射一分甚難,\\
[[觀一一苦陰, 非我難亦然]]-[四]-。」\\
@[0108c05]@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離車」,巴利本作 Licchavī。
====[註解]====
[一]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二] 重閣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高樓臺觀」、「大林精舍」。
[三] 離車:古代居住在毘舍離城的剎帝利種族名。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佛陀涅槃後,此族的民眾也分得佛舍利,起塔供養。
[四] 觀一一苦陰,非我難亦然:於一一具有苦的特性的五陰,皆能洞察非我,也是這麼難。
====[對應經典]====
* {ref>S56.45}
====[讀經拾得]====
=====(四〇六)@@[0108c06]@@=====
@[0108c06]@如是我聞:
@[0108c06]@一時,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0108c07]@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
@[0108c10]@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
@[0108c13]@佛告阿難:「-{人身比盲龜浮木還難得}--<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一]-,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凌-[1]-弱,造無量惡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0108c19]@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凌」,大正藏原為「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凌」。
====[註解]====
[一] 五趣:眾生往生的五種去處,即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因為「六道」中阿修羅道散布於其餘道中,因此經中有時說「六道」、有時說「五道」。
====[對應經典]====
* {ref>S56.47}
* {ref>S56.48}
====[讀經拾得]====
本經以盲龜浮木喻人身難得,是知名的一個比喻。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